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4 06:4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夏朝
商朝
周朝
西周
东周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年)
——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年)
——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前2070年——前1600年)
(前1600年——前1046年)
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
1、春秋五霸
2、战国七雄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原因: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灭六国
①战国以来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②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③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招募人才,委以重任,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时间:
(3)顺序:
前230年—前221年
韩.赵.魏.楚.燕.齐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灭六国
(4)秦朝建立
时间:
都城:
人物:
前221年
咸阳
嬴政(秦始皇帝)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5)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战国初期的秦国
嬴政(秦王)







战国后期秦灭六国
1.秦王嬴政在用人政策上有什么长处?这和他取得统一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秦王嬴政在用人上不以出身高低取人,不拘一格,广招人才;能够礼贤下士,任人唯能;敢于向部下承认错误。
这些人才文能治国安邦、武能克敌制胜,对秦统一大业的完成做出重大贡献。
动 脑 筋:
2.想一想,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有利于各民族间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发展;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才能繁荣昌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动 脑 筋:
问题思考:
⑴皇帝:
⑵中央政权:
⑶地方:
丞相(行政)
太尉(军事)
御史大夫(监察)
郡县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自称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伏羲、神农、燧人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皇位世袭、皇权独揽、皇帝独尊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秦统治机构示意图
郡守
县令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御史
大夫


皇帝


行 政
军事
监察
大权独揽 任免官员
宫廷警卫
宫门卫戍
宫廷车马
皇室事务
司法刑狱
农赋财政
工商税务皇室财务
民族外交
祭祀礼教
中央官制





















中尉
将作少府
京畿治安
宫殿营建

御史
大夫


皇帝


军事
监察
诸卿





中央具体政务
基层具体事务
郡守、郡尉、监御史
县令\长
地方官制
大权独揽 任免官员
行 政
监察
军事
行政
地方具体政务

小篆、
隶书
1.统一文字;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度[长度]
衡[重量]
量[容积]
圆形方孔钱
2、统一货币、度量衡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3.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4.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灵渠
漓江
湘江
5、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北筑长城
临洮
辽东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6、焚书坑儒
史料: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废除,他认为:“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是行不通的。”丞相李斯加以反驳:“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统一。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如果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信。”李斯建议:1.除了《秦记》、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外,凡是有私藏 《诗》、《书》、百家言论的书籍,一概交出来烧掉;2.谁要是再私下谈论这类书,死罪;3.严禁私学,“以吏为师”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长城一带
陇西


南海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四秦朝疆域
秦朝的统一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合并,国家统一、疆域扩大而产生的安定与荣耀,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融合给人民心理上的强烈认同感与凝聚力。正是有了这种情感与力量,在以后的岁月中,哪怕再多的政权,再乱的形势,再强的外敌,都休想把中华民族分割开来。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称量物品(一般指粮食)用统一大小的量具,即重量单位要一致,长度单位要一致,所有的马车两车轮的间距要相等,写书信或文章时用相同的文字。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动 脑 筋:
3、材料研读:
想一想,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是统一度量衡
秦统一中国
秦统一六国
秦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军事
政治
经济
文化
思想


公元前221年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北修长城拒匈奴
南通灵渠平越疆
本课小结
⑴皇帝:至高无上,大权独揽
⑵中央:丞相(行政)
太尉(军事)
御史大夫(监察)
⑶地方:郡县制
试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填写下表的空白处。
动 脑 筋:
课后活动一:
项目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王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
统治地方的方式 建立郡县制
皇帝
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分封制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那么,文字上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
动 脑 筋:
课后活动二:
1、统一文字在政治上政令统一,是保证国家统一的必要措施。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使中华民族内部联系加强。
2、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结束了五百多年分裂割据的状况,扫除经济发展的障碍。
3、更好传播文化,为后来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统一做出的铺垫,意义深远。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秦国  
C.秦朝  
D.元朝
c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2.秦始皇向地方郡县发布的诏令所用的文字是
A.大篆  
B.小篆  
C.行书
D.楷书 
B
课堂练习
3.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
A.树立秦的形象    
B.加强思想控制
C.限制人们的言论   
D.禁止儒学传播
B
课堂练习
4.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c
课堂练习
5.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A
课堂练习
6.灵渠沟通了哪两大水系?
A.长江和黄河
B.长江和珠江
C.珠江和闽江
D.珠江和黄河
B
临洮
辽东
东 海
南 海
陇西
长城一带
咸阳
1.秦朝都城
2.长城起止点(西、东)
3.秦朝疆域(东、西、北、南)
7.填图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