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5 09:3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鸦片战争的评价,所谓新观点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方的大炮也是一身兼二任,它既是在野蛮地侵略中国又是在强迫中国这个老大帝国走出封闭。此观点的依据是中国
A.开始缓慢走向近代化 B.丧失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C.主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D.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2.江南制造总局几乎每年都有一艘新船下水:“操江”“测海”.“威靖”等,李鸿章说:这些船在中国属于头等,在外国属于二等。这反映了2·1·c·n·j·y
A.洋务运动实现自强 B.部分官员已具有世界视野
C.过分依赖西方技术 D.洋务运动得到了中央支持
3.近代列强在中国获取权益的过程中,《马关条约》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A.割地方面 B.赔款方面 C.通商方面 D.投资方面
4.19世纪末的梁启超在《读日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目志后》一文中写道:“欲结会以译日书久矣,而力薄不能成也。呜呼!使吾会成,日书尽译,上之公卿,散之天下,岂有割台之事乎?”这反映出梁启超2-1-c-n-j-y
A.呼吁国人支持维新变法 B.痛恨保守派势力强大
C.号召民众维护国家主权 D.迫切的救亡图存愿望
5.1863年,李鸿章正全力准备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攻苏州的太平军,上海27家洋行联名向他提出,他们愿意出资修筑一条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由此路以扫逆氛,其便捷轻利,莫有过于此者。”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清政府已沦为列强侵华工具
B.列强主动推进中国近代化
C.清政府兴办洋务的现实目的
D.列强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6.1843年中国第一批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正式形成……到1894年通商口岸共有34个。1894年以后,增开通商口岸40余处。上述情况与下列哪两个条约的签订直接相关( )
A.《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7.1895年,严复在《原强》一文阐 ( http: / / www.21cnjy.com )述道:“所谓争自存者,谓民物之于世也,樊然并生,同享天地自然之利。物变所趋,皆由简人繁,由微生著”。由此可见严复强调
A.万物进化是渐进的而非突变的 B.文明发展推动竞争激烈
C.西方崛起的关键在于自由调适 D.曲线救国赞成君主立宪
8.20世纪初,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了“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结论,与这一结论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21·cn·jy·com
A.禁烟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
9.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2019年)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甲午战争以后21*cnjy*com
①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②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③中华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④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19世纪末,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 ( http: / / www.21cnjy.com )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以挽救民族危机,张謇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下列企业属于张謇创办的是
A.大生纱厂 B.保兴面粉厂 C.发昌机器厂 D.继昌隆缫丝厂
11.19世纪70-80年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朝外交官郭嵩焘在抨击西方对中国的侵略“其势日逼,其患日深”时,同时指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未,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术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并呼吁“得其道而顺用之,亦足为中国之利”。此思想( )21cnjy.com
A.表明中国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 B.与义和团运动提出的主张一致
C.直接促使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 D.反映出对待西方文明的理性态度
12.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广州十三行生意明显萧条,原本最开通的广东人突然变成最激进的排外主义者,以为广东现在的不景气,都是这些洋人惹的祸。广东当时人排外的主要原因是www.21-cn-jy.com
A.既得利益受损 B.洋人的趾高气扬
C.民族意识的增强 D.清政府的指使
二、非选择题
13.材料 左宗棠指出,“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自强之策,除修明政事、精练兵勇外,必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他说,“泰西巧而中国不必安于拙也,泰西有而中国不能傲以无也”;“谓我之长不如外国,藉外国导其先,可也。谓我之长不如外国,让外国擅其能,不可也”;“中不如西,学西可也”。他认为西方的“艺事以语言、文字、制造三者为要”,强调“艺事虽所兼长,究不能离道而言艺,本末轻重之分固有如此”。因此,左宗棠在对待“请觐”礼仪这一久争未决的问题时,便表现得开明多了。他认为“泰西各国与中国远隔重洋,本非属国”,清朝自然就不应再以“天朝上国”自居,把西洋各国来使以“贡使”相待。况且“今既不能阻其入觐,而必令其使臣行拜跪礼”,是不可能的。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左宗棠强调“整齐队伍,严明纪律,精求枪炮,统以能将”。其中在“精求枪炮”方面,他创办兰州机器局,加紧赶制军火,以供应西征大军,保证了进军北疆、底定南疆的顺利实现。
——摘编自《左宗棠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左宗棠的主要思想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左宗棠的思想主张。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身,故杖徙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21·世纪*教育网
——《林则徐集》奏稿中(节录)爱新觉罗·旻宁
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以上材料是向皇帝所上奏折的一部分,这个皇帝是谁?
(3)这个皇帝后来采取了什么态度和做法?
(4)列举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工业化问题的第一次大讨论
材料 19世纪70年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丝外销的不振及其由此造成的国际收支的逆差,引起了中国朝野各界的震惊。从70年代中到80年代初,以《申报》为中心,展开了如何振兴丝业、挽救国粹的讨论。【来源:21cnj*y.co*m】
1874年《申报》刊文《论西国治蚕 ( http: / / www.21cnjy.com )茧法》,第一次在中国对“西国治蚕茧之法”进行介绍和论说:“盖中国人于蚕茧方成之时,即欲抽取以做生丝,未免过为性急,宜其丝内多有损坏也。如能照西法治之,则断无此等弊矣”。【出处:21教育名师】
1881年《申报》又刊出《论丝、茶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业整顿难易》,开始从中西“官”“商”关系的不同来探究中西生丝产销的差异。指出: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商”受“官”之保护,只要对振兴输出有利,“官”即尽心竭力加以培育,以供“商”之利用。反观中国,“官”“商”却是背道而驰。要想振兴贸易,就必须改造迄今的“官”“商”关系,使官、商结为一体,互为助力。【版权所有:21教育】
1882年,《中报》发表《机器缫 ( http: / / www.21cnjy.com )丝说》,论证引进国外机器缫丝工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机器缥丝,诚哉事半而功倍矣。华人其亦多养蚕以供机器之用,而益裕其利源也哉。”发表《观缫丝局记》,以实地考察丝厂生产的游记形式,记述了公平缫丝局的规模、设施、原料储备、生产过程和管理状况,意在说明“该公司必有蒸蒸日上之势”。引起强烈反响后,又趁热打铁,发表《缫丝三利说》,以公平缫丝局观摩者答复友人提问的口气,宣传新式丝厂的“规模恢廊”“布置周密”“机器灵捷”和“立法美备”,以破除社会上对投资或举办机器丝厂的犹疑和观望心态。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887年,总理衙门发出上谕:“令民间置办机器缫丝,不必由官经理”,大力推行鼓励民间人士引进和经营机器缫丝生产的政策。21*cnjy*com
—杨中华等《近代中国工业化的第一次大讨论》
从近代中国观念变革与工业化演进关系的角度,评述《申报》关于“中国近代工业化问题的第一次大讨论”。
参考答案:
1.A
2.B
3.D
4.D
5.C
6.B
7.A
8.B
9.B
10.A
11.D
12.A
13.(1)思想观点:打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舰,加强海防;学习西方技艺特长,为我所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应以天朝上国自居;加强陆军建设,确保西北边疆(新疆)的安全。
(2)评价:左宗棠强调海陆并重,并提出加强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疆的防务,有利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主张中体西用有利于西方科技在中国的传播,推动洋务运动的进程;外交上较为开明,有利于摆脱“天朝上国”心理的制约;但是没有认识到清政府落后的根源,不可能起到真正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21教育网
14.(1)背景: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外流,引发财政危机,同时军队战斗力下降。
(2)道光皇帝。
(3)态度和做法:支持林则徐实行禁烟。
(4)措施:收缴鸦片、严惩贩运、虎门销烟。
15.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陷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丝织业遭受打击,利权丧失。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兴办近代企业,掀起洋务运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在这场讨论中,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先进技术,引进机器生产方式兴办工厂,主张政府鼓励和支持发展近代工商业。这些主张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申报》掀起的这场讨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映了新形势下国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具有进步意义。但由于时代的限制,讨论中对近代经济发展的认识是片面的,不可能从根本上找到实现国家富强的正确道路。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