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4 14:4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 题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时安排 2 课前准备 希沃课件
教材内容 分 析 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首先谈谈对教材的理解。本课选自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本课的教学内容版块清晰,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即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其中,涉及两个封建社会的盛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设计理念 目前历史教学的现状,历史教师已经有意识在课堂中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但是仅进行教学视频的播放,方式比较单一,无法真正根据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学习情况进行科学指导,这也是基于技术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因此,需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通过多种技术的融合进行探寻。 针对信息化情境教学的开展,肖培蕾老师强调,可以通过音频、视频创造课堂氛围,通过微课浓缩知识点,通过VR虚拟博物馆达到视觉和感官的体验,利用3D地球培养时空观念,利用AR技术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模型。通过多技术的融合,启迪学生思考,发散学生思维,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学情分析 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初一的学生,充满对历史的好奇和兴趣,这是学习的原动力。初一的学生,因为阅读的有限和年龄较小的特点,又是刚刚接触历史这门新的学科,所以缺乏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和对历史名词的理解。基于这样的学情,教师需要进行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其了解历史名词、历史知识、历史事件,以及内在的联系。如史料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基本史实 2.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对学生正确地评价唐太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首先是导入新课环节。良好的导入是上好一堂课的开端,所以在上课伊始,我会利用多媒体展示《虢国夫人游春图》,并阐述:“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又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我听到大家说是唐朝,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伟大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继续繁荣的呢?”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能够快速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环节二:新课讲授 根据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对本课知识的内在逻辑的把握,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的开创,接下来我将逐一展开阐述。 首先,第一部分“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我会利用多媒体出示有关唐朝建立基本概况的两则史料,并让学生结合史料思考:唐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李世民的年号和庙号是什么?学生结合史料,不难得出:618年,李渊推翻隋朝,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的庙号是唐太宗。 接下来我会利用多媒体出示问题: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并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探讨,可以得出:主观原因在于唐太宗个人原因,以及唐太宗在政治、经济、选拔人才、边疆管理的四项客观措施。接下来我会在多媒体出示两则史料,让学生根据材料讨论唐太宗采取这些措施的结果如何?由此学生能够得出“贞观之治”的表现。
设计意图 利用图片、文字史料和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引导学生理解“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接下来是第二部分“女皇武则天”,这一部分的知识比较简单,且不是本课的重点知识,所以我会利用多媒体展示武则天画像,并请学生简要介绍武则天的情况即可。学生结合课本及所学知识能够得出:武则天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设计意图 对于这一部分的知识进行简要讲解,并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得出结论,进一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最后,进入第三部分“开元盛世的开创”的讲解,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会在多媒体上出示相应史料,探究开元盛世的表现。并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串,具体问题如下:为什么在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了如此繁盛的局面?材料中出现的盛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唐玄宗采取了那些政策措施?学生结合史料,并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进行适当地点拨总结,最终得出唐玄宗在政治、经济、文化、选拔人才的具体措施,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人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设计意图 利用多媒体视频呈现史料,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史料,使学生认识历史不是枯燥的,而是有生命的,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进而理解相关知识。
教学环节 (五) 师生活动 最后我会带领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然后设置一个开放性作业,常言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那么同学们学习了“贞观之治”这一课,联系自身,你学到了什么,又从中获得了什么呢?下节课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 放性作业的布置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延伸到课外,提高其对历史学习的欲望。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丰富的活动项目,安排学生课前准备相关材料,通过主题发言、虚拟课堂等形式,使学生充分了解和体会其重大历史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想象力,提高了历史研究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