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5 09:5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某学习小组以某城市近现代的发展为研究课题来见证中国的复兴历程,下面是其收集的相关材料,据此可判断这座城市是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上海 B.武汉 C.南京 D.重庆
2.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中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上述规定( )
A.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 B.确立了社会主义原则
C.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 D.符合了社会过渡性质
3.20世纪50年代某次国际会议公报通过了以下原则。此成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践与发展 B.说明中国外交关系的突破
C.使亚非拉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D.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4.1952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这得益于( )
①土地改革 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③银元之战 ④米棉之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在1953年10月的一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 “配售问题可以考虑,我观察也势在必行。因为小农经济增产不多,而城市粮食的需要年年增长,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城市、乡村不同时紧张更好,但恐怕办不到。”为此,中央(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进行国民经济调整 B.实施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C.继续推进土地改革 D.推行工业化发展的战略
6.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对国际局势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下判断:即认为存在着两大阵营对抗的局面,世界上的国家只能在两者之中作出选择,中立或“骑墙”是不行的。基于此的外交决策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周恩来汇报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出访印度、缅甸情况时,毛泽东指出:“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 )
A.积极的外交政策势在必行 B.不结盟运动冲击国际格局
C.睦邻友好外交方针得以践行 D.“求同存异”打开外交新局面
8.中共中央在经过一年多的起草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后提出宪法草案初稿,1954年3月提交宪法委员后讨论通过,然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组织各方面代表8000多人进行了2个多月的讨论,根据讨论意见修改而成宪法草案,于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宪法委员会对原草案再次进行修改,最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据此可知,1954年宪法( )
A.充分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制定过程遵循了人民民主原则
C.规定了国家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 D.规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
9.田纪云在《回顾中国农村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革历程》中引用了建国初期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归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这段话反映了( )www.21-cn-jy.com
A.农民不支持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 B.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要求过急现象
C.人民公社化运动遇到了很大阻力 D.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理解
10.某次国际会议公报声明:“确认人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遭受外国的征服、统治和剥削是对基本人权的否定,是对联合国宪章的违反,是对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一种障碍。”这表明本次会议( )
A.明确反殖民反霸权 B.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D.推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权利
11.下图是1954年,赵正辉创作的宣传画《走向集体化幸福万万年》。该作品反映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建立 B.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全面展开
C.在全国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生产关系改造的探索已开始
1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这一变革完成的历史事件是
A.1949年解放战争取得基本胜利 B.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二、非选择题
13.在中美两国长期交往的历史中,两种对立的中国观在美国交替出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一:1784年以前,美国与中国没有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往来。尽管美国人对中国非常陌生,但也还大致形成了对中国的初步印象,把中国看成一个文明礼仪之邦,表现出尊敬和羡慕,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形象是积极和美好的。1784年“中国皇后号”来华后,美国人开始有机会亲眼目睹中国的“庐山真面目”,他们发现眼见的中国与耳闻的中国相去甚远,顿令第一批美国商人产生一种失望感。www-2-1-cnjy-com
材料二:我们有像中国那样忠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战友,它有着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中国依靠其吃苦耐劳、足智多谋的人民,将十倍地报偿我们以前给它的援助。……。长期以来一直备受美国蔑视和施舍的中国迎来了最佳时光……。其影响至今仍清晰可见。【出处:21教育名师】
材料三: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思汗的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形象重新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中国在美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皆据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
阅读材料一,指出1784年以前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人可能通过哪些渠道了解中国。“中国皇后号”来华后,中国社会的哪些现象可能“令第一批美国商人产生一种失望感。”?【版权所有:21教育】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简要分析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形成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并简述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4)谈谈你对“美国人中国观”的认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先秦以来,中四的统治者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的国家视为唯一文明的国家。自称为“华夏“中国”“中华”,而把周边邻近地区的其他民族或部族称为“蛮”“夷”“狄”“戎”等所谓的“四夷”。在华夷秩序或者华夷体系之中,中国实际上是个地区主导国家或者领导国家,左右或指导着其周边国家的对外行为。因为在华夷体系内,其周边邻国唯一共同的对外关系就是定期向中国不同王朝的皇帝们称臣纳贡。朝贡制度给中国朝廷带来的是政治威望,中国一般不干预藩属国的内部事务,也不要求获取经济利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朝贡制度也是中国怀柔周边邻国维护自身安全的一种手段。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材料二 在冷战结束前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苏就已经实现了国家关系正常化,苏联解体之后,中国与苏联的国际法继承国俄罗斯联邦的双边关系也发展得十分顺利,包括彻底解决了两国的边界问题,并逐步形成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此同时,中国与苏联在中国周边的盟友蒙古、越南和印度,也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冷战结求后,中国先后参加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上海合作组织、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博鳌亚洲论坛、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东北亚合作对话、图们江开发规划、湄公河流域开发计划等,也在促进地区的多边合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冷战结束后,中国也开始介入地区多边主义的进程之中,而且态度越来越积极,越来越主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小明《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演变:模式与过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的特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发展演变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发展交往的历史启示。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城市化进程即中国农村转化成城市的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知识,选择图表中任一时间段,自拟论题,对这一时期城市化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2.D
3.A
4.D
5.B
6.C
7.A
8.B
9.B
10.A
11.D
12.D
13.(1)因素:中国的商品,如瓷器、丝绸、茶叶等;来华的欧洲旅行家、传教士或商人;启蒙思想家涉及中国的作品。 21教育网
现象:闭关锁国政策;官僚腐败;天朝上国的观念;中国人的某些习俗和信仰等。
(2)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
原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共同抗击日军;中国抗战有力支持了美国;中国政府的亲美政策;抗战中中国军民表现出的优良品质等。2·1·c·n·j·y
(3)形象:莫斯科的“傀儡”;忘恩负义的“侵略者”。
背景:美苏冷战;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抗美援朝等。
(4)按以下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美国人的中国观是不断变化的。
第二层次:美国人的中国观变化的原因不主要取决于中国,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现实需要。
第三层次:对美国人的中国观进行简要评价。比如,美国人的中国观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14.(1)特点:中国处于主导地位;具有不平等性;受到制度约束;形成一种和平、稳定的关系;经济交往不受重视。2-1-c-n-j-y
评价:增强了中国对周边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客观上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浸透着“天朝上国”的理念;加重了中国政府的财政负担。
(2)背景:中苏关系的正常化;冷战的结束;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1*cnjy*com
(3)启示:反对霸权主义;促进睦 ( http: / / www.21cnjy.com )邻友好合作;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求同存异,摒弃冷战思维。(答出二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5.示例:选择时间段:1949—1955。
论题:过渡时期新中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
论述:在旧中国,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的压迫、政局的动荡、政府的腐朽,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不快且很不均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当了国家的主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改变一穷二白的不利局面,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的推动,城市化进入一个新时期,进程明显加快。1949-1955年,是新中国的过渡时期。首先进行了土地改革及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人民的积极性提高,生产力水平发展;在此基础上,从1953开始进行“一化三改”,即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一五计划与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特别是一五计划,156个重点项目的建设,吸引了大批农民进入城市就业,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化水平。【来源:21cnj*y.co*m】
总之,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使中国城市化出现了一个小高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