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一第1课限训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从西周到春秋时代,周天子经常召开以“诸大夫”为名的贵族会议和以“国人”为名的平民会议,“凡国之大事,致民(召开国人会议);大故(重大事故,如灾害、兵寇、国丧等),致馀子(卿大夫嫡长子以外的儿子)”。这可用于证明先秦政治( )
A.充分尊重民众意见 B.植根于儒家思想文化
C.深受传统遗风影响 D.呈现家国同构的特色
2.东周时期,凡国之大事,已不像夏商西周那样在宗庙或社坛中首先贞问、祭祀祖神、天地神,而是在专为国君建造的宫城政殿中由大臣议政,最后由国君裁决。这一变化说明当时各国( )
A.原始民主得到继承发展 B.贵族退出政治生活
C.王权与神权进一步结合 D.君主权力逐渐加强
3.先秦时期有“师保”、“辅贰”之制。《周礼》中记载,有“师氏”之官,“掌以嫩(美 好)诏王”,即“告王以善道”;又有“保氏”之官,“掌谏王恶”。《左传》云:“天生民而立之君……有君而为之贰(卿佐),使师保之,勿使过度。”上述制度意在( )
A.强调天子之德 B.提升君王的治国能力
C.增强民本意识 D.以公卿制衡君王权力
4.在周朝的册封体系中,姬姓诸侯国在数量和区位上占据绝对优势。春秋时期姬姓诸侯国迅速减少,战国时期生存下来的姬姓诸侯国已是寥寥无几。这一现象说明( )
A.社会的稳定仰赖于经济发展水平 B.强力中央政府是制度稳定的保障
C.变革传统体制和观念是根本出路 D.政权稳定关键在于保持政治清明
5.战国时期,职业军官队伍逐渐形成,“官分文武”,即使像秦赵长平之战那样规模的大战,双方国君都没有亲临前线,而是交由国君任命的统帅指挥。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血缘政治 B.争霸战争转向兼并战争
C.皇帝制度建立强化军政集权 D.仁政思想影响日益广泛
6.商朝时期,“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西周初年,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这一变化体现出殷周之际( )
A.神权与王权开始紧密结合 B.崇尚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
C.以天为中心的礼乐制建立 D.由重鬼神向以人为本转变
7.西周建立后,原本散落的王室宗庙建筑群演变成有秩序、有定数的集群式形制,始祖庙居中,左右分昭庙群与穆庙群,排列顺序依据父子长幼、远近亲疏而定。这说明西周( )
A.儒家思想影响城市的营建 B.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建立
C.统治者奉行道法自然思想 D.王室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8.西周时期,“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礼制规定国君须与众卿集议会商政事,身为众卿的“父兄子弟”则应以各种形式“辅察其政”,此外针对“国人”,国君还应“大询于众庶”。这些规定( )
A.有利于政治秩序的平稳运行 B.折射出监察机构的权力较大
C.有效实现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D.表明原始民主制度十分完善
9.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这说明分封有利于( )
A.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B.强化君主专制权力
C.推动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D.维护贵族世袭特权
10.有学者认为,“殷周体制,仍然包裹在氏族血缘的层层衣装之中”。周代不仅在共同体层面形成了一个立体的血缘关系网络,更在共同体内部形成了相应的制度体系。这一体制( )
A.呈现明显的家国同构特征 B.适应了集权政治的要求
C.助推聚族而居现象的出现 D.冲击了传统的贵族政治
11.历史上西周和西汉都曾经实行过分封,西周是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到各地区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西汉初年,则是先分封异姓王而后分封同姓王到各地做诸侯。由此可见,两者的分封都( )
A.巩固了中央集权 B.维护了封建统治
C.加强了君主专制 D.强化了血缘关系
12.“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 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材料中反映的政治发展趋势是( )
A.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B.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13.秦政权制定多种律令来保障文书的制作、传递与保存、其中文书制作的格式和规范称为“式”。例如,里耶秦简中的行政文书,就严格遵循了“式”的要求。“式”的推行说明秦代( )
A.统一了文字度量衡 B.依靠严刑峻法统治
C.文书行政的标准化 D.地方治理日趋完善
14.战国末期,齐、魏等国开始从士人中选任“博士官”。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承沿战国传统,置博士官参与宗庙、典礼、封建、法制、赏罚等重大朝廷决策。据可考史料统计,秦代博士官的籍贯都在关东。据此可知,秦始皇设立博士制度( )
A.顺应了大一统的政治形势 B.化解了秦与东方六国的矛盾
C.开创了官吏选拔的新模式 D.是融合儒法治国思想的尝试
15.阅读下表,古代中央官员职能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 )
三公之下的九卿 主要职能 三省之下的六部 主要职能
奉常 负责皇帝祭祖,以及宗庙管理 吏部 国家官吏的铨选
郎中令 负责宫廷的保卫,掌管宫殿警卫 户部 国家财政
宗正 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礼部 文化教育
少府 掌管山海池泽税收、官府手工业,以及供给皇室需用 兵部 兵政
太仆 掌管全国的马政与宫廷皇亲国戚用马 刑部 司法刑狱
…… …… 工部 屯田水利
A.呈现家国同构的特点 B.表明官僚政治得到发展
C.缘于相权的逐渐膨胀 D.体现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16.秦朝文书的传递主要有“以次传”和“以邮行”两种方法。“以次传”是在政府中按郡、县,道的次序逐级下发,不得延误;“以邮行”是通过政府设立的邮舍逐程送达。负责传递文书的多为御史属下的卒人,“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则不准参与递送文书。由此可知,秦朝( )
A.交通运输系统发达 B.地方监察体系健全
C.官僚政治日益成熟 D.注重政府工作效率
17.以下关于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政治状况的表述,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②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
③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④掌内外藩蒙古、回部及诸番部,制爵禄,定朝会,正刑罚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①②④ D.③④②①
18.《睡虎地秦简》中要求官员:有事必须书面说明,使用统一文字、相同规范书写和相同规格材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设置驿站,主要用于传递政府文书、收集重要信息和管理重要官员。这些措施( )
A.促进了民族文化融合 B.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
C.加强了国家治理能力 D.维护了地方自治地位
19.如表描述了古代中国君对臣的专用文种——诏敕类文书的演变过程。这一变化( )
朝代 主要种类
秦代 “制”(重大命令)和“诏”(一般命令)
汉代 策书、制书、诏书、戒书、诏记(皇帝亲笔书写)
唐代 册书、制书、慰劳制书、发日敕、论事敕书、敕旨、敕牒,还有皇太子的“令”和亲王、公主的“教”
明清 (在以前基础上)增加了“谕旨”;雍正年间明发谕旨和寄信谕旨,区分了例行文书和机密文书
A.影响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B.体现了文书行政管理的严密
C.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 D.反映了官僚政治的日益成熟
20.关于文书下行文体,秦始皇改命为“制”,令为“诏”,规定两种文体专供皇帝使用。关于上行文体,先秦时期,一般臣庶向君主言事,多称“上书”,而秦朝则将之改称为“奏”。这些改制( )
A.畅通了官民的联系渠道 B.体现了君主治国作风的务实
C.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D.促进了科学决策的快速形成
21.西汉中后期,一旦幼帝即位、太后临朝,必会造成外戚一家独大的情况。汉武帝原本设想的内外朝权力相互制衡以固皇权的结构完全破碎,外戚制度赋予辅政外戚的权力远远高于丞相和宗室诸王,功臣和宗室的势力严重衰退。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A.西汉政治体制弊端凸显 B.专制主义皇权得到强化
C.相权得到强化威胁皇权 D.汉初分封有一定合理性
22.秦统一后为巩固边疆继续向四方用兵,拓展边疆,如北伐匈奴,南平百越。但汉初主要采取了“封王戍边”“和亲弥兵”“羁縻”等措施。这一变化( )
A.开创了封建王朝的边疆治理范式 B.巩固了汉朝对辽阔疆域的统治
C.奠定了文景之治的政治经济基础 D.体现了统治者治国的理性考量
23.皇帝的诏书,在唐代归宰相中书省拟定。皇帝亲览后在纸尾批几句,加盖御印,经宰相出旨。到宋初,宰相对于某事提出几项意见,拟成几条办法,送由皇帝决定,然后宰相再照皇帝意见正式拟旨,谓之“面取进止”。这反映了唐至宋( )
A.中枢权力机构的不断变动 B.中央决策愈发民主
C.宰相的意见愈发受到重视 D.君权侵揽强化专制
24.北宋年间,苏轼在徐州担任知州时发现,其治下利国监“自古为铁官,商贾所聚,其民富乐,凡三十六冶,冶户皆大家,藏镪巨万,常为盗贼所窥”。他感叹道:“兵卫寡弱,有同儿戏……使剧贼致死者十余人,白昼入市,则守者皆弃而走耳。”这一现象的出现缘于宋代( )
A.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 B.政治权力的结构性弊端
C.周边民族政权的并立 D.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
25.魏源在《圣武记》中记载,元代“合河南河北为一,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钱塘之险失。”由此推测元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 )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减少了行政管辖成本
C.扩大了地方权力 D.有利于地区间的交流
26.下列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序号 史实 结论
①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
②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察举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③ “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 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
④ “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7.唐初,尚书仆射官居从二品,高于中书令、门下侍中,在政事堂议事时尚书仆射的意见往往会成为主流意见。高宗时,尚书仆射如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衔,则不得参与议政,从此政事堂内三省长官平列,无高低之分。唐朝这一制度创新( )
A.扩大尚书仆射的权力 B.消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C.调整了中央决策机制 D.形成三省分理具体政务惯例
28.汉初统治者推行固守境内、边疆无为的政策。后来,董仲舒提出王者应该追求“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终极目标,而不是区分夷夏,这一主张受到汉武帝的重视和采纳。上述政策调整( )
A.利于大一统王朝的边疆治理 B.促进了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
C.体现出因俗而治的政治策略 D.解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
29.秦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奠定了大一统国家治理基本模式,其在官僚体系建设、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交通建设方面的成就推动了国家治理水平的进步。下列对秦汉时期国家状况认识正确的有( )
①秦朝实行上计制,由御史参与计薄的审核
②汉朝出现《九章律》并在朝廷设置律博士
③秦朝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④西汉时期已经初步形成了东、南两条航线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③④
30.春秋时期,“德”的内涵不再强调礼乐等级和对天子的服从,转而强调对民的重视。战国时期,“德”的内涵呈多元化发展,其中部分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A.统一之势渐趋明朗 B.儒家思想影响力扩大
C.变法运动开始兴起 D.宗法分封制渐趋瓦解
二、材料分析题
31.【文书和奏折】
材料一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幕竹简·行书》
材料二 朱批奏折缴回之举肇始于清康熙朝,制度确立于雍正朝,乾隆朝又有新的补充发展,虽朱批“览”“朕安”一二字者亦需缴回,由此逐步形成了严格的朱批奏折缴回制度,并为以后所承继。清廷最初规定臣僚所存朱批奏折于下次上奏时趁便奏缴,其后改为按年呈缴,清末又改为年终交由军机处汇缴。朱批奏折需连同奏匣、奏夹、封套一并缴回,在京官员赴衙门,在外官员则赴该省督抚处呈缴,休致或降革官员则呈明该省督抚、该旗都统代缴。臣僚所存朱批奏折不得隐匿存留,违者严加惩处。
——摘编自项旋《皇权政治与信息控制——清代朱批奏折缴回制度考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文书制度的特点及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清代奏折缴回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原因。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将夏和商分别定义为共主制下的族邦联盟与共主制下的邦国联盟。萌芽于夏而盛行于商的是册封制而非分封制。夏商时期王掌控的国土仅为王畿之地,无太片领土及民众可以分封,只是承认方国,给予封号而已。商代进一步明确了夏代萌芽的内外服制,商都为中心的王畿,即内服之地;而王畿之外,分布着众多封国和方国。封国是得到商王朝正式册封的邦国,完全臣服于商王朝。方国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臣属于商王朝的盟国,与封国一样有为商王朝戍边、勤王、进贡的义务。第二类是与商王朝存在一定松散同盟关系的方国和敌对方国。
——摘编自徐昭峰赵心杨《夏商国家社会形态及其相关问题》
材料二 关于夏商西周国家结构,与三代之前的邦国联盟及三代之后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均有不同,是“多元一体的复合制国家结构”。《尚书·酒诰》记载商王朝国家由内服和外服组成,其内服属于百官系统;其外服属于诸侯邦国系统。位于中央的王国可视为王朝内的“国上之国”,外服的诸侯邦国视为王朝内的“国中之国”,整个王朝国家都以王为“天下共主”。无论是中央王国还是诸侯邦国,都是世卿世禄,各个诸侯邦国都具有不完整的主权,其王朝国家的构成是多元的,但整个王朝国家又是一体的。这种一体性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大一统观念。
——摘编自王震中《商王朝的多元一体复合制结构特征》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认为夏商并不存在分封制的主要理由。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多元一体的复合制国家结构”与三代前后的不同。
(3)综上,指出上述两则材料作者立论的商朝制度基础及他们视角的差异。
33.地方治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代以来,郡县制成为社会治理结构的基本定式。然而,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大国,明显具有地方性与割据性,因而唐朝立国以来就如何治理国家,实行分封还是郡县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礼部侍郎李百药上《封建论》,强烈反对封建诸侯,中书侍郎颜师古上《论封建表》,提出折中方案。当时朝臣大多反对分疆裂土。魏征谏言:当时天下人心未定,国家财力不足,改革制度的时机尚不成熟。
——摘编自商爱玲《大国治理中的国家结构形式选择——基于封建与郡县之争的考察》
材料二 柳宗元认为,分封制下的职位世袭,并不一定能够确保在位者的贤能,故而很难确保为民服务的责任心。通过对周代社会治理状况的历史考察,柳宗元指出,在封建制下,通常是政治混乱的多而治理得好的少,而周天子又不能撤换不称职的诸侯国君,真正尽心治理地方、爱护人民的人,因此,周代的问题就出在封建制本身。而郡县制下的地方行政长官由于实行选举制,“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够随时加以撤换,即“有罪得以黜”。因此,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是进步的,有利于国家的治理,维护了“公”。
——摘编自彭新武《“分封”与“郡县”之辨的复杂意蕴》
材料三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摘编自张海鹏徐蓝等《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采用郡县制而非分封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指出北宋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不同时期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的认识。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选必一第1课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材料所示为先秦时期相关信息,贵族会议和平民会议的召开,表明当时尚保留着某些原始民主的传统,传统遗风影响政府施政,C项正确;尽管当时尚存有原始民主传统,但不能说明民众意见得到充分尊重,选项A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末期,选项B说法时间错误,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家国同构的相关信息,选项D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东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东周时期,国之大事直接在政殿中由大臣商议,君主裁决,而非通过占卜祭祀等活动来决定,说明周代神权逐渐让位于君权,国君的权力在逐渐加强,D项正确;国君裁决,说明集权发展,而非民主发展,排除A项;东周时期,贵族并未退出政治生活,排除B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与国之大事“由大臣商议,君主裁决”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使师保之,勿使过度”可知,材料中强调,先秦时期有“师保”、“辅贰”之制,这些官员是为了辅助君主治理国家,并对君主的不当行为提出谏议。所以这些制度是为了提升君主的治国能力,B项正确;这些制度是为了提升和规范君主的治国能力,并不是强调天子的德行,排除A项;这些制度是为了服务于君主,并不是为了增强民本意识,排除C项;这些制度是为了辅佐君主,而不是以公卿制衡君主,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先秦时期(中国)。姬姓诸侯国是西周册封体系中的主体,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姬姓诸侯国数量锐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传统的宗法分封体系逐渐走向瓦解,姬姓诸侯国不能适应社会变革,逐渐被异姓取代,这说明变革传统体制和观念是根本出路,C项正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决定社会的稳定程度,而且同时期姬姓诸侯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其它诸侯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并不大,排除A项;西周并未建立起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但其依然维系了册封制度,排除B项;政治清明有助于政权稳定,但并非关键因素,排除D项。故选C项。
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的中国。据材料“职业军官队伍逐渐形成”“国君任命的统帅”并结合所学,官员由国君任免,不世袭就具有了官僚政治的特征,故材料可反映出战国时期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血缘政治,A项正确;兼并战争表现为攻城灭国,材料不涉及这些信息,不能反映出当时是否由争霸战争转向兼并战争,排除B项;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材料没有关注百姓的民本思想的信息,不能反映出仁政思想,且战国时期仁政思想影响有限,排除D项。故选A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殷周之际(中国)。材料信息反映殷人将鬼神作为万物的主宰的天命观,而周代则认为命运无常,只有保持高尚品德、按人民意愿办事,延用治国有方的人才能延续天命,因此可以看出西周的治国理念中对民的重视的思想,即由重鬼神向以人为本转变,D项正确;敬天保民无法看出神权与王权的结合特征,排除A项;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强调的顺应自然,而材料主旨是强调重视民,以人为本,排除B项;礼乐制度并非以天为中心,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西周建立后,王室宗庙建筑群演变成有秩序、有定数的集群式形制,始祖庙居中,据所学可知,因为这一时期西周出现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用来规范等级秩序的,它以宗法为核心,B项正确;西周时期,儒家学派还为建立,儒家学派春秋时期才建立,排除A项;道法自然思想的是道家学派的观点,材料涉及西周时期,这一时期道家学派还未建立,排除C项;材料涉及宗庙建筑群的信息,这与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不相关,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规定国君须与众卿集议会商政事,“父兄子弟”则“辅察其政”,国君还要征询国人的建议,此类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稳固统治,使政治秩序平稳运行,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稳固统治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没有涉及监察机构的信息,排除B项;西周时期,中央集权尚未形成,排除C项;材料描述国君征询国人的建议,无法判定原始民主制度是否完善,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可知,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C项正确;根据分封制的规定,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因而王室对地方实行的是间接控制而非直接统治,排除A项;西周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实行的不是君主专制,排除B项;贵族世袭特权确立于夏商时期,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对地方治理的影响,未涉及贵族集团内部世袭特权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殷周体制,仍然包裹在氏族血缘的层层衣装之中”“血缘关系网络”“相应的制度体系”可知,当时社会血缘政治色彩浓厚,这一体制呈现出明显的家国同构特征,A项正确;先秦时期尚未实现集权政治,排除B项;聚族而居现象在商周之前已出现,排除C项;材料所示为血缘宗法关系,没有对传统的贵族政治造成冲击,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和西汉(中国)。据材料“西周是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可知,在西周的分封中,王族是血缘关系的直接体现,据材料“西汉初年,则是先分封异姓王而后分封同姓王到各地做诸侯”可知,西汉初年的分封从异姓王转向同姓王,体现出对血缘关系的重视,由此可见,材料反映出,两者的分封都强化了血缘关系,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尚未形成中央集权制度,而西汉初年的分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集权,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并不属于封建统治,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君主权力并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周秦制度有显著差异,文中“封建制”指西周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中央管控下的地方分权体制,秦朝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郡县制度,地方官员的选拔方式发生变化,新制度的重构反映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政治发展趋势,C项正确;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指的是中枢权力的调整(即君权与相权的此消彼长)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发展趋势,不符合题意, 排除B项;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包含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转型,不是政治制度一方面,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代(中国)。据材料可知,秦政权制定的“式”作为文书制作的格式和规范,里耶秦简中的行政文书严格遵循“式”的要求,这说明了秦代文书行政的标准化,C项正确;统一文字度量衡主要是在文字、长度、容量和重量等方面的统一,与“式”所体现的文书制作格式和规范不是同一范畴,排除A项;“式”的推行重点在于规范文书行政,而非强调严刑峻法统治,排除B项;“式”不仅仅针对地方的治理,且材料中不能看到不断完善的趋势,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末期、秦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战国末期齐、魏等国选任“博士官”是为了国家选拔优秀人才参与国家治理,秦朝是在统一六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材料中的博士议政制度,沿袭战国时期的“博士官”制度,因此秦始皇设立博士制度可以为秦政府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原六国地区提供对策与支持,适应了当时政治的实际需要,A项正确;秦朝的博士制度化解秦与东方六国的矛盾的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秦朝的博士制度沿袭战国末期“博士官”,开创了官吏选拔的新模式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据材料信息无法得知博士制度融合儒法治国思想,材料主要反映了秦始皇设立的博士制度顺应了大一统的政治形势,排除D项。故选A项。
15.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三公九卿中的九卿是国家中央行政部门,兼有负责皇室相关事物的职能,国事与家事混合在一起,体现家国同治的特点。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分工处理国家各项政务,相较于九卿来说国家中央机构职能更加明确,这一变化表明官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B项正确;九卿的职能体现家国同构的特点,六部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相权的膨胀,结合所学史实可知,秦朝到隋唐相权呈现逐渐衰落的趋势,排除C项;材料是两种中央官制职能的对比,没有直接反映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6.D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秦朝(中国)。秦朝的文书传递中,“以次传”是在政府中按郡、县,道的次序逐级下发,“以邮行”是通过政府设立的邮舍逐程送达,除此之外,对于文书传递者有一定的要求,这种要求和传递方式的分类充分体现了秦朝注重政府的工作效率,D项正确;文书传递系统的分类不能体现出交通运输系统的发达,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监察体系无关,排除B项;秦朝时期,官僚政治刚刚建立,尚未成熟,排除C项。故选D项。
17.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可知,①反映的是东汉时期的尚书成为国家的政务中枢;据材料“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可知,②反映的唐朝时期繁镇割据;据材料“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可知,③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据材料“掌内外藩蒙古、回部及诸番部,制爵禄,定朝会,正刑罚”及所学知识可知,④反映的是清朝的理藩院;所以按照时间顺序是③①②④,C项正确;按照时间顺序是③①②④,排除ABD项。故选C项。
18.C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秦朝(中国)。《睡虎地秦简》中要求官员,有事必须书面说明,使用统一文字、书写规范和相同规格材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设置驿站,主要用于传递政府文书、收集重要信息和管理重要官员。这些措施加强了国家治理能力,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族文化融合,排除A项;材料主旨主要是围绕文书相关制度,并不能看出这些举措对财政负担的影响,排除B项;秦朝实行郡县制,而非地方自治,排除D项。故选C项。
19.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秦到明清,君对臣的专用文书的种类不断增多,明清时期甚至还出现了机密文书,说明从秦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程度不断强化,于清朝达到顶峰,这与诏敕类文书的发展趋势相一致,C项正确;材料论述的主要是君主专制的强化,无法体现行政效率情况,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君臣关系,不是文书管理问题,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官僚政治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20.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规定两种文体专供皇帝使用……”,可知,规定两种文体专供皇帝使用,体现的是君权的至高无上,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官民之间的联系信息,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君主专制,并不是治国作风务实,排除B项;秦朝时期,是君主专制,并不是科学决策,排除D项。故选C项。
2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外戚制度赋予辅政外戚的权力远远高于丞相和宗室诸王,功臣和宗室的势力严重衰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外戚属于皇帝的外族、后族即皇帝的亲信,其权力来源于皇帝,且权力高于丞相和宗师诸王,可见外戚权力的独大在本质上体现了专制主义皇权的强化,B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西汉的外戚制度是在汉武帝设想的内外朝制度强化皇权的构想完全破裂的情况下出现的,反映了西汉政治体制的弊端凸显,属于反映的问题而不是本质问题,排除A项;在外戚制度出现的情况下,相权受到削弱强化了皇权,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与分封制的地方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中国)。据题干“秦统一后为巩固边疆继续向四方用兵,拓展边疆,汉初主要采取了‘封王戍边’‘和亲弥兵’‘羁縻’等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经历了秦末农民起义,中央王朝的力量是虚弱的。所以汉初的边疆措施是基于建国初国力不强的现实考虑,体现了统治者治国的理性考量,D 项正确;秦朝的边疆治理方式与汉初不同,不能说汉初开创了封建王朝的边疆治理范式,排除 A 项;汉朝对于巩固辽阔疆域的统治手段是多方面的,仅仅从汉初边疆措施这一方面难以实现,排除 B 项;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奠定了文景之治的政治经济基础,题干中提及的边疆政策并非主要原因,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时诏书主要由丞相草拟,皇帝最后批准通过,丞相有较大的提议参政权,而宋代虽然丞相草拟,但送交皇帝后再照其意见正式拟旨,说明要完全按皇帝的要求才能发诏,体现皇帝在发诏中的决定权提高,即君权侵揽强化专制,D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不是中枢机构的变动,排除A项;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中不在存在所谓的民主,排除B项;“宰相再照皇帝意见正式拟旨”并不能说明宰相的意见愈发受到重视,排除C项。故选D项。
2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兵卫寡弱,有同儿戏”等及所学可知,北宋初期为避免重蹈唐末及五代的悲剧,极度强化中央集权,造成地方权力被过度削弱,州郡空虚,无法防范盗贼,B项正确;重文轻武的政治传统与材料中所述的地方防卫力量虚弱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威胁的是宋代的边境军事安全,材料中所述的是宋朝地方社会治理的问题,排除C项;材料中所描述的地方军事力量薄弱,而与城市经济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
2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度,通过地区间的合并,减少或化解险要之地对地方的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少行政管辖成本,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而非提高行政效率,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而非扩大地方权力,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加强国家统治,而非地区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
26.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及所学可知,东汉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①项正确;“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选项结论搭配错误,②项错误;“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反映的是唐朝的监察制度,选项结论搭配错误,③项错误;“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反映的是唐代三省制趋向一体化的特征,④项正确。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2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据所学可知,隋唐时期的三省体制涉及国家中枢权力决策,据材料可知,唐初尚书省长官在三省中地位最高,唐高宗时期三省长官地位是平等的,由此可见,唐初至唐高宗时期,中央决策机制进行了调整,C项正确;据材料可知,到唐高宗时,尚书仆射的权力相对减小,排除A项;消除了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据材料无法得出唐朝三省体制形成分理具体政务惯例,材料反映了唐初到唐高宗时期中央决策机制得到调整,排除D项。故选C项。
28.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初至汉武帝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汉初国家治理中实行中原与边疆分治的策略,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建议国家治理不分夷夏,这中变化有助于大一统王朝的边疆治理,A项正确;华夏认同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题干涉及时间为西汉,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因俗而治的政治策略是在汉初,汉武帝时期不分夷夏,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涉及匈奴,从材料无法得出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是否解除,排除D项。故选A项。
29.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秦汉时期的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每年秋冬,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由郡国汇总,上报中央,称为“上计”。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①正确;秦朝为了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这是中国古代邮政系统的早期形式,③正确;西汉时期海上交通有所发展,初步形成了东、南两条航线进行贸易,④正确;汉承秦制,制成《九章律》,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②错误。由此可知,①③④正确,故选D项。
3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据材料信息可知,“德”的内涵由西周强调礼乐等级和对天子的服从到春秋时期强调对民的重视,再到战国时期“德”的内涵呈多元化发展,其中部分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走向崩溃。而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故这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正确;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推动国家逐步走向统一,材料不涉及兼并战争,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德”的内涵的变化,并未体现儒家思想影响的扩大,且春秋战国时期最受重用的是法家思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变法运动,“开始兴起”没有依据,排除C项。故选D项。
31.(1)法律保障;制度化(制度严密);管理严格。积极影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巩固发展;有助于规范行政,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有利于及时传递政府决策,提高行政效率;为历朝文书档案工作奠定了基础。
(2)变化:由非正式到形成严格的朱批文书缴回制度;由大臣趁便奏缴到每年由专门机构汇缴。
原因:君主专制的强化;出于信息控制,保密的需要;官僚体系监督制度的发展;中枢决策机制的变化;大一统国家的发展。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的中国。第一小问法律保障,根据材料一“留者以律论之。”可知,制度化(制度严密);根据材料一“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可知,管理严格。
第二小问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一“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巩固发展以及有利于及时传递政府决策,提高行政效率;根据材料一“留者以律论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助于规范行政,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历朝文书档案工作奠定了基础。
(2)本题是对比类与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的中国。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虽朱批‘览’‘朕安’一二字者亦需缴回,由此逐步形成了严格的朱批奏折缴回制度,并为以后所承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非正式到形成严格的朱批文书缴回制度;根据材料二“清廷最初规定臣僚所存朱批奏折于下次上奏时趁便奏缴,其后改为按年呈缴,清末又改为年终交由军机处汇缴。”可知,由大臣趁便奏缴到每年由专门机构汇缴。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朱批奏折缴回之举肇始于清康熙朝,制度确立于雍正朝,乾隆朝又有新的补充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主专制的强化;根据材料二“臣僚所存朱批奏折不得隐匿存留,违者严加惩处。”可知,出于信息控制,保密的需要;根据材料二“清廷最初规定臣僚所存朱批奏折于下次上奏时趁便奏缴,其后改为按年呈缴,清末又改为年终交由军机处汇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枢决策机制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在京官员赴衙门,在外官员则赴该省督抚处呈缴,休致或降革官员则呈明该省督抚、该旗都统代缴”可知,官僚体系监督制度的发展;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一统国家的发展。
32.(1)理由:夏商王掌控的国土有限,不足以分封;夏商王朝对方国只是给予封号,并未进行土地和臣民的分封;王畿之外的一类方国与商王同盟关系松散,甚至处于敌对状态。
(2)不同:中央与地方政治体制相对完善;以王为“天下共主”,认同观念增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诸侯国并不具有完整主权。
(3)制度基础:商代的内外服制;
差异:材料一强调内外服制下商王朝与方国处于比较松散的状态;材料二认为商王朝的内外服制促进了多元一体观念的形成。
【详解】(1)本题为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夏商时期(中国)。理由:根据材料“夏商时期王掌控的国土仅为王畿之地”可知夏商王掌控的国土有限,不足以分封;根据材料“无太片领土及民众可以分封,只是承认方国,给予封号而已”可知夏商王朝对方国只是给予封号,并未进行土地和臣民的分封;根据材料“第二类是与商王朝存在一定松散同盟关系的方国和敌对方国”可知王畿之外的一类方国与商王同盟关系松散,甚至处于敌对状态。
(2)本题为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商朝(中国)。不同:根据材料“商王朝国家由内服和外服组成,其内服属于百官系统;其外服属于诸侯邦国系统。”可知中央与地方政治体制相对完善;根据材料“外服的诸侯邦国视为王朝内的‘国中之国’,整个王朝国家都以王为‘天下共主’”可知以王为“天下共主”,认同观念增强;根据材料“无论是中央王国还是诸侯邦国,都是世卿世禄,各个诸侯邦国都具有不完整的主权”可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诸侯国并不具有完整主权。
(3)本题为特点、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商朝(中国)。制度基础:根据材料“商代进一步明确了夏代萌芽的内外服制”“商王朝国家由内服和外服组成,其内服属于百官系统;其外服属于诸侯邦国系统。”可知商代的内外服制;
差异:根据材料“们将夏和商分别定义为共主制下的族邦联盟与共主制下的邦国联盟”“第二类是与商王朝存在一定松散同盟关系的方国和敌对方国”材料一强调内外服制下商王朝与方国处于比较松散的状态;根据材料“其王朝国家的构成是多元的,但整个王朝国家又是一体的。这种一体性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大一统观念”可知材料二认为商王朝的内外服制促进了多元一体观念的形成。
33.(1)原因:自秦以来实行郡县制的传统;领土广阔,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割据性;分封制度存在弊端;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分封制度职位世袭,管理者素质无法确定;郡县制管理者可以选贤任能。
(2)方式:分散机构权力。评价:有利于预防内部动乱因素,巩固国家统一和安定,强化中央集权;权力分割过细,官职设置烦琐,,出现了冗官局面,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 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3)认识:任何一种制度都与特定的历史环境、人事相配合;不同时期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是与当时社会和统治需要相联系的;评价一种制度,要充分考虑当时的具体情况,不能一味以今人的标准来评价。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唐(中国)。根据材料一“自秦代以来,郡县制成为社会治理结构的基本定式”,可得出自秦以来实行郡县制的传统;根据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大国,明显具有地方性与割据性”可得出领土广阔,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割据性;根据材料二“在封建制下,通常是政治混乱的多而治理得好的少,而周天子又不能撤换不称职的诸侯国君”,可得出分封制度存在弊端;根据材料二“因此,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是进步的,有利于国家的治理,维护了‘公’”,可得出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二“分封制下的职位世袭,并不一定能够确保在位者的贤能,故而很难确保为民服务的责任心”,可得出分封制度职位世袭,管理者素质无法确定;根据材料二“郡县制下的地方行政长官由于实行选举制,‘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可得出郡县制管理者可以选贤任能。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北宋(中国)。第一小问方式,据材料三“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可得出分散机构权力。第二小问评价,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思考即可。积极方面,结合所学可知,有利于预防内部动乱因素,巩固国家统一和安定,强化中央集权;消极方面,结合所学可知,权力分割过细,官职设置烦琐,,出现了冗官局面,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 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产生的背景、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关系;评价制度的标准来分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