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2重点难点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声音的特性
一、新课引入
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有的声音却使人烦躁、难受。
二、新课教学
1、音调
(1)演示实验:用口琴吹奏“1、2、3、4、5、6、7”,感知音调高低的不同。
音调高→听起来感觉声音比较尖细音调低→听起来感觉声音比较沉闷、浑厚
(2)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演示实验:将钢尺的一端紧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打钢尺,一次伸出短一些,一次伸出长一些,听两次发出声音的不同。实验时要注意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注意观察钢尺的振动快慢与音调的高低。
实验结论: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3)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单位:赫兹(Hz)
思考:我们为什么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
因为蝴蝶翅膀振动比较慢,低于20Hz,蚊子翅膀振动比较快,频率在
20Hz——20000Hz之间,所以我们能听到蚊子的声音。
2、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
提出问题:响度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设计和进行实验:将系在系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弹开的幅度。使劲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出声音响度增大,重做上面的实验。
实验结论:物理学中用振幅表示物体的振动幅度。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注意:(1)响度跟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两个因素有关。
(2)响度和音调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响度大的声音也不一定音调高。例如:蚊子发出的声音虽然响度小,但它的音调却比老牛的叫声高得多,而老牛的叫声的响度却比蚊子大得多。
3、音色:表示声音的品质。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应用:(1)辨别不同人的说话声。
(2)区分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
三、小结
含义
决定因素
音调
声音的高低
物体的振动频率
响度
声音的大小
物体的振动幅度
音色
声音的特色
物体的材料结构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