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学习目标:
1、了解各类不同文化传承载体的发展和功能
2、了解大学发展过程中功能的变化和背后的时代因素
3、了解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和各国重视及前景
4、认识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和保护措施
大英博物馆
法国卢浮宫
学习聚焦
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问题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历史上学校教育的发展
中国
古代学校教育
近代学校教育
现代学校教育
世界
古希腊的学校教育
近代西方发展大学教育
问题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现代育人理念,办有温度的教育,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教育目标
课程设置
2、办学风格
3、办学主体
4、办学体制
5、学校教育
特点和意义
古代 近代 现代
教育目的
教育内容
培养封建官僚,巩固封建统治
以儒家经典为主,与科举考试相结合
培养实用人才,救亡图存
注重自然科学与实用技能
融汇中西
汉武帝在长安建立太学,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又下令各地设立学校教授儒家经典。晋代增设国子学(国子监),教授内容与太学相同。到了明清,各府县学校学、生岁考优秀者可直接升入国子监成为监生,监生毕业可直接做官;未升入国予监者,则参加科考,科考合格者可进一步参加会试,会试合格者即为进士及第,成为官员。
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规定中学堂课程如下: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语、历史、地理、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图画、法制、理财、体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蔡元培就任教育总长,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在蔡元培的领导下,北京大学在1920年秋季起即正式招收女生,开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北大还开办了不少平民学校和夜校等,努力服务于社会。
问题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1、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①高校年毕业生人数从16.5万增长到820万,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②着眼于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领域、不同职业群体学习和深造的愿望与需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不断发展
③教育公平的步伐加速推进,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丰富多样
现代化专业综合人才
问题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2、
孔子讲学图
私学办学风格
资料补充:
春秋时期:私学产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其中儒家的代表孔子影响最大,其他诸子的思想也各有特色。
唐朝以后:私学发展,私人设立的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两宋时期:书院产生和发展,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书院制度的建立,更推动了私学的发展。(北宋四大书院:应天、白鹿洞、岳麓、嵩山学院)
拉斐尔《雅典学院》
柏拉图在阿卡德米学园讲学时的场景
教学内容多元化、自然科学知识和使用技能;办学形式多种多样、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个性化发展灵活多样,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和实践凝练;兴起和特长、注重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问题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3、办学主体
政府主导:中央和地方官学
京师大学堂:第一所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私学:办学主体多元化
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办者洪堡
哈佛大学
资料补充:
美国大学教育类型
1.州立学院或大学
美国共有50个州,每个州都至少有一所州立大学,这些公立大学学校都带有州名,如华盛顿州立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等。
2. 私立学院或大学
这些学校是私人经营,学费较贵,但教学质量最好。
包容性和平等性为美国大学的成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养分。平等是创新的土壤,有安全感的团队,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碰撞中最终形成有价值的创新。提供咨询服务、专利转让(产学合作)、继续教育课程、为大学带来商业价值。
问题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4、办学体制科学化、规范化
国民教育方针
资料补充:
法国:拿破仑建立的“大学区”制度,确立了国民教育制度
德国: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的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
美国:大学则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
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学校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P78【历史纵横】留学教育
A
B
C
D
日本多次派遣唐使、留学生,推动中日有好交流。
唐朝
1872-1875年清政府派遣了四期共120名留美幼童,1877-1897年先后派出四批福建船政学堂学生留欧
洋务运动时期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蓬勃发展
新文化运动时期
“以俄为师”,掀起留苏学习热潮
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来
留美幼童
1920年留法勤工俭学的邓小平
日本遣唐使晁衡
历史纵横。知识拓展
留学教育
古代世界的文明中心,吸引了来自异域的学生,这是留学教育的发端。近代以后,留学教育更得到大力发展。1872—1875年,由容闳倡议,清政府先后派出 4批共120名学生赴美留学。新文化运动时期兴起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
洋务运动
20世纪初
清末民初
一战时期
五四运动
官派留学
学习技术
甲午战争
留日风潮
庚款留学
赴美深造
勤工俭学
留法热潮
十月革命
以俄为师
陈独秀
詹天佑
胡适
邓小平
聂荣臻
①有利于华夏文化的传播与中外文化交流;
②为近代化事业培养优秀人才与中坚力量;
③促进近代思想解放,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④推动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发展;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古今、中学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我国教育发源很早,夏朝就有了称为“序”的教育机构。西周形成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春秋战国私学兴起,开始了后世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秦朝禁止私学和“焚书坑儒”,使普通教育受到很大摧残。汉代在长安设“太学”并开始“以儒取士”。隋炀帝杨广开创进士科考,唐至宋不断完善科举制。元代在普通国子学之外设立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促进了多民族文化发展和交流。明清以理学为正统,把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大兴“文字狱”。由于控制加强,书院制发展到清代就完全官学化了,导致古代中国教育之路越走越窄。 ——摘编自刘瑛《中国古代教育变革大事、特点及启示》
特点:
起源早,历史悠久
政府主导,统治者重视,主体多元化
官学私学并存
儒学主导(教化功能突出)服务与社会发展的需求
体系化、制度化发展具有阶段性,体制随时代不断发展。
追问、结合所学概况学校教育的作用?
作用:
①政治:为政府培养了人才,巩固了统治
有利于科举制的发展
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
②文化:有利于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
有利于古代典籍的传承
有利于儒学的传承
材料一 15世纪末期起,一些来自人们刚刚知道的地方的“奇物”出现在欧洲,刺激了学者们的研究欲望和收藏家们的好奇心。与此同时,在思想解放浪潮冲击下,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初步形成了自然科学的分类和科学实验方法。
17世纪,一些思想家和科学家纷纷倡议建立博物馆,认为博物馆将会“达到教化民众的目的,成为发明家集结与交换心得的场所”。18世纪40年代起,英、法等国相继建立起自然史博物馆。当时的博物馆追求珍奇物品和标本的齐全,陈列繁杂。 ——摘编自《博物馆的历史》
历史 新航路开辟,美洲物品的传入;文艺复兴的出现
背景:自然科学分类和科学实验方法的推广;
启蒙运动的发展,启蒙思想家的倡导;
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
【探究】 概括欧洲博物馆建立的历史背景。
问题二、文化的保存与传播:图书馆和博物馆
特拉霍夫修道院图书馆是捷克最古老的图书馆,已有850多年历史,藏有20余万册珍贵书籍。它包含两座巴洛可式建筑的图书馆。
沃克图书馆——该馆为世界最著名的私人图书馆,这个图书馆的收藏包罗万象,从人造卫星、动物模型、天文望远镜到最古老的纸本《圣经》以及各种珍奇的玩意统统都收纳其中。
美国国会图书馆建于1800年,它设立在华盛顿国会山上。拥有2.1亿件藏品:其中有470种语言写成印刷品1亿多件。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
BC290前后,托勒密在埃及创建了亚历山大博学园,其中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亚历山大博学园
1683年牛津大学建立的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向公众和学者开放
阿什莫林博物馆
18世纪,博物馆建设迈出重要的一步,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等重要的博物馆都建立于这一时期
大英博物馆、卢浮宫
断臂维纳斯
胜利女神
卢浮宫历史始于13世纪初,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由贝聿铭设计。卢浮宫的三大镇馆之宝分别是断臂维纳斯雕像、胜利女神像、蒙娜丽莎画像。
问题二、文化的保存与传播
图书馆和博物馆
①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②博物馆也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
③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
合作探究二:博物馆历史意义
博物馆业发展的意义?
意义:
①促进文物的收藏和保护;
②推动知识的传播、科学普及;
③推动开展社会科学研究;
④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⑤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形成品牌效应;结合地方民俗,推动旅游业发展。
⑥突出教育功能,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成为国民教育学习基地。
利用本馆的文化资源,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
⑦向公众展现中华文明的魅力,增加国际社会对华夏文明的认可。
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
问题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文化遗产:
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
从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公约标志
中国文化遗产 标志
世界遗产:
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包含文化景观)、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
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保护第一,利用第二。
充分保护和适当利用相结合。
知识普及
考考你:你生活的周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吴川飘色(省非遗)
遂溪醒狮(国家非遗)
雷州石狗(国家非遗)
湛江傩舞(国家非遗)
雷剧(国家非遗)
开平碉楼(世界文化遗产)
意大利 佛罗伦萨
凡尔赛宫及其园林
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
中华民族的骄傲
根据材料指出文化遗产具有怎样的价值。
史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就提出应将文化多样性视为“发展的因素”之一,而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稀缺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它不仅是人类以往文明的见证和产物,也是促进人类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也被视为“文化创作的源泉”。
——摘编自李玉雪《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进路思考》
历史价值:
现实价值
学术价值
世界价值:
不同国家进行交流学习的资源
问题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学校教育
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作用
留学
传播了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了社会变革
印刷书
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
图书馆
在搜集、保存文献典籍,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博物馆
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同时博物馆也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
各种文化载体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布置作业
1、分析学校教育功能,加入你是学校的校长你该如何规范?
2、针对现在世界文化遗产我们的态度是什么?我们还能做哪些工作?开启你的智慧提出你的意见?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