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1课时
小小科学家
(苏教版)一年级
上
01
教学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作业布置
教学目标
回忆做过的科学活动,类比科学家的研究,知道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寻找问题的答案。
01
02
能够举例说明科学家从事不同领域的研究。
03
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
科学观念
04
通过像科学家那样提出问题,初步意识到好奇心很重要。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新知导入
新学期,新起点,新征程。一种梦想让我们走进科学的殿堂。
你听说过“科学“吗?
新知导入
蜗牛没有腿是怎么走路的?你观察过吗?
新知导入
植物开花了,五颜六色的,你观察过吗?花香扑鼻,你闻过吗?
新知导入
你观察过混合后的液体是什么样的吗?
新知导入
晚上天空布满了星星,为什么白天看不到?你思考过吗?
新知导入
你知道吗?你做过的这些事情都跟科学有关。
科学就是“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就是田园里的种植、植物园里的观察,科学是实验室里的实验,……
探究新知
科学是什么
我们在幼儿园或在家:
(1)为什么要去观察爬行的蜗牛?
(2)为什么要去观察开花的植物?
(3)为什么要去观察混合后的液体?
(4)为什么要去思考白天为什么看不到星星?
好 奇
探究新知
科学是什么
科学家和我们一样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一块大石头从哪来产生了好奇,他去问老师、问爸爸,都没得到满意的答案,后来去英国留学得知冰川可以把大石头带到很远的地方。回国后,经过考察,长江流域原来是冰川。这一发现震惊全世界。
探究新知
科学是什么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天夜里,他提着灯笼,蹲在田野里观察蜈蚣怎样产卵。一连看了几个小时,他忽然感到越来越亮,抬头一看,原来太阳已经从东方升起了。还有一次,法布尔爬到一棵树上,聚精会神地观察昆虫的活动,突然听到树下有人大喊:“抓住他,抓住这个小偷!”他大吃一惊……原来自己竟然被人当成了小偷!
探究新知
科学是什么
古医书说:穿山甲两栖,白天上岸装死,张开鳞片引诱蚂蚁,然后潜入水中,开甲让蚁浮出,进行吞食。
中国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了验证这个说法,特地找人帮他捉了一只穿山甲来解剖,他从穿山甲特大的胃里看到约有一升蚂蚁,证明书中说它食蚁是正确的。但他又发现穿山甲常常是吐出舌头引诱蚂蚁,然后吞食。可见古医书并不完全正确。
探究新知
科学是什么
一天,牛顿躺在花园里沉思。突然,一个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正好砸在他的头上。他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总是落到地上,而不落向天空呢 ”牛顿认为是某种看不见的力把苹果拉向地面,这个力来自地球。地球将它周围的物体拉向地面的这种力,牛顿将它称之为“引力”。
探究新知
科学是什么
面对大自然和生活各种现象,在好奇心驱使下,科学家总是想方设法探索背后的奥秘,寻找问题答案!科学家用什么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
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寻找问题的答案。
探究新知
学做科学家
400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斜面上做滚球实验。他发现了小球越滚越快的秘密。
探究新知
学做科学家
让我们也来滚小球,看看能有什么发现?
探究新知
学做科学家
伽利略是怎么让小球滚动起来的?
斜 面
一头高,一头低。由带凹槽的木板和小木块组成,小木块可横放或竖放,调节斜面高度。
探究新知
学做科学家
为了便于测量小球能滚多远,我们准备一块带有刻度标志的绒布。
当小球在绒布上停下来时,在上面画上停止的位置。
探究新知
学做科学家
我们把实验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叫做实验器材。
探究新知
学做科学家
怎样进行实验操作?
探究新知
学做科学家
实验方法
(1)在桌上铺一块有刻度标记的绒布,将坡架在绒布的一端,先将小球从斜坡上标有绿色标记的地方滚下,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再将小球从斜坡上标有红色标记的地方滚下,也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比较它们的远近。
探究新知
学做科学家
实验方法
(2)换个高度,重复实验,比较小球远近。
探究新知
学做科学家
实验方法
(3)换个木球试试,还会出现相同的结果吗?
探究新知
学做科学家
把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上。班级交流一下吧。
探究新知
学做科学家
通过实验,我们有什么发现?
(1)小球从红色位置滚下要比从绿色位置滚下滚得远。
(2)小球离桌面越高,滚得越远。
探究新知
不同类型的科学家
科学家能做的实验,我们也能做。我们也是小小的科学家哟。科学家究竟是研究什么的?
研究动物
研究植物
探究新知
不同类型的科学家
科学家能做的实验,我们也能做。我们也是小小的科学家哟。科学家究竟是研究什么的?
研究火山
研究星空
探究新知
科学家做什么
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研究不同的事物。你还知道科学家研究什么?
研究岩石
科学家是研究大自然奥秘的人。
研究岩石
研究昆虫
1.( )做过在斜面上滚小球的实验。
A.伽利略 B.牛顿 C.爱迪生
2.( )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A.科学家 B.医生 C.老师
3.下列属于科学家工作的有( )。
A.研究水稻 B.维修机器 C.画设计图
课堂练习
选择题
A
B
A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科学就在身边,我们都是小小的科学家。了解了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的基本方法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作业布置
麻雀也有两条腿,它们走路的方式和人一样吗?到户外观察一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元基本信息
单元主题 走进科学
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1)技术、工程与社会 (2)工程设计与物化 二、学习内容 12.2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③举例说出周围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知道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④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并展示,尝试通过观察发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改进方案。 三、学业要求 1.能描述常见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知道科技产品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 2.能使用常见的工具和材料制作简单实物模型,能发现实物模型的不足。
单元课时设计 3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走进科学
单元设计意图 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本单元作为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的起始单元,其目的在于将学生领进科学之门。“走进科学”既有走进科学课堂的意思,也有走进科学学科的意思,更有走进这个引起学生无限遐想与探究兴趣的科学领域的意思。学生走进的科学课堂,是指科学和工程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领域。 科学课程不仅要教给学生具体的各领域的科学概念,还要教给学生关于科学的概念。后者涉及科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和程序;科学与技术、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认知。它们是完整科学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开篇就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有关科学和工程的本体论知识,作为本课程学习的开端。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科学实践活动,落实《课程标准》 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2)本单元学习内容是基于落实《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低年段要求。 3.熟悉整套教材内容,明确该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和作用。 全年级的起始课,不同其他单元的概念体系,具有独特的地位。 科学本体论的学习,知道科学家与工程师分别是做什么的。 方法论的学习,制订并遵守科学课的规则.为学习科学打下基础。 4.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 本单元三课组成:《小小科学家》《小小工程师》《上好科学课》。前两课从“科学家、工程师做什么”这样的具体问题出发,来帮助学生获得对科学、工程的体验性认识,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也能做科学、做工程,同时激励学生从上好科学课开始,努力成为小小科学家、小小工程师。 科学课因为经常会有动手做的活动和实验器材的使用,课堂纪律问题更显得重要,因此教材将其也纳入科学课程起始课的内容。在《上好科学课》一课中,期望通过一个有可能造成“混乱”的实验情境——水泼了一桌子、争抢器材、吵闹不堪……让学生意识到制定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主题学情分析 科学和工程这两个概念非常抽象,直接对儿童从理性的角度讲“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工程”显然是不合适的,而通过对科学家、对工程师所做工作的感知与儿童既有经验的回顾,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制作小物件等来感性地体验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工程技术还是有可能的。
开放性学习环境 1.指导性预习:阅读+问题+检测; 2.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讲述+整合+实战; 3.现代教育新技术:PPTX+微视频+网络+师生互助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交流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工作,知道科学家与工程师从事的工作有区别。 科学思维:通过回忆小时候做过的事情,察觉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工作并不神秘。 探究实践:通过科学小实验与设计制作活动,体验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过程,获得发现与制作的乐趣。 态度责任:通过经历具体的操作活动,意识到制订与遵守科学课规则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能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第1课时 任务1 名称:谈话导入,揭示主题 回顾自己做过的与科学有关的活动。 设计意图:做好幼小衔接,知道科学并不神秘。
任务2 名称:科学是什么 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设计意图:知道保持对周边世界的好奇心对科学很重要。
任务3 名称:学做科学家 在斜面上做滚小球实验。 设计意图:像科学家那样做实验,知道我们就是小小科学家。
任务4 名称:不同类型的科学家 看图说话。 设计意图:知道科学家涉及的研究领域很广泛,激发学生学科学,做小小科学家的兴趣。
第2课时 任务1 名称:谈话导入,揭示主题 回顾自己做过的与工程有关的活动。 设计意图:幼小衔接,回忆小时候做过的类似工程师做的事情,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任务2 名称:工程师是做什么的 展示工程师杰作。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知道工程师就是设计和制造各种物品的人。
任务3 名称:学做工程师 设计制作铅笔加长器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真实情境,经历工程设计、制作、评估的简单过程,解决身边的真实问题。
任务4 名称:不同类型的工程师 看图说话。 设计意图:知道工程师涉及的设计和制造领域很广泛,激发学生学做小小工程师的兴趣。
第3课时 任务1 名称:谈话导入,揭示主题 交流科学课与语文课、数学课的不同。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突出科学课的独特性:科学课需要动手又动脑。
任务2 名称:科学课规则 辨别科学课同学做法的正误,形成统一认识。 设计意图:要上好科学课,首先必须制订科学课规则,避免科学课的杂乱无序。
任务3 名称:检验规则的遵守情况 做比较水多少实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意识到遵守规则很重要,可以提高实验效率和学。
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要素 针对单元整体描述
评价内容 第1课时:小小科学家 1.幼小衔接,回忆小时候做过的科学活动。 2.读图文,知道科学家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是寻找问题答案的人。 3.阅读科学家做过的滚小球实验,我们也来做滚小球实验 4.读图文,了解不同类型的科学家从事不同的研究。 第2课时:小小工程师 1.幼小衔接,回忆小时候做过的事。 2.交流工程师创造的物品,感受生活方方面面离不开工程师设计与制造。 3.用身边简单材料做铅笔加长器,说明我们也可像工程师一样制造物品。 4.读图文,了解不同类型的工程师从事不同的工作。 第3课时:上好科学课 1.比较科学课与语文课、数学课的不同,科学课需要动手又动脑。 2.通过辨析科学课上的表现谁对谁错,知道科学课上需要有规则,并亲自制订班级科学课规则。 3.做比较水的多少的实验,在实践中检验规则的遵守情况。
评价指标 第1课时:小小科学家 1.回忆做过的科学活动,类比科学家的研究,知道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寻找问题的答案。(科学观念) 2.能够举例说明科学家从事不同领域的研究。(科学思维) 3.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探究实践) 4.通过像科学家那样提出问题,初步意识到好奇心很重要。(责任态度) 第2课时:小小工程师 1.回忆幼时做过的类似工程的事情,说明工程就在我们身边。(科学观念) 2.通过与工程师类比,知道自己就是小小工程师,要像工程师那样设计制作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科学思维) 3.能够从实际问题入手,设计制作铅笔加长器,并对设计制作的产品不断改进,力争做得更好。(科学探究) 4.能够说出工程师涉及不同的行业,列举工程师设计制作的产品,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程师的发明制造。(责任态度) 第3课时:上好科学课 1.能够说出科学课与语文课、数学课的不同。(科学观念) 2.通过辨别、交流、讨论,参与制订上好科学课的规则。(科学思维) 3.通过比较水的多少的活动,认识到科学课上要遵守规则。(科学探究) 4.培养学生说到做到,言行一致的好品质,愿意自觉遵守制定的规则。(责任态度)
评价方法 课上评价 1.教师激励评价 2.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赞赏性评价和质疑性评价 5.使用评价量化表,延时评价 课后评价 1.课时作业 2.单元测试
五、单元作业设计
一、选一选,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 1.下列哪些不是工程师的杰作 ( ) A.电动汽车 B.长江 C.机器人 2.( )做过在斜面上滚小球的实验。 A.伽利略 B.牛顿 C.爱迪生 3.( )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A.科学家 B.医生 C.老师 4.下列科学课上的行为,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 A.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听讲 B.取放器材,注意安全 C.与同桌交流,声音要大。 【参考答案】 BAAC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我们做完实验后要收拾好桌面。( ) 2.我们自己做的铅笔加长器不实用。( 3.科学家的工作是教书。( ) 4.袁隆平爷爷是研究水稻的科学家。( ) 5.制作模型属于工程师的工作。( ) 【参考答案】 √ √√ 三、连一连,将下列科学家所从事的研究领域连接正确。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 如果再加一个黄色小球,你能画出它的位置吗 (用黄色画出来) 【参考答案】 五、实验题:探究“滚小球”的实验 1.请写出该实验中使用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 (1)调整高度,先让小球从________标记的地方滚下。 (2)然后让小球从________标记的地方滚下. (3)请记录好每一实验操作中,坡度的高度和小球滚得距离: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有刻度的绒布、小球、斜坡、桌子 2.(1)绿色 (2)红色 (3)从绿色刻度滚下时,滚得距离较远;从红色刻度滚下时,滚得距离较近。 3.小球离桌面距离越高,滚得距离就越远
六、单元教学结构图
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 走进科学 我们都是小小科学家和工程师 工程师:设计制造产品
七、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小小科学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本科教材内容分三个模块: 模块1:科学是什么 幼小衔接,回忆小时候做过的与科学相关的事情。用课文及图片的形式告诉学生科学家也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寻找问题答案 模块2:学做科学家 用阅读的形式告诉学生科学家做过滚小球的实验,然后让学生也来做滚小球实验并有所发现。 模块3:不同类型的科学家 用课文及图片的形式告诉学生科学家从事不同方面的研究。
学习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已经对科学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参加过一些科学实验、制作活动,孩子们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热情。但是,孩子们对科学家以及科学家工作的认识还是比较片面的。
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回忆做过的科学活动,类比科学家的研究,知道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寻找问题的答案。 科学思维:能够举例说明科学家从事不同领域的研究。 探究实践: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 态度责任:通过像科学家那样提出问题,初步意识到好奇心很重要。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举例说出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寻找问题的答案。 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幼小衔接,回忆小时候做过的科学活动。能意识到自己就是小小科学家。能基本能不能读图文,知道科学家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是寻找问题答案的人。能认识到科学家是通过观察、实验寻找问题答案的。能基本能不能阅读科学家做过的滚小球实验,我们也来做滚小球实验。能意识到自己也能像科学家那样做科学实验,有所发现。能基本能不能读图文,了解不同类型的科学家从事不同的研究。能够举例说明科学家从事不同领域的研究。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名称:谈话导入,揭示主题教师活动1 1.新学期,新起点,新征程。一种梦想让我们走进科学的殿堂。你听说过“科学“吗? 2.引导学生回顾: (1)蜗牛没有腿是怎么走路的?你观察过吗? (2)植物开花了,五颜六色的,你观察过吗?花香扑鼻,你闻过吗? (3)你观察过混合后的液体是什么样的吗? (4)晚上天空布满了星星,为什么白天看不到?你思考过吗? 3. 你知道吗?你做过的这些事情都跟科学有关。 科学就是“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就是田园里的种植、植物园里的观察,科学是实验室里的实验,……学生活动1 回答 回顾交流 活动意图说明:做好幼小衔接,知道科学并不神秘。环节二:科学是什么教师活动2 1.想一想,我们在幼儿园或在家: (1)为什么要去观察爬行的蜗牛? (2)为什么要去观察开花的植物? (3)为什么要去观察混合后的液体? (4)为什么要去思考白天为什么看不到星星? 2.科学家和我们一样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出示教材图片,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1)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一块大石头从哪来产生了好奇,他去问老师、问爸爸,都没得到满意的答案,后来去英国留学得知冰川可以把大石头带到很远的地方。回国后,经过考察,长江流域原来是冰川。这一发现震惊全世界。 (2)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天夜里,他提着灯笼,蹲在田野里观察蜈蚣怎样产卵。一连看了几个小时,他忽然感到越来越亮,抬头一看,原来太阳已经从东方升起了。还有一次,法布尔爬到一棵树上,聚精会神地观察昆虫的活动,突然听到树下有人大喊:“抓住他,抓住这个小偷!”他大吃一惊……原来自己竟然被人当成了小偷! (3)古医书说:穿山甲两栖,白天上岸装死,张开鳞片引诱蚂蚁,然后潜入水中,开甲让蚁浮出,进行吞食。 中国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了验证这个说法,特地找人帮他捉了一只穿山甲来解剖,他从穿山甲特大的胃里看到约有一升蚂蚁,证明书中说它食蚁是正确的。但他又发现穿山甲常常是吐出舌头引诱蚂蚁,然后吞食。可见古医书并不完全正确。 (4)一天,牛顿躺在花园里沉思。突然,一个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正好砸在他的头上。他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总是落到地上,而不落向天空呢 ”牛顿认为是某种看不见的力把苹果拉向地面,这个力来自地球。地球将它周围的物体拉向地面的这种力,牛顿将它称之为“引力”。 3.面对大自然和生活各种现象,在好奇心驱使下,科学家总是想方设法探索背后的奥秘,寻找问题答案!科学家用什么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 小结: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活动2 好奇 观察、实验 活动意图说明:知道保持对周边世界的好奇心对科学很重要。环节三:学做科学家教师活动3 400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斜面上做滚球实验。他发现了小球越滚越快的秘密。让我们也来滚小球,看看能有什么发现? 1.引导学生分析 伽利略是怎么让小球滚动起来的? 出示斜面,引导学生观察斜面特点。 为了便于测量小球能滚多远,我们准备一块带有刻度标志的绒布。当小球在绒布上停下来时,在上面画上停止的位置。 我们把实验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叫做实验器材。 2.怎样进行实验操作?播放视频。 教师边讲解边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1)在桌上铺一块有刻度标记的绒布,将坡架在绒布的一端,先将小球从斜坡上标有绿色标记的地方滚下,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再将小球从斜坡上标有红色标记的地方滚下,也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比较它们的远近。 (2)换个高度,重复实验,比较小球远近。 (3)换个木球试试,还会出现相同的结果吗? 3.把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上。班级交流一下吧。 4.通过实验,我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活动3 斜面 一头高,一头低。 由带凹槽的木板和小木块组成。 小木块可横放或竖放,调节斜面高度。 学生口述实验过程 组内同学在老师指导下一步一步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利用展台展示活动手册记录。 (1)小球从红色位置滚下要比从绿色位置滚下滚得远。 (2)小球离桌面越高,滚得越远。活动意图说明:像科学家那样做实验,知道我们就是小小科学家。环节四:不同类型的科学家 教师活动4 科学家能做的实验,我们也能做。我们也是小小的科学家哟。科学家究竟是研究什么的? 依次展示教材图片。引导学生读图回答。 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研究不同的事物。你还知道科学家研究什么? 小结:科学家是研究大自然奥秘的人。学生活动4 研究动物、研究植物、研究火山、研究星空 研究岩石,研究昆虫……活动意图说明:知道科学家涉及到的研究领域很广泛,激发学生学科学,做小小科学家的兴趣。
7.板书设计 小小科学家 科学方法:观察 实验 科学研究:动物 植物 火山 星空……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选择题 1.( )做过在斜面上滚小球的实验。 A.伽利略 B.牛顿 C.爱迪生 2.( )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A.科学家 B.医生 C.老师 3.下列属于科学家工作的有( )。 A.研究水稻 B.维修机器 C.画设计图 【参考答案】 ABA 作业布置: 麻雀也有两条腿,它们走路的方式和人一样吗?到户外观察一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