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调研测试生物学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调研测试生物学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7-03 18:4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吕梁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一生物学试题
2024.7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个小题2.5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他提出了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
C.他利用测交实验进行验证假说时,正反交实验的结果是一致的
D.研究分离定律时,F 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比为1:1
2.下列关于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沃森和克里克用DNA衍射图谱得出碱基配对方式
B.摩尔根等人基于性状与性别的关联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
D.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证明DNA半保留复制实验中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离心技术
3.豌豆和玉米均是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玉米籽粒的糯与非糯均为Ⅰ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现有若干纯种的各作物品种,在自然状态下一定能够判断显隐性的是( )
A.将圆粒豌豆和皱粒豌豆隔离种植,观察植株所结种子的形状
B.将圆粒豌豆和皱粒豌豆间行种植,观察植株所结种子的形状
C.将糯玉米和非糯玉米隔离种植,鉴定植株所结种子的糯性
D.将糯玉米和非糯玉米间行种植,鉴定植株所结种子的糯性
4.下图表示控制某植物的5对相对性状的相关基因在染色体1、Ⅳ上的位置。若不考虑突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a和V/v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Lele个体自交后代中出现lele个体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有丝分裂后期,图中所有基因均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D.减数分裂Ⅰ后期,基因A、a、I、i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5.家蚕(2n=28)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在家蚕中皮肤正常(T)对皮肤油性(t)为显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结天然绿色茧基因(G)与白色茧基因(g)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天然绿色蚕丝销路好,雄蚕比雌蚕的丝质好,出丝率高,油性幼虫的皮肤具有油纸样透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测定家蚕的基因组序列,需要测定14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
B.雌蚕个体中,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都含有2条Z染色体
C.当亲本为GGZTW和ggZtZt时,子代中正常皮肤的幼蚕均符合生产要求
D.杂交组合ggZTZt×GgZtW的F 中,结天然绿色茧的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1/2
6.某研究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32P、 S分别标记T 噬菌体,然后将大肠杆菌和被标记的噬菌体置于不含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如图所示,段时间后,分别进行搅拌、离心并检测沉淀物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组上清液中有较低放射性的原因是搅拌不充分
B.乙组被感染的细菌内不含 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但可产生含 S的子代噬菌体
C.甲组被感染的细菌内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也可产生不含32P的子代噬菌体
D.该实验结果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7.用一段由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片段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某研究人员使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脱氧腺苷三磷酸(d/ATP,dΛ-Pα~Pβ~Pγ))等材料制备了DNA片段甲(单链),对W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了研究,实验流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制备含32P的DNA片段甲时,所用dATP的β位磷酸基团中的磷必须是32P
B.染色体样品制备后在混合操作前要除去样品中的RNA分子
C.片段甲与染色体样品中W基因的单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结合
D.脱氧腺苷三磷酸彻底水解后会得到腺嘌呤、脱氧核糖与磷酸三种小分子
8.现有某基因型为AaBb个体自交,若ab基因型的花粉50%致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型影响,则子代性状分离比为( )
A.17:5:5:1 B.7:3:1:1 C.18:5:4:1 D.6:3:2:1
9.现有四个纯合的水稻浅绿叶突变体W、X、Y、Z、这些突变体的浅绿叶性状均为单基因隐性突变(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导致。欲判断这四个突变体所含的浅绿叶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育种人员进行了杂交实验,杂交组合及F 叶色见下表〈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互换)。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分组 母本 父本 F 叶色 F 自交得F
第1组 W X 浅绿
第2组 W Y 绿
第3组 W Z 绿
第4组 Y Z 绿
A.W与X的浅绿叶基因是由同一基因突变而来
B.X、Y、Z的浅绿叶是由不同对基因突变所引起的
C.若第2组F 浅绿:绿为1:3,则W、Y的浅绿叶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D.若第4组F 浅绿:绿为7:9,则Y、Z的浅绿叶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0.在细胞学研究领域,有许多药物可抑制细胞内某些生命活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下表为几种药物的主要作用机理,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药物名称 作用机理
阿糖胞苷 抑制DNA聚合酶活性
利福平 抑制RNA聚合酶活性
放线菌素D 嵌入DNA双链分子中,抑制DNA的模板功能
阿巴卡韦 抑制脱氧核糖核苷酸与逆转录酶结合
A.阿糖胞苷发挥作用的场所是核糖体 B.利福平不会影响DNA双链的解开
C.放线菌素D对翻译过程产生直接影响 D.阿巴卡韦会抑制HIV病毒的增殖
11.严重的打呼噜(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最终增加脑梗死的发生。选择素是一类可结合钙离子的单链跨膜蛋白,主要参与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识别和黏附。研究发现脑梗死患者血清中选择素水平较健康者明显增高,而相关DNA分子甲基化程度较健康者明显降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素是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
B.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不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C.DNA甲基化使基因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
D.诱导DNA甲基化来抑制选择浆的表达能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1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某科学实验小组分别在1-4号试管中加入了下列不同的材料组合(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 )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翻译所需的各种酶
④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
1号试管加入①②④;2号试管加入②③④;3号试管加入③④⑤;4号试管加入①③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号试管没有翻译的模板,不能合成多肽链
B.2号试管没有翻译的原料,不能合成多肽链
C.3号试管能够合成有放射性的多肽链
D.4号试管没有翻译所需的各种酶,不能合成多肽链
13.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如图是解释结肠癌发生的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可能与抑癌基因突变后所表达的蛋白质活性减弱有关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人和动物细胞中本来就存在的与癌变相关的基因
C.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DNA分子中发生突变的位置
D.避免接触过多的致癌因子,选择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癌症的有效措施
14.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重组使产生的配子种类多样化,进而产生基因组合多样化的子代,其中一些子代可能会含有适应某种变化的、生存所必需的基因组合,因此有利于物种在一个无法预测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片段,导致等位基因A和a之间发生基因重组
B.同胞兄妹之间的差异可能是基因重组引起的,同卵双胞胎之间的差异不是基因重组引起的
C.基因重组能发生在植物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也能发生在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中
D.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可产生基因型和表型均多样的后代属于基因重组
15.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生物的几种变异类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会使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B.图乙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
C.图丙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此变异会引起猫叫综合征
D.图丁表示的是个别染色体数目增加,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形成利用了此原理
16.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遗迹等。2024年3月北京大学薛进庄教授带领的考察团在醴陵发现距今3.6亿年左右的古植物化石资源,该发现在研究生物进化方面有着重要科研价值。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古植物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B.将古植物化石中DNA与现代植物DNA进行比较,可为生物进化提供胚胎学证据
C.大量的化石证据证实了植物的进化顺序是由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D.从古植物化石可以推测出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分类地位
17.桦尺蛾的体色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某地区原来有一个较大的桦尺蛾种群,其中浅色个体占70%,杂合子占20%。由于环境污染,该区域的桦尺蛾每年浅色个体的减少率为10%,黑色个体的增长率为10%。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桦尺蛾种群中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
B.一年后,该地区桦尺蛾种群中s的基因频率约为77%
C.可遗传的变异使S基因的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18.趋同进化是指两类在亲缘关系上很远的生物,因为长期处于相似的生活环境而演化出相似的特征。趋异进化是指同一类生物如果长期处于不同的环境下,就会分化出不同的身体构造。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趋同进化是当地自然环境定向选择的结果
B.趋异进化是长期地理隔离造成基因不能自由交流引起的
C.趋同进化不能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来解释
D.根据以上理论,不能仅以形态相似程度来判断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
二、非选择题(本题5个小题,共55分)
19.(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建立“动物卵原细胞(2n=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模型。下图为此小组绘制的一个卵原细胞M在分裂过程中的部分细胞图像 细胞①和②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H(h)、R(r)是其中的两对基因,细胞②和③处于相同的分裂时期。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①和②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细胞①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有___________,细胞⑥、⑦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
(3)细胞①是卵原细胞M直接形成的,卵原细胞M中染色体DNA分子中的P元素都为32P,然后在不含 P的培养液中正常培养一段时间,细胞②、⑥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条数分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目与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柱形图。可以用图甲表示的是细胞___________,可以用图乙表示的是细胞___________。(填上图中的序号)
20.(11分)MMP-9是一种明胶酶,能促进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科研人员通过人工合成与mmp-9基因互补的双链RNA,利用脂质体转入低分化胃腺癌细胞中,干扰细胞中mmp-9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一定的疗效。下图是基因的表达与调控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表示mmp-9基因转录过程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该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
(2)若mmp-9基因转录出的mRNA的部分序列为5'-UCCAGU-3',则该基因非模板链的相应序列为___________。
(3)参与图2所示过程的RNA有mRNA、___________三类。RNA适合用作DNA的信使,原因是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由图可知:人造双链RNA基因调控明胶酶合成的机理是___________,最终使得细胞中MMP-9的含量减少。
(5)若mmp-9基因中插入一段外源DNA序列也会导致MMP-9失活,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
21.(11分)水稻(2n=24)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利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宽叶水稻,可诱发野生型水稻的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___________,导致基因突变,获得水稻窄叶突变体。
(2)研究发现,窄叶突变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推测2号染色体上已知的三个突变基因可能与窄叶性状出现有关。这三个突变基因中碱基发生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突变基因 Ⅰ Ⅱ 田
碱基变化 C→CG C→T CTT→C
蛋白质 与野生型分子结构无差异 与野生型有一个氮基酸不同 长度比野生型明显变短
由上表推测,基因Ⅰ的突变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导致窄叶性状。基因Ⅲ突变使蛋白质长度明显变短,这是由于基因Ⅲ的突变导致___________。
(3)除基因突变外,在水稻种群中存在着一种三体抗病水稻,细胞中7号染色体的同源渠色体有三条,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减数分裂Ⅰ”或“减数分裂Ⅱ”或“减数分裂Ⅰ或减数分裂Ⅱ”)异常导致。该三体水程(AAa)与感病水稻(aa)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22.(10分)我国是棉花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棉花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一些害虫的侵袭,其中以棉铃虫最为常见。棉铃虫可以使棉花产量减少三分之一,严重时甚至能使一片棉田绝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种植普通棉花时,常常通过喷洒农药来减少棉铃虫的危害。下图中A~C为使用某种农药过程中棉铃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棉铃虫抗药基因频率A点C点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___________。从C点开始,采取了某种措施降低了棉铃虫的种群密度,这种措施可能是___________。
(2)转基因抗虫棉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种植,有效控制了棉铃虫的种群数量,显着减少了农药的用量。转基因抗虫棉的育种源理是___________(填“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利用转基因抗虫棉减少农药使用量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
(3)在抗虫棉的实际种植过程中,棉铃虫对抗虫棉也会产生抗性。可以通过在转基因棉田中种植一部分非转基因棉花来延缓棉铃虫对抗虫棉的抗性。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3.(13分)果蝇的有眼与无眼由基因B和b控制,果蝇的红眼与白眼由基因R和r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一只无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交配,F 全为红眼,让F 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F ,F 的表型及比例如下表,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互换。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型 红眼(♀) 红眼(♂) 白眼(♀) 白眼(♂) 无眼(♀) 无眼(♂)
比例 6 3 0 3 2 2
(1)果蝇的红眼与白眼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控制无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F 红眼雌果蝇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_,实验中无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和两种。
(3)若选择F 中的红眼雄果蝇与F2中的红眼雌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来验证伴性遗传,能够实现目的的杂交组合(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种。这些杂交组合后代中有眼个体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时即可验证伴性遗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