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分值:10分
时间:150分钟)
课内积累(18分)
1.根据所学内容填空。(6分)
(1)杜甫《登岳阳楼》中神思由眼前之风云、自身之境遇而转至家国黎庶之关怀的诗句是:
(2)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用杜诗“白头搔更短”暗写年华渐老而理想渐远,又
峰回路转,展现出作者面对命运和时光的豪迈豁达的句子是:
(3)
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
(4)
,二乐也。(《孟子·尽心上》)
(5)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
赋》)
(6)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中,孔子用温和自兼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创
造一个轻松、亲切谈话氛围的句子是:
0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之事》)
2.解释加点词(5分)
(1)善属文
(2)臣驽劣,陛下摇任过分
(3)士习由此而偷,官方由此而慕
(4)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6)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7)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8)民日贴妇卖儿
(9)行有不饿于心
(10)有放心而不知求
3.翻译(3分)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根置笼中。
4.单项选择(4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祝福》选自鲁迅小说集《彷徨》,文中的“我”既表现出现代知识分子与传统中国社会
的不相容性,也通过与祥林嫂的对话显示出“我”在精神深处与鲁镇社会传统的内在联系。
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既渲染了阴沉而紧张的气氛,暗示了冷酷的社会环境,
又构成了小说情节推动的必然要素,刻画了林冲由委曲求全走上反抗之路的人物性格。
第1页共8页
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装在套子里的人》都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但契诃夫
的特别之处在于运用了漫画式笔法夸张地勾勒出别里科夫的因循守旧的符号化形象。
D.《促织》和《变形记》都运用了现实与虚幻交融的手法表现出人的变形,且二者都以心理
描写见长,大量运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描写人物内心感受,呈现荒诞背后的本质。
(2)以下关于韩非子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1分)
A.韩非子思想观念的核心是“法、术、势”,他所提倡的秉公执法、赏罚分明都有很大的进
步性。但他对人性的理解过于狭隘,其思想也容易滋生暴政强权,蜕变为专制者操纵的工具。
B.韩非子认为游侠群体尚侠义,轻私利,能辅佐君主维护国家安危的公义与法理的权威,打
击以私害公的现象,故应奖赏游侠及其战功,并且要赏罚合理,名实相符。
C,韩非子主张“以吏为师”,这里的师既是教育者,也是生活功能、行为举止的引领和指导
者,他认为通过法既能提升人性中的善,也能实现国家秩序和富强。
D.韩非子在《五蠹》中提出了“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核心观点,重新界定了“圣人”
的概念,指出“新圣”既要效法“旧圣”行仁义,也应根据世事变化“变法立新”。
(3)以下关于《红楼梦》情节及人物叙述正确的一项是()(1分)
A,宝玉因金钏儿与琪官事件挨打,挨打后黛玉和宝钗先后来探望,黛玉规劝宝玉“你从此可
都改了罢”,宝钗也哭得两眼“肿成桃儿一般”,情急间吐落出心疼宝玉的心声。
B.由探春首倡的海棠诗社成立后、史湘云做东邀请众人赏菊花吃螃蟹,林黛玉在菊花诗会上
夺魁,而薛宝钗的螃蟹诗则因极尽讽刺之能事而被众人评为“食螃蟹绝唱”。
C.刘姥姥进大观园时曾因碎酒迷路,误入林黛玉的满湘馆,发现绣房精致富丽,在床上酣睡
了一觉,后来在黛玉的大丫鬟紫鹃的帮助下遮掩了过去,没有被追究。
D.香菱进入大观园后,拜了热心的史湘云为师学习作诗,以王维、杜甫诗歌为范本,昼夜苦
读,精诚所至,甚至梦中都在作诗,终于写出咏月佳作。
二、阅读(6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12分)
鲁迅和卡夫卡
格非
①博尔赫斯在论及卡夫卡及其先驱者之时,曾提到中国唐代文人韩愈的《获麟解》。尽
管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卡夫卡曾经读到过这篇文章并从中获益,但博尔赫斯还是从《获
麟解》中辨出了卡夫卡的声音(或者说是习惯)。在他看来,作家与他的先驱者之间的关系
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借鉴或经验、方法上的传承,而是一种更为神秘、隐晦的相类性。换句话
说,一部文学发展史,也可以视为作家不断创造其先驱者的历史。
②当我试着将鲁迅与卡夫卡的创作作一番比较探讨时,我很自然地想到了上述论点。有
了这一论点象征性的庇护,我可以将两位作家较为外在的相似性或联系一并忽略不提。假如
我们细细比较的话,我要说,这种相似性也是存在的。比如说他们各自的身心疾病,爱情或
婚姻经历,哲学观以及他们对于克尔恺郭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共同兴趣。
③卡夫卡的写作国然可以被看成是荒诞制度的阴森寓言,但他所发现并揭示出来的荒诞
性首先指向了他个人的存在。《城堡》和《审判》中各有一个K,在K的面前各有一扇被关
闭的大门。这两个K也许可以视为同一个人。他想进入法院的大门,只是为了洗刷自己并不
确凿存在的罪名;而接近城堡当局,也许是为自己的合法身份一即城堡需要一个土地测量
员找到确凿的根据。对于《来说,活着就是未死;或者说活着,但并不存在。这种尴尬而绝
望的处境明显地反映出作者对自身存在的全部怀疑。
④土地测量员K在进入城堡那黑暗的领地之初,似乎还是一个畴躇满志的青年。他的抱
第2页共8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