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块奶酪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蚂蚁队长在面对美食奶酪时的矛盾心理,明白严于律己、同情弱小的道理。
语言运用: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思维能力:结合课文内容,能对蚂蚁队长作出简单的评价。
审美创造:学会观察课文插图,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课前解析】
关注题目:“一块奶酪”是文章的主线,是引起阅读兴趣的焦点。
关注结构:课文结构清晰,围绕“一块奶酪”这个主线,按故事发展的顺序介绍了蚂蚁队长在面对美食奶酪时的矛盾心理,揭示了严于律己、同情弱小的道理,带给学生以思考。
关注细节描写:文章情节生动有趣,具有悬念。最大的看点就是第二部分对蚂蚁队长矛盾心理的刻画,文章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让一个严于律己、爱护弱小的人物形象树立起来。伟大的形象下,同样是真实的、有复杂情感的人物。这样的描写,读者会有很强的代入感。
【教学目标】
1.认识“酪、宣、诱”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作出简单的评价。(重、难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猜谜语:忙碌小兵丁,工事勤又精,力气何其大,合作又热诚。(打一昆虫)预设:蚂蚁
2.揭示课题: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里讲的是小蚂蚁想方设法搬奶酪,看着这么香的奶酪,小蚂蚁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一块奶酪》吧!
3.教师板书课题,(板书:一块奶酪)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梳理故事内容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互相交流。
(1)指名学生朗读词语,评价读得是否正确。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自主识记、理解生字。
(3)读准多音字“处”。
3.梳理故事内容
(1)关注学习提示,明确自学要求: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课文讲的是蚂蚁队长带领小蚂蚁们搬运奶酪的事。
(2)梳理蚂蚁队长的主要行为。
①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在搬运粮食的过程中,蚂蚁队长做了哪些事情?
②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板书:宣布禁令 发现奶酪 拽掉一角 支开同伴 命令最小的蚂蚁吃奶酪渣)
三、再读课文,体会蚂蚁们的心理
1.面对奶酪的诱惑,小蚂蚁们是什么表现?蚂蚁队长呢?
出示相应的对话。
蚂蚁队长: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嘴就要处罚谁。
小蚂蚁:要是偷嘴的是您呢?
蚂蚁队长:照样要受处罚。
提问:蚂蚁队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纪律严明,一视同仁。(板书:纪律严明 一视同仁)
过渡:我们来看看宣布禁令后产生的效果。
大家一听,都来劲了,争先恐后赶到运粮地点,抢着抬大的,搬重的,谁也不愿偷懒。
提问:“争先恐后”是什么意思?预设: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2.盯着那一点儿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怎么办呢?它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会儿!”
引导学生抓住对蚂蚁队长的心理描写,体会面对这点奶酪渣,蚂蚁队长左右为难、矛盾的心理。
问题:蚂蚁队长,为什么拽掉奶酪一角时,你要下令让大家休息一会儿?
预设:因为丢掉太可惜,趁机吃掉,又要犯禁令,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听到命令,大家放下奶酪,却不走开。
“大家分散开,哪里凉快就到哪里休息。”
大家依旧不动,眼睛望着别处,心却牵挂着那一点儿奶酪渣。
采访“小蚂蚁们”。
问题:队长两次下令休息,你们都不肯走开,那时,你在想什么?
预设:奶酪渣的诱惑很大,大家都想吃。
可是,它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
引导学生关注“犹豫”“终于”,感受蚂蚁队长激烈的思想斗争。
问题:蚂蚁队长,为什么支开大家后,你不趁机吃掉奶酪渣,却一跺脚,又命令大家集中?
预设:我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改变了想吃奶酪渣的想法,决定把这点儿奶酪渣留给年龄最小的蚂蚁吃。
当它们重新聚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
引导学生从蚂蚁队长让小蚂蚁吃奶酪渣的词句,发现蚂蚁队长爱护幼小、大公无私的品格。(板书:爱护幼小 大公无私)
过渡:想一想,蚂蚁队长考虑过偷吃奶酪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蚂蚁队长在搬运奶酪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集体梳理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完成表格。
四、交流对蚂蚁队长的看法
讨论: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说说理由。
五、总结拓展
1.课堂小结。
学习童话故事,可以根据角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通过角色表演来体会人物的内心,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2.结构梳理、主题概括。
3.拓展延伸:观看视频《蚂蚁搬粮食》。
六、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课堂演练。
2.布置作业。
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块奶酪》是略读课,所以本课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交流感受为主。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后让学生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这在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说话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