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三种姿势 配套教学设计(8)

文档属性

名称 读书的三种姿势 配套教学设计(8)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2 15:08:34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稳重的生字新词。
2、体会本本文的形象性写法,了解文章体裁。
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理解作者在读书上的妙悟。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升学习语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本文,帮助我们确立正确的读书方法教学难点: 本文写作上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逻辑顺序,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3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4教学准备
课件
5课时安排
一课时
6教学过程
6.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读书的三种姿势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改变人生。莎士比亚说过:“书籍就是营养品,没有书籍,如同鸟儿没有翅膀”。我说,没有书籍,如同婴儿没有奶水;没有书籍,如同地球上没有了水。毫无疑问,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高尚的人对话,读一本好书,灵魂就会受到一次洗礼。 的确,没有书籍的滋润,人的精神世界就会枯萎,人生的色彩就会黯淡,读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问:那么,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呢?(好书 有益的书 所谓开卷有益) 问:当拿到一本好书时,你采取什么样的姿势阅读?为什么?(躺 坐 站) 大家的读书姿势与我的读书姿势不谋而合,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大英雄”孙绍振的三种读书姿势。
活动2【讲授】读书的三种姿势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习目标:1、感知读书的三种姿势,领悟其内涵。2、体会本文的形象化写法。
3、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二、检查自主学习:(学生抢答展示并补充)
1、关于作者孙绍振:孙绍振,1936年生,江苏盐城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文艺理论学会会长,福建省作协副主席。
教师引导学生翻到课本编者的话前面一页,看一看主编的名字。
2、请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
(1)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2)正襟危坐:正一正衣襟,端正的坐者,形容庄重,严肃的样子。
(3)心无旁骛:心里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4)虚怀若谷:胸怀象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
(5)当仁不让:在道义面前,争先负起责任。也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3、请同学们在课文第①─⑤自然段中,找出作者所写的三种读书姿势并找出关键句子所处的位置。
躺着读在文中的第①自然段
坐着读在文中的第②─④自然段
站着读在文中的第⑤自然段
三、合作探究1:
要求: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讨论完善答案,然后分组展示。
内容:1、请结合文中的具体词句分析“躺着读”、“坐着读”、“站着读”的优缺点。
2、文中的躺着读、坐着读、站着读指的仅仅是三种读书的姿势吗?请结合教材分别简述这三种姿势的内涵。
3、作者推崇的是哪一种读书态度?请简述原因。
精讲第二、三题:(同学补充,并质疑答疑)
(二)躺着读: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坐着读:以求知的态度认真钻研,全盘吸收的读书态度。
站着读:一种分析批判,走近作者而又不迷失自我的读书态度。
(三)作者推崇的是“站着读”。
理由是:站着读书,才能走近作者而又不迷失自我,才能与书本权威作平等的对话和精神交流。可以这么说,你站着的高度有多高,你也就是在多高的水平上同作者对话。
四、再读答疑:
要求:先独立完成,再在组内选一题重点研讨:
1、文中躺着读、坐着读、站着读三者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2、将文中的躺着读、坐着读、站着读换成消遣地读书、刻苦钻研地读书、批判地读书好不好? 为什么?
3、文章的前五个自然段已经把读书姿势的利弊介绍清楚,第6自然段又以《荷塘月色》为例再次作了阐释,是否多余?
展示:
重点讲解第三题:引用的目的是证明不同的姿势读同一篇文章会有不同的
收获:躺着读——语言极美,运用排比;坐着读——并不是每一段每一句都那么好,最后引用《采莲赋》是否有必要;站着读——余光中对《荷塘月色》最后一段的评价。这样写并不多余,作者运用举例论证来阐释读书的三种态度,证明站着读书的必要性及优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阐释的内容具体化了,便于读者理解。
五、比较探究:
要求:组内讨论,抢答:
针对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有关读书的观点请你在《孔孟论学习》中找到相应的名言。
预设: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读《书》诵《诗》,与古人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六、我的疑问:
学习了本后还有那些疑问?
七、归纳整理:
同学谈收获。
八、教学后记:
作为比较阅读性文章,重点在于经典文本之后的巩固与拓展,因此本课任务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感知议论性文体的基础上拓展学生对于“读书”更深入的认知,培养学生“乐于读书并善于读书”的心境。
在教学方法上,因为本文内容容易理解,应该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展示为主。
在教学中,我认为成功之处有:
1、同学预习到位,展示积极,读课文内容挖掘得深。
2、小组之间竞争激烈,形成了较好的学习氛围。
不足之处:
议论文兼演讲稿的文体同学认知不足,未能从语言角度来引导学生质疑。
同学的参与度不高,很多组回答问题的同学老是相同的几位,应注重潜能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活动3【练习】读书的三种姿势课内练习
1、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可精读、可细读,也可如陶渊明那样“ ”,观其大略。
2、我爱读书。我读吴承恩的《西游记》,领略齐天大圣降妖除魔的神通广大;我读笛福的《 》,品尝那个漂流者在荒岛上的酸甜苦辣;我读 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走进保尔·柯察金的心灵世界……。
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 、大闹 、真假 、三借 。
4、猜人物:义胆忠肝 ,六经以来二表。
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5、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说出对应人物或作品。
示例:潇湘馆 丫环紫娟 葬花
《红楼梦》人物:(林黛玉)
(1)赤兔马 单刀赴会 败走麦城
《三国演义》人物:( )
(2)日本仙台 医学教授 修改讲义
鲁迅作品:《 》
(3)海滩 荒岛 “星期五”
英国历险小说主人公:( )
活动4【作业】家庭作业
1、 生字
消遣qiǎn 缥缈piāo miǎo 慑于shè 一丝不苟gǒu
心无旁骛wù 正襟危坐jīn 似的shì 囊括náng
2、 词语
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消遣:①设法度过闲散时间:冬夜长,做针线消遣|饮酒赏月,消遣时光。②捉弄;戏耍:看我消遣他则个。
领悟:理解领会。
天赋:个人生来所具有的生理特点。个人大脑的生理结构和禀赋的某些差别,是后天才智发展的物质基础。但人的聪明才智只能通过后天的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形成。
正襟危坐: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心无旁骛:旁;另外的;骛:追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不约而同: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有口无心:嘴上说了,心里可没那样想。指不是有心说的。
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