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选择题
1.(2023浙江杭嘉湖金四县区高一下学考模拟)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两千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为作者观点提供最主要依据的是辛亥革命( )
A.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
C.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D.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1917年,中国用以工代战的形式,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战争。十几万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无数华工在这次战争中献出了生命。这说明了中国( )
A.通过参战完全收回了山东主权
B.参战是协约国胜利的决定因素
C.国际地位已获得了空前的提高
D.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3.(2023浙江温州高一下学考模拟)“1911年,岁在辛亥……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以下符合“另一个轨道”含义的是( )
A.清朝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B.孙中山首举反清革命旗帜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D.中国陷入军阀混战与割据
4.(2023浙江杭州高一下期中)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这场运动有力地打击和动摇了长期以来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
A.民主与科学 B.除旧与布新
C.改良与革命 D.自强与求富
5.(2023浙江衢州高一上期末)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发布上谕:“所有宣统三年以前各省分设公司集股商办之干路,延误已久,应即由国家收回,赶紧兴筑,除支路仍准商民量力酌行外,其从前批准干路各案,一律取消。”这直接引发了( )
A.清末新政 B.预备立宪
C.保路运动 D.武昌起义
6.(2023浙江高一下联考)有学者说:“北洋时期是近代以来变革最剧烈的时代,是社会发展的转型期,黑暗中酝酿着光明。”下列史实属于“光明”的是 ( )
A.袁世凯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B.“中日民四条约”被迫签订
C.张勋拥立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
D.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的思想
7.莫理循任《泰晤士报》驻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年)曾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材料描述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8.梁启超曾说:“(民国初)官府之文告,政党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这主要反映出辛亥革命后( )
A.国民言论渐趋自由
B.民主政体初步建立
C.民主共和理念得到传播
D.资产阶级地位提高
9.“14日上午10时起,中国对德国、奥国宣告处于战争地位。所有以前中国与德、奥两国所订条约以及与中德、中奥有关的其他国际条款、协议,依据国际公法及惯例,一律废止。”该宣战( )
A.发生于德国强占胶州湾期间
B.发生于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C.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10.“吾苟偷庸懦之国民,畏革命如蛇蝎,故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其原因……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上述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
A.《海国图志》 B.《新学伪经考》
C.《民报》 D.《新青年》
11.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乃袁氏推翻民国……此所以认为公敌,义不反顾。今是非已大白于天下之人心,自宜猛厉进行,无遗一日纵敌之患,国贼既去,民国始可图安……”这一檄文旨在( )
A.反对袁世凯就任大总统
B.要求袁世凯取消帝制
C.彻底推翻袁世凯的统治
D.反对袁世凯解散国会
12.1916年李大钊号召青年:“取由来之历史,一举而摧焚之,取从前之文明,一举而沦葬之……变‘人’之文明为‘我’之文明。”这反映出此时的李大钊( )
A.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文明
B.全盘肯定西方资产阶级文明
C.号召青年抵制西方文明
D.主张有选择性地吸收西方文明
二、综合题
13.(2023浙江绍兴高一下月考)在中国近代史上,不同的阶级、阶层都进行了近代化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地址 创办人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1865年 上海 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1866年 福州 左宗棠
天津机器局 1867年 天津 崇厚
轮船招商局 1872年 上海 李鸿章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摘编自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三 (它)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已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精神文化的层面,其对传统文化中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摘编自张岂之等《中国历史 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表中企业是在近代中国哪场运动中创办的 简述该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出了哪些规定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积极影响。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选择题
1.(2023浙江杭嘉湖金四县区高一下学考模拟)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两千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为作者观点提供最主要依据的是辛亥革命( )
A.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
C.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D.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一条分界线,故A项正确。
2.1917年,中国用以工代战的形式,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战争。十几万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无数华工在这次战争中献出了生命。这说明了中国( )
A.通过参战完全收回了山东主权
B.参战是协约国胜利的决定因素
C.国际地位已获得了空前的提高
D.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通过“以工代战”的形式参战,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故D项正确。
3.(2023浙江温州高一下学考模拟)“1911年,岁在辛亥……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以下符合“另一个轨道”含义的是( )
A.清朝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B.孙中山首举反清革命旗帜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D.中国陷入军阀混战与割据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使中国走上另一条轨道,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建立了共和政体,故C项正确;1908年清政府开始预备立宪,1894年孙中山首举反清革命旗帜,在1911年辛亥革命前发生,排除A、B两项;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中国陷入军阀混乱和割据,排除D项。
4.(2023浙江杭州高一下期中)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这场运动有力地打击和动摇了长期以来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
A.民主与科学 B.除旧与布新
C.改良与革命 D.自强与求富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掀起新文化运动,主要倡导民主与科学,故A项正确;除旧和布新不是新文化运动倡导的具体内容,排除B项;改良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主张,革命是孙中山等人的主张,排除C项;自强与求富是洋务运动时期提出的口号,排除D项。
5.(2023浙江衢州高一上期末)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发布上谕:“所有宣统三年以前各省分设公司集股商办之干路,延误已久,应即由国家收回,赶紧兴筑,除支路仍准商民量力酌行外,其从前批准干路各案,一律取消。”这直接引发了( )
A.清末新政 B.预备立宪
C.保路运动 D.武昌起义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部分铁路的筑路权收归“国有”,引发了保路运动,故C项正确。
6.(2023浙江高一下联考)有学者说:“北洋时期是近代以来变革最剧烈的时代,是社会发展的转型期,黑暗中酝酿着光明。”下列史实属于“光明”的是 ( )
A.袁世凯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B.“中日民四条约”被迫签订
C.张勋拥立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
D.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的思想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中国爆发了新文化运动,在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的指引下,向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发起前所未有的猛烈攻击,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浪潮,符合题意中的“光明”,故D项正确;袁世凯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企图复辟帝制,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中日民四条约”损害了中国主权,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张勋拥立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7.莫理循任《泰晤士报》驻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年)曾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材料描述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解析:莫理循在华期间(1897—1912年)中国发生了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将斗争的矛头对准的是外国侵略者,而辛亥革命将矛头对准的是清王朝,并不排外,故C项正确。
8.梁启超曾说:“(民国初)官府之文告,政党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这主要反映出辛亥革命后( )
A.国民言论渐趋自由
B.民主政体初步建立
C.民主共和理念得到传播
D.资产阶级地位提高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官府”“政党”“报章”“街巷”“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可知人们普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故C项正确。
9.“14日上午10时起,中国对德国、奥国宣告处于战争地位。所有以前中国与德、奥两国所订条约以及与中德、中奥有关的其他国际条款、协议,依据国际公法及惯例,一律废止。”该宣战( )
A.发生于德国强占胶州湾期间
B.发生于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C.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解析: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方面。随即,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故选C项。
10.“吾苟偷庸懦之国民,畏革命如蛇蝎,故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其原因……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上述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
A.《海国图志》 B.《新学伪经考》
C.《民报》 D.《新青年》
答案:D
11.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乃袁氏推翻民国……此所以认为公敌,义不反顾。今是非已大白于天下之人心,自宜猛厉进行,无遗一日纵敌之患,国贼既去,民国始可图安……”这一檄文旨在( )
A.反对袁世凯就任大总统
B.要求袁世凯取消帝制
C.彻底推翻袁世凯的统治
D.反对袁世凯解散国会
解析:《第二次讨袁宣言》发表的时间是1916年,背景是护国运动。这一宣言不仅要求袁世凯取消帝制,而且要彻底推翻袁世凯的统治,故选C项。
12.1916年李大钊号召青年:“取由来之历史,一举而摧焚之,取从前之文明,一举而沦葬之……变‘人’之文明为‘我’之文明。”这反映出此时的李大钊( )
A.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文明
B.全盘肯定西方资产阶级文明
C.号召青年抵制西方文明
D.主张有选择性地吸收西方文明
解析:题干材料“取由来之历史,一举而摧焚之”说明李大钊主张彻底摧毁传统文化,“变‘人’之文明为‘我’之文明”说明此时的李大钊全盘肯定资产阶级文明,故B项正确。
二、综合题
13.(2023浙江绍兴高一下月考)在中国近代史上,不同的阶级、阶层都进行了近代化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地址 创办人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1865年 上海 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1866年 福州 左宗棠
天津机器局 1867年 天津 崇厚
轮船招商局 1872年 上海 李鸿章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摘编自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三 (它)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已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精神文化的层面,其对传统文化中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摘编自张岂之等《中国历史 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表中企业是在近代中国哪场运动中创办的 简述该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出了哪些规定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积极影响。
答案 (1)运动:洋务运动。
性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或答地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的改革)
意义: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2)明确主权在民;确立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
(3)影响: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文化的革新;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解放;深化了人们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或人们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上升到精神文化层面),批判了传统文化的糟粕,引进了西方文化;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