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外交
一、选择题
1.下面是20世纪50—70年代周边国家与中国关系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
20世纪50年代加入了美国对华包围圈的周边国家 1972—1975年同中国建交的周边国家
泰国、菲律宾、日本、韩国等 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1972年),马来西亚(1974年),菲律宾和泰国(1975年)
A.深受大国关系变动的影响
B.说明亚非万隆会议的影响深远
C.体现了中国多边外交成果
D.表明中国外交摆脱了冷战影响
2.1972年,针对尼克松访华的转播问题,美方提出由美国卫星转播。中国政府提出,中国租用美国卫星,由中国缴纳合理费用后使用,美国转播要向中国政府申请且缴纳转播费。这体现了当时中国外交( )
A.坚持强烈的主权至上原则
B.仍具鲜明的意识形态特点
C.意在强调中国的主导地位
D.蕴含了反对霸权主义思想
3.2013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后,中国外交提出一系列新理念,例如构建“中国梦”、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一系列重大合作倡议。这些倡议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和区域合作方向,有利于共同发展。这主要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的时代特征是( )
A.积极进取、互联互通
B.坚持和平、反对战争
C.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D.注重发展、和平共处
4.下表是关于“克林德碑”的发展历程,这反映了( )
时间 事件
1900年 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在北京东单牌楼与清军发生冲突,被当场击毙,即“克林德事件”
1901年 清醇亲王载沣代表政府赴德国谢罪,清政府在克林德被杀处建立牌坊,即“克林德碑”
1918年 德国在一战中战败,中国成为战胜国之一。“克林德碑”改名为“公理战胜碑”
1952年 在亚太区域和平会议上,为表彰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将“公理战胜碑”改为“保卫和平碑”
A.国际环境决定外交走向 B.西方国家同情支持中国
C.中国民众爱国意识增强 D.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基础
5.建国初期《中国建设》杂志刊登了许多外国读者的反馈。一位印尼读者表示“今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中国的少数民族是如何在人民政府的治理下享有和平和繁荣”。一位印度读者写道“在新中国,少数民族是如何平等地享有全部自由,还享有自由的区域去实现进步和繁荣。”这些反馈直接表明,外国读者( )
A.赞赏新中国的民族政策
B.讴歌中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C.认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认识到爱国统一战线的优越性
6.《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写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材料主要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沿袭了古代的民族政策
B.符合我国具体国情
C.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D.推动西部地区发展
7.有学者指出,在二战后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中,新中国高举国际主义旗帜,以巨大的牺牲全力进行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斗争,积极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斗争,新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斗争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公平正义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者意在强调新中国外交( )
A.始终以世界革命为中心任务
B.为加入联合国奠定雄厚基础
C.努力实现内外利益的一致性
D.打破了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
8.“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是上海合作组织的灵魂。2017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应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说明“上海精神”( )
A.有利于建立新型国家关系
B.旨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C.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为宗旨
D.促进了亚洲各国间友好合作
9.“它以制度的方式突出了族群、文化、宗教、语言、习俗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在承认民族多样性的前提下,实行民族合作。”材料中的“制度”( )
A.实现了国家的政治统一 B.是对历史传统的延续
C.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
10.中国政府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国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以及120个自治县(旗)中的83个自治县(旗)被列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还有3个自治州参照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这一举措( )
A.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B.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C.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合法权益
D.加快了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进程
11.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至今,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已制定了多件具有鲜明民族区域特色的法规和单行条例。这一事实表明( )
A.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平等的表现
C.制定地方性法规是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重要体现
D.西藏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
12.习近平曾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既包含了民族因素,又包含了区域因素。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由此可见,习近平意在强调,民族区域自治( )
A.确保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B.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D.推动了民族地区快速发展
二、非选择题
13.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政策的演变(1949—2001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总统 任期起止 对中国的政策
哈里·S·杜鲁门 1945—1953 对新中国实施“威慑”战略政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1953—1961 对华政策为全面遏制思想所主导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 1961—1963 继承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制定的“遏制并孤立”中国的政策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 1963—1969 提出“遏制但不孤立”政策:在政治遏制的同时,在人员、信息和物资的交流方面放松限制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 1969—1974 调整美国对华政策:打开通向北京之路。逐步取消了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
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 1974—1977 多次表示将继续推进中美关系向前发展,努力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
詹姆斯·厄尔·卡特 1977—1981 把与中国建交列入了议事日程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 1981—1989 强调与中国“长期、持久和建设性关系”,更加注重发展“全面关系”,包括经济合作和贸易关系等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1989—1993 保持接触和合作的美中关系,但以总统行政命令形式宣布了一些制裁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1993—2001 “接触”与“遏制”交替使用,合作与竞争并行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中美关系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外交
一、选择题
1.下面是20世纪50—70年代周边国家与中国关系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
20世纪50年代加入了美国对华包围圈的周边国家 1972—1975年同中国建交的周边国家
泰国、菲律宾、日本、韩国等 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1972年),马来西亚(1974年),菲律宾和泰国(1975年)
A.深受大国关系变动的影响
B.说明亚非万隆会议的影响深远
C.体现了中国多边外交成果
D.表明中国外交摆脱了冷战影响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深受美国的影响,泰国、菲律宾、日本、韩国等国加入了美国对华包围圈,敌视、遏制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泰国、菲律宾、日本等国均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后,这些国家也纷纷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可见,20世纪50—70年代周边国家与中国关系的变化深受大国关系变动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与亚非万隆会议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国多边外交成果,故C项错误;表中变化正是在冷战的前提下发生的,故D项错误。
2.1972年,针对尼克松访华的转播问题,美方提出由美国卫星转播。中国政府提出,中国租用美国卫星,由中国缴纳合理费用后使用,美国转播要向中国政府申请且缴纳转播费。这体现了当时中国外交( )
A.坚持强烈的主权至上原则
B.仍具鲜明的意识形态特点
C.意在强调中国的主导地位
D.蕴含了反对霸权主义思想
[解析] 美方要用美国卫星转播尼克松访华,中国政府提出美国转播要向中国政府申请且缴纳转播费,体现中国外交坚持强烈的主权至上原则,故选A项;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意识形态弱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维护主权意识而非发挥中国的主导地位,排除C项;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3.2013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后,中国外交提出一系列新理念,例如构建“中国梦”、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一系列重大合作倡议。这些倡议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和区域合作方向,有利于共同发展。这主要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的时代特征是( )
A.积极进取、互联互通
B.坚持和平、反对战争
C.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D.注重发展、和平共处
[解析] 材料“例如构建‘中国梦’、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打造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一系列重大合作倡议”体现的是中国积极参与国家合作,努力实现互联互通,A项正确;B、C、D三项说法均与材料无关,排除。
4.下表是关于“克林德碑”的发展历程,这反映了( )
时间 事件
1900年 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在北京东单牌楼与清军发生冲突,被当场击毙,即“克林德事件”
1901年 清醇亲王载沣代表政府赴德国谢罪,清政府在克林德被杀处建立牌坊,即“克林德碑”
1918年 德国在一战中战败,中国成为战胜国之一。“克林德碑”改名为“公理战胜碑”
1952年 在亚太区域和平会议上,为表彰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将“公理战胜碑”改为“保卫和平碑”
A.国际环境决定外交走向 B.西方国家同情支持中国
C.中国民众爱国意识增强 D.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基础
[解析] 从材料来看,伴随着中国政权的更迭及综合国力的提升,“克林德碑”的名称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说明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基础,D项正确;外交走向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导致的,排除A项;西方国家并不同情支持中国,排除B项;材料与民众的爱国意识无关,排除C项。
5.建国初期《中国建设》杂志刊登了许多外国读者的反馈。一位印尼读者表示“今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中国的少数民族是如何在人民政府的治理下享有和平和繁荣”。一位印度读者写道“在新中国,少数民族是如何平等地享有全部自由,还享有自由的区域去实现进步和繁荣。”这些反馈直接表明,外国读者( )
A.赞赏新中国的民族政策
B.讴歌中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C.认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认识到爱国统一战线的优越性
[解析] 根据“今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中国的少数民族是如何在人民政府的治理下享有和平和繁荣”“在新中国,少数民族是如何平等地享有全部自由,还享有自由的区域去实现进步和繁荣”可知其赞赏的是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故A项正确;材料与基层民主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民族政策,而不是统一战线,排除D项。
6.《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写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材料主要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沿袭了古代的民族政策
B.符合我国具体国情
C.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D.推动西部地区发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题干中“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实行的,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D两项符合史实,但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7.有学者指出,在二战后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中,新中国高举国际主义旗帜,以巨大的牺牲全力进行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斗争,积极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斗争,新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斗争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公平正义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者意在强调新中国外交( )
A.始终以世界革命为中心任务
B.为加入联合国奠定雄厚基础
C.努力实现内外利益的一致性
D.打破了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
[解析] 材料表明,新中国外交将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斗争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公平正义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新中国外交努力实现内外利益一致性的特征,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排除。
8.“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是上海合作组织的灵魂。2017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应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说明“上海精神”( )
A.有利于建立新型国家关系
B.旨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C.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为宗旨
D.促进了亚洲各国间友好合作
[解析] 中国领导人希望通过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巩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说明“上海精神”有利于建立新型国家关系,A项正确;上海合作组织并非区域经济集团,“旨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为宗旨”只是材料部分信息,并未说明材料主旨,C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并未包括所有亚洲国家,D项错误。
9.“它以制度的方式突出了族群、文化、宗教、语言、习俗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在承认民族多样性的前提下,实行民族合作。”材料中的“制度”( )
A.实现了国家的政治统一 B.是对历史传统的延续
C.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
【解析】材料中的“民族多样性”说明该“制度”指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该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故D项正确;当时国家在政治上是统一的,故A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虽借鉴了历史的经验,但不是对历史的延续,而是一种创新,故B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
10.中国政府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国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以及120个自治县(旗)中的83个自治县(旗)被列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还有3个自治州参照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这一举措( )
A.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B.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C.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合法权益
D.加快了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进程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政府积极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奠定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与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合法权益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
11.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至今,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已制定了多件具有鲜明民族区域特色的法规和单行条例。这一事实表明( )
A.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平等的表现
C.制定地方性法规是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重要体现
D.西藏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已制定了多件具有鲜明民族区域特色的法规和单行条例”可知,制定地方性法规是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重要体现,故C项正确。
12.习近平曾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既包含了民族因素,又包含了区域因素。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由此可见,习近平意在强调,民族区域自治( )
A.确保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B.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D.推动了民族地区快速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也不是某个民族独有某个地方实行自治,而是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结合,这种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政策的演变(1949—2001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总统 任期起止 对中国的政策
哈里·S·杜鲁门 1945—1953 对新中国实施“威慑”战略政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1953—1961 对华政策为全面遏制思想所主导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 1961—1963 继承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制定的“遏制并孤立”中国的政策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 1963—1969 提出“遏制但不孤立”政策:在政治遏制的同时,在人员、信息和物资的交流方面放松限制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 1969—1974 调整美国对华政策:打开通向北京之路。逐步取消了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
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 1974—1977 多次表示将继续推进中美关系向前发展,努力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
詹姆斯·厄尔·卡特 1977—1981 把与中国建交列入了议事日程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 1981—1989 强调与中国“长期、持久和建设性关系”,更加注重发展“全面关系”,包括经济合作和贸易关系等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1989—1993 保持接触和合作的美中关系,但以总统行政命令形式宣布了一些制裁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1993—2001 “接触”与“遏制”交替使用,合作与竞争并行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中美关系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答案] 一、对抗时期(1949—1969年):二战结束后,美国企图称霸世界,出台“杜鲁门主义”,推行反共、反社会主义政策,遏制孤立新中国。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沉重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二、缓和、正常化时期(1969—1989年):这一时期美国在越战中严重消耗了国力,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被迫调整战略和对华关系。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三、紧张、缓和并存时期(1989年代以来):美国加紧对中国“和平演变”,不断制造矛盾和摩擦;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国际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中美经济交流日益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