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2018年元旦,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指出:“传承历史,启迪今天,奋勇前进,我们就要在革命精神的鼓舞下,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并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始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欣赏下面“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是( )
A.土地改革 B.辛亥革命 C.商鞅变法 D.开国大典
3.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中写道:“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4.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 )
①出兵朝鲜
②美国飞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
③以美国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如图内容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该法律文件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观察下列表格,与1952年相比,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 )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 71.8% 6.9% 0.7% 1.5% 19.1%
1956 7% 0.1% 7.3% 53.4% 32.2%
A.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B.土地改革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三大改造
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下面这幅宣传图(图中火车运载的是一根玉米长棒)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新中国( )
A.20世纪四十年代初 B.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
C.20世纪七十年代初期 D.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
9.“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 )
A.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0.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生产合作社
11.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12.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A.经济建设可以急于求成 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 D.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13.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这一格局中,深圳属于( )
A.沿海经济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特区 D.内地
14.小明为自己的历史小论文列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三个提纲。由此而知他这篇论文主要研究的是( )
A.手工业合作化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国有企业改革
D.三大改造
15.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九大﹣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6.中共十八大以后进行的强军改革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改组成火箭军,作为我军的独立军种。第二炮兵部队创建于( )
A.国共政权对峙时期 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D.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17.2017年4月26日,中国首艘001A型国产航母下水,为海军生庆日添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
A.北洋舰队 B.华东军区海军
C.东海舰队 D.南海舰队
18.某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图片展。请根据图片选择最恰当的一条标语( )
A.90年磨砺利剑出 科技强军换新颜
B.90年英雄辈出 长征精神永远传承
C.90年不忘初心 传承红色服务人民
D.90年披荆斩棘 本色不改为国为民
19.2016年10月11日,“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追溯历史,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0.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有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授予世界上在某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我国的诺贝尔获奖者有( )
①袁隆平
②钱学森
③屠呦呦
④莫言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1.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
A.基辛格访华
B.尼克松访华
C.中美建交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2.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 )
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氢弹、实用通信卫星
C.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D.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
23.新中国外交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经济的发展 B.综合国力的增强
C.外交政策的成熟 D.国际形势的变化
24.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的水稻品种是( )
A.有机水稻 B.超级水稻
C.籼型杂交水稻 D.转基因水稻
25.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时间是( )
A.2014年 B.2015年 C.2016年 D.2017年
二、非选择题
26.材件一:建国伊始,我党在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的外部环境下,在国内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克服重重困难,奋发努力,勤俭建国,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并巩国了新政权,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依据材料一回答1949﹣1952年,中共在巩固新政权方面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27.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看图回答问题:
图1中,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其内容是什么?
图2中,周恩来正在参加什么会议?为确保会议的圆满完成,周恩来提出了什么主张?
(3)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签署什么文件?有什么影响?图3之后,中美哪一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图4 多国代表欢呼庆祝指什么历史事件?
(5)结合图五,中国的外交活动取得了更大的成就。请举2例?反映了新时期中国特色外交全面推进,当今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外交布局?
(6)结合以上图片所学知识,我国取得如此外交成就原因?(写出2点)
28.历史,因思考而改变,因改变而生动。让我们回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经历,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群农民的生死抉择】
材料一: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上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小岗村的农民这一冒险,创造了后来农村的什么政策?
【一个国家的集体觉醒】
材料二:1978年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站在命运的拐点。这一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元年。
(2)1978年是我国的命运的拐点,拐点自一次重要的会议开始,请问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上怎样调整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一个伟人的坦荡胸怀】
材料三: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3)请列举出一个特区,并说说特区的作用。
【一组鼓舞人心的数据】
材料四:如下表。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世界排名
1978年 3 642亿元 第15名
1990年 18 668亿元 第10名
2000年 99 215亿元 第6名
2010年 362 181亿元 第2名
(4)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9.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藏真正步入现代文明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发展阶段,西藏不仅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5年《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白皮书
(1)西藏步入现代文明的历程,得益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什么基本政治制度和政策?
材料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人教版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哪一构想的成功实践?你认为这两个事件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材料三:台湾当局新领导人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发表“就职学说”,在两岸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态度模糊,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其政策论述的实质是降低两岸的连结与依存度,保持所谓的台湾“主体性”,两岸关系的未来依旧无法拔云见日。
﹣﹣新华社评论
(3)材料三中“九二共识”的含义是什么?当前我国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海峡两岸实现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答案
1-5BADCC 6-10DCBAA 11-15CCCCD 16-20CBADB 21-25DDBDB
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27.(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万隆会议或则亚非会议;求同存异
(3)《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
(4)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5)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加入世贸组织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6)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言之有理均可)
28、(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深圳特区。作用: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或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29.(1)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各民族共同发展。
(2)“一国两制”;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3)“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有利因素:①两岸统一是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②一国两制政策在港澳的成功实践;③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支持;④祖国统一是历史最终的发展趋势;不利因素:台独分子不断破坏,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