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西汉与东汉——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第四课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通过了解汉代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西汉的建立
与“文景之治”
汉初基本沿袭秦制,但施政方针有了重大调整,将恢复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作为首要任务,并取得显著效果。
学习聚焦
一
刘邦高皇帝
刘盈汉惠帝
吕后称制
刘恒汉文帝
刘启汉景帝
刘彻汉武帝
刘弗陵汉昭帝
刘询汉宣帝
刘奭汉元帝
刘骜汉成帝
刘欣汉哀帝
刘衎汉平帝
刘婴孺子婴
(一)西汉建立
公元前206年形势图
公元前202年形势图
刘邦高皇帝
刘盈汉惠帝
吕后称制
刘恒汉文帝
刘启汉景帝
刘彻汉武帝
刘弗陵汉昭帝
刘询汉宣帝
刘奭汉元帝
刘骜汉成帝
刘欣汉哀帝
刘衎汉平帝
刘婴孺子婴
汉承秦制 vs 汉除秦弊
●权力核心: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法律建设:依《秦律》修《汉律》
●施政思想:黄老无为
●施政方法:与民休息
●地方制度:郡国并行
刘邦高皇帝
刘盈汉惠帝
吕后称制
刘恒汉文帝
刘启汉景帝
刘彻汉武帝
刘弗陵汉昭帝
刘询汉宣帝
刘奭汉元帝
刘骜汉成帝
刘欣汉哀帝
刘衎汉平帝
刘婴孺子婴
(二)西汉初年的统治
1.黄老无为
2.与民休息
3.轻徭薄赋
4.约法省禁
5.减少支出
文
景
之
治
刘邦高皇帝
刘盈汉惠帝
吕后称制
刘恒汉文帝
刘启汉景帝
刘彻汉武帝
刘弗陵汉昭帝
刘询汉宣帝
刘奭汉元帝
刘骜汉成帝
刘欣汉哀帝
刘衎汉平帝
刘婴孺子婴
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2017·新课标全国II卷高考·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C
汉初郡国并行制
西周
秦朝
分封制
郡县制
西汉郡国并行制
非刘氏而王,
天下共击之。
——《史记》
燕王臧荼:汉五年九月反,战败被俘,改封卢绾为燕王
楚王韩信:改封淮阴侯,高帝十年擒斩,灭三族
韩王信:汉六年叛逃匈奴,后为汉将所斩
赵王张敖:改封宣平侯
梁王彭越:汉十年因罪徙蜀,后夷三族
淮南王英布:因韩信、彭越事恐,起兵反叛,兵败被杀
燕王卢绾:逃入匈奴
汉初的王国问题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治安策》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削藩策》
贾谊
晁错
吴王濞、胶西王卬、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皆举兵反。大赦天下。遣太尉亚夫、大将军窦婴将兵击之。斩御史大夫晁错以谢七国。
——《汉书·景帝纪》
吴楚七国之乱(154BC)
西汉的强盛
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
学习聚焦
二
刘邦高皇帝
刘盈汉惠帝
吕后称制
刘恒汉文帝
刘启汉景帝
刘彻汉武帝
刘弗陵汉昭帝
刘询汉宣帝
刘奭汉元帝
刘骜汉成帝
刘欣汉哀帝
刘衎汉平帝
刘婴孺子婴
汉武帝巩固和发展大一统
条件:西汉60余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强盛。
隐患:丞相权重、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边患
“中朝”决策,“外朝”执行。从而削弱了相权。
汉武帝
中朝
外朝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九 卿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有事上报
(1)频繁更换丞相;
(2)破格提拔身份低微的人才参与机要,和亲信将领构成“中朝”, 也叫“内朝”。
中朝不是一个正式机构,且只存在汉武帝及其后的一段时间内,东汉已无中朝。
1.中央——大力削弱相权
汉武帝巩固和发展大一统
1.中央——大力削弱相权
2.地方——解决王国问题: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酎zhòu金夺爵。
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
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
3.监察——刺史和司隶校尉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西汉十三州刺史分布图
特点:位卑权重
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汉书·元帝纪》
4.选官——察举制
文帝前元二年(前178)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十五年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问者”。
——《汉书·文帝纪》
主要选官标准:“孝”和“廉”
选官基本流程: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进行考察,选取合适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考核后由中央任命。(自下而上举荐人才)
“乡举里选”
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5.地方治理——任用酷吏
盐铁
官营
均输
平准
财经
改革
币制
抑制
工商
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向工商业主征收财产税(“算缗告缗”)
6.财经——五铢钱、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政策、算缗mín与告缗
7.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采纳董仲舒建议,尊崇儒术。
设五经博士,兴办太学。
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董仲舒依据《公羊传》,融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思想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
强化中央集权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君权—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缓和阶级矛盾 —施行仁政、德刑并用
维护统治需要 —三纲五常
春秋大一统——思想统一
措 施 目 的(作用)
政 治 中朝 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 强化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察举制 选拔范围广,提高官员质量
推恩令 成功削减了诸侯王的势力
州刺史 促进地方监察,加强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任用酷吏
经 济 改革币制 改用五铢钱,铸币权收归中央 重农抑商,抑制富商大贾实力,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强化中央集权
盐铁官营 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均输平准 国家插手商业贸易,平抑物价
算缗告缗 抑制工商业者,增加财政收入
思想 尊崇儒术 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统一思想,儒学独尊
设五经博士 中央设太学,建立起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体系
战争夺取: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
设郡管理: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8.军事——三征匈奴
出使西域: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形成了“丝绸之路”。
设置机构: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汉家江山
东汉的兴衰
光武帝刘秀吸取西汉后期的教训,采取加强集权、发展生产等措施,东汉前期社会出现繁荣景象。
学习聚焦
三
(一) 西汉的灭亡和短暂的新朝
皇帝 世系 即位年龄 在位年数
宣帝 武帝曾孙 17岁 25年
元帝 宣帝长子 26岁 16年
成帝 元帝长子 19岁 26年
哀帝 元帝之孙 19岁 6年
平帝 元帝之孙 8岁 6年
孺子婴 宣帝玄孙 1岁 2年
西汉晚期的社会问题
外戚干政,社会黑暗
土地兼并,赋税沉重
流民问题,社会动荡
新朝建立: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国号为“新”,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
王莽改制:王莽的“改制” 不仅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而加剧了社会动荡
新朝灭亡:统治激起了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
(二)东汉的建立与光武中兴
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并平定地方割据,实现全国统一。刘秀勤政,“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他所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既维护了东汉封建统治,也维护了国家统一,与民休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东汉的建立与光武中兴
总揽权纲……退功臣而进文吏。——《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汉·仲长统《昌言》
措施 作用
政治 增强尚书台的作用 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节省政府开支
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裁并郡县,裁减官员,节省开支
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经济 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 与民休息、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经济恢复
释放奴婢
文化 重视儒学 儒学得到继续发展
外戚与宦官各谋私利,相互争斗,致使东汉后期政治腐朽黑暗。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称为“清议”。他们触犯了宦官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
东汉时代最著名的清议运动为太学生清议。安帝以来,农民暴动四起。太学生认为宦官外戚的统治是引起民怨,招致王朝衰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力图以清议的手段打击宦官外戚势力,挽救东汉政权。太学生最推崇的是李膺、陈蕃、王畅等士大夫。因而清议他们说“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甚至,将与李膺郊游称为“登龙门”。太学生此举引发了著名的党锢事件。而党锢事件发生后,太学生与正直士大夫并未被吓到,清议运动更为高涨。一些士大夫甚至主动提出要与党人连坐,一同接受禁锢。
清议与党锢之祸
东汉初年,追随刘秀的28员大将,成为朝廷新贵,权倾朝野,汉明帝时曾在云台阁为其画像述功,称“云台二十八将”。此后,凭借政治和经济特权,逐渐形成“累世公卿”集体,即豪强地主。东汉中后期,豪强地主大量占有土地、奴婢,修建起一座座规模宏大、自给自足的田庄,甚至公开组建武装,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地方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
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豪强地主势力扩张
东
汉
彩
绘
陶
坞
堡
(南阳樊氏)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司马彪《续汉书》
田庄:自然经济单位
特点:①规模大,多种经营;②聚族而居,宾客相附;③带有浓厚的宗族宗法色彩,庄主常以宗主的名义对族人进行慰问;④拥有私人武装;⑤与自耕农相比,具有很强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崔寔《四民月令》被称为豪强地主经营田庄的家历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不久张角病死,起义军也很快被镇压。但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形成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2.黄巾起义与军阀割据
两汉的文化
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
学习聚焦
四
史学
文学
年代:西汉中期
作者:司马迁
体裁:纪传体通史
作者:班固、班昭
马续
年代:东汉中期
体裁:纪传体断代史
特点:
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特点:
用韵自由
格律自由
字数自由
篇幅自由
内容自由
医学
科技
中国最早的
医学典籍
中国最早的临床治疗学巨著
中国最早的
中药学巨著
造纸术
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
农学
艺术
西汉兵马俑
汉隶
中国最早的农书
由政府颁布的农业指导书籍
本课小结
西汉建立
文景之治
汉武盛世
昭宣中兴
王莽建新
光武中兴
戚宦之争
黄巾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