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其四) 配套教学设计(5)

文档属性

名称 从军行(其四) 配套教学设计(5)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2 15:18:05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
2、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3、 鉴赏同类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2学情分析
经过前几首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大概了解了什么事边塞诗,也知道了边塞诗可以分为哪些种类。故此,本课主要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组织和引导。
3重点难点
1、理解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的艺术技巧。
2、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
学们,“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诗是哪位爱国诗人写的?(王昌龄)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王昌龄笔下的另一首边塞诗《从军行(其四)》,领略一下边塞风光,了解一下守边战士的生活状况。
活动2【讲授】解题
《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 平调曲》旧题。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本诗体现了出征将士报国御敌,以身许国的壮志。
活动3【活动】欣赏录音,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想象画面。
2、《从军行》是边塞战士守边生活的诗歌形式。
3、请同学们交流课下收集的资料简介王昌龄。
活动4【活动】品读古诗,体会意境。
1、请学生自由读诗,读出韵律美。
2、齐读古诗,了解内容。(本诗首联写了边塞的奇特风光,颔联写了守边战士爱国誓言。)
3、小组内围绕问题读诗,体会意境。
(1)首联写了哪些景物,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起到渲染作用,烘托出边塞环境恶劣,守边战士戍边之苦。)
(2)、“黄沙百战穿金甲”这句诗含义是什么?(战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了,体现战争之苦。)
(3)、战士的誓言是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不破楼兰终不还。”体现战士爱国热情。)
4、全班比赛读古诗,读出战士誓死戍边的决心,交流诗意。
活动5【练习】背诵古诗,积累语言。
看图背诵古诗,体会守边战士的爱国热情。
活动6【作业】拓展作业,做爱国卡。
伴着《精忠报国》这首歌,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想用实际行动回报祖国,让我们把“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发奋读书”作为我们的誓言,回家后制作一张“爱国卡”上面默写《从军行》这首古诗,让我们以守边战士为榜样,从我做起,为国争光吧!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