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 课件(15)

文档属性

名称 使至塞上 课件(15)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97.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2 16:12:24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使 至 塞 上
——王维
酒泉市第二中学
胡桂兰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朝著名诗人。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作者简介
注释
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属国: 官名。
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一直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
一句“征蓬”,借助这无力、无助、无奈的物事来抒发自己的命运飘零之感,愁苦、感伤的格调已经很明显了。
一句“归雁入胡天”又与断蓬枯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中土之国向以汉唐之强盛傲视周边诸国,可那胡天之雁虽属番邦,却能自主归家,比起我这身不由己、难以自主的征蓬好得多了!在这一度对比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自怜、自伤、自嘲,将全诗的感情又添浓了一层色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孤烟直上。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一个“大”字描摹除了那茫茫无边的沙漠。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是多么醒目。“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直入人心,同时, “直”字化静为动,具有立体感。
“长河落日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长”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里的“圆”字,将萧瑟的落日写得温暖。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在萧关碰到了骑马的兵士,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
品味佳句:
大 漠 孤 烟 直
长 河 落 日 圆
构图美:
线条美:
色彩美:
近处孤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
长河奔流
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
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
——空间阔大
——层次丰富
——鲜明优美
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也侧面表露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抑郁之情。
小结
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排挤而孤独、寂寞感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英雄本色,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
《使至塞上》诗歌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观的塞外景色。传达了诗人幽微难言的内心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