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课件(5)

文档属性

名称 如梦令 课件(5)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90.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2 16:29:48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如梦令
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济南人。著名的女词人。有《漱玉词》传世。
李清照是宋朝著名的女词人。其父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其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行政长官。他们婚后的生活很优裕。搜集了大量的书画金石,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工作。金兵入据中原后,流离南方。不久,其夫赵明诚病死,她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宋高宗建炎3年(1129年),金兵南下,她又在浙江亲历变乱,生活颠沛流离。此后即在孤寂中度过晚年。
李清照工诗能文,所作词尤为宋朝一大家。早期的作品,韵调优美,多写其悠闲的闺中生活。南渡后,深厚的故乡之思,凄哭的身世之感,都在她的作品中抒发出来,情调伤感,风格突变,社会意义也扩大了。她精于谴词造句,善于创意出奇,还善于用白描手法塑造出鲜明动人的形象。语言清丽,在语言艺术上有独到之处。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 “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此词蕴藉了对春光一瞬,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如梦令
重要字词:
雨疏:雨不大,稀疏。
浓睡:沉睡。
卷帘人:指正在卷帘的侍女。
绿肥红瘦:意思是叶儿繁盛茂密了,花儿却凋零稀少了。
参考译文: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赏析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功效一醒觉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神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路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因而,她急问清算衡宇,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若何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本篇是李清照的前期代表作之一。此中充分已显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
给大家提供几首李清照的代表作,更好地深入走进李清照的生活。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凄凉寂寞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此词抒写伉俪深情,倾吐相思之苦,感情真挚深笃,态度坦率大方,后之论词者,无不为之折服。
南渡不久的作品。当时词人正处于国破夫亡、颠沛流离的境遇之中,内心极度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