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品味精炼传神、生动优美的词语,培养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2学情分析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对于学习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的八年级学生来说,还有点陌生。想来学生对李清照婉约词风以及她南渡前后的经历了解也不多。对于“易安体”的特点、以及词中所体现的人性人情美恐了解想必更少了。另外,对课标中所要求的“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的能力方面还有所欠缺,所以能否借助想象入情入境,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真正和作者产生共鸣,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作为时下的初中学生,喜欢阅读一些文化快餐式的作品而远离了文学经典,很难被一首首古诗词感动,很难再与古人的思想感情融合,加之人生阅历较浅,对本词不能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八年级学生多是一些单纯的少男少女,如何向他们描述这样的“闺中恋情”,鉴赏“相思”呢?这需要有一个良性的引导和启迪。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带领学生在美丽的古典诗歌家园里徜徉,让其心灵得以滋养,得以净化。在教学中多点拨、多鼓励,让他们展开联想和想象,做到切已体察,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尝试让他们的感觉动起来,把“词中画”转化为可以透视的心灵的“动画”。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容易进入古典诗词的感性的欣赏方式。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朗读、品味语言,理解“绿肥红瘦”的特点,感知人性人情之美;掌握《如梦令》的抒情艺术。
2.品味情真意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词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进入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能力,走进女词人的内心世界,体会其丰富的情感。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曾写过这样一幅对联: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赞颂的就是我国古代第一才女,被誉为婉约词一代词宗的李清照。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李清照的词来走进她的情感世界。
活动2【讲授】一、认知学习目标:(全班齐读,认定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品味精炼传神、生动优美的词语,培养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活动3【讲授】二、预习成果展示
1.李清照,(1084—约1151), 代著名 派女词人,号 。前期悠闲的少女和少妇生活使她前期的词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 ;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含蓄深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小组推荐师徒代表展示,徒弟回答,师傅补充,教师出示幻灯片补充相关资料: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1125年金兵入侵宋朝,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及北宋灭亡后,与丈夫被迫南逃。二年后,丈夫病亡。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漂泊无依,过着动荡无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
活动4【活动】三、课堂学习研讨
活动一:美读悟真情
朗读指导:1.准确划分朗读节奏,自读体会,注意朗读的语调和语速。2.师友交流。3.小组推荐师友代表积极展示。
(教师播放朗读录音示范并鼓励2组师友有感情地朗读展示互评,体会诗情,全班齐读)
活动二:改写析意境
学法指导:独学根据自己对词句的理解,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这首词改写成一篇文句优美的散文。
对学师友交流,展示自己的文采。
群学小组交流,推荐最佳师友进行展示。
要求学生课前认真准备,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扩写这首词,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积极的朗读展示并评价。(教师示范内容:略)
活动三:赏析品诗情
1.口头提问.自主思考:⑴作者饮酒浓睡的原因是什么?
(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思考,并积极举手回答。)(板书:雨疏风骤)
⑵作者此刻的心情怎么样?愁绪------那她怎么办?喝酒(板书:借酒浇愁)
2.合作探究:女主人公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却问卷帘人?“试问”的“试”字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鼓励各小组师徒合作探究思考,并争取积极举手展示,教师以追问形式导学。
参考示例:因为她不忍心亲眼见到花儿残败的景象,故而去问卷帘人,“试”字反映出词人猜测怀疑和矛盾的心理,她既猜出海棠花必然遭到骤雨的催败,又带点侥幸的希望现实情况不是这样才好。
(板书:怕见落花)
3.合作探究:“绿肥红瘦”历来为人称道,说说好在哪里?
(教师组织各学习小组分组讨论并归纳整理,提示:可以从诗意、修辞写法、情感方面进行分析)
参考示例:①“绿”代指叶,“红”代指花,既是借代修辞又是两种颜色的对比;
②“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既是拟人手法又是花叶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
③“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板书:惜春伤春、慨叹年华易逝)
活动5【练习】四、当堂训练检测
拓展延伸,比较提高 阅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自主思考:词中作者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学法指导:⑴有感情的朗读两首词,并独立思考:新词中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活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⑵师友交流。⑶小组内交流归纳,推荐代表展示。)
参考示例: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作者少女时代泛舟出游迷路后误入荷花池中的生活画面。“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情景可以想象到桨声、划水声、女孩子的笑声和嬉闹声。与课文相比,两首词都反映了作者少女时代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生活。
活动6【测试】五、反馈小结升华
1.学生畅谈课堂收获,课代表小结
2.教师小结:通过课文学习,在作者生动传神的叙述和描绘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早期快乐幸福,无忧无虑的闺秀生活,表现出了她那纯美的内心世界和高雅的生活情趣。可是到了43岁这一年,金兵入侵,她逃难到了南方,不久丈夫病故,随着生活境遇的变化,她的词作风格也显得悲凄酸楚了。明天我们将通过《声声慢》的学习来感受李清照诗歌风格的新变化。
3.根据大家在课堂中的精彩表现,今天最佳师友是 ,冠军小组是 。
活动7【作业】六、新课预习指导
1.熟读《声声慢》,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含义。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