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配套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配套教学设计(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2 16:33:19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了解诗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作者对西湖忽雨忽晴的景色赞赏之意。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大都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搜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这为我们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奠定了基础。但还应看到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仍然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扶放有度,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接受新知。
3重点难点
1.理解诗意。
2.细读品位,体会感情。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一、 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提问:你们见过夏天的阵雨吗?谁来说说当时的情景?
2.引入诗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的一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看他是怎样写夏日忽雨忽晴的天气的。(板书并领读课题,注意停顿)
3.读了这个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知道“六月二十七日”是写这首诗的时间,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经常回有阵雨或雷雨出现。地点在望湖楼。)
4.解疑:“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5.介绍作者。
活动2【讲授】六月二十七日
二、 自由阅读,理解诗意
1.自读朗读,读准字音,提出疑问。
2.解疑、教学生字:翻墨——像黑墨一样的翻滚
跳珠——活蹦乱跳的珠子
3.学生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1)天空中的乌云,想泼翻了的黑墨水一样地散开来,还没有把整座山遮住。
2)白色的大雨点像珠子一样,胡乱地往船上直溅直跳。
3)忽然刮来一阵大风,把满天乌云吹的无影无踪。
4)望湖楼下的水颜色和蓝天颜色一样。
活动3【讲授】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三、细读品位,体会感情
1.思考并讨论:
1)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什么?
2)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这首诗哪些地方用了比喻?
2.诵读全诗,体会天气变化之快。
3.设想当时情景,当一回诗人,吟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活动4【讲授】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四、看图说意,加深感悟。
1.仔细观看插图,思考:图上画的是雨前、雨中还是雨后?、
(右上角插图画的是雨中,下方插图画的是雨后。)
2.用自己的话讲述全诗的意思。
活动5【练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习题及答案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请依次写出这四个场景。
2.诗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什么?
3.赏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