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配套教学设计(11)

文档属性

名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配套教学设计(1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2 16:37:49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抓取奇特的景物描写及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能在品析中去感悟诗歌独特的语言美、意境美。能通过对诗句的品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总结欣赏诗歌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依据重点诗句,抓住重点词语及修辞手法,赏析诗歌,体会作者情感,有深情地朗读诗歌。鼓励个体感悟、小组合作,体味诗歌优美的语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情感,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学习作者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而表现出的乐观昂扬的英雄气概。
2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融合了“咏雪”与“送别”两种主题的边塞诗。学习这首古诗,我们不妨透过诗人好奇的双眼,借着想象的翅膀,以赏读贯穿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分析诗句精妙之下带着感情朗读诗歌,体会诗人情感,以此得到熏陶,并且提升学生朗读、品味、积累诗歌的能力。教学中,采用点拨、引导,朗读的方法,要求学生不仅善于体会,还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共同构建一个“诗话”的课堂。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精心谴词造句,分析诗歌语言的精妙传神。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开阔的胸襟和与朋友惜别的真情。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深情导入、引出课题
由故事导入
活动2【活动】二、检查预习  展示成果
1、同桌交换资料,展示预习成果。2、请一同学朗读诗歌,其他同学评价。3、听配乐朗读,和自己对比,寻找不足。
活动3【活动】课题入手  了解内容
1.从题目看,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送别咏雪
2.师生共同解决课前预习时翻译上出现的困难,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翻译“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一句时,引出互文修辞)
3比一比。男女分读此诗。
活动4【活动】直奔重点  赏析诗句
1.提问:这首诗主要描写诗人在一个雪日送别友人的场景,是送别的名篇。诗中有许多写雪景写送别的精彩名句,最精彩的你觉得是一哪几句?
2.老师提示赏析诗句的方法。关键词修辞诗歌写作背景适当的联想和想象
3.交流表达,用此格式先写一写。
课件出示:我从___________这个词(或句子),读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或心情)。
品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师生互动,且适时板书:喜暖乐观品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师生互动,且适时板书:愁暖寒不舍提问:这两句是否矛盾?同学交流回答。知人论诗,了解其情,出示背景资料。问: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问:诗中有没有哪句暗喻诗人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却坚毅不屈的?结合赏析,声情朗读全诗。总结赏析诗歌的方法,出示课件。
(1)、紧扣关键词(动词、形容词等)(2)、看修辞方法(比喻、夸张等)(3)、关注角度变化(正侧、俯仰、动静)(4)、联系上下文和课文背景运用联想和想象。
活动5【活动】五  总结全诗  揭示主旨
既然是送别,为什么要咏雪?二者有什么联系?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为送别设置背景,渲染气氛。)
活动6【作业】六作业
1、熟背此诗。
2.把这首诗改写为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3.搜集有关咏雪和送别的诗句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