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庖丁解牛
-----《庄子·养生主》
庄子的生平
庄子(约前369——前286)和孟子同时而稍后,战国时 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名周,宋 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他生活贫困,做过漆园吏,但学识 渊博。他对当时统治者攻城占地的做法深恶痛绝,对儒家积 极参与政事给予了尖锐的批评,主张“出世”。宋王偃昏庸 残暴以致亡国的现实对庄子的思想影响很大,所以他不再出 仕(做官)与统治者合作。他性情旷达,追求绝对的自足自 得的主观精神境界。
《庖丁解牛》
庄 子
名周 , 战 国时 期 宋国人,著名的思想
家 ,道 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 老子并称为 “ 老庄 ”。
《庄子》
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奇譬
诡喻来说明道理。
庄子的思想
一 、批判现实社会。他对现实有深入的观察,所以批判起来一针见 血,常给予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嘲讽,极端蔑视礼法权贵。批判儒家、 墨家参与政治,对其“仁义”也加以嘲讽。
二 、向往自由。他不满现实,但又无力改变,非常苦闷,以至消极 厌世。为摆脱烦恼,他一方面主张顺应自然,另一方面追求精神上的绝 对自由,幻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与现实发生冲突和矛盾,忘掉现实 世界,甚至忘掉自己的存在,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 境界。
三 、提出辨证法——相对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化的, 甚至认为是非也是相对的,于是由辩证法陷入了相对主义。
《庖丁解牛》
庄子的著作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因庄子曾隐居南华 山,所以,又称《南华经》,是著名的经典著作。原有52篇,现存33篇, 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内篇共7篇,是庄子本人所作,是全书的精华部 分,全面阐述了庄子的宇宙观、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论和政治论;外 篇15篇,是内篇的补充和发挥,观点阐述的更为明确和具体,对丑恶现 实的愤慨表现的更为强烈;杂篇共11篇,是庄子后学对庄子思想的继承 和发挥。
《养生主》选自内篇,是庄子宣扬其养生之道的文章,其中引入了 《庖丁解牛》的寓言加以论证: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那样,顺应自然, 避开一切矛盾,“以无厚入有间”才能“保身”“全生”。这种思想无 疑是消极的。
<
《庖丁解牛》
《庄子》共33篇:
内篇(7)为庄周所作
外篇(15)
杂篇(11)
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
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庄子散文的风格
浪漫主义是其散文的艺术特色,这与先秦各家不同,而独与屈原 的楚辞近似,诙诡怪诞,汪洋恣肆。首先,是大量使用寓言。庄子及其 后学通过虚构的人物和故事讲自己的哲学观点。其次,庄子寓言想象丰 富,有惊人的夸张和奇妙的构思。第三、庄子有很高的语言驾御能力, 散文词汇丰富,谴词造句变化多端,描情状物多姿多彩,语言自然流畅 又尖锐泼辣,用韵声调铿锵,富有诗意,对后代影响较大。总之,庄子 的文章长于说理,想象丰富、妙趣横生,且哲学意味很浓,是“文学的 哲 学 ”“哲学的文学”。
《庖丁解牛》
庖 丁 解 牛
庖,厨师。丁,人名。
解,分解、分割
听课文朗读
2.疑难处做上记号;
1.对照注解口译;
3.口头提出疑问共同解决。
◆朗读并口译课文◆
给、替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 倚,
“所”字结构 没有
“所”+动词=名词性结构
足之所履,膝之所踏,者然向然,奏刀瞎然,莫
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 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 又合乎(尧 时)《 经首》乐曲 的节奏。
节拍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
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翻译:手接触到的地方,肩靠的地方,
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
合 乎
翻 译 :
通“响”
很好
文惠君曰:“ 善哉!技盖至此乎 ”
通
”
翻译: 梁惠王说:“嘻,好啊! (你解 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 啊 ”
样
,
怎
“盍
第1自然段:
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在这里作者运用大胆的夸张和 生动的比喻,把庖丁解牛的高超技术写得简直如入化境。
从绘形和摹声两个方面运用大胆的夸张和生动的比喻, 把解牛场面作了诗意化处理。
解牛时的动作姿态——连用5个动词:总的动作描写是 “解”,然后分别是手“触”、肩“倚”、足“履”、膝
“踏”——这一系列的艺术化、舞蹈化了的动作描写,已 初见庖丁解牛技术的娴熟。
《庖丁解牛》
解牛时进刀而发出的声音——用了两个拟声词:“表”、 “ ”; 两个比喻:“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生动地描 写出庖丁动作的节奏感,表现了一个至高境界。
作者写解牛场面,避而不谈实况——牛的挣扎之状、血流之 景、惨叫之声,而极写庖丁解牛动作的“合于《桑林》之舞”, 奏刀发出的声音合于“《经首》之会”。
写解牛时不闻牛惨叫,只能听到悦耳的刀声,暗示了牛在 毫无痛苦的情形下被“解”了,说明庖丁的技艺确实出神入化。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
阅读1 — 2节,思考问题:
1、手触——肩倚——足履——膝踏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 细致生动,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一系列的动作连贯流畅,一气呵成,反映了庖丁技 艺的高超与动作的娴熟。
2、这自然就引出了什么话题
(技盖至此乎)
第2自然段:
借文惠君的赞叹和提问,过渡 下文。
《庖丁解牛》
翻译: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 (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 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未曾见到整头的牛了。现在, 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
动。
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
庖丁释力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
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
自然规律
凭、用
超过
不曾
精神
起初
放下
行 。
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
于硎C 磨刀石 磨出
翻译:依照于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缝隙,顺着(骨节间的) 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 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 每年更换一把刀,割断筋肉; 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 刀,砍断骨头。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 头了,但刀刃的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之未尝,而况大転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
依乎天理,批大部,导大歌,因其固然,技经肯繁
于 天然结
脉络相连 的地方
本来的结
构
宾语前置 的标志
名作状, 每年
名作状
每月
未曾尝试
依照
顺着
空隙
一般
空
间 隙 形作名,厚度 很宽绰的样子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
刀刃的运转 宾前,因此 . . . . . 的 样 子
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
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虽然,每至于族
省略“之”
通“缮”,擦
一拭
小心翼翼地 提高警惕
省略“之”
虽然这样
碰到
为此
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是没有厚度的;用很薄的(刀刃) 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 宽 绰 绰 地 ,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 余地的啊!因 此 ,十九年来,刀刃还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 一样。虽然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 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目 光因为有这个交错 聚结的地方儿集中在那里,动作也因此而缓慢下来。动起刀来 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开了,就像泥土 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 此志得意满,(然后)把刀擦拭干净,收藏起来。”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 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 然,每至 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讓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善刀而藏之。
第3自然段:
写解牛的三个阶段和良庖、族庖、自己的比 较,以及达于道后小心谨慎的态度。三个阶段体 现了只有通过长期的解牛实践,才能获得解牛之 “道”。通过对比三者的不同意在说明“有道” 和“无道”的不同,强调“道”的重要。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
思考讨论:
1、庖丁解牛追求的是什么
解牛之道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2、课文突出庖丁解牛技艺之高的目的何在
对比突出“道”之重要
庖丁解牛从“技”到“道”经历了怎样的阶段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
其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
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 —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
其二,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 用规律。
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庖丁解牛》
懂得,得
文惠君曰: “善哉!吾闻庖丁之
言,得养生焉。”
养生的道理
翻译: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厨师
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 文惠君听庖丁“解牛之道”后,说自己
懂得了“养生之道”。
· 庖丁的“解牛之道”和文惠君感悟到的
“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
《庖丁解牛》
· 庖丁的“解牛之道”:完全顺着牛天然的骨
节肌理,在空隙处下刀,绝不勉强硬砍。
· 文惠君感悟到的“养生之道”:养生应顺应
自然,不要硬碰困难,避免身心受到损害。
相似之处:顺应自然。
《庖丁解牛》
庄子善于讲寓言故事,在感性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中,让 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深意。在本文申,庄子的本意是要用这 个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
那么,如何理解庄子的养生之道
用生体的复杂结构来比喻社会,用刀来比喻人。在错 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要像庖丁避开肯繁一样,来避开矛 盾,游刃有余地在各种矛盾的缝隙中生存,像保护刀刃一 样来保护自己。
《庖丁解牛》
游刃有余: 现在使用他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 做事轻而易举。
目无全牛: 现在用一般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 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踌躇满志: 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 现指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 常得意。
切中肯繁: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积累文中成语:
《庖丁解牛》
寓言含义
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
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
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 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
有余。
我们把这个故事用在今天的生活中,如果我们人人做 成这样一个庖丁,让我们的灵魂上有这样的一把可以永远 锋利的刀子,让我们迷失在大千世界中的生活轨迹变成一
头整牛,让我们总能看到那些缝隙,能够准确地解清它, 而不必说去砍骨头,去背负担,大家不必是每天在唉声叹 气中做出一副悲壮的姿态,让人生陨落很多价值,那么我
们获得的会是人生的效率。
——于丹<<庄子心得>>
课堂小结
《庖丁解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