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4 09:2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1.(10分)阅读语段,根据拼音,写词语写。注意书写工整。
六年的时间一zhǎ yǎn    就过去了。我们从yòu zhì    的孩童长成yì qì fēng fā
   的少年。pái huái    在校园里,往日sī kōng jiàn guàn    的景象令人liú liàn    。忘不了同学yíng yíng    笑语,帮我赶走jì mò    ,老师的kuān wèi
   带我走出困境。今日,我们bǐ cǐ    告别,互道珍重。
2.(2分)下列词语中带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含情脉脉 一脉相承
B.折腾 枝折花落
C.兴旺 兴风作浪
D.搅和 心平气和
3.(2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焦燥 干躁 B.目不暇接 无边遐想
C.面面俱到 两败具伤 D.慈详 安祥
4.(2分)下列句子中带点字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飘零)
B.通国之善弈者也。(擅长)
C.孰为汝多知乎?(同“谓”,说)
D.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全,全然)
5.(2分)下列反义词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
A.闲在——繁忙 B.惆怅——振奋
C.见微知著——一叶知秋 D.随心所欲——循规蹈矩
6.(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表达意思不同的一句是(  )。
A.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
B.节日期间,很多景点迎来了大批游客,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八达岭长城人潮汹涌。
C.校运会上,哥哥在跳远比赛中拔得头筹,我在跑步比赛中摘金夺银。
D.民间工艺展示活动中,民间工艺大师的剪纸作品不计其数,根雕作品数不胜数。
7.(2分)下列情境中,诗句、名言引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快毕业了,李思明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赠别朋友。
B.张新华平常学习马虎,李思明用“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激励他好好学习。
C.高明明在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愿努力,李思明对他说:“‘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学习上要不断进取啊!”
D.李思明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督促弟弟每天早起锻炼。
8.(2分)下列语句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说理文,全文按照“提出观点——印证观点——总结观点”的思路展开,写法很有代表性。
B.《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对中心起到了强化作用。
C.写文章时,我们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
D.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最拿手的是行书,点画圆润多姿,《三门记》是其代表作。
9.(2分)诗文寄托着作者的志向和追求,按abcd对应四句诗句的理解,最恰当的顺序是(  )
a: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①不向困难屈服,坚定不屈。
②虽遇窘境,但仍保持着高洁傲世的品格。
③一展雄才大志的心愿。
④为正义的事业勇于献身。
A.③④①②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④①②③
10.(14分)按要求和课文内容填空。
(1)在杜甫笔下,春雨是及时无私的:“   ,   ”;在王安石笔下,春风是生机与希望:“   ,   ”;在叶绍翁笔下,春色是一枝花的惊喜:”   ,   ”;在王观笔下,春天山水是多情的:“   ,   。欲问行人去那边?   ”。
(2)时光的流逝令人怅惘:洗手的时候,   ;吃饭的时候,   ;默默时,   ……过去的日子    ,被微风吹散了,   ,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    ?
(3)人总是要死的,   。中国古代文学家司马迁说过:“人    ,或    ,或    。”
11.(10分)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世界读书日(4月23日)来临之际,学校开展“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评选活动,目前已进入微信投票阶段。 ①投票时间:4月15日9:00-4月21日16:00 ②投票范围:指定的儿童小说、童话、科普百科等50本(套)候选书籍。 ③投票规则:投票期间,每位投票者只能投一次,多投无效。
【材料二】:经过一周的投票,“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评选结果统计如下:
【材料三】:小美同学搜集了几条读书名言和大家分享:
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观花,所获甚微。——王梓坤
(1)阅读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①小明特别喜欢这个活动,他可以每天都为自己喜欢的书投上一票。    
②冬冬在4月14日就可以为自己喜欢的书《城南旧事》投票了。    
③从投票结果看,大家最爱看儿童小说。    
④“我最喜欢的书”名列前十的都是中国作家写的儿童文学作品。    
(2)请你根据材料三的读书名言,归纳出三条读书好方法。
①   ②   ③   
(3)本学期我们阅读了外国名著,如果给下列名著写个“一句话书评”,按abc对应三本书的内容,最恰当的顺序是    
a《鲁滨逊漂流记》
b《汤姆 索亚历险记》
c《骑鹅旅行记》
①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②一次奇妙的冒险之旅,一部将地理地貌、动物植物、文化古迹、生活风俗融入故事的著作,童话史上一部难以逾越的罕世经典。
③他渴望长大,渴望冒险,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
A.③①②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①②③
(4)毕业前同学互赠书籍,你想赠送给好友的书是《   》,请在扉页写上一段赠言。
12.(20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条不平凡的路
①在安徽合肥,有这样一条路,路不长,路牌写着:延乔路。每当有人轻轻念出这路名,便能掀开历史厚重的幕布,再回到那个革命年代。
______
②1927年7月4日深夜,镣铐叮当的长巷,阴森幽暗的牢房。一个革命者被押赴刑场。他身着短衣,皮肤黝黑,拖着沉重的脚镣,浑身血污。在此之前,他经历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但他始终以钢铁般的意志严守机密,宁死不肯透露一个字。敌人从他口中得不到任何秘密,便决定将他押赴刑场。 ③那晚,龙华刑场的月亮异常清冷。面对敌人的屠刀,年轻的面庞满是坚毅。监斩官喝令他跪下,他毅然屹立,毫不理会,目光中透露着藐视。几个刽子手强行把他按下去,但是,刽子手们刚一松手,他就一跃而起,昂然挺立,并高声道:“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那声音刺破至暗的黑夜,响彻天际。最后刽子手们恼羞成怒,一拥而上,再次将他强按在地,而他,依旧挺直脊梁,高昂头颅,以不屈的姿态面对敌人的屠刀。 ④他叫陈延年,陈独秀长子。那时,他才29岁。
锤炼意志
⑤陈延年出生在书香世家,从小聪敏好学。1915年,17岁的陈延年带着弟弟乔年,辞别母亲,离开家乡来到上海求学。兄弟两人不愿像纨绔子弟一样依赖家庭,决意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他们自谋生路,白天出去打工,晚上自学功课,两人以优异成绩双双考入了震旦大学(现复旦大学)。后来又勤工俭学,留学法国寻求革命真理。
______
⑥1924年9月的广州,身在社会底层的车夫们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在万福路、大南路车夫们聚集的地方,多了一个奇怪的人。这人特别喜欢和车夫们交朋友,拉家常。他总是虚心地请教拉车要领,没多久就像一个老练的黄包车夫。 ⑦最奇怪的是“人傻钱多”,谁家工人生病或者有事不能出车,他就会主动帮忙,拉车挣的工钱全部交给工人。渐渐的,大家都喜欢他,有什么问题都告诉他,而他也经常给工人“出招”,教车夫们用集体的力量对付黑社会的敲诈勒索,学会团结斗争。工人们一定想不到,他就是刚被任命为中央驻粤特派员的陈延年。 【阅读链接】 延乔路的命名,源自于革命烈士陈延年、陈乔年两兄弟。他们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党早期领导人陈独秀的长子和次子,他们带着热血的理想远赴法国寻找适合中国变革的道路,又在祖国需要时,毅然回国投入斗争。延乔路不长,只有1.2公里,却代表着两位烈士短暂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1)文章 ②﹣⑦自然段描写了陈延年的三件事,请照样子用小标题概括。
    锤炼意志    
(2)三件事中,详写的是:   ,略写的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
(3)文章②③自然段的画线句子是对环境的描写,下列理解不恰当的是    
A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B烘托了人物坚毅无畏的内心世界。
C突出了月色的凄美。
D渲染了当时恐怖的氛围,敌人的残忍。
(4)阅读了文章,你体会到陈延年的哪些品质(不少于两个)?再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
(5)有同学为这篇文章续写了结尾,你最喜欢哪一个,写出理由。
A.这条路的对面,是高耸的楼房,是璀璨的灯火,这盛世终如你们所愿。
B.少年有志,一身正气,用鲜血踏出一条为国家繁荣昌盛而奋斗的道路
C.年轻的生命永远停留在那一刻。如今这盛世,如你们所愿,这盛世
我最喜欢结尾    (填序号),因为    。
(6)一个城市的路名就是一块无形的纪念碑。每到清明等节日,延乔路便被鲜花环绕,人们自发在路牌下摆束鲜花、写张卡片,寄托哀思。如果你也来到这条路上,你会在卡片上写:   。
13.(30分)习作。
回顾小学六年时光,请选择一两件事情,或一个人,或一次活动……写一篇记叙文(亦可写一封信),表达你的怀念、感谢、激动……或表达自己成长中的喜怒哀乐……题目自拟。
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眨眼 幼稚 意气风发 徘徊 司空见惯 留恋 盈盈 寂寞 宽慰 彼此
【解答】故答案为:
眨眼 幼稚 意气风发 徘徊 司空见惯 留恋 盈盈 寂寞 宽慰 彼此
2.【答案】C
【解答】A.不同,脉:读“mài”血管。故读音依次为:mò。
B.不同,折:读“zhē”翻转。读“shé”断、shé。
C.相同。“兴”都读“xīng”。
D.不同,“和”读“huò”掺杂。读“hé”温和。故读音依次为:huò。
故选:C。
3.【答案】B
【解答】A.不正确,燥:干。躁:性急。所以应为“焦躁”“干燥”。
B.正确。
C.不正确,俱:全、都;备,办;写出。“面面俱到”正确。
D.不正确,详:完备;从容;细述;明白。祥:指吉利。
故选:B。
4.【答案】A
【解答】A.有误,“泣涕零如雨”出自《迢迢牵牛星》。零:落下。
B、C、D正确。
故选:A。
5.【答案】C
【解答】A.正确,闲在:清闲自在、不得空闲。
B.正确,惆怅:失意。振奋:精神奋发。
C.不正确,见微知著:见到事物刚露出的一点苗头。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比喻从事物的某些细微迹象就预料到事物的发展趋向和变化。
D.正确,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现多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这是一组反义词。
故选:C。
6.【答案】C
【解答】A、B、D词语表达意思相同。
C.词语表达意思不同。摘金夺银:摘得金牌。泛指在比赛中摘夺多个奖项。
故选:C。
7.【答案】A
【解答】A.恰当。
B.不恰当,“书到用时方恨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艰难,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不符合句子中“激励他好好学习”。
C.不恰当,“苟周于事,不必依循旧章,这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
D.不恰当,“莫道君行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不符合句子中“督促弟弟每天早起锻炼”。
故选:A。
8.【答案】D
【解答】A、B、C正确。
D.有误,他的楷书运笔自然,具有行书的笔意。
故选:D。
9.【答案】A
【解答】a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表达了希望有一展雄才大志的机会。
b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为正义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c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达了不向困难屈服,故对应①。
d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虽遇窘境,故对应②。
故选:A。
10.【答案】(1)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眉眼盈盈处;
(2)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如轻烟 如薄雾 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3)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固有一死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解答】(1)分别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宋代王观《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2)选自朱自清的《匆匆》。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故答案为:
(1)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明月何时照我还 一枝红杏出墙来 眉眼盈盈处;
(2)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如轻烟 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3)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固有一死 轻于鸿毛。
11.【答案】(1)①×;
②×;
③√;
④×;
(2)①读书要动笔;②读书应博览群书;③读书要多思考;
(3)C;
(4)格林童话 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愿你能从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中感悟生活的真谛和做人的道理。
【解答】(1)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分析。
①结合材料一“投票时间:4月15日9:00﹣6月21日16:00”分析,可知题干错误。
②结合材料一“投票时间:4月15日9:00﹣3月21日16:00”分析,可知题干错误。
③正确。
④“我最喜欢的书”名列前十的《昆虫记》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不是中国作家写的儿童文学作品。
(2)本题考查材料内容分析。结合材料三“不动笔墨不读书”分析,读书要动笔,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博然后专”分析,多看各种类型的优秀书籍。只读而不想,沦为书本的奴隶,所获甚微”分析,多问为什么。(3)本题考查材料内容概括,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是《鲁滨逊漂流记》,渴望冒险,让童年变得丰富而有趣”是《汤姆 索亚历险记》,一部将地理地貌、文化古迹,童话史上一部难以逾越的罕世经典”是《骑鹅旅行记》。
(4)本题考查阅读拓展。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写出赠送给好友的书和赠言即可。
故答案为:
(1)①×;
②×;
③√;
④×;
(2)①读书要动笔;②读书应博览群书;
(3)C;
(4)格林童话 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耐人寻味。
12.【答案】(1)视死如归 乐于助人;
(2)这样就突出陈延年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3)C;
(4)乐于助人,坚毅冷静;
(5)B 这样写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6)延乔路短,繁华路长。
【解答】(1)考查给文章起小标题和对描写方法的赏析。结合短文第②——④自然段可知。故可以概括为:视死如归,这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陈延年为了帮助工友们而去拉车挣钱。
(2)考查文章结构及详略安排。阅读文章可知,用了三个自然段来描写,第三件事写了陈延年为了帮助工友们而去拉车挣钱,故是第一,第二件事是略写,从而突出陈延年的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乐于助人的高贵品质。
(3)考查了对环境描写的作用。A、B、D正确,结合第②自然段中画线句子“1927年7月4日深夜,阴森幽暗的牢房”,龙华刑场的月亮异常清冷”中“1927年6月4日深夜”可知,“阴森幽暗”“月亮异常清冷”可知,主要是为了突出环境的恐怖。而不给人一种美感。
(4)考查形象分析。从“最奇怪的是‘人傻钱多’,他就会主动帮忙。”可知他乐于助人,铁镣叮当的长巷,第③自然段中“那晚,这是对陈延年当晚行刑的环境描写。
(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只要选出自己喜欢的结尾并说出理由即可。如:我喜欢结尾A,并最终以不屈的姿态面对死亡的故事。所以这样写总结全文。
(6)考查了开放探究。本题为开放性题型,只要符合短文内容。
故答案为:
(1)视死如归 乐于助人;
(2)这样就突出陈延年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3)C;
(4)乐于助人,坚毅冷静;
(5)B 这样写总结全文;
(6)延乔路短,繁华路长。
13.【答案】
我的故事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最让我心儿怦怦跳的,莫过于三年级上学期的升旗仪式了。
那时,老师给我和张予超每人一张升旗手表格,让我们填好后交给她。我一边填,心里一边乐开了花:当升旗手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啊!
星期一一大早,我和张予超就到了升旗台上练习升降旗。老师让我们先把绳子解开。我望着麻绳愣住了——怎么解呀?张予超和我面面相觑。最后只好让章老师从头一步步来教。
终于到了做早操的时候了,进行曲响起来了,各个班级都陆陆续续来到了操场上。我站在升旗台上,心怦怦跳起来。我在心中反复回想如何解绳子,在国歌响起的什么时候挥旗……
接下来就是念升旗手名字的时候了,我望着台下的几百双眼睛,心跳加速了起来:那么多人在看着我,要是出差错了多丢人啊!
到了升旗的时候,我的手心已经微微出汗了。我一边紧握绳子,一边在心里回想升旗时的动作。
国歌响起了,我在心里默默念着拍子。此时此刻,我的额头已经冒出了细汗,我一口大气也不敢喘,目不转睛地盯着国旗:一秒,两秒,三秒……终于,国旗升到顶端了,我连忙把麻绳重新绑上去。
下台的时候我的脚都快软了,但心里还是开心的,这毕竟是一次锻炼我的机会。
【解答】范文:
我的故事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莫过于三年级上学期的升旗仪式了。
那时,让我们填好后交给她,心里一边乐开了花:当升旗手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啊!
星期一一大早。老师让我们先把绳子解开?张予超和我面面相觑。
终于到了做早操的时候了,各个班级都陆陆续续来到了操场上,心怦怦跳起来,在国歌响起的什么时候挥旗……
接下来就是念升旗手名字的时候了,心跳加速了起来:那么多人在看着我!
到了升旗的时候。我一边紧握绳子。
国歌响起了。此时此刻,我一口大气也不敢喘,两秒,国旗升到顶端了。
下台的时候我的脚都快软了,这毕竟是一次锻炼我的机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