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曹刿论战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2 21:0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曹刿论战《左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掌握文言词语及重点句子翻译。
二、背诵这篇课文。文学常识《左传》是春秋时期根据鲁国的历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传说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问题导学1.朗读课文,把握字音、停顿及语气.
2.完成下列题目       
注音: 曹 刿   长 勺
肉食者鄙 又何间焉
牺牲玉帛 小信未孚
下视其辙 望其旗靡合作探究1.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讨论,共同解决。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红色的字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弗敢加也,必以信
(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同“遍”,遍及、普遍)(虚报)(实情)训练反馈: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将鼓之
既克,公问其故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为人所信服)(赐福、保佑)(名词作动词,击鼓)( 战胜)(倒下)二、解释下列红色词语古今的不同意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古义:
今义: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古义: 今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为正义事业舍生可以凭借表示可能,许可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古义: 今义: 参与隔开,不连接案件监狱三、辨析下列各组句子中红色词语的不同意思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既克,公问其故

   民弗从也                                                                    

   战则请从

(所以)(缘故,原因)(听从)(跟随)
 既克,公问其故
其 吾视其辙乱
其乡人曰
(代指:战争取胜)(他们的,指齐军的)(他的,指曹刿的)四.判断特殊句式,并翻译.
何以战?
译句:
必以分人。
译句:
凭什么去作战?一定要把它们分给别人。
战于长勺。
译句:
再而衰 
译句:在长勺作战。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落了。曹刿论战《左传》第二课  学习目标一、分析曹刿、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二、了解曹刿战略战术和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1、曹刿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请见的?
2、他为什么要“请见”?(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问题导学一:3、对“何以战?”一问,鲁庄公提出哪三个条件?分别是对谁而言的?曹刿的态度怎样?(官僚贵族;天地神灵;〈否定〉 广大人民〈肯定〉。)4、曹刿为什么要肯定第三个条件?  本文记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本文重点是写“论战”,故战前对话写得详;战争过程写得略;曹刿用谋写得详;庄公问计写得略。)问题导学二合作探究(一):一、曹刿、鲁庄公各是什么样的人,请联系课文内容来分析。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勇气,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现了他审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鲁庄公是一个平庸无能的人,但他能听见别人的意见,接受别人的意见。1、懂得依靠人民打赢战争。
2、善于选择作战的地点。
3、善于选择进攻的时间。
4、善于选择反击的时间。合作探究二曹刿的卓越军事才能体现在哪些方面?训练反馈中考试题精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3. 翻译句子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阅读全文,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二、读十年春……战则请从”,回答
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 福:    狱: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3、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4、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 ( )和(  )。参与中间、空间或时间。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轻视、看不起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忠诚可以凭借表可能或能够第二次又一次,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