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4 08:0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校联盟2024年春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1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I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的文本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实在是一个独创,各种叙事要素运用自如、
完美交融。作为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悦,《红楼梦》自始至终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
则,十分如致逼真地反映了一个封建家族(主要是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全
部历史。小说反映这个家族衰亡史的细致和逼真程度都达到了空前水平。整个《红楼梦》
犹如一幅反映日常生活的巨幅画卷,正如曹雪芹所表白的,《红楼梦》故事的“悲欢离合,
兴亵际遇”,都是如实的“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如婚丧嫁娶、生日饮宴、题赠送
礼、穿衣吃饭、延医看病、种树养花、打礁看戏、斗嘴取笑等,小说对这些日常生活现
象的描写到了抛尽一切夸饰的地步。
但我们又不得不佩服《红楼梦》在现实主义描写的基础上,将所谓人生悲剧、家庭
悲剧以及爱情婚姻悲剧、女子的悲剧等这些现实层面的内容,设置在一个带有神话原型
意味的下凡历劫母题的叙事框架中。表面看这一叙事框架也许只使小说增添了些许神秘
虚幻色彩,然而正是这些令人费解的神秘虚幻色彩,促使小说蕴含了更加深广的思想意
蕴,使其在更高层面表现出对人类生命存在的“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与终极关照。其主
题意蕴的深度与广度,就不仅仅是一般小说依靠现实主义描写手法所能企及的,从而使
《红楼梦》的叙事策略与弗莱所谓“圣典或其他模式下类似启示录的作品”以及门德尔
松等所谓百科全书式叙事的某些叙事元素若合符契。
《红楼梦》中的神话原型与现实人生主要是通过下凡历劫母题实现完美对接的,并
且“顽石补天”“木石前盟”“太虚幻境”三大神话相互交织渗透,从而使《红楼梦》的
神话原型蕴含了非常深刻的现实和人类生命主题。
其一,“顽石补天”神话追问人生本源。‘顽石补天”神话是《红楼梦》下凡历劫故
事的基本框架。顽石因无材补天通了灵性,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恳请茫茫大士、
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到“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贾府来享受一番,在经历了一番
七校联盟2024年春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題第1页共1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