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新乐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新乐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4 09:0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乐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1.相比前代,周代宗教的发展变化体现在“神”或“上帝”角色的转变方面,即由原来氏族部落专属神祗变为天下所有部落的神祗;在继承“君权神授,天命所归”的前提下提出了两个新的命题:其一是“天命靡常”,其二是获得天命的依据在于“德”。周代的这些做法
A.使神权与王权分离
B.旨在维护天下共主合法性
C.体现家国一体理念
D.发扬了儒家为政以德思想
2.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普遍推行赋税制度包括军赋方面的改革,如鲁国的“作丘甲”“初税亩”“用田赋”、郑国的“作丘赋”、楚国的“量入修赋,赋车籍马”、陈国的“赋封田”,等等。这些举措旨在
A.体现以民为本的追求
B.构建中央集权的体制
C.削弱世袭贵族的特权
D.应对战乱纷争的局面
3.723年,唐玄宗将政事堂改名为“中书门下”,并设置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其具体的行政机构,这实际上就是将尚书省管辖的六部迁移到了政事堂。这一调整
A.推动了相权再次集中
C,造成了官员几余现象
B.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
D,导致了六部职能丧失
4.宋代,官员多数官与职分离,官员的本来职务,由另外被“差遣”的官员担任。同时,大多数职位都有其他官员以“同知”“通判”的身份,与奉“差遣”的官员一起工作。宋统治者这样做的初衷是
A.分散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完善地方政府职能
5.下图呈现的是西晋至北宋出身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这反映了
A.统治基础的扩大
B.崇尚教育的思想
C.儒家思想是主流
D.重文抑武之风气
6.唐朝与周边民族交往表(部分)
时期 民族/地区 方式 具体情况
唐太宗 东突厥 战争 东突厥汗国灭亡
吐蕃 和亲 文成公主入藏
西域 设置机构 设安西都护府
唐玄宗 回纥 册封 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粟末靺鞨 册封 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由上表可知唐朝(  )
A.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开发
B.与周边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
C.发展民族关系具有灵活性
D.以军事手段征服各民族政权
7.下图为明嘉靖年间《陕西通志》中的西安城图(局部),据此可知,当时的西安

机构设置极为臃肿
B.城市布局更加合理
C.城市功能较为齐全
D.行政地位有所提升
7. 晚清洋务派创办各种新式企业;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二者的共同点是( )
A. 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B. 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
C. 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经营方式
D. 瓦解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8.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怀着“救亡图存”的使命感,希望在西方找到一种能化解中国苦难的灵丹。但巴黎和会浇了他们一盆凉水。材料中“灵丹”的内涵是指
A.君主立宪制 B.三民主义
C.民主与科学 D.马克思主义
9.1919年中国参加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中国代表团期望而去,失望而归。中国代表团在会上的“失望”导致了
A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B.二次革命的爆发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国民革命的高涨
10.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主要目的是
A.实行合作化
C.稳定市场物价
B.完成土地改革
D,发展农业生产
11.据统计,到14世纪末欧洲已有65所大学,课程设置除哲学、神学外,还有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医学等。几乎与此同时,西欧各国的图书馆事业也应运而生。这一发展
A.打破了教会的文化垄断
B.削弱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C.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D.推动了世俗文化的普及
12.宗教改革后,英国国王通过议会法令,将主教的职能限制在宗教领域,免除其司法豁免权,规定国王拥有国王法庭和宗教法庭的最高裁决权。同时,主教对世俗事务的参与度也降低,开始专职宗教事务。英国通过这一改革
A.促成了民族国家的建立
B.建构了有限君主的体制
C.削弱了宗教的社会地位
D.提升了国王的政治地位
13.19世纪末,英国已婚妇女获得一定财产权,男子仍保留相当大的支配权。1926;年,英国议会制定《新财产法》,规定妇女取得与男子同样的财产权。1935年《司法改革法》规定,已婚妇女与未婚妇女都可以立遗嘱处置自己的财产。英国女性经济地位的变化表明
A.战争提升了女性社会地位
B.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共生
C.女性逐渐成为家庭的主导
D.社会成员平权地位已形成
14.1928年,苏联春播作物99%由人力和畜力完成。该年作物亩平均粮食产量为52.9普特,人均粮食占有量为30.6普特,均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五年的平均数。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
A.缺乏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基础
B.新经济政策取得的成效有限
C.农业集体化进展速度十分缓慢
D.小农经济仍是主要经济形式
15.图2为英国画家迈克尔·卡明斯创作于1962的漫画《比骆驼穿针还难》,画中的骆驼脸者为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拿剪刀者为美国总统肯尼迪,针眼上方脸者为法国总统戴高乐,针眼下方脸者为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作者意在表明
图2
A.欧共体难以阻止英国欧洲领先地位
B.美国成为欧洲发展的主要障碍
C.欧洲国家普遍反对英国加入欧共体
D.法德试图通过欧共体对抗美国
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以“仁”为核心,主张“为政以德”。《论语》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孔子认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又主张统治者“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孟子将孔子的仁爱理论发展为“仁政”的政治统治理念,主张将礼乐教化渗透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认为统治者要在纷争的战乱中取得胜利,不能单纯地凭借武力征讨,最关键的是实现民心的归向和支持。统治者要想获得民心,则必使百姓有“恒产”。孟子提出了“大农业”的概念,将林、牧、副、渔都纳入民生的范畴进行综合发展。
材料二
管子将人民对粮食的依赖性上升到国家的层面,统治者要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统治的巩固,那么就必须保证人民无口腹之忧。管子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将土壤及其产物分为九十种,建议当地生产者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商鞅大力实施其“农战”思想。在他看来,国家之强弱的关键在于粮食的多寡。商鞅将农业和战争紧密结合,以农养战,以战促农,把全国大部分劳动力都束缚在土地上,使其成为耕作者,从事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农民平时生产,战时则从戎打仗。为配合“农战”的顺利推行,他还提出限制人口流动,限制士大夫所养食客数量。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向德富、赵川《先秦儒法两家重农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和法家重农思想形成的背景并分别概括其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家重农思想的影响。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字中的历史
表1 清代后期财政收入结构情况(单位:万两)
年份 田赋 盐税 关税厘金 杂税项收入 总计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6.40 499 11.62 470 10.98 — — 4250
1891 2367 26.39 717 8 3711 41.08 — — 8968
1903 3546 33.80 1250 11.91 5340 50.90 356 3.39 10492
——据《清史稿》《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清代续文献通考》等
表2 1911年全国财政支出结构统计(单位:万两)
项目 数额 比重(%) 项目 数额 比重(%)
行政 2563 8.5 实业 573 1.91
司法 683 2.27 交通 4891 163
民政 2025 6.74 官业 795 2.64
财政 1853 6.16 工程 26 0.86
海关 583 1.94 交涉 345 1.15
常关 148 0.49 军事 8437 28.1
典礼 75 0.25 防费 124 0.41
教育 1339 4.45 赔款欠款 5117 17.0
——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
表3 晚清外债用途分类(单位:万两)
外债用途 举借笔数 举借数额 所占比例(%)
赔款借款或赔款转化为外债 6 79388 61
各种实业借款 85 37456 29
塞防与抵御外侮借款 23 7950 6
行政经费借款 59 4099 3
镇压国内起义与革命外债 35 1695 1
——许毅金普森隆舞华等《清代外侦史论》
材料反映了怎样的时代?
材料中的信息对我们认识晚清时期经济转型的艰巨性有什么帮助?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内战期间,联邦政府为了支持代价高吊的战争,提高了关税税率。1862年和1864年,国会先后两次提高关税税卑,彻底扭转了自19世纪30年代开始的关税税率下降趋势。1861年时美国的关税免除条目上列有182种商品,到1862年下降到99种,而到战争结束时,除了国内制造业所必需的原材料之外,几乎所有商品都被征收关税。南北战争的最后一年,关税税率被升至平均47%,海关收入则从1861年的3960万英元上升至1864年的1.023亿美元。这两次关税税率上调虽然很大程度上源于战争的资金需要,但在恢复和平后,保护和促进美国制造业发展的意识形态开始在政府内外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各种临时性的国内税收被迅速取消,但关税税率不仅没有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反而继续攀高,保护主义政策逐渐被制度化。
——摘编自贾根良《美国学派与美国19世纪内需主导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材料二 表5为1870—1897年美国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税率统计表。
表5
年份 进口商品的平均关机税率
1870—1872 44.2%
1873—1883 42.3%
1884—1890 45.3%
1891—1894 48.9%
1895—1897 42.6%
——贾根良《美国学派与美国19世纪内需主导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关税政策调整所体现出的政策倾向,并对其成因作出合理的解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美国关税政策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C C C B B B C B C C D A D B B
二、非选择题
17.(1)背景:春秋战国处于大变革时代,小农经济产生并不断发展;战争频繁,各国追求富国强兵;各家学派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政治主张。
(2)主张:儒家认为足食的重要性大于足兵;农业发展是实施礼乐教化的重要手段;提出大农业的概念。法家认为发展农业是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需要,提出以农养战的思想;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通过国家政策强制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重农的同时要抑制商业。
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增强国力;有利于巩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加强了对民众的人身束缚,限制了人口流动;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了后世的重农抑商政策和观念。
18.(1)清代后期,伴随着西方的殖民侵略,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近代工商业发展,工业化起步,传统经济结构走向解体;清朝统治机构革新,向近代化转型;国家主权遭到破坏,列强控制清政府的财政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清末革命运动高涨,社会矛盾加深,同时陷入严重危机。
(2)直至清末,田赋仍占重要地位,新的经济因素发展不充分,阻碍着经济结构向近代化的转型;财政收入中,关税厘金比重增长过快,表明工商业者分担加重,影响扩大再生产;清政府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军事、赔款等方面,用于实业所占比重小,未能为工业化提供发展动力;中国财政经济被西方列强控制,民族工商业发展缺乏政治、经济的充分保障。
19.(1)倾向:从提高关税,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并逐渐制度化的角度作答;解释:从美国具有孤立主义传统的角度作答;从美国自然资源丰富的角度作答;从满足战争需要等现实需求的角度作答。若从其他角度解释,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原因可增加保护和促进美国制造业的发展的需要;美国领土的扩张,西进运动,国内市场的扩大。
(2)影响:①积极影响:从阻碍其他国家冲击,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促进其经济腾飞的角度作答;如果答上“有利于美国国内工业发展”(或加速美国工业化进程),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也可得2分。
②消极影响:不利于美国经济长远发展的角度作答:从助长美国孤立主义情绪,不利于全球经济交流,对后来世界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的角度作答。第一点美国角度,“不利于美国经济长远发展角度作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