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1.1 相交线
1.了解对顶角与邻补角的概念,能从图中辨认对顶角与邻补角.
2.掌握“对顶角相等”,并会简单应用.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第2至3页,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探究
1.平面上不重合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为相交或平行.
2.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3.一个角是52°,那么这个角的补角是128度,余角是38度.
4.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A)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邻补角既是邻角又是补角,也就是说这两个角既要在数量上满足和为180°,在位置上还必须满足是相邻的关系.
2.对顶角的判断方法是:两个角有公共点;两个角的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即只有当两条直线相交时才会出现对顶角.
5.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BOE的对顶角是∠AOF,∠COF的邻补角是∠DOF或∠COE.若∠AOC∶∠AOE=2∶3,∠EOD=130°,则∠BOC=160°.
自学反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
①对顶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④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A与∠B互补,如果∠A=36°,那么∠B的度数为144度.
3.如图,有2对对顶角.
活动1
幻灯片出示问题
找出图中的相交线、平行线.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从简单的具体实物中抽象出相交线、平行线的能力.
(2)学生认识到相交线、平行线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2
幻灯片出示问题
(1)看见一把张开的剪刀,你能联想到什么样的几何图形?
(2)观察这些角有什么位置关系.
(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D)
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D.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活动3 跟踪训练
1.直线a、b相交,∠1=50°,求∠2、∠3、∠4的度数.
解:由邻补角的定义,可得∠2=180°-∠1=180°-50°=130°
由对顶角相等,可得∠3=∠1=50°,∠4=∠2=130°.
2.见上图,∠1等于90°时,∠2、∠3、∠4等于多少度?
解:∠2=∠3=∠4=90°.
3.如图是一个对顶角量角器,你能说明它度量角度的原理吗?
解:对顶角相等.
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1)若∠AOC+∠BOD=100°,求各角的度数;
(2)若∠BOC比∠AOC的2倍多33°,求各角的度数.
解:(1)由对顶角相等且∠AOC+∠BOD=100°可得∠AOC=∠BOD=50°,
由邻补角的定义可得∠AOD=∠BOC=130°;
(2)∠BOC比∠AOC的2倍多33°,则∠BOC-2∠AOC=33°且∠BOC+∠AOC=180°.
所以分别是∠AOC=∠BOD=49°,∠AOD=∠BOC=131°.
5.如图,已知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1=15°,∠AOD=90°,求∠2的度数.
解:∠2=∠AOD-∠3=90°-15°=75°.
课件12张PPT。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1课时 5.1.1相交线 一、新课引入 1、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______,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______,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2、一个角是20°,则它的余角是______,它的补角是_______.180°90°70°160° 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
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
念和性质。1二、学习目标 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
1、两个角有一条______边,且它们的另一边互为____________线,这样的两个角称作互为邻补角.2、两个角有一个______顶点,且其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_______ 线,这样的两个角称作互为对顶角.注:邻补角和对顶角都是两条_____直线所构成的角的位置关系. 认真阅读课本第2至3页的内容 ,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 公共 反向延长 公共反向延长相交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
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 练一练
1、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则
其中互为邻补角的有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互为对顶角的有
__________、
__________.∠1与∠2∠2与∠3∠3与∠4∠4与∠1∠1与∠3∠2与∠4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
练一练2、下列各图中∠1、∠2是邻补角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不是,它们不互补;是;不是,它们不相邻A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 1、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 .
2、如图,
∵∠1+∠2 = ,
∠2+∠3 = .
(邻补角的定义)
∴∠1=180°- ,
∠3=180°- ,
(等式的性质)
∴∠1=∠3 (等量代换)
由上面推理可知,对顶角的性质:
对顶角 .180°180°180°∠2∠2相等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例1 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解:∵∠1+∠2=______
(邻补角的定义)
∠1=40°
∴∠2=180°- ___
=180°- ___
= ;
∴∠3=∠ = ,
∠4=∠ = .
(对顶角相等)180°∠140°140°140°2140°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练一练
如图,取两根木条a、b,将它们钉在一起,并把它们想象成两条直线,就得到一个相交线的模型.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邻补角与对顶角吗?两根木条所成的角中,如果∠α=35°,其他三个角各等于多少度?如果∠α等于90°,115°,m°呢?2、两个角有一个______顶点,且其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____________线,这样的两个角称作互为对顶角.四、归纳小结 1、两个角有一条______边,且它们的另一边互为_________线,这样的两个角称作互为邻补角.公共反向延长180° 相等反向延长公共3、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和等于 .4、对顶角 .5、邻补角与补角的区别与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学习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强化训练 1、如图,若∠1=60°,那么
(1)∠2=_______,
(2)∠3=_______,
(3)∠4=_______ 2、如图,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一点O, ∠AOD的对顶角是_________,
∠AOC的邻补角是_____________,
若∠AOC=50°,
则∠BOD=______,
∠COB=_______,
∠AOE+∠DOB+∠COF=_____。120°60°120°∠BOC∠BOC、∠AOD50°130°180°Thank you!谢谢同学们的努力!5.1.2 垂线
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第3至6页,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探究
1.当两条直线相交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2.如图,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AB⊥CD,垂足为点O.
3.经过一点(已知直线上或直线外),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即
性质1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4.如图,连接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上各点O、A、B、C…,其中PO⊥l(我们称PO为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比较线段PO、PA、PB、PC…的长短,这些线段中,PO最短.
性质2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5.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如上图,PO的长度叫做点P到直线l的距离.
自学反馈
1.下面四种判断两条直线垂直的方法中正确的有A.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4)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对顶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若直线m、n相交于点O,∠1=90°,则m⊥n.
3.若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AB⊥CD,那么∠BOD=90°.
4.如图,BO⊥AO,∠BOC与∠BOA的度数之比为1∶5,那么∠COA=72°,∠BOC的补角为162°.
5.过点P向线段AB所在直线引垂线,正确的是(C)
6.已知点A,与点A的距离是5 cm的直线可画(D)
A.1条 B.2条 C.3条 D.无数条
7.如图,∠ACB=90°,CD⊥AB,线段AC、BC、CD中最短的是(C)
A.AC B.BC C.CD D.不能确定
活动1 垂线的定义
(1)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学生观察思考: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当b的位置变化时,a、b所成的角α是如何变化的?其中会有特殊情况出现吗?当这种情况出现时,a、b所成的四个角有什么特殊关系?
当b的位置变化时,∠α从锐角逐渐变为钝角,其中∠α是直角是特殊情况,其特殊之处在于:当∠α是直角时,它的邻补角、对顶角都是直角,即a、b所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都相等.
(2)师生共同给出垂直的定义及垂直的表示方法.
1.垂直的定义:
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如图,a、b互相垂直,O是垂足,a是b的垂线,b也是a的垂线.
从垂直的定义可知,判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键:只要找到两条直线相交时四个夹角中的一个角是直角.
2.垂直的表示:
用“⊥”和直线字母表示垂直.如上图,a、b互相垂直,垂足为点O,则记为a⊥b或b⊥a.
若要强调垂足,则记为a⊥b,垂足为点O.
活动2 动手操作画垂线
例1 过B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解:如图所示.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的步骤:
(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2)沿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
(3)从直角顶点起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4)拿走三角尺,在垂足处标出垂直符号.
2.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的步骤:
(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2)沿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经过直线外一点;
(3)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4)拿走三角尺,在垂足处标出垂直符号.
活动3 小组讨论
例2 如图,在河岸l的同侧有一村庄A和自来水厂B.现要在河岸l上建立一抽水站D,将河中的水输送到自来水厂后,再送往A村,为了节省资金,所铺设的水管应尽可能的短.问抽水站D应建在何处,应沿怎样的路线来铺设水管?在图中画出来.
解:如图所示,过点B画l的垂线,则垂足D为抽水站的位置.连接AB.沿D-B-A的路线铺设水管,可使所用的水管最短.
要使水管最短,则抽水站与自来水厂间的路程应最短,自来水厂与A村的路程应最短.需要运用“垂线段最短”和“两点间线段最短”的数学原理.
活动4 跟踪训练
1.如图,计划把池中的水引到C处,可过点C作CD⊥AB于点D,然后沿CD开渠,可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种设计的依据是垂线段最短.
2.如图,OD⊥BC,垂足为点D,BD=6 cm,OD=8 cm,OB=10 cm,那么点B到OD的距离是6 cm,点O到BC的距离是8 cm,O、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0 cm.
3.如图1,307国道a上有一出口M,现想在附近公路b旁建一个加油站,欲使通道长最短,应沿怎样的线路施工?
由垂线段最短知,可过点M作b的垂线,垂足为N,则MN即为所求.
解:如图2,过点M作MN⊥b,垂足为N,则欲使通道最短,应沿线路MN施工.
活动5 课堂小结
课件13张PPT。第五章 相交线和平行线
5.1.2 垂线(1)
第二课时 垂线(1)一、新课引入
1.学生观察思考: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 当b的位置变化时,a、b所成的角也发生变化。当 =90°时,会有特殊情况出现,a、b所成的四个角有什么特殊关系? 答:当 =90°时, a、b所成的四个角相等,都是90°123二、学习目标 经历观察、操作、想像、归纳概括、交流等
活动,培养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的能力。 了解垂直概念,能说出垂线的性质。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三、研读课文 垂线定义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_____时,
我们称这两条直线__________,其中一条直线是
另一条直线的_____,他们的交点叫做_____。
2、垂直用符号 来表示,若“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
垂足为O”,则记为____________并在图中任意
一个角处作上直角记号。 3、用几何语言表示:
方式⑴ ∵ ∠AOC=90°
∴ AB_____CD,垂足是_____
方式⑵ ∵ AB⊥CD于O
∴ ∠AOC=______知识点一直角互相垂直垂线垂足⊥AB⊥CD于O⊥O90°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O练一练
1、如图所示,直线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垂直,记作 ,此时,∠AOD= =
= =90° AB⊥CD∠DOB∠BOC∠COA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2、如图所示,OA⊥OB,OC是一条射线,若∠AOC=120°,求∠BOC度数解:∵ OA⊥OB
∴∠AOB=90°
∵ ∠AOC=120°
∴ ∠BOC=∠AOC﹣∠AOB
=120 °﹣90°=30°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一条垂线公理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 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观察下图,分析探究作直线的垂线的方法,然后作图:三、研读课文 (2)过直线L上一点B作直线b与L垂直.知识点二(1)过直线L外一点A作直线a与L垂直.LLab四、归纳小结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_____时,
我们称这两条直线__________,其中一条直线是另
一条直线的________,他们的交点叫做_________。
垂直用符号____来表示
2、过一点有且只有_________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垂线的画法:——————————————————
4、学习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角互相垂直垂线垂足⊥一条一靠 ,二过点 ,三画线五、强化训练 1、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都相等时,这两
条直线位置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互相垂直2、如图2,AO⊥BO,O为垂足,直线CD过点O,且∠BOD=2∠AOC,则∠BOD=________.60°五、强化训练 3、如图所示,直线AB⊥CD于点O,直线EF经过点O,若∠1=26°,求∠2的度数.解: ∵ ∠1=26°, ∠DOF= ∠1
∴ ∠DOF=26°
∵ AB⊥CD
∴ ∠AOD=90°
∴ ∠2= ∠AOD﹣ ∠DOF
=90°﹣26°=64°五、强化训练 P ·.AB(2)(1)ABP·(3)4、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如图,请你过点P画出线段AB或射线AB的垂线。解:如图所示Thank you!谢谢同学们的努力!课件13张PPT。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1.2 相交线
第六课时 垂线(2) 一、新课引入 怎么办呢?线段(2)展示课本第5页图5.1-8,提出问题: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 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1)两点之间, 最短.
12二、学习目标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能力。了解垂线段的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 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三、研读课文 认真阅读课本第5至6页的内容,
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垂线段及性质
1、从直线外一点引一条直线的 线,这点和 之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
①如图,连接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上各点O,A1,A2,A3,…,其中 PO⊥L(我们称 为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
②比较线段PO,PA1,PA2,PA3,…的长短, 最短。
③结论:垂垂足POPO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2、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练一练
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点B到AC的垂线段是线段BC
B、点A到BC的垂线段是线段AC
C、线段CD是点D到线段AB的距离
D、线段BD是点B到线段CD的距离C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 垂线、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垂线是一条 线;
垂线段是一条 ,是图形;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垂线段的 ,是一个数量,不能说垂线段是距离。垂线、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区别直线段长度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 练一练1、直线AB外一点P到直线AB的距离指的是( )A、从P点到AB的垂线段B、从P点到AB的垂线段的长度C、从P点到AB的垂线D、从P点到AB的垂线长B2、如右图,AC⊥BC,C为垂足,CD⊥AB,D为垂足,BC=8,CD=4.8,BD=6.4,AD=3.6,AC= 6,那么
(1)点C到AB的距离是_______,
(2)点A到BC的距离是________,
(3)点B到CD 的距离____,4.866.4四、归纳小结 1、垂线段:2、点到直线的距离: 3、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 最短。简单说成: 4、垂线、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区别是 :
垂线是一条 线;
垂线段是一条 ,是图形;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垂线段的 ,是一个数量,不能说垂线段是距离。
5、学习反思: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 垂线段最短
从直线外一点引一条直线的 垂 线,这点和 直线 之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垂线段 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 垂线段最短直线段长度五、强化训练 1、画一条线段的垂线,垂足在( )
A、线段上 B、线段的端点
C、线段的延长线上 D、以上都有可能2、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这点到这条直线的( )
A、垂线段 B、垂线的长
C、长度 D、垂线段的长
3、已知点O,画和点O的距离是3厘米的直线可以画( )
A、1条 B、2条 C、3条 D、无数条ADD五、强化训练 4、如图,在线段AB、AC、AD、AE、AF中AD最短.小明说垂线段最短, 因此线段AD的长是点A到BF的距离,对小明的说法,你认为________________.原因:虽然线段AD是在五个线段中,长度是最短的,但是,题意没有说明 线段AD 是 线段BF 的垂线段,因此,无法断定 线段AD的长是点A到BF的距离。小明的说法是错误的五、强化训练 5、如图,三角形ABC中,∠C=90°(1)分别指出点A到直线BC,点B到直线AC的距离是哪些线段的长;(2)三条边AB、AC、BC中哪条最长?为什么?解:根据题意可知,(2)线段AB最长,原因线段AB是直角三角形上的斜线,斜线的长度 大于任意一条直角边(1)点A到直线BC的距离是 线段AC的长
点B到直线AC的距离是 线段BC的长Thank you!谢谢同学们的努力!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能说出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意义.
2.会识别图形(包括变式图形和比较复杂的图形)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图1自学指导:阅读教材第6至7页,完成下列各题.
知识探究
如图1,直线AB、CD与EF相交,构成8个角,其中∠1与∠5是同位角,∠3与∠5是内错角,∠4与∠5是同旁内角.
自学反馈
1.如图2,直线AB、CD被直线AC所截,图2所产生的内错角是∠1与∠4.
2.如图2,直线AD、BC被直线DC所截,产生了同旁内角,它们是∠D与∠DCB.
3.找出图3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及同旁内角.
活动1 认识同位角
例 已知,两条直线AB、CD,画出第三条直线EF与它们相交,请把构成的角表示出来,并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1:如图,怎样描述直线AB、CD和EF的位置关系?
引导学生说出“直线AB、CD和EF相交”或者“两条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
问题2:观察∠1与∠2、∠3与∠4与截线、被截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
问题3: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角还有哪些?
引导学生观察∠1与∠2,得出这两个角分别在直线AB、CD的同一方(上方),并且都在直线EF的同一侧(右侧),这是“同位角”的本质属性.然后,可以用“位置相同”来描述这种位置关系,给出“同位角”的描述性定义.
解:(1)两条直线AB、CD与第三条直线EF相交,也可以说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EF叫做截线,AB、CD叫做被截直线.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的八个角中,∠1与∠2、∠3与∠4分别是位于截线的同一侧、被截直线的同一方的角,称为同位角.
(3)图中∠6与∠5、∠7与∠8都是同位角.
变式图形:图4中的∠1与∠2都是同位角.
图形特征:在形如字母“F”的图形中有同位角.
活动2 认识内错角
问题1:观察∠2、∠7与截线、被截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
问题2: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角还有哪些?
引导学生类比同位角的叙述形式进行回答.
解:(1)图中∠2与∠7都在直线AB、CD内侧,并且分别在直线EF两侧(∠2在直线EF右侧,∠7在直线EF左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2)∠4与∠5是一对内错角.
变式图形:图5中的∠1与∠2都是内错角.
图形特征:在形如“Z”的图形中有内错角.
活动3 认识同旁内角
问题1:观察∠2、∠5与截线、被截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
问题2: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角还有哪些?
解:(1)图中∠2和∠5也在直线AB、CD内侧,但它们都在直线EF的右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2)在图中,具有类似的位置关系的还有∠4与∠7,因此它们也是同旁内角.
变式图形:图6中的∠1与∠2都是同旁内角.
图形特征:在形如“U”的图形中有同旁内角.
活动4 辨一辨
与两条被截直
线的位置关系
与截线的
位置关系
同位角(F型)
两直线同旁
截线同侧
内错角(Z型)
两直线之间
截线异侧
同旁内角(U型)
两直线之间
截线同侧
活动5 例题解析
例 如图,直线DE、BC被直线AB所截.
(1)∠1和∠2,∠1和∠3,∠1和∠4各是什么角?
(2)如果∠1=∠4,那么∠1和∠2相等吗?∠1和∠3互补吗?为什么?
解:(1)∠1和∠2是内错角,∠1和∠3是同旁内角,∠1和∠4是同位角.
(2)因为∠1=∠4(已知),∠2=∠4(对顶角相等),
所以∠1=∠2(等量代换).
因为∠3和∠4互补(邻补角的定义),
所以∠1和∠3互补(等量代换).
活动6 跟踪训练
1.如图,(1)∠1和∠4是直线AB与直线CD被直线BD所截形成的内错角;
(2)∠2和∠3是直线AD与直线BC被直线BD所截形成的内错角.
2.如图,(1)∠1与哪个角是内错角?∠1与哪个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而形成的?
(2)∠2与哪个角是内错角?∠2与哪个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而形成的?
活动7 课堂小结
角的名称
位置关系
基本图形
图形结构特征
同位角
在两条被截直线同旁,在截线同侧
去掉多余的线显现的基本图形
形如字母“F”(或倒置)
内错角
在两条被截直线之内,在截线两侧(交错)
去掉多余的线显现的基本图形
形如字母“Z”(或反置)
同旁内角
在两条被截直线之内,在截线同侧
去掉多余的线显现的基本图形
形如字母“U”(或倒置)
课件13张PPT。第四课时
5.1.3 同位角、
内错角、同旁内角一、新课引入 1、直线AB、CD相交于O
小于平角的角有几个?有
几对对顶角?有几对邻补角?
2 直线AB、CD与EF相交
(或两条直线AB、CD被
第三条直线EF所截)构
成 个角.小于平角的角有4个;有两对对顶角;有四对邻补角。812二、学习目标 三、研读课文
认真阅读课本第6至7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知识点一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 1、如果两个角分别在被截的两条直线的同方向,并且都在截线的同侧,即它们的位置相同,这样的一对角叫做_____。同位角 观察图片,根据定义,
回答问题如图,∠1和∠5,分别在直线AB、CD的 __方,在直线E
F的_____侧,所以∠1和∠5就是一对_____ 角。思考:请你找出图中还有哪几
对角构成同位角。左同一同位构成同位角的还有:∠2和∠6
∠3和∠7,∠4和∠8三、研读课文 认真阅读课本第6至7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知识点一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 2、如果两个角分别在被截的两条直线之间(内)并且分别在截线的两侧(错),这样的一对角叫做 。内错角如图,∠3和∠5,分别在直线AB、CD ,在直线EF的 。所以∠3和∠5就是一对 角。 观察图片,根据定义,
回答问题思考:请你找出图中还有哪几对角构成内错角。讨论:图中∠2和∠8和∠1和∠7是内错角吗?为什么?之间两侧内错构成内错角的还有:∠4和∠6不是,因为它们不符合内错角的定义。三、研读课文 认真阅读课本第6至7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知识点一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 3、如果两个角都在被截直线之间(内)并且分别在截线的同侧(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 。同旁内角 观察图片,根据定义,
回答问题如图,∠4和∠5,分别在直线AB、CD ,在直线EF的 。所以∠4和∠5就是一对 角。思考:请你找出图中还有哪几对角构成同旁内角。讨论:图中∠2和∠7和∠1和∠8是同旁内角吗?为什么?之间同一侧同旁内构成同旁内角的还有:∠4和∠6不是,因为它们不符合内错角的定义。练一练分别指出下列图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图1图2图2中:图1中:同位角有:∠1和∠5,同旁内角有:∠2和∠6,∠4和∠8。内错角有:∠3和∠6,∠4和∠5。∠1和∠5,∠3和∠3,∠4和∠6。同位角有:内错角有:没有同旁内角∠1和∠3,∠2和∠4。∠2和∠3。知识点 二:同位角、 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应用例2:如图,直线DE,BC被直线 AB所截
(1)∠1和∠2,∠1和∠3,∠1和∠4各是什么位置关系的角?
(2)如果∠1=∠4,那么∠1和∠2相等吗?∠1和∠3互补吗?为什么?答:(1)____和_____是内错角,_____和____是同旁内角,____和____是同位角(2)如果∠1=∠4,由对顶角相等,得∠2=___,那么∠1=____。
因为∠4和∠3互补,即∠4+∠3=180°,又因为∠1=∠4,所以____+∠3=180°,即∠1和∠3互补。∠1∠1∠2∠3∠4∠1∠2∠4∠1练一练如图,∠B与哪个角是内错角,与哪个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成的?对∠C进行同样的讨论.答:
∠B和∠BAD是内错角,∠B和∠BAE是同旁内角,它们是BC、DE被AB所截形成的。∠C和∠CAE是内错角,它们是BC、DE被AB所截形成的。∠C和∠CAD是同旁内角,它们是BC、DE被AC所截形成的。它们是BC、DE被AC所截形成的。四、归纳小结 1、归纳总结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征:
同位角:“ ” 字型,“同旁同侧”
内错角:“ ” 字型,“之间两侧”
同旁内角:“ ” 字型,“之间同侧” 2、学习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ZU五、强化训练 ??1、如下图,说出下列各对角是什么角?∠1与∠4是 角,∠1与∠3是 角,
∠1与∠5是 角,∠6与∠5是 角,
∠6与∠2是 角,∠6与∠3是 角。内错同旁内同位内错同旁内同位五、强化训练 ??2、如下图,
(1)直线 、 被 所截,∠1与∠2是 角,
(2)直线 、 被 所截,∠1与∠3是 角;
(3)直线 、 被 所截,
∠3和∠6是 角。(4)你能分别找出一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吗?ABDFBC同旁内ABDFBC同位DEBCDF内错∠4与∠7是同位角∠6与∠9是内错角∠2与∠6是同旁内角答:Thank you!谢谢同学们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