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老子》四章 课件(共3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老子》四章 课件(共3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4 09:3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老子》四章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函谷关时,著《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适合于所有事物的理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
老子认为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阴阳转化。转化的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
《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原文共81篇,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37篇,讲宇宙和自然的规律;下篇《德经》44篇,讲人类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道出人生的进退术,包含长生久视之道。
“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道德经》思想概要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
修身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虚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
治国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
这三个层面构成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进,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读译课文
汇集,集合
省略句,以之为
代词,这
便利
作用
三十根辐条,聚集到车毂上,只有车毂中间是空的,才成就了车子的作用。和泥制作陶器,只有器皿中间是空的,才具备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子,只有门窗四壁中间是空的,才具备房屋的作用。因此,有(车子、器皿、屋子等)是一种便利,正是“无”使他发挥了作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车轮的中心部位
门窗
第十一章解析
1、第十一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通过对“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体现老子“有无相生”的观点。
2、本章是如何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的?
比喻论证。老子用车轮、器皿、房屋等比喻来进行论证。
踮脚
自我表现
自夸
长久/受敬重
“形”
人们
有的(时候

自夸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
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
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步行的人走不远,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尊重。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做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绝不这样做。
第二十四章解析
1、第二十四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阐述“有道者不会彰显自我”的道理。
2、本章运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从反面运用排比、比喻的手法列举并剖析了四种人生态度(“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及其后果。
3、怎样理解《老子》第二十四章中“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含义?
有道是:欲速则不达,其意与“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相同。
①“企”意为举起脚跟,脚尖着地,“企者”是想要高出于人,想站得高,望得远,结果反而站不稳,甚至摔跤。
②“跨”即越过,阔步而行,“跨者”是想要比别人走先一步,想走得快,走得远,结果反而走不远,走不快,也走不久。
③究其原因就在于超过自己的能力,违背了自己本具的天性所致。凡是急躁冒进,急于功利,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都不会长久,甚至会受到惩罚。
勤勉而行
...的东西,位置
转折,却
长寿
宾语前置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
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能了解别人的人智慧;能了解自己的人圣明。能战胜别人的人有力气,能战胜自己的人刚强。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有的人,强劲奋进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有道之人身死但是道长存,这就是长寿。
第三十三章解析
1、第三十三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强调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
2、如何理解《老子》第三十三章中的“知人”“自知”“胜人”“自胜““知足”“强行”?
老子认为,个人品行修养,重在修身。对外的“知人”“胜人”固然可贵,对内的“自知”“自胜”更为重要,更符合大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强调我们不仅要向外探求,了解他人,更要多和自己对话,了解自己。
事物
持守
谋划,解决
判,分离
状语后置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事物安稳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小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它还没有出现问题的以前就处理得当,(治国理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前就做准备整治。
从...状语后置
“蔂”,土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毫毛的末端
张开双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败坏,弄坏
以是,因为这。宾语前置
取消独立性
接近

谨慎对待。活用为动词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就不会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常常是在接近成功时失败。(如果在)快要完成的时候也像开始时那样谨慎,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
是以圣人欲(众人)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众人)不学,复众人之 所 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意动。以...为欲
作名词
意动。以...为贵
省略句
弥补、补救
名为动,犯错

因此,有道的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看中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第四十六章解析
1、第四十六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告诫人们要始终保持慎重,要依靠自然规律,要有坚定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地去完成某件事情。同时,引出“无为而治”思想的具体做法。
2、《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者有什么不同?
结论不同。
①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
②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常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
思考探究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这首由杨绛翻译的兰德的诗,也可以看做是她一生的写照。
1、《老子》中几乎通篇充满了“不争”的理念。如“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等。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你怎样看待竞争这一问题?
①圣人无为、无执,他虽有欲望但并不渴求,因此对难得的东西就不会特别强求。
②圣人遵从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①竞争是一种客观的现实存在。好的竞争有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社会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区别符合“礼、义”标准的“君子之争”和只顾谋求一己私利的“小人之争”。
②过度竞争导致无序。如果竞争没有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就会导致混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时刻提醒自己在规范约束下进行有序竞争。
③“不争之德”助不争而胜。老子所谓的不争,不是真的不争,而是依托“道”而争,即顺应规律去竞争,这是不争之德的体现。天下之事,唯有不争之德可以服人,唯有与人无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老子以柔克刚的思想体现,也表达了一种人格力量。
2、你从老子那学到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①为人处世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我夸耀。
②要正确地了解别人和认识自我,战胜自我。
③要想成就大的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④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强大的毅力。
⑤做事要脚踏实地,从一开始就小心谨慎,始终如一。
儒道有何不同?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既以天下为己任,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又超然通达,淡泊名利,洁身自好。
统治者的治国之术——以民为本+安人宁国。
儒道有何不同?
(1)《老子》第十一章中指出“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的害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了解、认识别人叫作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巩固:理解性默写
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4)《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战胜别人和能克制自己的弱点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子》第六十四章中以树为喻,指出强大的事物都是从微小开始萌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情坚持如一,就不会失败的情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