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托物言志
技法指导
托物言志是中国历代诗文创作中常用的艺术手法,现代散文中也常用此法。将个人之“志”托于某具体之“物”上,于是,“物”便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了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物。具体之“物”,使“个人之志”传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表高洁;“泥土”常表谦逊;“蜡烛”常颂无私奉献等。
一、托物言志类散文的一般结构框架图
开 头 主 体(中间) 结 尾
引出所托之物,表达赞美之情。 托物部分 ①所托之物外形特点 这两点有时候分开写,有时候融合在一起写 再次赞美所托之物或所象征的人,照应开头
②所托之物内在气质
言志部分 ①赞美所托之物象征的人 这三点不一定同时出现在这篇文章里
②赞美所托之物象征的精神
③由所托之物引起生活感悟
二、托物言志类作文的三要点
1.抓特点,即准确挖掘事物的“精神内涵”。
选好所托之“物”是提前,挖掘事物之“志”是基础。具体两点:一要精心选择所托之“物”。如希望永不停息地进取,可写河流;崇高爽直高洁的品性,可写竹;赞美勤奋耕耘的精神,可写黄牛等。二是思想健康新颖。我们可以希望自己像野草一样顽强成长,但决不能成为随风摆动的墙头草;我们可以赞美在艰难中顽强成长的爬山虎,但决不能欣赏它依附别人的生长方式。如赞牡丹,多数着眼于其雍容华贵、娇艳多姿,著名作家张抗抗的《牡丹的拒绝》却另辟蹊径,挖掘出牡丹“卓尔不群,不一味地迎合世人,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品质与个性,这样的观点就很准确,很新颖。
2.绘形象,即生动描绘事物的独特风采。
抓特征,细描绘,是写好托物言志类文章的关键。先形似,方能神似。因此,全面描绘“物”态、形、色与特征和必要;否则,“志”如浮萍,无所依托。这正如灵魂和身体的关系,灵魂再美,也要有健康的身体做依托。
鲁迅《秋夜》中有一段:“伤痕累累仍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天空的枣树”、“瑟缩的冻得红惨惨但仍做着好梦的小红花”,正因有了对枣树、小红花的细致描绘,作家的情感与志向才得以外显。散文名篇《白杨礼赞》中也有一段描写的典范: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横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评析】白杨树的“顽强向上”和“不屈”,全在对其干、枝、叶、皮的全面刻画中!白杨的精神品质挖掘出来了,文章所赞美的北方农民“朴质坚强的精神”也就表达出来了。
3.寄志向,即巧妙注入“我的”真情实感。
“粉红色的梅花似一片红霞,黄色的梅花似议论金黄的明月。有的含苞待放,像一个个羞答答的小姑娘,迟迟不肯路面;有的半闭半开,好像矜持的少女,露出半边脸来;有的害羞地低着头,又像是做错了事不敢承认的小孩子。它们傲然地挺立在风雪之中,在春寒料峭的初春怒放着,我们怎能忘记他们在风雨中坚强不屈、顽强的拼搏的美好形象呢?
【评析】文章情感充沛,因为作者本身就喜爱梅花!将喜爱之情借比喻、拟人鲜明呈现,作者内心希望像梅花般“坚强不屈”的志向也就自然展现了。
三、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来写作
下面借具体文章来介绍这种方法:
爬山虎在房屋的墙面上、房顶上,在花园的栅栏上、篱笆上,爬着一种绿色的植物,这就是“爬山虎”。它偎依在洁白的粉墙上,绿白相间,犹如一大块翡翠镶嵌在白玉中,格外美丽。(用拟人和比喻描写“物”态美:美在形态,美在映衬。)“爬山虎”不如它的名字那样威武。它没有牢固的根基,它的干和枝差不多粗细;但是,它奋发有力,坚强不屈,无数只“脚”攀住墙壁,在你没注意的我时候,又迈出了一步,努力向上攀登。它柔软而强劲的身体里,显露的坚强毅力和无限生机,使人望之油然而生敬意。(“虎”不在“威”,在“虎虎”生机。)“爬山虎”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实在是令人敬佩的。你看它,不管刮风下雨,墙面多滑,它总是一步一步向上长,直到墙顶,俯瞰大地。它生长速度慢,不如雨后春笋,可是,过不了几天,你会突然发现,它又长高了,纤细的身影努力向上,漫城一片。(再一次叙述、描写“物”态;依托爬山虎生动的形态,说它的“志”,不显空洞。)“爬山虎”没有五颜六色的鲜花那种娇艳的姿态,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但它却给人以力量,使人们努力奋进。但每当我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正想偷懒时,一想到“爬山虎”那种奋发向上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就感到羞愧。这时,这会立刻振奋起来,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我要赞美“爬山虎”,我也要做学习和生活的“爬山虎”。(照应开头,一个“圆”。) 所托之“物”——爬山虎;特点:“爬”。叙议结合,点出其“志”——奋发向上的精神。“我”见它而精神振奋,因“物”明理,深化了“志”。由物及人,托物言志,一目了然。
归纳其步骤如下;
1.选“物”,描其特点:
爬山虎,特点“爬”——紧紧附着在墙壁上生长。
2.将“物”的特点升华为某种“志”,即精神品质。
(注:1、2点可以糅合、错杂着写。)
爬山虎——奋发有力,坚强不屈,生机无限。
3.由物及人,引出赞美、歌颂的对象,抒发人生感悟。(常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把“爬山虎”当成勇敢的“攀登者”,不屈而奋发的“有为者“。(拟人)
“爬山虎精神”象征人类战争艰难困苦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我们写作此类文章的参考思路:
(1)选物。选出美好、熟悉或常见的事物,就它们身上的某种特点展开对应的联想。
(2)精选描写所选之物,写出该“物”的外在形态和内在精神,描写铺垫,目标是议论、抒情。
(3)综合多种描写方法,穿插自己的情感变化,借物抒情,或因物明理,使“物”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统一,实现从实人到虚的转化。
四、一些常见事物的象征意义
1.顺向立意
所托之“物” 叙述、描写内容 所言之“志”
耕耘 紧拉套绳,步履鉴定,任劳任怨 赞美默默奉献、埋头苦干的精神和“所得甚少,给予甚多”的人。
红叶、菊花 霜凌后,叶更红、花更艳、人更美 联想人生经历艰辛苦寒是一种丰富,一种收获,一种精神财富。
夕阳 “夕阳无限好”,依然绚丽,依然辉煌 象征老一代老当益壮、甘愿奉献余热于人间的精神。
溪流 冲过各种艰难险阻,百折不回,奔向江河 象征永往直前、追求不息的性格。
梯子 朴实无华,忍辱负重 象征为了他人、为了大众福祉甘做人梯的奉献精神。
老树 饱经风雨雷电的考验,历经沧桑岁月,目睹世事变化 比拟那些承受艰苦磨练的,年富力强、精神富有的劳动者和建设者。
烟雾 白雾弥漫,蒙住山峦沟壑,若不明辨,就会迷失方向 象征生活中常有的团团迷雾,它遮住真相,掩埋真理。启示人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要头脑清醒、明辨是非、识别方向,尽量少走弯路和错路。
仙人掌 不择环境,只要有泥土,哪怕再贫瘠也能生根长大 表现旺盛的生命力,鼓励有志青年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磨练中增长才干,实现理想。
星空 繁星闪烁,星光璀璨 展现当今时代人才辈出,明星闪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激励青年一代积聚知识、智慧、力量,脱颖而出,闪耀于祖国上空。
无名花 无名小花繁盛艳丽,竞相开放,争奇斗娇 拟人化地讴歌不知名、不起眼的小民百姓朴实、正直、敦厚的美德。
2.逆向立意
所托之“物” 叙述、描写内容 所言之“志”
翠竹 傲寒凌雪,与松、梅为“岁寒三友”,高洁而令人钦敬 反其意而立新意,拟人化地反映那种徒有虚名、内心空虚、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嘴尖皮厚腹中空”的人,启示我们应该内心表里一致、朴实无华的人。
牵牛花(藤萝) 枝枝蔓蔓,五彩缤纷。如荫如盖,浓郁茂盛,借助他物攀得远、爬得高 人格化地表现攀附权要,趋炎附势一类依附着形象,启发人们应有独立人格。
芦苇 纤细轻盈,芦花如雪,随风摇曳,为秋色增美增趣 表现生活中见风使舵,随风摇摆那类人的性格特点,告诫人们做一个立场坚定的人。
鹅卵石 在急流中不停滚动碰撞,被波浪涌上沙滩,圆溜、光滑、可爱 形象地反映人际关系中那类无爱憎、无棱角、圆滑光溜的处世哲学。
爆竹 在欢喜庆贺时增加喜庆气氛,使人欢快喜悦;为庆贺呐喊,不惜献身碎骨 表示那类一发脾气,后果就不堪设想的人;或因炫耀威力而自取灭亡的脾气暴躁者;警戒人们“忍”字当先,三思而行。
你能在下面补充一些?顺向逆向都行,看看身边的“物”,你或许马上就有发现……
所托之“物” 叙述、描写的内容 所言之“志”
佳作示范
心中的芦苇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它们是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筛风弄月,潇洒倜傥。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永恒的沉默,醉倒了金风,醉倒了诗人。仿佛是王维的山水诗,寻不出现实意味的历史痕迹,只有一抹淡远空灵飘浮于烟的高度,还有一份清高,一份落寞,一份不为人知也无意让人知晓的随意,原始般的单纯和清淡。芊芊芦苇,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摇曳,蓬蓬勃勃。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做凝重的墨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霜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远方,也依旧洁白光泽,充满蓬松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画上生命的句号。(进一步写独特,独特在“摇曳”与“张力”的巧妙结合。)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子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阳光,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一抹苍凉的妩媚。像衣香鬓影的女子涉水而来,从古代,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千古绝唱。洄流中,意气风发的少年水手,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 ( http: / / www. / yuju / youmei / )的诗行。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那么你能听到许多滩边涯际拉纤的号子和寨头镇尾浪漫的故事 ( http: / / www. / qinggan / gushi / )。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厚重的中华诗篇,多与芦苇结缘,成作家爱“物”)真正拥有芦苇,是在大学时代。我喜欢在学校后面的江边漫步。那里,茂密的芦苇像无边的绸带,向着远处缓缓铺开。流苏似的芦花,像云,阵阵清香在如纱似雾的月光中弥散。牛乳般的暮霭流动如烟,小鸟在苇丛中呢喃,还有几声蝉鸣,几声虫唱。宁静、温和、洋溢的诗情触手可及。倘是周日,阳光暖暖地流泻,我用苇叶编一只小船,轻轻放入江中,看它悠悠地随风而去。更多的时候,我一卷在握,于芦花下,和屈子同愤,跟太白同醉,与东坡同发少年狂。在绵绵秋雨和茸茸的芦花织成的透明心境中,我读懂了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浓醇、率真和苦涩。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回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芦花与“我”,深情款款。眼前是芦花?还是人?人与芦花相映衬,芦花形象与沧桑前人暗相唱和,绵绵情意不尽……“物”与情融合,抒发悲怆情感。)人是孱弱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韧性,那种连自己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结尾引用名言点出主题。能将芦苇的精神内涵挖掘到这个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自然表达“心中”对人生的独特认识,和顽强向前追求美好的愿望,该是托物言志的极致了。)(摘自《中国当代散文经典阅读》,有删节) “芦苇”,物;“心中”,将物人格化。用诗化的语言描绘芦苇的形象特点:空灵悠远、孤独清高。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描绘芦苇形象。给芦苇一个深厚的温和背景,描写、抒情融于一体写芦苇。由物及人,托物言志。芦苇形象,象征人类形象——柔弱但韧性无穷地一路向前。这就是作者讴歌的“芦苇”精神。
【评析】
文章主要有三个特点:立意独特、通篇象征、语言诗意。
立意独特:很少有人歌唱芦苇的柔韧与坚强,这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做到了。它将情与景、事与理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将现实与历史熔于一炉,刻画了芦苇非凡的品性与气节。
通篇运用象征手法。文章句句芦苇,字字人。我们似乎在每一次描述“芦苇”的字里行间,都能看见坚韧高洁、悠远独立的人类灵魂,体会到作者洋溢其中的对芦苇坚韧品性的赞美和崇尚。这,就是象征手法用得好的效果了。语言诗意,是需多说的。我们感觉到了一幅幅的画,很美,那就是“心中的”诗意……
学习借鉴
端起你手中的杯子 不知什么时候,母亲端来一杯水,轻轻地放在写字台上,望了望我的作业,便又悄悄离去了。(叙起因,增加真实感。)一只透明的杯子盛着一些没有加糖的水。细小的波纹在圆形水面上荡漾,银白色的光线在水与杯之间折射。没想到杯子与水竟有这般情趣。(“杯与水的情趣”、重在“与”字,那是亲情的交融;重在“情趣”那是亲情的互动。杯与人第一次融合。) 咕咕喝下这这杯水。虽说不是什么仙露琼浆,但确可以让人精神活跃些。 杯子还摆在桌子上,好像在等待着什么。它那薄薄的、透明的杯壁,裹一层淡淡的雾气,透过它,眼前的景物依稀可见;还有那浑厚的杯底,如加工过的水晶,又似因多年盛水而沉淀下来的清水。 住在东头屋的妈妈轻轻咳了几声。这好像教给了我什么,我的心猛得抽搐了一下。 大悟。(杯与人第二次融合,于是“悟”。“悟”什么呢?自然是与人相关的“情趣”!且看下文。) 轻轻的,我端着杯子向暖壶走去……我手托着一只盛水的杯子,慢慢走到妈妈面前,她高兴地接过这杯水,嘴角微微向上,脸上的酒窝被拉了出来。水被喝完了。我也似乎懂得了什么。(“悟”后有行动,但挑明的时候未到。) 还是那只杯子,轻轻摆在茶几上,显得更剔透,更可爱,因为我和母亲都抚摸了它,亲吻了它。(三次描写,次次变化,因为感情在变。所以,“此物”非“彼物”,“物”因“志”的发展而不同。注意第三次人与物交融。) 如果说那只杯子是母亲,而那杯子满载着的则是沉甸甸的爱呀! 你的家中有杯子么?如果有,就不要让它有角落里沉默,被尘土掩盖。轻轻地把它捧出来,只要盛上清凉可口的水,和你最真挚的关爱,你就配成了一杯最可口的爱之饮料。 母亲的心,和剔透的杯子一样,纯净、无杂质,盛着对儿女的爱的。(“物”“我”第四次交融,真正不分彼此。表达是多么巧妙啊!) 描写“物”——杯子。含蓄地向主题“杯子与水的情趣”迈进。更细致的描写“物”与人。第三次描写“物”离主题又进一步。托物言志,借杯子颂母亲,不露痕迹。
◆【评析】
写出独特个性,笔触细腻至极是文章的两大亮点。
借“杯与水”颂母亲,母爱,非常独到。但这又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来自对真实生活细节的感悟,这是作文的真谛——用心感受,联想,然后抒发。托物言志,同样需要独到眼光,独特感受,独有经历,同样需要真情实感。写出个性,正是托物言志类作文的关键,本文做到了这点。
笔触细节至极,读来令人动容。巧妙的是对杯与水与人的数次反复描绘,渐行渐近地缓缓融入所要赞美的情感,最后才水到渠成揭开“志”的面纱——赞美母爱亲情。这真是一泡“功夫茶”,徐徐道来,意味十足!这这是此文和一般文章的最大不同:似托非托之间,令读者联想翩翩。
技法训练
1.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蚂蚁”“桥”“小草”等展开联想,寄托情感。自拟题目,并参考“托物言志类散文的一般结构框架图”列出作文提纲。
2.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两种事物,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段托物言志的文字。
(1)绿叶
(2)苔藓
3.以《爱……说》为题目,仿照《爱莲说》托物言志的手法,用现代汉语写一种植物。
◆参考答案1.参考示例:(1)选物,描其特点:小草,特点平凡普通。 (2)将物的特点升华为某种志,即精神品质。 小草——默默无闻却甘于点缀世界,不图功名。2.(1)示例:喜欢上绿叶或许不只因为绿色,更重要的是它的平和而不张扬的个性。默默地孕育着它的生命,一年就是一生,不必有漫长的等待。春天,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没有惊喜,也不需要关怀,在风雨,顽强地挺过这短暂而美丽的一生,当秋天到来的时候,一切又是那么顺理成章,顺着风轻轻的飞舞,悠悠地打着旋,转着圈,在空中划下一道美丽的弧线,最后恋恋不舍地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么绿叶对根的情谊想必了就是如此吧!(2)示例:苔藓,竟是这样一种很不起眼的绿色小生命:它没有云杉的挺拔高大,也没有花儿那样的阵阵清香。它只是一片矮矮的小生命,成千上万挤挤挨挨地生长在一起,默默无闻地点缀着大地。它在阴暗潮湿的角落,甚至在人迹稀少的冰雪极地,也照样顽强地生长。
苔藓是那么微小,甚至难以区分它们的茎和叶呢!这种植物,虽然没有可以炫耀的花朵和果实,但是它们那种坚忍不拔的生命力却是值得赞扬的。
我爱苔藓,因为它有着坚忍不拔的生命力。3.参考例文:爱梅说在数不胜数的繁花中,美丽、娇艳的很多很多。我单单喜欢平凡的梅花,(点出“所托之物”——梅。)与我志同道合的还有梅妻鹤子的林逋。古代描写梅花的诗句也是很多的,宋代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是那样的优美,把梅花的样子深深刻在了读者的心中。梅,一种极为平凡的植物,盛开在令人畏惧的严寒,独占枝头,不畏不惧。他是冬天的佼佼者,以一身洁白或墨黑所征服花的世界。他由五瓣娇小的花瓣组成,白梅是那样的纯洁;墨梅是那样的高贵,在伴有梅花独有的那种幽香,立刻把人深深吸引住。(描写梅的姿态)冬天,大地万物都沉睡了,看不见高贵、典雅的玫瑰,看不见出淤泥不染的莲花,也看不见婀娜多姿的菊花,只有它,一朵朵小小的梅花,正义凛然地耸立在冰雪地的严冬。他抬头挺胸,十分神气的占领了整个冬季人们的目光。它不与百花争春,它只在枯燥的冬天,开放,吐露芬芳,它把冬天点缀得冷艳动人。(对比它物,深化梅的精、神、气)梅花以它不怕严寒,勇于战胜生活中一切不利环境而独占枝头,我们也该学习它的不怕困难,勇于战胜挫折。在学习中,我们要加倍努力,更上一层楼;在失败后,我们要拍拍胸脯,抬起头,说,我能行;在生活中,我们要勇敢的生存,不被恶势所击败。这就是梅花对我们的启示。(由物及人,点明“所言之志”——战胜挫败勇向前。)我爱梅,我爱它的娇小动人,我爱它的幽雅香气,我更爱它的不畏严寒,勇往直前。(层层说“爱”,收束全文,点出主题。)◆【评析】文章是托物言志的标准写法:点出“所托之物”——初步描写“物态”——深入“物”之精神——由物及人,表明要学习此物精神,或赞美此物类似的人格……文从字顺,引用一二古诗或典故,增加点文化含量。这是初学者的好范本。
作文训练
世间万物均有其特点,只要你认真观察,用心体悟,总会有所收获。请你以“我心中的 ”为题,运用“托物言志(设喻象征)”的写作手法写一篇文章。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字数不少于600字。
【写作提示】
可以选取你熟悉的一种植物如:莲、木棉、向日葵等,这些都是非常有特点的植物;也可以选取对你有特殊意义的一种物品如:水杯、枕头等生活小物品,也可以选取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现象。……选取时一定要注意此物时你熟悉的,而且你对此物时有所感悟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9张PPT)
老 泥 阅 读 和 写 作 培 训
技法指导
托物言志是中国历代诗文创作中常用的艺术手法,现代散文中也常用此法。将个人之“志”托于某具体之“物”上,于是,“物”便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了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物。具体之“物”,使“个人之志”传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 常表高洁;“泥土”常表谦逊;“蜡烛”常颂无私 奉献等。
技法指导
一、托物言志类散文的一般结构框架图
开头 主体(中间) 结尾
引出所托之物,表达赞美之情。 托物部分 ①所托之物外形特点 这两点有时候分开写,有时候融合在一起写 再次赞美所托之物或所象征的人,照应开头
②所托之物内在气质
言志部分 ①赞美所托之物象征的人 这三点不一定同时出现在这篇文章里
②赞美所托之物象征的精神
③由所托之物引起生活感悟
技法指导
二、托物言志类作文的三要点
1、抓特点,即准确挖掘事物的“精神内涵”
选好所托之“物”是提前,挖掘事物之“志”是基础。具体两点:
一要精心选择所托之“物”。如希望永不停息地进取,可写河流;崇高爽直高洁的品性,可写竹;赞美勤奋耕耘的精神,可写黄牛等。
二是思想健康新颖。我们可以希望自己像野草一样顽强成长,但决不能成为随风摆动的墙头草;我们可以赞美在艰难中顽强成长的爬山虎,但决不能欣赏它依附别人的生长方式。如赞牡丹,多数着眼于其雍容华贵、娇艳多姿,著名作家张抗抗的《牡丹的拒绝》却另辟蹊径,挖掘出牡丹“卓尔不群,不一味地迎合世人,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品质与个性,这样的观点就很准确,很新颖。
技法指导
二、托物言志类作文的三要点
2、绘形象,即生动描绘事物的独特风采
抓特征,细描绘,是写好托物言志类文章的关键。先形似,方能神似。因此,全面描绘“物”态、形、色与特征和必要;否则,“志”如浮萍,无所依托。这正如灵魂和身体的关系,灵魂再美,也要有健康的身体做依托。
鲁迅《秋夜》中有一段:“伤痕累累仍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天空的枣树”、“瑟缩的冻得红惨惨但仍做着好梦的小红花”,正因有了对枣树、小红花的细致描绘,作家的情感与志向才得以外显。散文名篇《白杨礼赞》中也有一段描写的典范: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横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评析】 白杨树的“顽强向上”和“不屈”,全在对其干、枝、叶、皮的全面刻画中!白杨的精神品质挖掘出来了,文章所赞美的北方农民“朴质坚强的精神”也就表达出来了。
技法指导
二、托物言志类作文的三要点
3、寄志向,即巧妙注入“我的”真情实感
“粉红色的梅花似一片红霞,黄色的梅花似议论金黄的明月。有的含苞待放,像一个个羞答答的小姑娘,迟迟不肯路面;有的半闭半开,好像矜持的少女,露出半边脸来;有的害羞地低着头,又像是做错了事不敢承认的小孩子。它们傲然地挺立在风雪之中,在春寒料峭的 初春怒放着,我们怎能忘记他们在风雨中 坚强不屈、顽强的拼搏的美好形象呢?
【评析】 文章情感充沛,因为作者本身就喜爱梅花!将喜爱之情借比喻、拟人鲜明呈现,作者内心希望像梅花般“坚强不屈”的志向也就自然展现了。
技法指导
三、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来写作
爬山虎
在房屋的墙面上、房顶上,在花园的栅栏上、篱笆上,爬着一种绿色的植物,这就是“爬山虎”。
它偎依在洁白的粉墙上,绿白相间,犹如一大块翡翠镶嵌在白玉中,格外美丽。
(用拟人和比喻描写“物”态美:美在形态,美在映衬。)
“爬山虎”不如它的名字那样威武。它没有牢固的根基,它的干和枝差不多粗细;但是,它奋发有力,坚强不屈,无数只“脚”攀住墙壁,在你没注意的我时候,又迈出了一步,努力向上攀登。它柔软而强劲的身体里,显露的坚强毅力和无限生机,使人望之油然而生敬意。
(“虎”不在“威”,在“虎虎”生机。)
“爬山虎”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实在是令人敬佩的。你看它,不管刮风下雨,墙面多滑,它总是一步一步向上长,直到墙顶,俯瞰大地。它生长速度慢,不如雨后春笋,可是,过不了几天,你会突然发现,它又长高了,纤细的身影努力向上,漫城一片。
(再一次叙述、描写“物”态;依托爬山虎生动的形态,说它的“志”,不显空洞。)
“爬山虎”没有五颜六色的鲜花那种娇艳的姿态,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但它却给人以力量,使人们努力奋进。但每当我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正想偷懒时,一想到“爬山虎”那种奋发向上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就感到羞愧。这时,这会立刻振奋起来,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我要赞美“爬山虎”,我也要做学习和生活的“爬山虎”。
(照应开头,一个“圆”。)
所托之“物”—爬山虎;特点:“爬”。
叙议结合,点出其“志”—奋发向上的精神。
“我”见它而精神振奋,因“物”明理,深化了“志”。
由物及人,托物言志,一目了然。
下面借具体文章来介绍这种方法:
技法指导
三、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来写作
归纳其步骤如下:
1、选“物”,描其特点。
爬山虎,特点“爬”——紧紧附着在墙壁上生长。
2、将“物”的特点升华为某种“志”,即精神品质。
(注:1、2点可以糅合、错杂着写。)
爬山虎——奋发有力,坚强不屈,生机无限。
3、由物及人,引出赞美、歌颂的对象,抒发人生感悟。(常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把“爬山虎”当成勇敢的“攀登者”,不屈而奋发的“有为者“。(拟人)
“爬山虎精神”象征人类战争艰难困苦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技法指导
三、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来写作
我们写作此类文章的参考思路:
(1)选物。选出美好、熟悉或常见的事物,就它们身上的某种特点展开对应的联想。
(2)精选描写所选之物,写出该“物”的外在形态和内在精神,描写铺垫,目标是议论、抒情。
(3)综合多种描写方法,穿插自己的情感变化,借物抒情,或因物明理,使“物”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统一,实现从实人到虚的转化。
技法指导
四、一些常见事物的象征意义
顺向立意
所托之“物” 叙述、描写内容 所言之“志”
耕耘 紧拉套绳,步履鉴定,任劳任怨 赞美默默奉献、埋头苦干的精神和“所得甚少,给予甚多”的人。
红叶、菊花 霜凌后,叶更红、花更艳、人更美 联想人生经历艰辛苦寒是一种丰富,一种收获,一种精神财富。
夕阳 “夕阳无限好”,依然绚丽,依然辉煌 象征老一代老当益壮、甘愿奉献余热于人间的精神。
溪流 冲过各种艰难险阻,百折不回,奔向江河 象征永往直前、追求不息的性格。
梯子 朴实无华,忍辱负重 象征为了他人、为了大众福祉甘做人梯的奉献精神。
老树 饱经风雨雷电的考验,历经沧桑岁月,目睹世事变化 比拟那些承受艰苦磨练的,年富力强、精神富有的劳动者和建设者。
技法指导
四、一些常见事物的象征意义
顺向立意
所托之“物” 叙述、描写内容 所言之“志”
烟雾 白雾弥漫,蒙住山峦沟壑,若不明辨,就会迷失方向 象征生活中常有的团团迷雾,它遮住真相,掩埋真理。启示人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要头脑清醒、明辨是非、识别方向,尽量少走弯路和错路。
仙人掌 不择环境,只要有泥土,哪怕再贫瘠也能生根长大 表现旺盛的生命力,鼓励有志青年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磨练中增长才干,实现理想。
星空 繁星闪烁,星光璀璨 展现当今时代人才辈出,明星闪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激励青年一代积聚知识、智慧、力量,脱颖而出,闪耀于祖国上空。
无名花 无名小花繁盛艳丽,竞相开放,争奇斗娇 拟人化地讴歌不知名、不起眼的小民百姓朴实、正直、敦厚的美德。
技法指导
四、一些常见事物的象征意义
逆向立意
所托之“物” 叙述、描写内容 所言之“志”
翠竹 傲寒凌雪,与松、梅为“岁寒三友”,高洁而令人钦敬 反其意而立新意,拟人化地反映那种徒有虚名、内心空虚、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嘴尖皮厚腹中空”的人,启示我们应该内心表里一致、朴实无华的人。
牵牛花
(藤萝) 枝枝蔓蔓,五彩缤纷。如荫如盖,浓郁茂盛,借助他物攀得远、爬得高 人格化地表现攀附权要,趋炎附势一类依附着形象,启发人们应有独立人格。
芦苇 纤细轻盈,芦花如雪,随风摇曳,为秋色增美增趣 表现生活中见风使舵,随风摇摆那类人的性格特点,告诫人们做一个立场坚定的人。
鹅卵石 在急流中不停滚动碰撞,被波浪涌上沙滩,圆溜、光滑、可爱 形象地反映人际关系中那类无爱憎、无棱角、圆滑光溜的处世哲学。
爆竹 在欢喜庆贺时增加喜庆气氛,使人欢快喜悦;为庆贺呐喊,不惜献身碎骨 表示那类一发脾气,后果就不堪设想的人;或因炫耀威力而自取灭亡的脾气暴躁者;警戒人们“忍”字当先,三思而行。
技法指导
四、一些常见事物的象征意义
逆向立意
你能在下面补充一些?顺向逆向都行,看看身边的“物”,你或许马上就有发现……
所托之“物” 叙述、描写的内容 所言之“志”
技法训练
1、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蚂蚁”“桥”“小草”等展开联想,寄托情感。自拟题目,并参考“托物言志类散文的一般结构框架图”列出作文提纲。
参考示例:
(1)选物,描其特点:小草,特点平凡普通。
(2)将物的特点升华为某种志,即精神品质。
小草——默默无闻却甘于点缀世界,不图功名。
技法训练
2、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两种事物,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段托物言志的文字。
(1)绿叶 (2)苔藓
参考示例(1):
喜欢上绿叶或许不只因为绿色,更重要的是它的平和而不张扬的个性。默默地孕育着它的生命,一年就是一生,不必有漫长的等待。春天,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没有惊喜,也不需要关怀,在风雨中顽强地挺过这短暂而美丽的一生。当秋天到来的时候,一切又是那么顺理成章,顺着风轻轻的飞舞,悠悠地打着旋,转着圈,在空中划下一道美丽的弧线,最后恋恋不舍地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么绿叶对根的情谊想必了就是如此吧!
技法训练
2、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两种事物,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段托物言志的文字。
(1)绿叶 (2)苔藓
参考示例(2):
苔藓,竟是这样一种很不起眼的绿色小生命:它没有云杉的挺拔高大,也没有花儿那样的阵阵清香。它只是一片矮矮的小生命,成千上万挤挤挨挨地生长在一起,默默无闻地点缀着大地。它在阴暗潮湿的角落,甚至在人迹稀少的冰雪极地,也照样顽强地生长。
苔藓是那么微小,甚至难以区分它们的茎和叶呢!这种植物,虽然没有可以炫耀的花朵和果实,但是它们那种坚忍不拔的生命力却是值得赞扬的。
我爱苔藓,因为它有着坚忍不拔的生命力。
技法训练
3、以《爱……说》为题目,仿照《爱莲说》托物言志的手法,用现代汉语写一种植物。
参考例文:
爱梅说
在数不胜数的繁花中,美丽、娇艳的很多很多。我单单喜欢平凡的梅花,(点出“所托之物”——梅。)与我志同道合的还有梅妻鹤子的林逋。古代描写梅花的诗句也是很多的,宋代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是那样的优美,把梅花的样子深深刻在了读者的心中。
梅,一种极为平凡的植物,盛开在令人畏惧的严寒,独占枝头,不畏不惧。他是冬天的佼佼者,以一身洁白或墨黑所征服花的世界。他由五瓣娇小的花瓣组成,白梅是那样的纯洁;墨梅是那样的高贵,在伴有梅花独有的那种幽香,立刻把人深深吸引住。(描写梅的姿态)
冬天,大地万物都沉睡了,看不见高贵、典雅的玫瑰,看不见出淤泥不染的莲花,也看不见婀娜多姿的菊花,只有它,一朵朵小小的梅花,正义凛然地耸立在冰雪地的严冬。他抬头挺胸,十分神气的占领了整个冬季人们的目光。它不与百花争春,它只在枯燥的冬天,开放,吐露芬芳,它把冬天点缀得冷艳动人。(对比它物,深化梅的精、神、气) (接下页)
技法训练
3、以《爱……说》为题目,仿照《爱莲说》托物言志的手法,用现代汉语写一种植物。
(接上页)
梅花以它不怕严寒,勇于战胜生活中一切不利环境而独占枝头,我们也该学习它的不怕困难,勇于战胜挫折。在学习中,我们要加倍努力,更上一层楼;在失败后,我们要拍拍胸脯,抬起头,说,我能行;在生活中,我们要勇敢的生存,不被恶势所击败。这就是梅花对我们的启示。(由物及人,点明“所言之志”——战胜挫败勇向前。)
我爱梅,我爱它的娇小动人,我爱它的幽雅香气,我更爱它的不畏严寒,勇往直前。(层层说“爱”,收束全文,点出主题。)
【评析】 文章是托物言志的标准写法:点出“所托之物”——初步描写“物态”——深入“物”之精神——由物及人,表明要学习此物精神,或赞美此物类似的人格……文从字顺,引用一二古诗或典故,增加点文化含量。这是初学者的好范本。
高效作文训练
世间万物均有其特点,只要你认真观察,用心体悟,总会有所收获。请你以“我心中的 ”为题,运用“托物言志(设喻象征)”的写作手法写一篇文章。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字数不少于600字。
【写作提示】
可以选取你熟悉的一种植物如:莲、木棉、向日葵等,这些都是非常有特点的植物;也可以选取对你有特殊意义的一种物品如:水杯、枕头等生活小物品,也可以选取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现象。……选取时一定要注意此物时你熟悉的,而且你对此物时有所感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