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老 泥 阅 读 和 写 作 培 训
技法指导
一、抑扬法
明明要褒,偏偏先贬;本是贬,却先褒,这种手法称为“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无论最终目的是“扬”是“抑”在方式上先采用强烈的对比,然后使文章陡生转变,行文的波澜也就激起了读者心理上的波澜。
1、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又叫先抑后扬,是指作者大力赞扬的对象,却先贬抑;等到时机成熟,再颂扬。即作者对写作对象先有某种负面看法,后来又在原先基础上否定了看法,得出一个新结论的写法。这里的“抑”,是“扬”的铺垫,使得“扬”更有力、更突出。
技法指导
一、抑扬法
【作用】
(1)行文曲折多变、波澜起伏,造成悬念,形成对比,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恍然大悟的快感,留下深刻的印象。
(2)符合人们的人生过程,真实可信。感情是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变化,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文章抒发的感情显得真实可信,一点也没有矫揉造作的痕迹。
(3)使主题更加突出。为更好地颂扬人和事,也可对其进行某种贬抑,构成一种由贬到褒的写作过程。这样写,不仅较一昧地褒扬显得波澜曲折,且更能显出“扬者越扬”的强烈效果。
1、欲扬先抑
技法指导
一、抑扬法
【示例】
传说,唐伯虎应邀出席一财主婆甲子寿宴。轮到他致祝寿词时,遥指寿星开口便道:“这个婆娘不是人!”在座者个个目瞪口呆。气氛尚未缓和,他话锋一转:“九天仙下凡尘。”主家宾馆稍舒了口气,不待情绪安定又爆出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满座皆惊,无不怒目而视。不料,唐伯虎笑着妙语回天道:“偷得蟠桃奉至亲。”这最后的压轴句引得众人开怀大笑,掌声雷鸣。 ——《唐伯虎的祝寿》
点拨:唐伯虎的祝寿词善用欲扬先抑之法,取得了非凡的效果。他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使扬、抑相互背离,造成强烈反差,最后在鲜明的对比中达到了褒扬的目的。
1、欲扬先抑
【例文展示】略
技法指导
一、抑扬法
2、欲抑先扬
欲抑先扬,又叫抬高跌重法。运用诀窍是:“抬”是手段,“跌”是目的。行文中,宜多在“抬”上下功夫、做文章,但实际力量全在“跌”上。是为了造更大的陡势,更高的高度,使后面能够跌得沉重、有力,获得强烈的效果。
【例文展示】略
技法指导
二、悬念法
巧设疑团于开篇或中部,再随情节一一解开,就是悬念。悬念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视需要而定。它可使情节发展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如《驿站梨花》,悬念迭起、波兰不断是文章特色。这主要得益于素材安排巧妙,从而使情节常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深山月夜,正焦急时,“我们”发现了小茅屋;小茅屋却没有人、没有灯、房门反扣。用炭字写着“请进”二字,让人感到好不神秘。谁是房子的主人呢?是瑶族老人?老人说他不是。到底是谁?该感谢哈尼小姑娘吗?她说:“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全文误会重重,扑朔迷离,悬念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通过这些悬念的设置,文章回环曲折,波澜起伏。
运用这钟方法,应注意两点:一、悬念既要推动情节发展,更要与中心相关;二、自然设置悬念: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既新奇,又能达到生活的真实。
【例文展示】略
技法指导
三、误会法
由误会引起矛盾,推动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就是误会法。它求新、求意外,但又须真实得有道理。只有符合情理的人和事,才能波澜曲折,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使整个作品引人入胜,意味深长。
【例文展示】略
技法指导
四、突转法
指事件没有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而是中途发生逆转。这种转变或表现为喜事突然变成悲事或表现为人物从顺境突然转变为逆境,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反之亦然。如小小说《一幅国画》(片段):
四年一度的干部选拨回忆就要召开了。牛部长像往常一样,兴奋地欣赏着礼品。
嘿嘿,这是什么?他怀着极大的兴趣将一个纸筒展开,啊!是一幅国画!牛部长高兴极了!因为他姓牛,而画的又是一头“孺子牛”,赞誉之意跃然纸上。
不过,作画者似乎功底不够,把牛画得有点像鼠。突然,牛部长从画下发现了一行小字,他连忙凑上去看,还看不太清,又赶紧从上衣口袋拿出老花镜,看了起来。那是用蓝色圆珠笔写的,上面写道:“远观看似牛,近看不是牛。不把田耕地,只把香油偷。”
牛部长怀着兴奋地心情欣赏礼品,谁知却是一副讽刺之作,心情一下降到极点。这种前面层层渲染蓄势,高潮时笔锋陡然一转,忽然出现另一种意想不到的结局的构思方式犹如平地一声春雷,让人耳目为之一震。
技法指导
五、对比法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人物、事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方面的比较,最能够彰显人物的性格和事件的本质。而强烈的对比反差,也能够使读者的阅读心理形成落差,获得美感。比如小小说《刘一刀》:
刘屠户,名准。自幼随父卖肉,练就一刀割肉不差分毫,曾上央视一展绝技,人送外号刘一刀。因其好功夫,每日其肉案前人头攒动,生意火爆。
一日,一云游僧过此,视其绝技。先要十八斤八两。刘一刀手起刀落,上称,准。再要八斤八两,刘再挥刀,上称,准。僧不服,出一珍珠为赌资,再要一斤八两。此珠也,大如鸽卵,重约二两,通体晶莹,熠熠放光,乃一稀世宝物。围观者无不讶慕。刘一刀目呆呆睹此物半晌,持刀抖抖不能自已。众人催促,犹豫再三乃下刀,上称一约,一斤六两。僧收宝珠,大笑而去。众皆嗟叹。刘一刀绝技破矣,自此不复称一刀。
在金钱的诱惑面前,绝技却不显灵,这个深刻的主题是通过对比的方式表现得。文章内容虽短,却波澜陡起,引人深思。
技法指导
六、伏笔法
伏笔,是指前文埋伏的线索,对将要出现的人物、事件预作的提示;照应,是指在后文中回应伏笔,做出具体的描述或交代。“前有伏笔,后有照应”技法的运用,能够使情节跌宕有致,脉络分明,构思也更加严谨。
如《项链》中对项链是赝品的暗示:玛蒂尔德借项链时,佛来恩节夫人随便的态度,说明项链并不贵重;丢失项链后, 玛蒂尔德夫妇拿着盛项链的盒子找到那家珠宝店 时,老板说他没有卖出这挂项链,只卖出这个盒 子,说明盒子和项链不是原配,项链有可能是假 的;还项链时,佛来恩节夫人甚至没有打开看过, 再次说明所借项链并不贵重。
技法指导
七、巧合法
巧合法就是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碰巧相遇或相合,使矛盾骤然或突然得到解决,从而产生文势起伏曲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安排了许多巧合。篇首写林教头巧遇李小二,为下文写李小二知恩图报埋下伏笔。后写李小二巧遇陆虞侯,牵出林冲上街买刀准备复仇的情节。再写草料巧遇大风雪。正是风大雪紧,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是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大石头顶住庙门,从而
听到了仇人的谈话,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于是他忍无可忍,愤而杀敌,实现了情节
上的大转折。整篇文章,连设巧合,环环
相扣,推动着情节的不断发展,呈现出无
穷的艺术魅力。
技法指导
八、情感曲折法
人的感情由于受外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往往错综复杂而又变化多端。采用这种结构时,其矛盾冲突的线索虽然比较单一,却起起落落,犹如黄河九曲。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围绕着“狗的主人是谁”这一案件,警官奥楚蔑洛夫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情感经历了五次变化。善变成了奥楚蔑洛夫主要的性格特征。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滑稽的故事,把讽刺的利刃对准沙皇专制制度,有力地揭露了反动政权爪牙们的无耻和丑恶。
技法指导
九、欲擒故纵法
当敌人锐气尚盛时,我方故意避站示弱,骄纵敌志,使其懈怠,丧失警惕,而后乘机擒之。这就是军事上常用的欲擒故纵之计。其中,“纵”是到手段,“擒”是目的,放纵是为了更好地擒拿,是在充分掌握解决矛盾主动权基础上的一种机智。写作中为使情节波澜迭出,造成山重水复的表达效果,也常用这一方法。
如《水浒传》“林冲棒打洪教头”中,作者写作目的在于表现林冲的武艺高强和谦和大度,但文章并没有一下子揭示,而是先写林冲拜见洪教头,洪教头傲慢无理,这是一纵;洪教头说林冲是假教头,诱讨酒食,林冲默不作声,这是二纵;林教头提出比武,林冲却称不敢,这是三纵;林教头气势汹汹来攻林冲,林冲避让,这是四纵;接着开枷,拿二十五两银子为利物,这是五纵;最后,林冲一拳打倒洪教头,终于一“擒”。这种写法,使得文章有张有弛,人物性格也得到很好地表现。
技法指导
在写作中,使事件起波澜的方法很多,一篇文章也往往不只用一种方法,而是综合运用几种方法,这样容易使文章一波三折、平中见奇。值得注意的是,事件本身的波澜,不能生硬为之。不要为了过度追求事件的繁复曲折,而脱离中心,徒使文字冗长拖沓;或者情节构思老套,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事件走向,达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或者为了叙事 曲折而穿凿附会,破绽百出。
技法训练
(1)《 》
送礼的人都走了,牛书记像往常一样,兴奋地欣赏着礼品。
“嘿嘿,这是什么?”他怀着极大的兴趣拿起纸筒展开,啊,是一幅国画!牛书记高兴极了!因为他姓牛,而画的又是一头“孺子牛”,赞誉之意,跃然纸上。
不过,作画者似乎功底不够,把牛画得有点像鼠,突然……
【提示:注意牛书记刚看到画时的心情(牛书记高兴极了!因为他姓牛,而画得又是一头“孺子牛”,赞誉之意跃然纸上),那么,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心情又该如何?(痛苦?尴尬?)是什么让他的心情产生如何强烈的反差?】
参考示例:一只猫窜了出来,直扑那幅国画!牛书记吓了一大跳,再捡起画细看,一张老脸都绿了:这不分明画得是一只硕鼠吗?看着屋子摆得满满的礼品,想着刚才误以为自己被赞誉为“孺子牛”,牛书记的老脸又由绿转红了……
1、给下面的片段写结尾并拟标题,尽量前后对比,形成强烈“反差”。
牛耶?鼠耶?
技法训练
(2)《 》
某厂“振兴中华”读书演讲比赛进入高潮。
“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论监守岗位’。演讲员方婷婷嗓音甜润,吐字清晰。突然……
参考示例:她看了一下手表,对观众说了声“对不起”就走下台,一直走出礼堂。一分钟、二分钟……五分钟过去了,底下的观众急了,“哪儿去了?”“怎么还不回来?”“真不像话!”整整过了十分钟,方婷婷才从外面回来,又走上了讲台,再次响起了她甜润的嗓音:“像我这样,行吗?”停了停又说:“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观众一愣,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1、给下面的片段写结尾并拟标题,尽量前后对比,形成强烈“反差”。
最佳演讲
技法训练
材料:
◆ 一个军人把鞋放到修鞋铺去修,却一直没有去取……
◆ 以“鞋”为线索,用巧设悬念的方法,构思一篇小小的记叙文,200字左右。
2、续写故事,运用悬念手法,尽快使故事有波澜。
技法训练
2、续写故事,运用悬念手法,尽快使故事有波澜。
鞋
一天,两天,一个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的余辉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但是,他没有看到。
(波澜欲起,先“伏”一笔)
又是一个傍晚,一位瘦瘦的军人来到修鞋摊旁说:“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鞋?”
“啊……对呀。”(缓“起”)
“要付多少钱?”
小鞋匠略一沉思,说:“修鞋费一块五,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毛,您给两块钱得了。”
军人把两块钱递给他,小鞋匠收好钱后:“怎么大个子没来?”
“他……上前线去了。”说完,军人转身就走。(再“起”一点)
“哎,”小鞋匠提起那只鞋,赶忙喊道,“鞋子,鞋!”
军人止住了脚步,用低沉的声音对小鞋匠说:“用不着了,他的双腿,已经在前线医院里……他特意来信嘱咐我把钱送给你,谢谢你了!”说完,军人迈开大步走了。(陡“起”,戛然而止)
参考示例
高效作文训练
题目:真没想到……
要求:用波澜起伏的笔法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提示:本文的题眼是“没想到”,文章内容应是由“没想到”引发出来的、出乎自己意料的事。题目限定了所写对象是“我”,因此,文章的内容一定要自己亲身经历的,切忌编造。
根据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波澜起伏
技法指导
一、抑扬法
明明要褒,偏偏先贬;本是贬,却先褒,这种手法称为“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无论最终目的是“扬”是“抑”在方式上先采用强烈的对比,然后使文章陡生转变,行文的波澜也就激起了读者心理上的波澜。
1.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又叫先抑后扬,是指作者大力赞扬的对象,却先贬抑;等到时机成熟,再颂扬。即作者对写作对象先有某种负面看法,后来又在原先基础上否定了看法,得出一个新结论的写法。这里的“抑”,是“扬”的铺垫,使得“扬”更有力、更突出。
其作用有:
(1)行文曲折多变、波澜起伏,造成悬念,形成对比,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恍然大悟的快感,留下深刻的印象。
(2)符合人们的人生过程,真实可信。感情是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变化,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文章抒发的感情显得真实可信,一点也没有矫揉造作的痕迹。
(3)使主题更加突出。为更好地颂扬人和事,也可对其进行某种贬抑,构成一种由贬到褒的写作过程。这样写,不仅较一昧地褒扬显得波澜曲折,且更能显出“扬者越扬”的强烈效果。
示例:
传说,唐伯虎应邀出席一财主婆甲子寿宴。轮到他致祝寿词时,遥指寿星开口便道:“这个婆娘不是人!”在座者个个目瞪口呆。气氛尚未缓和,他话锋一转:“九天仙下凡尘。”主家宾馆稍舒了口气,不待情绪安定又爆出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满座皆惊,无不怒目而视。不料,唐伯虎笑着妙语回天道:“偷得蟠桃奉至亲。”这最后的压轴句引得众人开怀大笑,掌声雷鸣。 《唐伯虎的祝寿》
点拨:唐伯虎的祝寿词善用欲扬先抑之法,取得了非凡的效果。他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使扬、抑相互背离,造成强烈反差,最后在鲜明的对比中达到了褒扬的目的。
【例文展示】
名师郑俊甫学校请了一位名师给我们班上一节课。第二天早上8点整,名师准时出现在教室里。三十来岁,人长得清清瘦瘦,个子也不高,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高大英俊的形象。 开课后,名师先来了一段开场白:“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等会儿,我讲课的时候,如果我讲得不对的地方,只管提,我这个人脸皮厚,大家不要担心我找不到地缝去钻。有什么问题想提问,可以随时举手,我的话也不是金口玉言,打断了也不用赔钱。如果你觉得我讲得不够好,可以看点儿闲书,也可以打瞌睡。不过我要提醒大家,尽量不要交头接耳,以免吵醒那些打瞌睡的同学。废话完了,言归正传……” 我在心中给这位名师的亮相打起了分,但分数不高。老师在学生面前就该树立起师威,怎么能这样嘻嘻哈哈呢? 名师没有带教案,手里只捏着一支粉笔,却把课讲得言辞活泼,生动有趣,章法分明。讲课间隙,还不时地穿插些互动游戏,让我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始终没有出现看闲书和睡觉的现象。 临近下课的时候,名师又别出心裁点了几名学生,让他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被点的学生都很兴奋,先报自己的名字,再讲收获的一二三。点到王旃的时候,出了一点儿意外。王旃没有老老实实报自己的名字,而是兀自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了“王旃”两个字,然后一脸坏坏的笑望着名师,说,“老师,这就是我的名字。”王旃是班上最调皮的学生,也不知道他的爸爸从汉语大词典的哪个旮旯里翻出了这么一个字,有好几次王旃就是用这种办法,让不少初上讲台的老师下不了台。这道难题我们的班主任也碰过,不过他没让王旃得逞,因为这一损招,班主任让他在教室后面站了整整一堂课。现在轮到这位倒霉的名师了。(插叙一段,名师“倒霉”成必然。如何化解?开启下文。)名师看看黑板上的字,又看看王旃,温和地说:“比脑筋急转弯还难呢。不过我也要行使一下我的权利,哪位同学愿意帮我念一下?”没有人搭腔,大家都屏息静气。(原来,初“扬”不是目的,只为引出此处尴尬。) “好……”名师转向王旃说,“这位同学,你的名字起得不错。不过老师很惭愧,这个字我也不认识,你能告诉我吗?”名师的回答让王旃一愣,也让班上的同学和听课的老师一愣。迟疑了一下,王旃回答:“王旃(zhān)。旃的意思是红色的曲柄旗。”“嗯,寓意不错。”名师伸出了拇指,“谢谢你今天教了我一个字,你便是我的一字之师了。”说完,名师低下头向王旃鞠了一躬。这大大出乎王旃的意料,也出乎我们的意料。片刻的宁静之后,教室里响起了潮水般的掌声。(选自《小小说》选刊2006年第12期,文字有改动) 一贬“外形”不英俊。二贬“开场”不威严。初扬“讲课”生动有章法。三贬“问字”字不识。二扬“诚意请教”字读音。三扬“一字认师”出意料。高潮,也是结局。如潮水声是最高的波澜。
【评析】
本文波澜起伏,具体情节如下:
清清瘦瘦,嘻嘻哈哈↘讲课不错↗有字不识↘一字认师,真诚请教
本文先抑后扬,但却不是直抑直扬。
名师第一印象很一般,可是讲课带来了情感提升,这是第一次波澜起伏;王旃刁难一发,“讲课好”顿时化为乌有——原来“讲课好”引起刁难,这是第二次波澜起伏;名师的真诚和谦逊巧妙化解了这场危机,故事在掌声中收笔,这是第三次波澜起伏。三次起伏,人物形象也在这跌宕中鲜明动人起来。
原来,抑扬交错,互为因果,效果更胜一筹!
2.欲抑先扬。
欲抑先扬,又叫抬高跌重法。运用诀窍是:“抬”是手段,“跌”是目的。行文中,宜多在“抬”上下功夫、做文章,但实际力量全在“跌”上。是为了造更大的陡势,更高的高度,使后面能够跌得沉重、有力,获得强烈的效果。
【例文展示】
我撕掉了扉页我和她相识不到两个月,就匆匆的分离了,她叫什么名字,我从未问过,也永远不想知道。因为记忆深处的回忆是不堪回首的——我和她是在一次物理竞赛中认识的。她穿着一件红与黑相间的花格子外衣,带着一副眼镜。说心里话,我并不喜欢她。可是,所有参赛的同学中只有我和她是同校,且同是女生,耐不住寂寞,我就和她聊了起来。尽管这种谈话的方式并不高明,但我们毕竟成了“朋友”,这一次相识,我竟忘了问她叫什么名字。几个月后的团员联谊会上,我和她又见面了。那是初夏的一个夜晚,她身着乳白色的连衣裙,腼腆的站在灯火辉煌的大厅中央,朗诵了她自己创作的一首小诗:“……我赞美雪的纯白,它有着清纯脱俗的美……”这诗,不由使早已厌倦摇滚歌曲的我为之动情。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感到她的纯美。我偷偷记下了这首小诗,并把它抄在日记的扉页上。毕业前的两个月,是最紧张的,在物理提高班里,我第三次看到了她,那时,练习卷题目很难,我们提高班里的学生好多人不及格,我和她也不例外。物理老师又出了一份练习卷。测试还未到结束的时候,我早已做完,不耐烦了,东瞧西望。猛地,我看见她腿上摊着一本书,她正紧张的翻着。我彻底傻眼了,继然是充满内心的鄙视。这一次见面我和她疏远了。我不愿正视她的眼睛,我竭力回避着她,因为我知道多见她一面,就多了一分难堪。可造物弄人,在校演讲赛中,我又一次遇见她。她是参赛者。不可思议的是,她的演讲题目竟是——《谈考试作弊的危害性》。她依然是那身白色的连衣裙,依然带着几分腼腆,不同的是,这一次她更带有几分激动。望着她滔滔不绝的演讲,我感到一阵目眩。“……考试作弊,我以之为耻。靠这样得到的分数并不光彩……”这是一个个带刺的字,如一只只嘲讽的眼睛向我无情的眨着,我乏力的坐着,无动于衷的望着她,心里却坚定了我的想法——“我看不起你!”这次演讲她得了二等奖。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唯独我没有拍手叫好。回家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那张记着小诗的日记的扉页撕碎了…… 在这个特殊的场合,“她”纯净美好的形象被陡然高高“抬”起。“跌”,但不重,为下文做铺垫。白衣裙”、“腼腆”、“激动”、“作弊的危害性”、“二等奖”,戏剧化效果重叠,人物重重“跌倒”!
◆ 【评析】
本文对“她”的描写采用了“抑扬法”中“欲抑先扬”的手法。初识她时的纯净美好与了解她后的言不符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在一次试场上初识了她。后来看到她一身洁白如雪的连衣裙,再听到她朗诵的一首赞美雪的小诗,“我”对她产生了好感;但另一次物理考试,她竟作弊,使我对她产生了鄙视的情感,更令我憎恶的是她竟然在演讲中大谈作弊的可耻。言不符实,外表与内心不一致,我看不起她。作者把自己这一感情的变化寄托在一个细节上:把诗记在自己日记扉页上,尔后又愤怒地撕掉扉页。文中所记的事情来自于中学生的生活,对比鲜明,反映了中学生的爱憎、是非观念,有一种亲切感。
二、悬念法
巧设疑团于开篇或中部,再随情节一一解开,就是悬念。悬念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视需要而定。它可使情节发展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如《驿站梨花》,悬念迭起、波兰不断是文章特色。这主要得益于素材安排巧妙,从而使情节常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深山月夜,正焦急时,“我们”发现了小茅屋;小茅屋却没有人、没有灯、房门反扣。用炭字写着“请进”二字,让人感到好不神秘。谁是房子的主人呢?是瑶族老人?老人说他不是。到底是谁?该感谢哈尼小姑娘吗?她说:“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全文误会重重,扑朔迷离,悬念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通过这些悬念的设置,文章回环曲折,波澜起伏。
运用这钟方法,应注意两点:一、悬念既要推动情节发展,更要与中心相关;二、自然设置悬念: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既新奇,又能达到生活的真实。
【例文展示】
烛光泪·心之泪我的思想在停电的黑夜里挣扎着,向母亲认错说声对不起吧,我蜷缩在沙发里踌躇着,但却始终没有勇气站起来走进母亲的房间。 客厅的茶几上赫然地立着一根蜡烛,烛光摇曳不定,亦如我的心,。抽出课本想复习一下,怎奈愧疚之情已将我的心完全占据。习惯性地抬头却瞥见那燃着的蜡烛,滴滴鲜红的烛油不时滑落,砸在茶几上,溅出一朵朵美丽的红色花瓣。我的思绪随着这凄美的花瓣飞舞起来…(倒叙写法,由眼前景象进入回忆;蜡烛是景,暗喻人情,能提点中心。)“您——您怎么能瞒着我去找老师呢?您不就想知道这次考试的成绩吗?您为什么不先问问我?您太不信任我了!”我将最近所有的苦闷、烦躁与压抑全部都倾泻了出来。母亲静静地听完我的一番话后,一言不发地拖着一条病腿挪进了她的房间。就在她转身时,我偷偷地瞥了她一眼,只见她那厚厚的嘴唇微微地张合着,似乎想说什么但又强忍着没吱声,还有那双似饱含太多复杂情感而我又不能读懂的眼睛……我想她大概是理亏了吧。这一段日子成绩下滑,也并非我所想啊。说实话,那少得可怜的分数真的使我难以启齿。因此,我不想告诉她,甚至惧怕她问起,难道这是我错了吗?而她是我的母亲——我最亲密的人,怎么可以这样不理解我,反而向我的伤口上撤盐,我无法形容当时听说此事后的沉痛心情。自此以后,我用我的漠视同她冷战,当然我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但我却从不知道我深深地伤害了母亲,直到有一天—— “最近怎么了?上课昏昏沉沉,作业也做得马马虎虎……”班主任找我谈话了,对此我无言以对,只是机械地立在那儿。“你母亲对你期望很大,她听说你上次考试发挥失常,怕给你造成心理负担就没敢问你,焦急万分地来到学校找我了解你近来的情况。你母亲不容易啊,骑了十几里路的自行车,不知摔了多少跤,还再三请求我不要告诉你 你可千万要争气啊!”什么?怕我压力过大才……怎么可能?那我又……大脑在那一刹那间变得空白起来,在其中显现得愈加清晰的是母亲拖着一条病腿艰难地骑自行车的情形,还有那双让人心碎的眼睛…… 蜡烛依旧平静地燃烧着,烛油依旧迅疾地滑落着,凝固成灿烂的花瓣。那是烛的血泪吗?母亲多像这无私的蜡烛,燃烧了全部的母爱,用全部的心血来照亮我的未来;但母亲又不同于蜡烛,她为我付出的是心血,却把苦涩的泪水流进自己的心里,并深深地藏起。这种爱用眼睛是感受不到的,只能用真心去体会。(收束,深化主题。)想着想着,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我抹干眼泪站起身来向母亲的房间走去……(呼应开头,又一个“圆”。) 到底为什么事呢?疑窦顿生,悬念顿起。将悬念推进一步:“我”误会母亲,母亲欲言又止,且拖着病退。这是完整的悬念。悬念曲曲折折地澄清,心理曲曲折折地推进;必须要一支蜡烛,才能点醒我的“心”。
◆【评析】
巧设悬念,跌宕起伏是这篇考场作文的特点。情感推进很到位,这得益于巧妙地设置了悬念,真实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文章由眼前烛光,转入对往事回忆:不解——冷战——老师解开心结……情感曲曲折折,一路写来,层次分明。
三、误会法
由误会引起矛盾,推动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就是误会法。它求新、求意外,但又须真实得有道理。只有符合情理的人和事,才能波澜曲折,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使整个作品引人入胜,意味深长。
【例文展示】
一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已经很晚了,很累并有点烦,他发现五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爸,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问。(儿子问了不该问的问题,父亲生气了。铺垫。)“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哀求。“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20美金。” “喔”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父亲发怒了:“如果你问这问题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或东西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着, 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5岁孩子借钱?父亲发怒!“发怒”还是铺垫,它推进故事。目的是“他为什么要借钱”?悬念一。)小孩安静地回自己房并关上门。(不合情理地安静。为什么?悬念二。)父亲坐下来还生气。约一小时后,他平静下来了,开始想着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也很少要过钱。父亲走进小孩的房:“你睡了吗孩子?”“爸,还没,我还醒着。”小孩回答。 “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我将今天的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美金。” “爸,谢谢你。”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父亲生气地说。(儿子有钱还要借钱,波澜再起,悬念三。)“因为这之前不够,但我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爸,我现在有20块钱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误会初步产生。误会加深。误会因为父亲的反思而缓解,但并没有解开。误会更进一步,波澜推至顶点。解开谜底,误会消除。波澜平复,余波在心里。
【评析】
“尺水兴波”,说的就是这样的文章;“天然去雕饰”,说的也是这样的文章。爸爸以为儿子已经有钱还要借钱,生气了。爸爸不知道儿子借钱的真实意图,产生了一个又一个误会。文章直到结尾才解开谜底——“爸,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说的时间吗?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因为误会,故事产生了震撼人心、感人至深的力量!
四、突转法
指事件没有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而是中途发生逆转。这种转变或表现为喜事突然变成悲事或表现为人物从顺境突然转变为逆境,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反之亦然。如小小说《一幅国画》(片段):
四年一度的干部选拨回忆就要召开了。牛部长像往常一样,兴奋地欣赏着礼品。
嘿嘿,这是什么?他怀着极大的兴趣将一个纸筒展开,啊!是一幅国画!牛部长高兴极了!因为他姓牛,而画的又是一头“孺子牛”,赞誉之意跃然纸上。
不过,作画者似乎功底不够,把牛画得有点像鼠。突然,牛部长从画下发现了一行小字,他连忙凑上去看,还看不太清,又赶紧从上衣口袋拿出老花镜,看了起来。那是用蓝色圆珠笔写的,上面写道:“远观看似牛,近看不是牛。不把田耕地,只把香油偷。”
牛部长怀着兴奋地心情欣赏礼品,谁知却是一副讽刺之作,心情一下降到极点。这种前面层层渲染蓄势,高潮时笔锋陡然一转,忽然出现另一种意想不到的结局的构思方式犹如平地一声春雷,让人耳目为之一震。
五、对比法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人物、事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方面的比较,最能够彰显人物的性格和事件的本质。而强烈的对比反差,也能够使读者的阅读心理形成落差,获得美感。比如小小说《刘一刀》:、
刘屠户,名准。自幼随父卖肉,练就一刀割肉不差分毫,曾上央视一展绝技,人送外号刘一刀。因其好功夫,每日其肉案前人头攒动,生意火爆。
一日,一云游僧过此,视其绝技。先要十八斤八两。刘一刀手起刀落,上称,准。再要八斤八两,刘再挥刀,上称,准。僧不服,出一珍珠为赌资,再要一斤八两。此珠也,大如鸽卵,重约二两,通体晶莹,熠熠放光,乃一稀世宝物。围观者无不讶慕。刘一刀目呆呆睹此物半晌,持刀抖抖不能自已。众人催促,犹豫再三乃下刀,上称一约,一斤六两。僧收宝珠,大笑而去。众皆嗟叹。刘一刀绝技破矣,自此不复称一刀。
在金钱的诱惑面前,绝技却不显灵,这个深刻的主题是通过对比的方式表现得。文章内容虽短,却波澜陡起,引人深思。
六、伏笔法
伏笔,是指前文埋伏的线索,对将要出现的人物、事件预作的提示;照应,是指在后文中回应伏笔,做出具体的描述或交代。“前有伏笔,后有照应”技法的运用,能够使情节跌宕有致,脉络分明,构思也更加严谨。如《项链》中对项链是赝品的暗示:玛蒂尔德借项链时,佛来恩节夫人随便的态度,说明项链并不贵重;丢失项链后,玛蒂尔德夫妇拿着盛项链的盒子找到那家珠宝店时,老板说他没有卖出这挂项链,只卖出这个盒子,说明盒子和项链不是原配,项链有可能是假的;还项链时,佛来恩节夫人甚至没有打开看过,再次说明所借项链并不贵重。
七、巧合法
巧合法就是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碰巧相遇或相合,使矛盾骤然或突然得到解决,从而产生文势起伏曲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安排了许多巧合。篇首写林教头巧遇李小二,为下文写李小二知恩图报埋下伏笔。后写李小二巧遇陆虞侯,牵出林冲上街买刀准备复仇的情节。再写草料巧遇大风雪。正是风大雪紧,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是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大石头顶住庙门,从而听到了仇人的谈话,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他忍无可忍,愤而杀敌,实现了情节上的大转折。整篇文章,连设巧合,环环相扣,推动着情节的不断发展,呈现出无穷的艺术魅力。
八、情感曲折法
人的感情由于受外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往往错综复杂而又变化多端。采用这种结构时,其矛盾冲突的线索虽然比较单一,却起起落落,犹如黄河九曲。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围绕着“狗的主人是谁”这一案件,警官奥楚蔑洛夫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情感经历了五次变化。善变成了奥楚蔑洛夫主要的性格特征。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滑稽的故事,把讽刺的利刃对准沙皇专制制度,有力地揭露了反动政权爪牙们的无耻和丑恶。
九、欲擒故纵法
当敌人锐气尚盛时,我方故意避站示弱,骄纵敌志,使其懈怠,丧失警惕,而后乘机擒之。这就是军事上常用的欲擒故纵之计。其中,“纵”是到手段,“擒”是目的,放纵是为了更好地擒拿,是在充分掌握解决矛盾主动权基础上的一种机智。写作中为使情节波澜迭出,造成山重水复的表达效果,也常用这一方法。如《水浒传》“林冲棒打洪教头”中,作者写作目的在于表现林冲的武艺高强和谦和大度,但文章并没有一下子揭示,而是先写林冲拜见洪教头,洪教头傲慢无理,这是一纵;洪教头说林冲是假教头,诱讨酒食,林冲默不作声,这是二纵;林教头提出比武,林冲却称不敢,这是三纵;林教头气势汹汹来攻林冲,林冲避让,这是四纵;接着开枷,拿二十五两银子为利物,这是五纵;最后,林冲一拳打倒洪教头,终于一“擒”。这种写法,使得文章有张有弛,人物性格也得到很好地表现。
在写作中,使事件起波澜的方法很多,一篇文章也往往不只用一种方法,而是综合运用几种方法,这样容易使文章一波三折、平中见奇。值得注意的是,事件本身的波澜,不能生硬为之。不要为了过度追求事件的繁复曲折,而脱离中心,徒使文字冗长拖沓;或者情节构思老套,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事件走向,达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或者为了叙事曲折而穿凿附会,破绽百出。
技法训练
1.给下面的片段写结尾并拟标题,尽量前后对比,形成强烈“反差”。
(1)《 》
送礼的人都走了,牛书记像往常一样,兴奋地欣赏着礼品。
“嘿嘿,这是什么?”他怀着极大的兴趣拿起纸筒展开,啊,是一幅国画!牛书记高兴极了!因为他姓牛,而画的又是一头“孺子牛”,赞誉之意,跃然纸上。
不过,作画者似乎功底不够,把牛画得有点像鼠,突然……
【提示:注意牛书记刚看到画时的心情(牛书记高兴极了!因为他姓牛,而画得又是一头“孺子牛”,赞誉之意跃然纸上),那么,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心情又该如何?(痛苦?尴尬?)是什么让他的心情产生如何强烈的反差?】
(2)《 》
某厂“振兴中华”读书演讲比赛进入高潮。
“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论监守岗位’。演讲员方婷婷嗓音甜润,吐字清晰。突然……
2.续写故事,运用悬念手法,尽快使故事有波澜。
材料:
◆一个军人把鞋放到修鞋铺去修,却一直没有去取……
◆以“鞋”为线索,用巧设悬念的方法,构思一篇小小的记叙文,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1.参考示例:(1)《牛耶?鼠耶?》:一只猫窜了出来,直扑那幅国画!牛书记吓了一大跳,再捡起画细看,一张老脸都绿了:这不分明画得是一只硕鼠吗?看着屋子摆得满满的礼品,想着刚才误以为自己被赞誉为“孺子牛”,牛书记的老脸又由绿转红了……(2)《最佳演讲》:她看了一下手表,对观众说了声“对不起”就走下台,一直走出礼堂。一分钟、二分钟……五分钟过去了,底下的观众急了,“哪儿去了?”“怎么还不回来?”“真不像话!”整整过了十分钟,方婷婷才从外面回来,又走上了讲台,再次响起了她甜润的嗓音:“像我这样,行吗?”停了停又说:“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观众一愣,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2.参考示例:鞋一天,两天,一个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的余辉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但是,他没有看到。(波澜欲起,先“伏”一笔)又是一个傍晚,一位瘦瘦的军人来到修鞋摊旁说:“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鞋?”“啊……对呀。”(缓“起”)“要付多少钱?”小鞋匠略一沉思,说:“修鞋费一块五,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毛,您给两块钱得了。”军人把两块钱递给他,小鞋匠收好钱后:“怎么大个子没来?”“他……上前线去了。”说完,军人转身就走。(再“起”一点)“哎,”小鞋匠提起那只鞋,赶忙喊道,“鞋子,鞋!”军人止住了脚步,用低沉的声音对小鞋匠说:“用不着了,他的双腿,已经在前线医院里……他特意来信嘱咐我把钱送给你,谢谢你了!”说完,军人迈开大步走了。(陡“起”,戛然而止)
作文训练
根据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
题目:真没想到……
要求:用波澜起伏的笔法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提示:本文的题眼是“没想到”,文章内容应是由“没想到”引发出来的、出乎自己意料的事。题目限定了所写对象是“我”,因此,文章的内容一定要自己亲身经历的,切忌编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