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过渡照应
技法指导
一篇文章在段与段之间的内容跳跃性很强,需要用一两句话过渡一下,这样思路就会很顺畅,没有断裂不衔接的缺陷,同时也要注意过渡的内容不能太多,多了反而显得繁琐累赘。如果文章缺少照应,就会给人一种不完整或是偏离题意的感觉。因此,必须注意照应的问题,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结构完整的。
一、如何过渡
俗话说,过河架桥,上山铺路。所谓过渡是指文章内容的前后衔接,由前一种意思自然地引出后一种意思。它的任务就是把文章前后的段落、层次连接起来,使人有一种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之感,使人感到中间没有间断或跳跃。
一般说,下列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1.在文章开头段与正文之间使用过渡。
有些文章开头使用倒叙的方法,或由眼前的景物的触发引出事情的叙述,这时,为了使开头部分与正文衔接紧密,往往使用过渡。
例如:每当我看到桌子上的小瓷猫,一件往事就涌上心头。
那是一年前的事……(过渡,既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又把读者带入回忆,自然引出正文)当时,我所在的班,……
2.在叙述顺序转换之间用过渡。
由顺叙转为插叙;或由插叙转为顺叙时,需要过渡;顺叙与倒叙、插叙等相转接时,需要过渡。如:运用插叙时,在起止处,需要过渡。又如: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当引入倒叙时,要交待清楚;当事情交待完毕,仍回到顺叙时,也要过渡。
例如:在《故乡》一文中,在“我”与母亲的对话中插入了对闰土的回忆:“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部闪电似的苏醒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这篇文章在顺叙的过程中,用“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过渡,插入对少年闰土的回忆。
3.在文章内容由一层意思转入另一层意思时用过渡。
有些文章常常选择几件事,从不同角度共同表现主题,由于这几件事可以独立表达完整的意思,事与事之间缺乏必然的逻辑联系,为使结构严谨,往往要用过渡。
(1)启下过渡(一般指内容由总到分的过渡)
例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段:“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以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其中“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句就是由总到分的一个过渡句,该句后面的连续七段均写童年时在园中经历的乐事。
(2)承上过渡(一般指内容由分到总的过渡)
例如:海伦·凯勒《我的老师》最后一段的“我是通过生活本身开始我的学习生涯的”一句就是由沙莉文女士对海伦·凯勒从生活中一个个具体事例的叙述向最终的集中评论的过渡。
(3)承上启下过渡(用于由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
例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便是由对先生读书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的忘我状态的描写转入对学生们开始做小动作的描写(“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
4.文章在人物转换、表达方式改变时用过渡。
记叙的过程中,有时需要转换人称,或需要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为另一种表达方式(主要指由叙述转为议论;或者说由议论转为叙述时),这也往往要使用过渡。
例如: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过渡,由我换为战士)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过渡,由议论换为叙述)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边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
5、记叙时间发生转换;或地点发生转移时,需要过渡。
例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由“百草园”部分转移叙述到“三味书屋”部分时,因地点发生转移,所以用第9段来过渡: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总之,凡思路转折、叙事更迭、人物转换、论题变化、总分起止以及表达手法转化等处,都要安排过渡。但是,有的文章,层次之间,段落之间具有自然过渡的属性,上下意思很紧密,就不必另加什么过渡段落、过渡句。
(一)过渡的方式
各个段落之间,常用的过渡方式有三种:
1.词语过渡法
当文章上下层次的内容比较单一、两层意思相近时,或两层意思的转换、跳跃不大的地方,可用过渡词或词组。时间转换用时间词,地点转换用方位词,表示意思转折的用“然而”、.“但是”、“可是”等,表示结论的用“由此可知”、“可见”等,表示因果关系的用“因为”、“所以”等,表示总结的用“综上所述”、“总之”等。
2.句子过渡法
当上下两个层次的内容比较复杂,层次之间的意思有较大转换或跳跃时,用过渡词语可能连接不起来,但用一个承上启下的简单句子来过渡就可以连接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用过渡。如有一篇文章,上一段写了广州的冬天,下段要写上海,就用设问句过渡:“广州的冬天是这样,上海呢?”再如天津卷一考生作文《人之常情》,文章从常情的思念入手探讨生命的意义,从几个角度引发对人之常情的探索。用“常情的思念是美丽的,但一定要有距离”,“常情的思念是痛苦的,但必须是曾经给予”,“常情的思念是珍贵的,但可能会付出代价”几个承上启下的句子进行过渡,把司空见惯的人之常情写得很动人。
3.段落过渡法
当两个层次的意思相隔很远,有着很大的转换或跳跃时,就应该用过渡段。这种过渡段虽然自成段落,但都是句子不多的小段,有的甚至只是一个短句子。有这样一个过渡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课文的前半部是写恩格斯在生活上帮助马克思的事,后半部写两人在共产主义事业上如何亲密合作,两部分的事虽然有内在联系,但是从生活转到事业跳跃很大,就用了过渡段,把不同内容的两个部分自然而严密地连接起来。
过渡处理得好,文气才贯通,文章的结构才能严谨,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过渡。有些同学作文时,往往忽略这一点。下面这篇文章就是这样。
阿毛,你真行!
“阿毛娶新娘子啦!”这个消息一下子在我们里弄传开了。我跟着大人去看热闹。啊, 新房真阔气!一套奶白色的家具美观大方,电视机、录像机、电冰箱、洗衣机应有尽有。当了新郎的阿毛,身穿崭新的西装,系着大红领带,真是与平时判若两人。瞧!新娘眉清目秀,真漂亮。“阿毛,你真行!”我不禁赞叹道。
阿毛的父母相继病死,他就成了一个孤儿。那年,他才20岁。为了生活,他原先摆了个大饼摊,但赚钱不多。前年,他听到看到许多人靠自己的劳动走上了致富之路。他决定闯一闯。
于是他四处借钱,凑足了两千元,开了一家烤鸭店。为了备货源,他每天一大早就去采购。为了把鸭子烤得色、形、味都好,他钻研技术,还请教别人,终于掌握了一手烤鸭本领。所以他烤的鸭往往供不应求,每天卖出一百多只呢。
他正忙着,一位大娘来到拒台前,吃力地说:“小伙子,我老伴快不行了。他说要吃烤鸭,请你帮我拿一只吧!”阿毛一听,忙说:“大娘,烤鸭全卖光了。要不,我马上给你烤一只。您留个地址,待会儿我给您送去。”大娘留下地址,半信半疑地走了。阿毛捧了一只烤鸭,送到大娘家。大家都夸阿毛是个想顾客所想、急顾客所急的好个体户。
正因为如此,阿毛才成了万元户,而且被评为区里的五好个体户,现在又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新家庭。
啊,阿毛,你真行!
这篇文章由于过渡处理得不好,因此读起来意思不太连贯,也影响了文章结构的完整严谨。我们不妨试作分析,来看一看文中哪些地方缺少了必要的过渡。
(1)文章第一节写阿毛娶新娘,大家去看热闹。把事情的结果提前写在开头,这是倒叙写法。第二节写阿毛决心走致富之路,转入顺叙。其间原文少了必要的过渡,衔接不上, 因此行文结构松散了。可安排过渡段,用“那么,阿毛怎么会有今天这样的家境呢?话还得从头说起”之类的语句来过渡。这样,前后表达的意思才连贯。
(2)第三节是概括叙述阿毛烤鸭店的情况,第四节是具体叙述阿毛接待一位大娘的事例。两节之间意思脱节。可用“阿毛不但烤鸭烤得好,而且待客也热情周到”这个递进复句来过渡,这样承上启下,就把上下两段文字紧密地衔接起来了。
(3)第一节写“我”去阿毛家看热闹,视线由家具家电转到新郎新娘身上,可在“当了……”一句前加上过渡词“再看”,如此由物写到人,过渡就比较自然了。
(4)第四节写道:“大娘留下地址,半信半疑地走了。阿毛捧了一只烤鸭,送到大娘家。”这前后两句之间意思不连贯。大娘走后阿毛就去送鸭吗?有那么快吗?显然不合情理:倘若加上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如“一小时后”,那么,上下文之间的意思就连贯起来了。
(5)除此之外,还应在第二节交代一下阿毛父母相继病死的年月,在第四节头上加上“有一天”。这样就使节与节之间的连接更自然,事情的来龙去脉更清楚,文章结构更完整了。
而过渡处理得好的文章,文章的结构就严谨,比如下面这篇文章。
【例文展示】
陷阱
他紧缩着眉头,背着手,一步一步缓缓地走着,走到这头,又折回去,走到那头,又折回来。堂前的那炷香缓缓地燃烧着,烟气缭绕。在堂外,吕后派来的使者垂手站立,静静地等候。
韩信迟疑了。这位曾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处事果断、头脑冷静的人迟疑了。吕后派人请他参加庆祝汉王打胜仗的宴会。隐约地,他感到有一丝危险,凭着多年驰骋沙场的经验他感觉到了。他明白兔死狗烹的道理,却没想到这厄运来得这么早。这么说,汉王已经决意要除掉他了?尽管他早已被剥去了实权,只保留了一个大将军的虚名。
他的手心渗出了汗;如果不去,该怎么向吕后交代呢?他抬头望了一眼那使者,恰好和那使者的目光交遇。使者并没有躲避,而是轻轻地说了句:“萧丞相也将出席。”
这句事先由吕后交代好的话似乎洞穿了韩信的心,他的眼睛豁然一亮:“萧丞相!”是的,萧丞相——他的挚友、良师。韩信望着那缭绕的烟气,陷入了沉思……
同邑的人嘻嘻哈哈地笑着,要他从他们的胯下爬过,韩信缓缓地弯下了腰。
漂母每天给他拿来食物,尽管她自己也贫穷得靠洗衣为生。
他缓缓走出刘邦的帐下,对着皓皓明月长叹一声,心里充满着迷惘、痛苦。他随着逃亡的士兵漫无目的地走着。身后一阵马蹄响,萧何那清晰的声音如同那清冷的月色一起穿入他的心中:“韩信留步!”尔后是月下对酌,畅叙心曲。那晚,他会心地笑了,如那轮满月一样清纯。
“是的,萧丞相是我相交多年的知己,若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日。”韩信的眉头舒展开来,重重地吁了一口气,恢复了往日的神采:“走吧。”使者露出了一个不易觉察的诡秘的笑。
韩信轻快地跳上了前来接他的马车。马车“嗒嗒”地响着,扬起岁月的风尘,向未央宫驶去。那天,韩信没有从未央宫走出,以后也没有。
◆写作点评
文章结构的严谨体现在细微之处。比如开篇便直写面对吕后邀请韩信的迟疑,使者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萧丞相也将出席”及下段的一句“这句事先由吕后交代好的话似乎洞穿了韩信的心”的自然过渡,却是文中至关重要的一笔,它既写出了吕后等人的奸诈,也巧妙地使文章过渡到韩信对往事尤其是对萧何与自己之间深厚情谊的追忆,也正是插叙的这段追忆最终打消了韩信的顾虑,使韩信走向未央官,走向不归路。
(二)过渡的主要形式
1.叙述过渡
指连接段与段、章节之间的叙述性文字。如中考满分作文《飞动的日子》就采用了这种过渡方式。
我们年轻,因为我们真诚;我们自信,因为我们善良;我们潇洒,因为我们热爱生命。成长中的每一个人或许都经历过初三这一年,或许都尝到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但最令我难忘的却是初中生活中的一个个慢镜头……
运用指南:这一段作者直接叙述,将目光指向初中生活,拉开了故事的序幕。简洁朗快,自然流畅。此法常用于记叙文。
2.设问过渡
指利用设问句做段落、章节之间的过渡。有的只有一句,有的单独成段。如作文《四季世界情》的每一段过渡都是采用设问形式。四段的过渡句是:“春天,你是否被那可憎的病菌搞得心烦意乱?但你又可曾想过大地复苏便在春?”“夏天,你是否被那灼人的烈日烤得面红耳赤?但你又可曾想过冰凉的河水亲吻你时的舒心惬意?”“秋天,你是否感到‘自古逢秋多寂寥’?但你可知万般收获皆在秋?”“冬天,你可曾被寒风冷雪封在屋子里?但你又可知年长一岁便在冬?”
运用指南:这种过渡结合了设问与排比的特点,线条清晰,层次分明,意蕴深厚,不同凡响。此法常用于散文、记叙文。
3.排比过渡
指用排比段做文章各层或各段的开首句或结束句,构成层次或段落间的排比,由排比句替代内容的过渡。如作文《烙印》就是采用这种过渡方式。文章的前三段过渡句分别是:“还记得乌江边上的悲剧吗?”“还记得牙牙学语时,爷爷教你的那首《静夜思》吗?”“还记得他三起三落后依然坚定的步伐吗?”
运用指南:在这几句过渡句中,句子的结构基本是一致的,只需将个别词语稍加改动即可,运用起来并不难。此法可运用于各种文体。
4.标题过渡
是指在较长的文章里,在各部分之前冠以小标题连接文章整体的过渡。在各部分前加小标题,读者心理上会出现连续感,读完一个标题的内容,自然想到该读下一小标题了, 这样,文义自然就畅通了。如作文《时尚,是我的最爱》分设了三个小标题,讲述了三个小故事。三个题目是:“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特步”——非一般的感觉;“超级女生”——想唱就唱。
运用指南:三个小标题前后关联,自然过渡,非常巧妙。此法可运用于记叙文、散文。
5.转换话题过渡
指由一个意思转换为另一个意思的过渡。转换话题可以明白告诉读者。如作文《自信——照耀我们成才的明灯》有这样两段:
是的,自信是人生的一盏明灯,它照耀着我们成长,它照耀着我们走向成熟的人生。
先说一个真实的故事吧!
俄图著名戏剧家斯坦尼拉夫斯基……
运用指南:这种过渡方法简单实用,可以迅速转入下面的话题,显得简沽明快。此法可运用于议论文、散文。
6.关联词过渡
指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上下文贯通起来的过渡方法。这些词语有: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然而、可是、既然、即使、如果、只要、于是、因此等等。如作文《自立——自强不息》有这样两段:
什么是自立?大部分人会说: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就是自立。不伸手向家里要钱,自己打工,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这就是自立的表现。
但我觉得,如果上述这种种行为就是自立的全部内涵,那么对自立的理解就未免太肤浅、太狭隘了。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一个青年人的真正自立呢?
运用指南:以上三段内容的过渡结合了关联词语和承上启下两种过渡方法。思路清晰, 上勾下联,承上启下。此法可广泛运用于各种文体。
7.承上启下过渡
指在具有联系的两个层次或段落间.写上一句或几句既能承接上文,又能引出下文话题的过渡。这一句或几句起着联系上下文的作用。如作文《为自己撑起一片天》有这样两段:
当苍天下起了小雨,你会撑起一把伞遮挡;当严寒中狂风四起,你会为自己披上棉袄御寒,人也许无法改变环境,但人可以适应环境。
失败后,你不能改变事实,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运用指南:这里的过渡就是典型的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又开启下文,文意贯通,前后勾连。此法可广泛运用于各种文体。
二、如何照应
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说:“要是你在头一章里提到墙上挂着枪,那么在第二章或第三章就一定得开枪。如果不开,那枪就不必挂在那儿。”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技法呢?前面写到的事物,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到的事物,前面要有交代,这就是照应。照应就是文章在前后相应的部位上的观照、呼应,指的是在文章的某一个地方提到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东西或一个问题,可以不作详细叙述,只作简单交代。然后,在后面的适当地方,对于前面的伏笔加以点明或详述。这一伏一应,形成了文章的前呼后应,使全文的内在线索伏而不露、明断暗续、结构严谨、脉络贯通,浑然一体。假如忽视照应,就会造成上下文之间脱节,全文结构显得支离破碎。
照应大体上可分为八种粪型。
1.伏笔式照应
伏笔式照应,就是在文章的前面为后面设下埋伏的内容。这种照应,有的体现在事物上,有的体现在线索上,有的体现在情节上,用得比较多的是后者。伏笔式照应讲究的是“伏”,“伏”的内容设计要服从全文的主要情节,不能旁逸。同时,后文要有对前文“伏”的内容的说明,使“伏”的内容有个圆满的交代,从而形式前伏后应的密切关系,使文章结构严谨。
伏笔式照应既有单一性的,又有多样性的,前者按一条线索设置伏笔,单线发展,这种照应,比较简单,读者容易掌握。后者多方面地设置伏笔,也多方面交代结局,这种照应有一定的难度,读者不易把握,但用得好,可以增加文章的结构美。例如,《挺进报》就运用了这种多样性的伏笔照应。文章开头提到陈然:“决心学写仿宋字”,狱中党组织又指示陈然“心须坚持写仿宋字”,这两处都是伏笔,后来,特务们核对许晓轩的笔迹,得出“笔迹相同”的结论,这是对前面两处伏笔的交代,照应十分严密。如果前面没有那两处伏笔,这个结论就很难作出,如果硬写上这个结论,就显得突兀了,这是第一组伏笔式照应。又如,陈然被捕前,小心的把扫帚挂在窗夕钉子上,这是为什么呢?后面有照应:市委的同志来了,看到扫帚就立即转身走了,守候在屋里的特务们只能枉费心机,这是第二组伏笔式照应。再如,前面写党组织批评陈然写了报头,陈然接爱了批评,黄显声的报纸每天按时退回,铅笔等工具也都保藏得很好,后面写敌人搜查时没有发现任何线索,前后也照应起来,这是第三
组伏笔式照应。再如,前面写纸条上的消息来源是黄显声的报纸,后面写许晓轩回答消息来自于管理室的报纸,结果,搬来报纸,果然找到了那条消息,这是第四组伏笔式照应。出自于不同的段落,有事有人也有物,多角度设计,多方面照应,前有伏笔,后有交代,细针密线,关联紧凑,使全文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文章结构很美。
伏笔式照应的关键,是要设计好“伏”。这种“伏”可以是一次,也可以是两次乃至多次,但交代只有一次。因而待第一次“伏”设计好后,就在考虑怎么把这次“伏”的内容向
前发展,在何处结束这次“伏”,不一定在文章结尾收束。对前面设计的“伏”,后面一定要有其结果的交代,千万不能遗忘和疏漏。
2.细节式照应
细节照应,就是通过对事物细枝末节和多次描写而形成的照应,以此来表达感情、寄托思想、表现个性,是一种生命力强、效果上乘、给人们印象深刻的照应方法。细节照应的文字,一般比较简洁;照应的位置,可以遍及各个段落,开遍收束,承转圆合,均无不可,十分自由。
细节照应的特点,一是真实性强,细节照应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内容进行提炼强化的结果,给人的感觉是真实可信的,实实在在的。二是生命力强,这
种照应对读者产生的印象是最为深刻的,即使是一景一物、一招一势,也会给人永久难忘的印象,因为它特征鲜明,描写细致,贴近生活,耐人寻味。三是运用频率不高,因为它与细节描写不同,具有成套配搭的特点,难以频繁运用,有时一两套就足够了。
细节照应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动作细节,形象细节,景物细节,语言细节,物件细节,服饰细节,情节细节等,现就其中的两种稍加阐释,可见一斑。
一是动作细节的照应,就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节性动作的描写,来构成照应关系。动作细节的位置,宜间开一段距离;动作细节的类别,可以是同一动作的重复,也可以是有一定因果、顺承等连贯性动作的展示,还可以是有较强对比性动作的环扣。这种照应运用频率最多,因而在细节照应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例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名篇《孔乙已》中: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这句话先后出自小说第四段和第十段,是动作细节描写,前者体现在一个“排”字上,后者体现在一个“摸”字上,这两个动作细节,就形成了对比性的照应关系,显示了孔乙已命运发展的脉络。
二是物件细节的照应,就是通过对某个物件的细致描写和客观展示,来构成照应关系,物体多以小而平凡的东西为主,主要对人物起衬托作用。例如,苏联作家苏西蒙洛夫的《蜡
烛》,就采用了这种细节照应。照应的位置是小说的后半部分,照应的物件是老妇人45年前结婚用的一双喜烛,而现在她把蜡烛插到了烈士的坟头上,作者对蜡烛就进行了多次描写,反复纷呈,形成细节照应,从而有力的表达了老妇人对烈士的悼念之情。
运用细节照应法在注意两点:一是细节照应必须真实,至少要符合艺术的真实,因为虚假的细节会损害人物的形象,损害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二是细节照应要融于具体的情境之中,既显得非常突出,又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这样的细节的照应,才是成功的。
3.分合式照应法
分合照应,就是在行文之中,通过分与合互相关联而形成的一种照应方法。“分”在文中表现为并列性的内容,并列内容的标志是可以互换而不影响结构的完整和内容的完备。如写笔,先写钢笔,后写铅笔,或者反之,都无不可。“合”在文章中表现为总体性的内容,是对“分”的内容的总领或总收。就分合位置来看,“合”的内容多用于开头、结尾,“分”的内容几乎都出现在文章的中部,是主体部分,是内容中最具体的文字。
分合照应的特点,一是规律性强,不管怎样行文,照应的形式就那么几种,虽也有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二是依附性强,这种技巧,一般依附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只要是分合式的文章,必然运用了这种照应方法,它是为内容和结构服务的。三是严整性强,这种技巧,照应比较严密,结构比较严整,承转圆合,规范简明,读者易于把握要点。
分合照应法中“合”的部分均为概括叙述、总体说明、领起论述的文字;“分”的部分都是具体叙述、详细说明、分项论证的内容。“分”的内容要在“合”中提到,这样才能构成分合式照应。例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篇记叙文,以写人为主,照应的形式是“合一分一合”。文章共10个自然节,第一二节是概括介绍,为“合”的文字,体现的语句是“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家一直都有客人来。”有哪些客人来呢?体现“分”的句子有:“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第三节):“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第五节);“接着来的是左拉”(第七节)。可见,每两节写一个人,又形成“分”的并列性的内容,照应的语句也都在段首,显得十分明确。最后,九十两节仍然是“合”:“渐渐地,人越来越多,挤满了小客厅”;“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陆续走了”。以此总收全文,既照应了中间六段的“分”,又照应了开头两段的“合”,使文章分合有致,照应十分严密。
运用分合照应法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抓大忘小,就是在全文大分合照应的过程中,还要兼顾有的段落里小分合的照应。二是在分合照应时,要防止重合交叉现象,特别是内容上,“分”的内容一定要是“合”中的一部分,而且“分”的几个方面也要处于同一层次。
4.设悬式照应
设悬式照应,就是在文章的开头设置悬念,然后将这个悬念不断推进,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最后释除悬念,抖开包袱,令人恍然大悟。这些悬念的文字和情节,上挂下连,前照后应,形成了很严密的照应关系。
设悬式照应的显著效果,就是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流连忘返的思想情趣,因为它既是情节的延伸发展,又是结构的前后关联。设悬式照应主要是从情节上考虑的,因而它与情节的发展、线索的延伸、顺序的牵引几乎是同步的,一致的,有时甚至是合体的。
例如《枣核>,这篇记叙文以“枣核”为题,也以“枣核”为设悬之物。文章一开头就设置悬念:访美之前,接到一位同窗的航空信,要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而且是“再三托付”,这是为什么昵?“我”感到“很蹊跷”,悬念由此产生。“我”一下车,他就殷切地问枣核“带来了吗“,显得很急切,“我”给他后,他“托在掌心”,显得很贵重,但没说明原因,情节又向前推进一步,环扣又紧了一次,照应又严密了一层。当“我”问他要枣核的用途时,他却很神秘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情节又近了一层,环扣又紧了一步。然后,他又向“我”介绍他的住房,介绍他的家庭,介绍他的花园栽种和布局,指指点点,让“我”参观,就是不提“枣核”。这几段,未明写枣核,实际上是侧面写枣核,在暗写枣核,是侧面照应,是内容和情节的照应。在悬念多次设置的基础上,主人公才最后交代要同窗带枣核的原因,释除了悬念:“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颗枣树。所以托你带几颗种籽,试种一下。”原来是这样的,是他热爱祖国思恋故乡的集中表现。最后,用了四段文字,记叙了他在外国对祖国和故乡依恋的情景和举动,照应悬念,使悬念的内容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扩展和深化。
用作设悬的对象很多,可以是事,可以是物,可以是人,还可以是某句话,某个动作,某个形象特征,某个细节等。设悬式照应往往要涉及文章的全篇,在运用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掌握设悬的节奏,越向后发展,悬念就越紧,不能有松散累赘之感。二是设悬要巧妙新颖,“巧”在悬念产生后不能一览无余,看了开头便知结尾,“新”在悬念一出就能扣住人,不能给人用过之感。三是悬念之处的语句要与开头设悬的语句大同小异,以达到照应的目的,加深读者印象。
5.题文式照应
题文式照应,就是正文中的词语与题目中的词语相同或相近,从而构成照应关系,实际上就是点题。题文中照应的显著特点,是扣题紧凑,关照严密,题能辖文,文不离题,可以避免走题旁逸,加深读者印象,有力地表达文章的主题。
题文式照应最常见的是题目与文首文尾的照应。文章的开头要点明题目,文章的结尾要总结全文,也往往要点明题目。这两处点题照应,是写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开头与结尾点题照应,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题目在开头或结尾的完整出现,有时单独列句,有时嵌于句中;二是题目在开头或结尾的零散出现,或在开头或在结尾出现题目中的若干关键词语,以达到点题照应的目的。例如《驿路梨花》,文章照应题目,主要是结尾一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落梨花处处开’。”这个结尾的重心是引出诗句,诗句中的前四个字就是本文的题目。可见,这篇文章是以引用为题,结尾点明了题目,从而紧扣了文题,强调了主题,韵味无穷,给人留下了不尽的遐想和深刻的印象。
题文式照应不仅开头结尾与题目相照应,而且也有正文处处都与题目相照应的,这种照应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运用得好,可以使文章增色很多,运用时,每写一段,每写一处,都要随时想到题目,能与题目挂联的,尽量用题目中的词语表达。例如《榆钱饭》这篇记叙文,就运用了这种照应方法。文章共32自然段,几乎段段可见题目的影子,不少段落直接点题,有时点“榆”(5次),有时点“饭”(4次),有时点“榆钱”(15次),有时点“榆钱饭”“(10次),总共点题达34次之多。这样,处处见题,时时点题,多角度照应,扣题严密,文章也结构严谨,生动活泼,很有感染力。
题文式照应,运用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简单重复,要多角度多方面地点题,也就是说,完整地点题要少,零散地灵活地点题要多,以增加记叙文照应的生动性。二是点题照应要恰到好处,以达到画龙点睛、突出文章中心的目的。
6.首尾式照应
首尾式照应,就是在文章开头出现的事物或语句,在文章结尾又再次出现,从而构成首尾呼应的关系,使全文形成一个首尾圆合、严密无懈的整体。首尾式照应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内容上,它可以强调某种思想感情.强化主题意义,加深读者印象,提高表达效果。二是在结构上,它可以增强文章的完整性和回环美。
首尾式照应在记叙文中的运用,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一是运用倒叙方法的记叙文,必然是首尾照应,这种情况最多,也最典型。例如《记一辆纺车》,它运用了倒叙的方法,首尾照应很严密。请看首尾两段的有关内容:
首段: “我曾经使用过一辆纺车,离开延安那年,把它跟一些书籍一起留在蓝家坪了,后来常常想起它。想起它,就像想起旅伴,想起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
尾段:“就因为这些,我常常想起那辆纺车。想起它就像想起旅伴和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围绕着这种怀念,也想起延安的种种生活。……”
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感情上、修辞上、时间上、地点上、表达方式上等方面,几乎都是相同的,前者放在开头,领起全篇,造成悬念,揭示主旨,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后者放在结尾,总结全文,强调中心,回扣文首。这样,既强调了作者与纺车的密切关系,又深化了纺车的不平凡意义,使文章形成了一个很严密的整体。
二是运用顺叙方法的记叙文,也有首尾照应的,但没有运用倒叙方法记叙文的照应那么周密,那么严整,运用的频率也不高,难度却较大,但如果运用得好,会产生别出心栽地效果,例如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用顺叙方法写成的记叙文,其中就运用了这种照应的方法。
先看开头:“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再看结尾:“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这两段文字的照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节的照应,即“散步”;二是人物的照应,即“我”母亲、妻子、儿子等祖孙三代四个人。而且,照应的顺序很有讲究,开头是“散步”总概,结尾是具体的“散步”;开头“我”到“母亲”到“妻子”到“儿子”,结尾依然是这样的安排顺序。这样照应,既有序,又有物,既合理,又严密。
首尾式照应是使文章完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运用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照应的语句要有所变化,不能简单重复,否则显得呆板;二是开头和结尾的文宁,要有明显的适应性,开头只能作开头,结尾只能做结尾,不能互换而用。
7.总结式照应
总结式照应,就是在文章有关段落的前面或后面,对土面或下面的内容进行总结或领起,这种总结总领式的语句或段落,至少出现两次,而且句式或段落的内容和形式基本相同,从而形成前后照应的关系,使文章浑然一体。
总结式照应既在内容上归束上文,领起下文,又在结构上勾连前后,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有的从内容上,逐层引向深入,有的从感情上,依次推向高潮。它在内容上以总结总领为主,在结构上以照应为主。例如《白杨礼赞》这篇文章,全文共9个自然节,总结式照应主要体现在第4、第6两节。第4节:“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6节:“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这两段文字,前者总结是第3节内容,后者总结第5节内容,它们都是一名话,都是独立成段,二者不仅内容相同,都是说白杨树的不平凡,都是说白杨树的评赞,而且句式也都是相同的,都是二重转折复句,都是判断句加否定句,实际上,只有两个词之差,其余所用的文字也都是相同的。这样总结,就构成了明显的照应关系,使文章前后相联,彼此关照,避免了松散和拖沓,强调了白杨树的不平凡意义,总结很有深度和力度。
总结式照应的另一种形式,就是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语句在文中多次出现,如果出觋在开头,则起领起作用,如果出现在中间或结尾,则起总结作用。这种照应阶段性不明显,但更自由灵活。《钓胜于鱼》这篇以记叙文为主的哲理散文,就采用了这种照应的方法。体现文章主题的语句是“我是为钓,不是为鱼”,这个句子在文中完整地出现有两次,一次是在第6节,二次是在第18节,除此而外还有与之相近的句子,如第10节:“能够欣赏钓,而不计较鱼”;如第17节:“不是为鱼的钓者”等。这些语句,有的用于段落的开头,有的用于段落的结尾,概括领起,总结归纳,前照后应,十分和谐紧凑。
总结式照应有明显的阶段性,阶段的体现有两种形式,一是并列式,像《白杨礼赞》;二是递进式,如《钓胜于鱼》。运用时,要注意文章的发展顺序,是并列式还是递进式。如果是前者,总结的语句可以相同:如果是后者,总结的语句就要稍有变化,要符合递进的内容特点,还有,总结的语句宜简不宜详,以概括为主,表达上一般是议论或抒情。
8.因果式照应
因果式照应,就是所记叙的内容前后有因果关系。它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具有完整性,即因和果的文字,尤其是“因”,交代得比较详细,一两句话不能解决问题,就用整段乃至几段文字去完成。二是具有重点性,即因与果两方面的文字不能平分秋色,要有所侧重,一般情况下,“因”是主要的,要详细记叙,而“果”是次要的,笔墨不宜多,常以交代性为主要特征。
因果式照应是十分严密的。运用中,它有两种情形:
一是先果后因,即先交代事情的结果,然后再一步一步说明原因,形成照应,这种照应,先设悬念,后释悬念,具有倒装的特点。例如《看戏》就运用了这种照应的方法。文章先说结果:“古树是静静的”,叶子同样是“静静的”,整个剧场“同样是静静的”,天气闷热,人挤的很满,“简直是一个人海”,这么多人,为什么这么“静”呢?原来,这里有一场演出,人民艺术家梅兰芳将要来这里表演;然后具体记叙梅兰芳的出场、演技、形象等。这是第一次因果式照应,以因为主,写了两大段,以果为次,仅用了两小段。第一次“狂暴的掌声“之
后,接着又先交代“果”:“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又静了下来,静得出奇,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观众“看得入了神”,然后写戏达到了顶点,记叙的高潮也达到了顶点,原因的交代十分清楚细致。这是第二次因果式照应,仍以因为主,用了一大段,以果为次,仅写了一句话。可见,这种因果式照应抓住了重点,关照严密,有明显悬念,可增加阅读情趣,增强表达效果。
二是先因后果,即按人们正常的逻辑思维顺序,顺向成文,从因到果,自然发展。但同样以因为主,以果为次。例如《老山畀》这篇记叙文,就是先写翻越老山界的原因和经过,包括瑶家歇脚,山腰露宿,到达山顶等。然后交代结果:“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给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这个结果,主要是体现在“完成了”、“克服了”、“战胜了”三个动词上,既是前文原因过程的自然归结,又是本文故事情节的自然发展,还点明了题目。这种照应,紧凑和谐,使读者易于把握文脉。
因果式照应主要是从内容上来考虑的,其难度,显然要比语句式照应大一些,运用时,要重点在“因”上多下功夫。原因的交代和叙述属于铺垫性文字,要写得充分实在,合乎情理,还要自然,有了这个前提和基础,结果的交代才有依据,才令人可信,才有力度。
学习借鉴
难忘那掌声 夏日的午后,漫步在校园的小路上,法桐正茂盛地生长着。抬头望去,夏日的阳光像被筛子筛过一样,细碎的光芒穿透枝叶,洒满一地,望着这斑驳的影子,记忆随之飘到那年夏天。 那年夏天,我正年少,花儿般的季节,凭着一腔热血参加了学校广播站播音员选拔赛。高傲自负的我总以为自己会成功,然而结果却令我羞愤。原本以为自己很优秀,失败的瞬间我恍然大悟:我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很平凡的女孩。在家,爸妈宠你,那是因为你是他们最爱的女儿;在学校,老师夸奖你,那是因为你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在同学间,你什么都不优越,你和别人是平等的。所以,从那以后,我不再锋芒毕露,而是低调处事;我不再自以为是,而是虚心向同学求教。然而遗憾的是,我不再朗诵。它是我心灵的一块疮疤,它疼痛地裸露在我的心中,我不愿再去碰触它。那是年少时一段痛彻心扉的记忆,我不愿让任何人看到我曾经的失败。就这样,默默地守着、守着…… 是谁说过,上帝关闭了你所有的门,但总会给你打开一扇窗。而敬爱的张老师便是那照进窗的阳光,驱走了我心底的阴霾。又一次,我们学校组织了演讲比赛。在张老师的支持、鼓励下,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参加了。每当我害怕的时候,张老师信任的目光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这次,我成功了。当我走上领奖台时,我看到了同学们为我鼓掌,还有张老师那一如既往的支持的目光。在这回荡的掌声中,我又找到了那个热爱朗诵的自己,我重新拾起了自信的行囊。在那之后,我变得坚强并且自信。事隔多年,我却永远忘不了那个夏天,那个在掌声中突然长大的女孩儿。哦,难忘那掌声! 与结尾遥相呼应。过渡段,承上启下。“又一次”一词起过渡作用,并照应前一次。照应题目,回应开头。
◆写作点评
小作者安排结构严丝合缝,行文中特别注意起承转合。开头由景物描写自然转入下文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又与开头相呼应,并且照应题目。主体部分对两次事情的叙述,中间安排了一个过渡段,完成了由一件事情到另一件事情的叙述,衔接自然。全文前后呼应,过渡自然,浑然一体。
技法训练
1.请在文章空缺处填写事件叙述结束后议论的语句,请注意与各个小标题相呼应。
带着记忆的行囊出发
日历是一个爱穿新衣服的小孩,每天总不忘换衣裳,我生命的列车飞快地行驶着,不知不觉已行驶过十三个小站。我打开生命的行囊,寻找着珍贵的记忆……
记忆·繁星点点
小时候,最愛趴在家中的小茶几上,用削得尖尖的铅笔在田字格中写下歪歪扭扭的“爸、妈、我”,红扑扑的脸蛋上洋溢着如画般的微笑。
后来,喜欢趴在窗口上数着窗前的落叶,落一片,就吃一根奶油棒棒糖……直到嘴里塞不下,直到小肚撑得圆圆的,嘴唇沾满奶油;喜欢夕阳西下,看天边云彩变幻,想象天空的神奇;喜欢烈日当空,躲在树荫下看蚂蚁搬家,欣喜不已;喜欢小雨沥沥,不顾大人呵斥在雨中跳跃,直至满身泥水;还喜欢繁星点点,躺在奶奶怀中,聆听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禁涕泪齐下,大叫“王母娘娘是个大坏蛋……”
①
记忆·花香缕缕
夜色已悄然拉开帷幕,寒意侵入心头。父母细碎的脚步渐行渐近,母亲轻轻地为我披上暖意融融的大衣。
父亲悄悄为我端来热腾腾的牛奶。刹那间,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一丝醇香溢满房间。回头望望,母亲的眼角多了几丝细纹,父亲的两鬓又添了几缕白发,泪水无声地滑过脸庞。记忆中,父亲的后背是我坚实的靠山,母亲的怀抱是我温馨的港湾;记忆中,爸爸严厉的脸庞也是一幅画,妈妈不休的唠叨也是一首诗。自己总成长在父母无言的呵护下。
②
记忆·浪花朵朵
考试过后,试卷上鲜红的分数像鲜红的小刀,狠狠地割着我的心,自信的我情绪一落千丈。周围的欢声笑语在我听起来是那样刺耳,天空中的小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落叶被风染上了悲伤的色彩,漫天飞舞。我漫无目的地徘徊在回家的路上,不知该怎么面对。
突然,一条河流映入我的眼帘,清澈的河水蜿蜒地流淌着,时而遇到巨大的石块,激起一圈圈洁白而美丽的浪花,起伏不定,而后又平静地向前奔去。刹那间,我豁然了,再大的困难也无法挡住我前进的脚步,③
。
整理好记忆的相册,小心地放进行囊,带着童真、感恩、坚韧,在人生的旅途上,我昂头前行……
2.请在文中空缺处根据上下文填上相应的过渡句。
窗里窗外
2008年初,一场50年不遇的大雪无声无息地覆盖了大地。优雅精美的雪花装点起纯洁无瑕的白雪世界,美得让人窒息。
我裹紧羽绒服,戴上绒帽,深一脚浅一脚地漫步到公园。那几棵年逾百岁的老银杏早已是银装素裹,偶尔有积雪摔下枝头或脆枝折断的“嚓嚓”声,便为这宁静的天地添上了一笔生动。
仰头注视豪华的红别墅——呵!它早成为白雪妈妈的孩子而一身素白了,明亮的落地窗户里隐隐约约呈现着电炉的红热,也为洁白抹上了一缕胭脂。
别墅的主人——那位年近四十的中年男人,正悠然地喝着热饮,腾腾的雾气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到温暖。虽然看不清他的面容,但足以想见,在热乎乎的暖房里看银装素裹,会是怎样的奢华与惬意!
① 。直到遇见她,我驻足。
她瘦弱的身躯被一大捆干柴压得佝偻着,只剩下凌乱花白的发丝在寒风中飘扬。她的棉衣——不,那只是件破袄,只能勉勉强强地抱住她的上身,又谈什么抵御凛冽的寒风呢?
我不敢上前,不敢面对她苍老的面容与凄凉的眼神,只好观望着,揣测她的来历与身世。或许她无儿无女,孤苦一个人?或许是不孝的子女将她抛弃?又或许……
② 。我突然间想到了窗里那位端着热饮欣赏雪景的男人。同是寒冷的冬天,同是洁白的雪,同是人格上平等的两个人,但仅仅隔着一扇窗的距离,那微不足道的几豪米透明玻璃,就足已将这世界分割成两种截然相反的境况——他安逸地享受生活的富贵,她却孤苦地忍受生计的重压;他闲适地品味热饮的香醇,她却虔诚地祈祷积雪的消融……
窗里的人,依旧静看闲庭花开花落。
窗外的人,依旧步履艰辛徐徐挪动。
③ 。
佛祖说:“众生皆平等。”哈弗里斯说:“没有低贱的人,只有低贱的心。”可是在这窗里窗外之间,有谁能打破这一扇玻璃,真正达到“众生皆平等”的境界呢?
我愿意冲破世俗的眼光,我愿意斫除名缰利索,我愿意坚定地打破这扇看似华美的窗——永远不再有高贵与卑微的隔膜!
◆参考答案 1.①在童年记忆中,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人间的一点一滴都是一颗颗明亮的星星,点缀在我生命的;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芒。 ②如水的亲情如同一朵朵绚烂的花朵,铺满我人生的小路,排列出一组平凡却足以让人怦然心动的;写满温馨却不定格,散发着缕缕淡淡的花香。 ③朵朵浪花在我心中唱响了一首悠悠的战歌。 2.①带着点儿欣赏,带着点儿艳羡,我无声无息地走着,任凭身后留下一串脚印。 ②又是一阵冷风,吹得我瑟瑟发抖。 ③窗里窗外之间,不知是否有人像我一样注视着两类不同的群体,并颇有感触地长叹一声!
作文训练
请以“ 是怎样 ”为题,选用上述过渡和照应的方法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1张PPT)
老 泥 阅 读 和 写 作 培 训
一篇文章在段与段之间的内容跳跃性很强,需要用一两句话过渡一下,这样思路就会很顺畅,没有断裂不衔接的缺陷,同时也要注意过渡的内容不能太多,多了反而显得繁琐累赘。如果文章缺少照应,就会给人一种不完整或是偏离题意的感觉。因此,必须注意照应的问题,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结构完整的。
技法指导
俗话说,过河架桥,上山铺路。所谓过渡是指文章内容的前后衔接,由前一种意思自然地引出后一种意思。它的任务就是把文章前后的段落、层次连接起来,使人有一种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之感,使人感到中间没有间断或跳跃。
一般说,下列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1.在文章开头段与正文之间使用过渡。
有些文章开头使用倒叙的方法,或由眼前的景物的触发引出事情的叙述,这时,为了使开头部分与正文衔接紧密,往往使用过渡。
例如:每当我看到桌子上的小瓷猫,一件往事就涌上心头。
那是一年前的事……(过渡,既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又把读者带入回忆,自然引出正文)当时,我所在的班,……
技法指导
一、如何过渡
2.在叙述顺序转换之间用过渡。
由顺叙转为插叙;或由插叙转为顺叙时,需要过渡;顺叙与倒叙、插叙等相转接时,需要过渡。如:运用插叙时,在起止处,需要过渡。又如: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当引入倒叙时,要交待清楚;当事情交待完毕,仍回到顺叙时,也要过渡。
例如:在《故乡》一文中,在“我”与母亲的对话中插入了对闰土的回忆:“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部闪电似的苏醒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这篇文章在顺叙的过程中,用“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过渡,插入对少年闰土的回忆。
技法指导
一、如何过渡
3.在文章内容由一层意思转入另一层意思时用过渡。
有些文章常常选择几件事,从不同角度共同表现主题,由于这几件事可以独立表达完整的意思,事与事之间缺乏必然的逻辑联系,为使结构严谨,往往要用过渡。
(1)启下过渡(一般指内容由总到分的过渡)
例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段:“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以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其中“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句就是由总到分的一个过渡句,该句后面连续七段均写童年时在园中经历的乐事。
(2)承上过渡(一般指内容由分到总的过渡)
例如:海伦·凯勒《我的老师》最后一段“我是通过生活本身开始我的学习生涯的”一句是由沙莉文女士对海伦·凯勒从生活中一个个具体事例的叙述向最终的集中评论的过渡。
(3)承上启下过渡(用于由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
例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便是由对先生读书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的忘我状态的描写转入对学生们开始做小动作的描写(“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
技法指导
一、如何过渡
4.文章在人物转换、表达方式改变时用过渡。
记叙的过程中,有时需要转换人称,或需要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为另一种表达方
(主要指由叙述转为议论;或者说由议论转为叙述时),这也往往要使用过渡。
例如: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过渡,由我换为战士)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过渡,由议论换为叙述)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边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
技法指导
一、如何过渡
5、记叙时间发生转换;或地点发生转移时,需要过渡。
例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由“百草园”部分转移叙述到“三味书屋”部分时,因地点发生转移,所以用第9段来过渡: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总之,凡思路转折、叙事更迭、人物转换、论题变化、总分起止以及表达手法转化等处,都要安排过渡。但是,有的文章,层次之间,段落之间具有自然过渡的属性,上下意思很紧密,就不必另加什么过渡段落、过渡句。
技法指导
一、如何过渡
(一)过渡的方式
各个段落之间,常用的过渡方式有三种:
1.词语过渡法
当文章上下层次的内容比较单一、两层意思相近时,或两层意思的转换、跳跃不大的地方,可用过渡词或词组。时间转换用时间词,地点转换用方位词,表示意思转折的用“然而”、.“但是”、“可是”等,表示结论的用“由此可知”、“可见”等,表示因果关系的用“因为”、“所以”等,表示总结的用“综上所述”、“总之”等。
技法指导
一、如何过渡
(一)过渡的方式
2.句子过渡法
当上下两个层次的内容比较复杂,层次之间的意思有较大转换或跳跃时,用过渡词语可能连接不起来,但用一个承上启下的简单句子来过渡就可以连接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用过渡。如有一篇文章,上一段写了广州的冬天,下段要写上海,就用设问句过渡:“广州的冬天是这样,上海呢?”再如天津卷一考生作文《人之常情》,文章从常情的思念入手探讨生命的意义,从几个角度引发对人之常情的探索。用“常情的思念是美丽的,但一定要有距离”,“常情的思念是痛苦的,但必须是曾经给予”,“常情的思念是珍贵的,但可能会付出代价”几个承上启下的句子进行过渡,把司空见惯的人之常情写得很动人。
技法指导
一、如何过渡
(一)过渡的方式
3.段落过渡法
当两个层次的意思相隔很远,有着很大的转换或跳跃时,就应该用过渡段。这种过渡段虽然自成段落,但都是句子不多的小段,有的甚至只是一个短句子。有这样一个过渡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课文的前半部是写恩格斯在生活上帮助马克思的事,后半部写两人在共产主义事业上如何亲密合作,两部分的事虽然有内在联系,但是从生活转到事业跳跃很大,就用了过渡段,把不同内容的两个部分自然而严密地连接起来。
过渡处理得好,文气才贯通,文章的结构才能严谨,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过渡。有些同学作文时,往往忽略这一点。
技法指导
一、如何过渡
(二)过渡的主要形式
1.叙述过渡
指连接段与段、章节之间的叙述性文字。如中考满分作文《飞动的日子》就采用了这种过渡方式。
我们年轻,因为我们真诚;我们自信,因为我们善良;我们潇洒,因为我们热爱生命。成长中的每一个人或许都经历过初三这一年,或许都尝到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但最令我难忘的却是初中生活中的一个个慢镜头……
运用指南:这一段作者直接叙述,将目光指向初中生活,拉开了故事的序幕。简洁朗快,自然流畅。此法常用于记叙文。
技法指导
一、如何过渡
(二)过渡的主要形式
2.设问过渡
指利用设问句做段落、章节之间的过渡。有的只有一句,有的单独成段。如作文《四季世界情》的每一段过渡都是采用设问形式。四段的过渡句是:
“春天,你是否被那可憎的病菌搞得心烦意乱?但你又可曾想过大地复苏便在春?”“夏天,你是否被那灼人的烈日烤得面红耳赤?但你又可曾想过冰凉的河水亲吻你时的舒心惬意?”“秋天,你是否感到‘自古逢秋多寂寥’?但你可知万般收获皆在秋?”“冬天,你可曾被寒风冷雪封在屋子里?但你又可知年长一岁便在冬?”
运用指南:这种过渡结合了设问与排比的特点,线条清晰,层次分明,意蕴深厚,不同凡响。此法常用于散文、记叙文。
技法指导
一、如何过渡
(二)过渡的主要形式
3.排比过渡
指用排比段做文章各层或各段的开首句或结束句,构成层次或段落间的排比,由排比句替代内容的过渡。如作文《烙印》就是采用这种过渡方式。文章的前三段过渡句分别是:“还记得乌江边上的悲剧吗?”“还记得牙牙学语时,爷爷教你的那首《静夜思》吗?”“还记得他三起三落后依然坚定的步伐吗?”
运用指南:在这几句过渡句中,句子的结构基本是一致的,只需将个别词语稍加改动即可,运用起来并不难。此法可运用于各种文体。
技法指导
一、如何过渡
(二)过渡的主要形式
4.标题过渡
是指在较长的文章里,在各部分之前冠以小标题连接文章整体的过渡。在各部分前加小标题,读者心理上会出现连续感,读完一个标题的内容,自然想到该读下一小标题了, 这样,文义自然就畅通了。如作文《时尚,是我的最爱》分设了三个小标题,讲述了三个小故事。三个题目是:
“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特步”——非一般的感觉;“超级女生”——想唱就唱。
运用指南:三个小标题前后关联,自然过渡,非常巧妙。此法可运用于记叙文、散文。
技法指导
一、如何过渡
(二)过渡的主要形式
5.转换话题过渡
指由一个意思转换为另一个意思的过渡。转换话题可以明白告诉读者。如作文《自信——照耀我们成才的明灯》有这样两段:
是的,自信是人生的一盏明灯,它照耀着我们成长,它照耀着我们走向成熟的人生。
先说一个真实的故事吧!
俄图著名戏剧家斯坦尼拉夫斯基……
运用指南:这种过渡方法简单实用,可以迅速转入下面的话题,显得简沽明快。此法可运用于议论文、散文。
技法指导
一、如何过渡
(二)过渡的主要形式
6.关联词过渡
指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上下文贯通起来的过渡方法。这些词语有: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然而、可是、既然、即使、如果、只要、于是、因此等等。如作文《自立——自强不息》有这样两段:
什么是自立?大部分人会说: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就是自立。不伸手向家里要钱,自己打工,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这就是自立的表现。
但我觉得,如果上述这种种行为就是自立的全部内涵,那么对自立的理解就未免太肤浅、太狭隘了。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一个青年人的真正自立呢?
运用指南:以上三段内容的过渡结合了关联词语和承上启下两种过渡方法。思路清晰, 上勾下联,承上启下。此法可广泛运用于各种文体。
技法指导
一、如何过渡
(二)过渡的主要形式
7.承上启下过渡
指在具有联系的两个层次或段落间.写上一句或几句既能承接上文,又能引出下文话题的过渡。这一句或几句起着联系上下文的作用。如作文《为自己撑起一片天》有这样两段:
当苍天下起了小雨,你会撑起一把伞遮挡;当严寒中狂风四起,你会为自己披上棉袄御寒,人也许无法改变环境,但人可以适应环境。
失败后,你不能改变事实,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运用指南:这里的过渡就是典型的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又开启下文,文意贯通,前后勾连。此法可广泛运用于各种文体。
技法指导
一、如何过渡
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说:“要是你在头一章里提到墙上挂着枪,那么在第二章或第三章就一定得开枪。如果不开,那枪就不必挂在那儿。”
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技法呢?前面写到的事物,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到的事物,前面要有交代,这就是照应。照应就是文章在前后相应的部位上的观照、呼应,指的是在文章的某一个地方提到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东西或一个问题,可以不作详细叙述,只作简单交代。然后,在后面的适当地方,对于前面的伏笔加以点明或详述。这一伏一应,形成了文章的前呼后应,使全文的内在线索伏而不露、明断暗续、结构严谨、脉络贯通,浑然一体。假如忽视照应,就会造成上下文之间脱节,全文结构显得支离破碎。
照应大体上可分为八种粪型。
技法指导
二、如何照应
1.伏笔式照应
伏笔式照应,就是在文章的前面为后面设下埋伏的内容。这种照应,有的体现在事物上,有的体现在线索上,有的体现在情节上,用得比较多的是后者。伏笔式照应讲究的是“伏”,“伏”的内容设计要服从全文的主要情节,不能旁逸。同时,后文要有对前文“伏”的内容的说明,使“伏”的内容有个圆满的交代,从而形式前伏后应的密切关系,使文章结构严谨。
伏笔式照应既有单一性的,又有多样性的,前者按一条线索设置伏笔,单线发展,这种照应,比较简单,读者容易掌握。后者多方面地设置伏笔,也多方面交代结局,这种照应有一定的难度,读者不易把握,但用得好,可以增加文章的结构美。
例如,《挺进报》就运用了这种多样性的伏笔照应。
技法指导
二、如何照应
1.伏笔式照应
文章开头提到陈然:“决心学写仿宋字”,狱中党组织又指示陈然“心须坚持写仿宋字”,这两处都是伏笔,后来,特务们核对许晓轩的笔迹,得出“笔迹相同”的结论,这是对前面两处伏笔的交代,照应十分严密。如果前面没有那两处伏笔,这个结论就很难作出,如果硬写上这个结论,就显得突兀了,这是第一组伏笔式照应。又如,陈然被捕前,小心的把扫帚挂在窗夕钉子上,这是为什么呢?后面有照应:市委的同志来了,看到扫帚就立即转身走了,守候在屋里的特务们只能枉费心机,这是第二组伏笔式照应。再如,前面写党组织批评陈然写了报头,陈然接爱了批评,黄显声的报纸每天按时退回,铅笔等工具也都保藏得很好,后面写敌人搜查时没有发现任何线索,前后也照应起来,这是第三组伏笔式照应。再如,前面写纸条上的消息来源是黄显声的报纸,后面写许晓轩回答消息来自于管理室的报纸,结果,搬来报纸,果然找到了那条消息,这是第四组伏笔式照应。出自于不同的段落,有事有人也有物,多角度设计,多方面照应,前有伏笔,后有交代,细针密线,关联紧凑,使全文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文章结构很美。
伏笔式照应的关键,是要设计好“伏”。这种“伏”可以是一次,也可以是两次乃至多次,但交代只有一次。因而待第一次“伏”设计好后,就在考虑怎么把这次“伏”的内容向前发展,在何处结束这次“伏”,不一定在文章结尾收束。对前面设计的“伏”,后面一定要有其结果的交代,千万不能遗忘和疏漏。
技法指导
二、如何照应
2.细节式照应
细节照应,就是通过对事物细枝末节和多次描写而形成的照应,以此来表达感情、寄托思想、表现个性,是一种生命力强、效果上乘、给人们印象深刻的照应方法。细节照应的文字,一般比较简洁;照应的位置,可以遍及各个段落,开遍收束,承转圆合,均无不可,十分自由。
细节照应的特点,一是真实性强,细节照应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内容进行提炼强化的结果,给人的感觉是真实可信的,实实在在的。二是生命力强,这种照应对读者产生的印象是最为深刻的,即使是一景一物、一招一势,也会给人永久难忘的印象,因为它特征鲜明,描写细致,贴近生活,耐人寻味。三是运用频率不高,因为它与细节描写不同,具有成套配搭的特点,难以频繁运用,有时一两套就足够了。
细节照应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动作细节,形象细节,景物细节,语言细节,物件细节,服饰细节,情节细节等,现就其中的两种稍加阐释,可见一斑。
技法指导
二、如何照应
一是动作细节的照应,就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节性动作的描写,来构成照应关系。动作细节的位置,宜间开一段距离;动作细节的类别,可以是同一动作的重复,也可以是有一定因果、顺承等连贯性动作的展示,还可以是有较强对比性动作的环扣。这种照应运用频率最多,因而在细节照应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例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名篇《孔乙已》中: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这句话先后出自小说第四段和第十段,是动作细节描写,前者体现在一个“排”字上,后者体现在一个“摸”字上,这两个动作细节,就形成了对比性的照应关系,显示了孔乙已命运发展的脉络。
二是物件细节的照应,就是通过对某个物件的细致描写和客观展示,来构成照应关系,物体多以小而平凡的东西为主,主要对人物起衬托作用。
例如,苏联作家苏西蒙洛夫的《蜡烛》,就采用了这种细节照应。照应的位置是小说的后半部分,照应的物件是老妇人45年前结婚用的一双喜烛,而现在她把蜡烛插到了烈士的坟头上,作者对蜡烛就进行了多次描写,反复纷呈,形成细节照应,从而有力的表达了老妇人对烈士的悼念之情。
运用细节照应法在注意两点:一是细节照应必须真实,至少要符合艺术的真实,因为虚假的细节会损害人物的形象,损害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二是细节照应要融于具体的情境之中,既显得非常突出,又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这样的细节的照应,才是成功的。
技法指导
二、如何照应
3.分合式照应法
分合照应,就是在行文之中,通过分与合互相关联而形成的一种照应方法。“分”在文中表现为并列性的内容,并列内容的标志是可以互换而不影响结构的完整和内容的完备。如写笔,先写钢笔,后写铅笔,或者反之,都无不可。“合”在文章中表现为总体性的内容,是对“分”的内容的总领或总收。就分合位置来看,“合”的内容多用于开头、结尾,“分”的内容几乎都出现在文章的中部,是主体部分,是内容中最具体的文字。
分合照应的特点,一是规律性强,不管怎样行文,照应的形式就那么几种,虽也有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二是依附性强,这种技巧,一般依附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只要是分合式的文章,必然运用了这种照应方法,它是为内容和结构服务的。三是严整性强,这种技巧,照应比较严密,结构比较严整,承转圆合,规范简明,读者易于把握要点。
技法指导
二、如何照应
分合照应法中“合”的部分均为概括叙述、总体说明、领起论述的文字;“分”的部分都是具体叙述、详细说明、分项论证的内容。“分”的内容要在“合”中提到,这样才能构成分合式照应。
例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篇记叙文,以写人为主,照应的形式是“合一分一合”。文章共10个自然节,第一二节是概括介绍,为“合”的文字,体现的语句是“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家一直都有客人来。”有哪些客人来呢?体现“分”的句子有:“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第三节):“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第五节);“接着来的是左拉”(第七节)。可见,每两节写一个人,又形成“分”的并列性的内容,照应的语句也都在段首,显得十分明确。最后,九十两节仍然是“合”:“渐渐地,人越来越多,挤满了小客厅”;“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陆续走了”。以此总收全文,既照应了中间六段的“分”,又照应了开头两段的“合”,使文章分合有致,照应十分严密。
运用分合照应法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抓大忘小,就是在全文大分合照应的过程中,还要兼顾有的段落里小分合的照应。二是在分合照应时,要防止重合交叉现象,特别是内容上,“分”的内容一定要是“合”中的一部分,而且“分”的几个方面也要处于同一层次。
技法指导
二、如何照应
4.设悬式照应
设悬式照应,就是在文章的开头设置悬念,然后将这个悬念不断推进,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最后释除悬念,抖开包袱,令人恍然大悟。这些悬念的文字和情节,上挂下连,前照后应,形成了很严密的照应关系。
设悬式照应的显著效果,就是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流连忘返的思想情趣,因为它既是情节的延伸发展,又是结构的前后关联。设悬式照应主要是从情节上考虑的,因而它与情节的发展、线索的延伸、顺序的牵引几乎是同步的,一致的,有时甚至是合体的。
技法指导
二、如何照应
例如《枣核>,这篇记叙文以“枣核”为题,也以“枣核”为设悬之物。文章一开头就设置悬念:访美之前,接到一位同窗的航空信,要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而且是“再三托付”,这是为什么昵?“我”感到“很蹊跷”,悬念由此产生。“我”一下车,他就殷切地问枣核“带来了吗“,显得很急切,“我”给他后,他“托在掌心”,显得很贵重,但没说明原因,情节又向前推进一步,环扣又紧了一次,照应又严密了一层。当“我”问他要枣核的用途时,他却很神秘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情节又近了一层,环扣又紧了一步。然后,他又向“我”介绍他的住房,介绍他的家庭,介绍他的花园栽种和布局,指指点点,让“我”参观,就是不提“枣核”。这几段,未明写枣核,实际上是侧面写枣核,在暗写枣核,是侧面照应,是内容和情节的照应。在悬念多次设置的基础上,主人公才最后交代要同窗带枣核的原因,释除了悬念:“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颗枣树。所以托你带几颗种籽,试种一下。”原来是这样的,是他热爱祖国思恋故乡的集中表现。最后,用了四段文字,记叙了他在外国对祖国和故乡依恋的情景和举动,照应悬念,使悬念的内容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扩展和深化。
用作设悬的对象很多,可以是事,可以是物,可以是人,还可以是某句话,某个动作,某个形象特征,某个细节等。设悬式照应往往要涉及文章的全篇,在运用时要注意三点:
一是要掌握设悬的节奏,越向后发展,悬念就越紧,不能有松散累赘之感。二是设悬要巧妙新颖,“巧”在悬念产生后不能一览无余,看了开头便知结尾,“新”在悬念一出就能扣住人,不能给人用过之感。三是悬念之处的语句要与开头设悬的语句大同小异,以达到照应的目的,加深读者印象。
技法指导
二、如何照应
5.题文式照应
题文式照应,就是正文中的词语与题目中的词语相同或相近,从而构成照应关系,实际上就是点题。题文中照应的显著特点,是扣题紧凑,关照严密,题能辖文,文不离题,可以避免走题旁逸,加深读者印象,有力地表达文章的主题。
题文式照应最常见的是题目与文首文尾的照应。文章的开头要点明题目,文章的结尾要总结全文,也往往要点明题目。这两处点题照应,是写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开头与结尾点题照应,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题目在开头或结尾的完整出现,有时单独列句,有时嵌于句中;二是题目在开头或结尾的零散出现,或在开头或在结尾出现题目中的若干关键词语,以达到点题照应的目的。
例如《驿路梨花》,文章照应题目,主要是结尾一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落梨花处处开’。”这个结尾的重心是引出诗句,诗句中的前四个字就是本文的题目。可见,这篇文章是以引用为题,结尾点明了题目,从而紧扣了文题,强调了主题,韵味无穷,给人留下了不尽的遐想和深刻的印象。
技法指导
二、如何照应
技法指导
二、如何照应
题文式照应不仅开头结尾与题目相照应,而且也有正文处处都与题目相照应的,这种照应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运用得好,可以使文章增色很多,运用时,每写一段,每写一处,都要随时想到题目,能与题目挂联的,尽量用题目中的词语表达。
例如《榆钱饭》这篇记叙文,就运用了这种照应方法。文章共32自然段,几乎段段可见题目的影子,不少段落直接点题,有时点“榆”(5次),有时点“饭”(4次),有时点“榆钱”(15次),有时点“榆钱饭”“(10次),总共点题达34次之多。这样,处处见题,时时点题,多角度照应,扣题严密,文章也结构严谨,生动活泼,很有感染力。
题文式照应,运用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不能简单重复,要多角度多方面地点题,也就是说,完整地点题要少,零散地灵活地点题要多,以增加记叙文照应的生动性。
二是点题照应要恰到好处,以达到画龙点睛、突出文章中心的目的。
技法指导
二、如何照应
6.首尾式照应
首尾式照应,就是在文章开头出现的事物或语句,在文章结尾又再次出现,从而构成首尾呼应的关系,使全文形成一个首尾圆合、严密无懈的整体。首尾式照应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内容上,它可以强调某种思想感情.强化主题意义,加深读者印象,提高表达效果。二是在结构上,它可以增强文章的完整性和回环美。
首尾式照应在记叙文中的运用,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一是运用倒叙方法的记叙文,必然是首尾照应,这种情况最多,也最典型。例如《记一辆纺车》,它运用了倒叙的方法,首尾照应很严密。请看首尾两段的有关内容:
首段: “我曾经使用过一辆纺车,离开延安那年,把它跟一些书籍一起留在蓝家坪了,后来常常想起它。想起它,就像想起旅伴,想起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
尾段:“就因为这些,我常常想起那辆纺车。想起它就像想起旅伴和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围绕着这种怀念,也想起延安的种种生活。……”
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感情上、修辞上、时间上、地点上、表达方式上等方面,几乎都是相同的,前者放在开头,领起全篇,造成悬念,揭示主旨,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后者放在结尾,总结全文,强调中心,回扣文首。这样,既强调了作者与纺车的密切关系,又深化了纺车的不平凡意义,使文章形成了一个很严密的整体。
技法指导
二、如何照应
二是运用顺叙方法的记叙文,也有首尾照应的,但没有运用倒叙方法记叙文的照应那么周密,那么严整,运用的频率也不高,难度却较大,但如果运用得好,会产生别出心栽地效果,例如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用顺叙方法写成的记叙文,其中就运用了这种照应的方法。
先看开头:“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再看结尾:“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这两段文字的照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节的照应,即“散步”;二是人物的照应,即“我”母亲、妻子、儿子等祖孙三代四个人。而且,照应的顺序很有讲究,开头是“散步”总概,结尾是具体的“散步”;开头“我”到“母亲”到“妻子”到“儿子”,结尾依然是这样的安排顺序。这样照应,既有序,又有物,既合理,又严密。
首尾式照应是使文章完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运用时,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照应的语句要有所变化,不能简单重复,否则显得呆板;
二是开头和结尾的文宁,要有明显的适应性,开头只能作开头,结尾只能做结尾,不能互换而用。
技法指导
二、如何照应
7.总结式照应
总结式照应,就是在文章有关段落的前面或后面,对土面或下面的内容进行总结或领起,这种总结总领式的语句或段落,至少出现两次,而且句式或段落的内容和形式基本相同,从而形成前后照应的关系,使文章浑然一体。
总结式照应既在内容上归束上文,领起下文,又在结构上勾连前后,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有的从内容上,逐层引向深入,有的从感情上,依次推向高潮。它在内容上以总结总领为主,在结构上以照应为主。
例如《白杨礼赞》这篇文章,全文共9个自然节,总结式照应主要体现在第4、第6两节。第4节:“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6节:“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这两段文字,前者总结是第3节内容,后者总结第5节内容,它们都是一名话,都是独立成段,二者不仅内容相同,都是说白杨树的不平凡,都是说白杨树的评赞,而且句式也都是相同的,都是二重转折复句,都是判断句加否定句,实际上,只有两个词之差,其余所用的文字也都是相同的。这样总结,就构成了明显的照应关系,使文章前后相联,彼此关照,避免了松散和拖沓,强调了白杨树的不平凡意义,总结很有深度和力度。
技法指导
二、如何照应
总结式照应的另一种形式,就是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语句在文中多次出现,如果出觋在开头,则起领起作用,如果出现在中间或结尾,则起总结作用。这种照应阶段性不明显,但更自由灵活。《钓胜于鱼》这篇以记叙文为主的哲理散文,就采用了这种照应的方法。体现文章主题的语句是“我是为钓,不是为鱼”,这个句子在文中完整地出现有两次,一次是在第6节,二次是在第18节,除此而外还有与之相近的句子,如第10节:“能够欣赏钓,而不计较鱼”;如第17节:“不是为鱼的钓者”等。这些语句,有的用于段落的开头,有的用于段落的结尾,概括领起,总结归纳,前照后应,十分和谐紧凑。
总结式照应有明显的阶段性,阶段的体现有两种形式:一是并列式,像《白杨礼赞》;二是递进式,如《钓胜于鱼》。运用时,要注意文章的发展顺序,是并列式还是递进式。如果是前者,总结的语句可以相同:如果是后者,总结的语句就要稍有变化,要符合递进的内容特点,还有,总结的语句宜简不宜详,以概括为主,表达上一般是议论或抒情。
技法指导
二、如何照应
8.因果式照应
因果式照应,就是所记叙的内容前后有因果关系。它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具有完整性,即因和果的文字,尤其是“因”,交代得比较详细,一两句话不能解决问题,就用整段乃至几段文字去完成。二是具有重点性,即因与果两方面的文字不能平分秋色,要有所侧重,一般情况下,“因”是主要的,要详细记叙,而“果”是次要的,笔墨不宜多,常以交代性为主要特征。
因果式照应是十分严密的。运用中,它有两种情形:
一是先果后因,即先交代事情的结果,然后再一步一步说明原因,形成照应,这种照应,先设悬念,后释悬念,具有倒装的特点。例如《看戏》就运用了这种照应的方法。文章先说结果:“古树是静静的”,叶子同样是“静静的”,整个剧场“同样是静静的”,天气闷热,人挤的很满,“简直是一个人海”,这么多人,为什么这么“静”呢?原来,这里有一场演出,人民艺术家梅兰芳将要来这里表演;然后具体记叙梅兰芳的出场、演技、形象等。这是第一次因果式照应,以因为主,写了两大段,以果为次,仅用了两小段。第一次“狂暴的掌声“之后,接着又先交代“果”:“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又静了下来,静得出奇,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观众“看得入了神”,然后写戏达到了顶点,记叙的高潮也达到了顶点,原因的交代十分清楚细致。这是第二次因果式照应,仍以因为主,用了一大段,以果为次,仅写了一句话。可见,这种因果式照应抓住了重点,关照严密,有明显悬念,可增加阅读情趣,增强表达效果。
技法指导
二、如何照应
二是先因后果,即按人们正常的逻辑思维顺序,顺向成文,从因到果,自然发展。但同样以因为主,以果为次。例如《老山畀》这篇记叙文,就是先写翻越老山界的原因和经过,包括瑶家歇脚,山腰露宿,到达山顶等。然后交代结果:“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给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这个结果,主要是体现在“完成了”、“克服了”、“战胜了”三个动词上,既是前文原因过程的自然归结,又是本文故事情节的自然发展,还点明了题目。这种照应,紧凑和谐,使读者易于把握文脉。
因果式照应主要是从内容上来考虑的,其难度,显然要比语句式照应大一些,运用时,要重点在“因”上多下功夫。原因的交代和叙述属于铺垫性文字,要写得充分实在,合乎情理,还要自然,有了这个前提和基础,结果的交代才有依据,才令人可信,才有力度。
带着记忆的行囊出发
日历是一个爱穿新衣服的小孩,每天总不忘换衣裳,我生命的列车飞快地行驶着,不知不觉已行驶过十三个小站。我打开生命的行囊,寻找着珍贵的记忆……
记忆·繁星点点
小时候,最愛趴在家中的小茶几上,用削得尖尖的铅笔在田字格中写下歪歪扭扭的“爸、妈、我”,红扑扑的脸蛋上洋溢着如画般的微笑。
后来,喜欢趴在窗口上数着窗前的落叶,落一片,就吃一根奶油棒棒糖……直到嘴里塞不下,直到小肚撑得圆圆的,嘴唇沾满奶油;喜欢夕阳西下,看天边云彩变幻,想象天空的神奇;喜欢烈日当空,躲在树荫下看蚂蚁搬家,欣喜不已;喜欢小雨沥沥,不顾大人呵斥在雨中跳跃,直至满身泥水;还喜欢繁星点点,躺在奶奶怀中,聆听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禁涕泪齐下,大叫“王母娘娘是个大坏蛋……”
① . .
1.请在文章空缺处填写事件叙述结束后议论的语句,请注意与各个小标题相呼应。
技法训练
在童年记忆中,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人间的一点一滴都是一颗颗明亮的星星,点缀在我生命的;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芒。
带着记忆的行囊出发
(接上页)
记忆·花香缕缕
夜色已悄然拉开帷幕,寒意侵入心头。父母细碎的脚步渐行渐近,母亲轻轻地为我披上暖意融融的大衣。
父亲悄悄为我端来热腾腾的牛奶。刹那间,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一丝醇香溢满房间。回头望望,母亲的眼角多了几丝细纹,父亲的两鬓又添了几缕白发,泪水无声地滑过脸庞。记忆中,父亲的后背是我坚实的靠山,母亲的怀抱是我温馨的港湾;记忆中,爸爸严厉的脸庞也是一幅画,妈妈不休的唠叨也是一首诗。自己总成长在父母无言的呵护下。
② .
。
技法训练
如水的亲情如同一朵朵绚烂的花朵,铺满我人生的小路,排列出一组平凡却足以让人怦然心动的;写满温馨却不定格,散发着缕缕淡淡的花香
1.请在文章空缺处填写事件叙述结束后议论的语句,请注意与各个小标题相呼应。
带着记忆的行囊出发
(接上页)
记忆·浪花朵朵
考试过后,试卷上鲜红的分数像鲜红的小刀,狠狠地割着我的心,自信的我情绪一落千丈。周围的欢声笑语在我听起来是那样刺耳,天空中的小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落叶被风染上了悲伤的色彩,漫天飞舞。我漫无目的地徘徊在回家的路上,不知该怎么面对。
突然,一条河流映入我的眼帘,清澈的河水蜿蜒地流淌着,时而遇到巨大的石块,激起一圈圈洁白而美丽的浪花,起伏不定,而后又平静地向前奔去。刹那间,我豁然了,再大的困难也无法挡住我前进的脚步,③ 。
整理好记忆的相册,小心地放进行囊,带着童真、感恩、坚韧,在人生的旅途上,我昂头前行……
技法训练
朵朵浪花在我心中唱响了一首悠悠的战歌
1.请在文章空缺处填写事件叙述结束后议论的语句,请注意与各个小标题相呼应。
窗里窗外
2008年初,一场50年不遇的大雪无声无息地覆盖了大地。优雅精美的雪花装点起纯洁无瑕的白雪世界,美得让人窒息。
我裹紧羽绒服,戴上绒帽,深一脚浅一脚地漫步到公园。那几棵年逾百岁的老银杏早已是银装素裹,偶尔有积雪摔下枝头或脆枝折断的“嚓嚓”声,便为这宁静的天地添上了一笔生动。
仰头注视豪华的红别墅——呵!它早成为白雪妈妈的孩子而一身素白了,明亮的落地窗户里隐隐约约呈现着电炉的红热,也为洁白抹上了一缕胭脂。
别墅的主人——那位年近四十的中年男人,正悠然地喝着热饮,腾腾的雾气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到温暖。虽然看不清他的面容,但足以想见,在热乎乎的暖房里看银装素裹,会是怎样的奢华与惬意!
① . 。直到遇见她,我驻足。
她瘦弱的身躯被一大捆干柴压得佝偻着,只剩下凌乱花白的发丝在寒风中飘扬。她的棉衣——不,那只是件破袄,只能勉勉强强地抱住她的上身,又谈什么抵御凛冽的寒风呢?
2.请在文中空缺处根据上下文填上相应的过渡句。
技法训练
带着点儿欣赏,带着点儿艳羡,我无声无息地走着,任凭身后留下一串脚印
窗里窗外
(接上页)她瘦弱的身躯被一大捆干柴压得佝偻着,只剩下凌乱花白的发丝在寒风中飘扬。她的棉衣——不,那只是件破袄,只能勉勉强强地抱住她的上身,又谈什么抵御凛冽的寒风呢?
她瘦弱的身躯被一大捆干柴压得佝偻着,只剩下凌乱花白的发丝在寒风中飘扬。她的棉衣——不,那只是件破袄,只能勉勉强强地抱住她的上身,又谈什么抵御凛冽的寒风呢?
我不敢上前,不敢面对她苍老的面容与凄凉的眼神,只好观望着,揣测她的来历与身世。或许她无儿无女,孤苦一个人?或许是不孝的子女将她抛弃?又或许……
② 。我突然间想到了窗里那位端着热饮欣赏雪景的男人。同是寒冷的冬天,同是洁白的雪,同是人格上平等的两个人,但仅仅隔着一扇窗的距离,那微不足道的几豪米透明玻璃,就足已将这世界分割成两种截然相反的境况——他安逸地享受生活的富贵,她却孤苦地忍受生计的重压;他闲适地品味热饮的香醇,她却虔诚地祈祷积雪的消融……
2.请在文中空缺处根据上下文填上相应的过渡句。
技法训练
又是一阵冷风,吹得我瑟瑟发抖
窗里窗外
(接上页)窗里的人,依旧静看闲庭花开花落。
窗外的人,依旧步履艰辛徐徐挪动。
③ . .
佛祖说:“众生皆平等。”哈弗里斯说:“没有低贱的人,只有低贱的心。”可是在这窗里窗外之间,有谁能打破这一扇玻璃,真正达到“众生皆平等”的境界呢?
我愿意冲破世俗的眼光,我愿意斫除名缰利索,我愿意坚定地打破这扇看似华美的窗——永远不再有高贵与卑微的隔膜!
2.请在文中空缺处根据上下文填上相应的过渡句。
技法训练
窗里窗外之间,不知是否有人像我一样注视着两类不同的群体,并颇有感触地长叹一声!
作文训练
请以“ 是怎样 ”为题,选用上述过渡和照应的方法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