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随堂优化训练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版随堂优化训练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2-23 08:3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15版
随堂优化训练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自主梳理】
一、沧海桑田
1.沧海桑田的原意:是指__________。
2.海陆变迁的原因:________的变动,__________的升降和人类活动。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大陆漂移说
1.提出者:德国科学家____________。
2.提出证据:在世界地图上,大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洋两岸,特别是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__________十分相似。南美洲大陆________的部分与非洲大陆________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3.主要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洲是相互连接的__________,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____________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三、板块的运动
1.板块运动学说的主要内容
(1)由__________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__________拼合而成。
(2)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各大板块是不断地____________着。
(3)__________地壳比较稳定;________________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地带。
2.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__________,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__________,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
3.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 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
【重难突破】
一、知识精讲
1.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 实例 证据 原因
海洋→陆地 喜马拉雅山 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 地壳的变动
荷兰 填海造陆 人类活动
陆地→海洋 台湾海峡 海底有古森林遗迹 地壳运动
2.板块的运动
(1)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证据 实例
大陆海岸线的相似性 大西洋两岸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线弯曲形状的相似性
古地层的相连性 大西洋两岸非洲和南美洲的古老地层是相连的
古生物的亲缘性 古生物学家发现,在目前远隔重洋的一些大陆上,古生物之间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生物演化的相似性 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而且不会飞,按理它们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却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上。这说明两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
(2)六大板块的分布
( http: / / www.21cnjy.com )
(2)板块运动及其影响
①板块交界地带相对薄弱,使各板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系不断发生变化。板块张裂处,地壳断裂,多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碰撞挤压处,地壳隆起抬升,形成高大的山脉。见下表:
地理位置 所处板块位置 板块运动方向 结果
喜马拉雅山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之间 相对运动 挤压迫使喜马拉雅山抬升
红海 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之间 相背运动 张裂使红海不断扩大
地中海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之间 相对运动 挤压迫使地中海缩小
②世界火山、地震集中分布:世界火山地震带多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见下表: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二、随堂测验
1.日月如梭,陆地与海洋的变迁往往要历经千万年之久,下列能反映海陆变化历史的是(  )
A.植被类型 B.气候类型 C.地形类型   D.生物化石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图1),读图回答2~3题。
2.以上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
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具有相似性  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4.以下名称中,属于六大板块之一的是(  )
A.大西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美洲板块     D.北美洲板块
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A.地球的岩石圈由五大板块拼合而成  B.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带
C.板块内部稳定,不可能再分成小块  D.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
6.2015年3月9日17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59分,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北纬25.3度,东经103.1度)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这次地震的原因是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亚欧板块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亚欧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优化训练】
一、基础演练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表形态的变化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不可能短时间内改变
B.喜马拉雅山地岩层中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C.沧海桑田的变化是地壳运动长期作用的结果
D.岩层在运动过程中会引起地震
2.下列证据中,能证明海陆是不断变化的是(  )
A.在山上旅游拾到一块贝壳
B.太平洋洋底发现有许多瓷器
C.2014年9月广东发现侏罗纪植物化石
D.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3.关于大陆漂移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陆漂移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19世纪提出来的
B.魏格纳最早是从太平洋两岸的大陆轮廓的相似性得到灵感,而提出大陆漂移说的
C.大陆漂移说一提出就得到广大科学家的认可
D.大陆漂移说认为,两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开始分离,各大陆逐渐漂移成为现在的海陆分布状况
4.(2014江门期中)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
①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 ③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 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5.关于板块构造学说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大致划分为七大版块    B.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
C.红海在不断缩小       D.喜马拉雅山在不断升高
6.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哪个板块?(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7.2015年3月,太平洋岛国汤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附近的洋面上因火山喷发悄然升起了一座新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再一次震撼了世界的眼球。世界上的火山集中分布的地带是(  )
A.板块交界地带   B.大洋底部     C.海陆交界地带    D.板块内部
(2014中山期末)2014年10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7日21时49分,我国云南普洱市景谷县发生了6.6级地震。结合“六大板块构造示意图”(图2),回答8~9题。
8.此次地震中心位于两个板块交界处附近的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9.中山的小东得知消息后很担心景谷的网友程刚的安危,便给他发了几条应急行动建议,不正确的是( )
A.在平房时,应迅速跑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等设施
B.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C.在教室上课时,应迅速到讲台、课桌下边或墙角等地方躲避
D.在楼房时,应使用电梯或跳楼快速逃生
二、能力提升
1.2015年3月11日是日本3·11大地震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周年纪念日。日本各地纷纷举行地震灾害演习,应对可能来临的地震袭击。日本多地震是因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边界,图3中示意该位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4为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甲、乙两陆地分别属于(  )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C.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亚欧板块
3.M、N两处板块边界类型图示依次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①
4.读某大板块边界示意图(图5),图中箭头表示相邻板块运动方向。由于板块的相对运动,边界处可能形成(  )
A.甲乙之间—海洋  B.甲丙之间—山脉  C.甲丁之间—海洋 D.甲戊之间—海洋
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6)。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回答5~6题。
5.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
A.张裂 B.碰撞 C.挤压 D.消亡
6.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广东肇庆四会地震的发生 B.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 C.红海不断扩张  D.太平洋不断缩小
7.图7是反映岩石圈板块分布情况的地球剖面示意,其中L、M、N、O、P、Q六处为板块交界处。图中反映出的板块有(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8.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图8),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六大板块名称:A      ,B      ,C      ,D      ,E      ,F      。
(2)根据图中板块特点,完成下表。
地理现象 红海面积在扩大 地中海面积在缩小 阿尔卑斯山的形成 印度尼西亚地震频繁
用板块理论解释 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3)图中①②③三地中,火山、地震活动较多的是 ,较少的是 ,原因是 。
(4)图中M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N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
9.广州某中学生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了两个实验。阅读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如图9,用手挤压书本。
实验二:如图10,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
(1)实验中的纸张(书本)代表了地球上的________。图9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在地球上会产生什么现象?
(2)举例说明地球上哪个地方存在着图9这种板块运动形式?是哪两个板块?
(3)图10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会产生什么现象?
【中考链接】
一、真题剖析
  (2014年杭州中考)下列表述符合板块构造学说的是( )
  A.全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  B.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C.各大板块漂浮在地核上    D.由于板块的张裂,东非大裂谷未来可能形成一个新的海洋
思维点拨:本题考查板块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造学说理论。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是地震和火山,它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地表的形态。而东非大裂谷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未来可能形成一个新的海洋。
  答案:D。
二、南粤真题
  考点 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
  (2013年深圳中考)北京时间20 ( http: / / www.21cnjy.com )13年4月20日8时02分,在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 东经103°)发生7.0级地震。雅安处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是    地震带。
答案: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
知识巧记:沧海桑田换地貌,海陆变迁原因找。地壳变动陆地凹,东部海底有河道。升降海面海变高,喜马拉雅化石抱。人类活动莫小瞧,荷兰围海陆地造。
知识巧记:亚欧非印美太极,若干小板补空隙。板块岩石非整体,内部稳定运动移。形成山脉碰撞挤,裂谷海洋分裂离。交界活跃集火地,太平地中喜马骑。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