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模拟预测卷-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模拟预测卷-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7-04 16:0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模拟预测卷-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聚氯乙烯可制成食品包装袋
B.用液化石油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C.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石油的分馏都是物理变化
D.衣服原料如涤纶、丙纶、腈纶等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结构或性质与用途对应的是
A.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B.乙酸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可用作厨房食品调味剂
C.甲烷密度比水小,可用作清洁燃料
D.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
3.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大豆根瘤菌固氮 B.利用石油裂解得到化工原料
C.利用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D.牛奶发酵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乙炔的球棍模型为
B.乙醇分子中甲基的电子式为
C.和互为同系物
D.乙烷的空间填充模型为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稀硝酸溶液溶解氧化亚铁:
B.用醋酸溶液去除铁锈:
C.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
D.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6.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00g 98%的浓硫酸中含氧原子个数为4
B.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完全燃烧,可生成0.5mol 和0.6mol
C.50mL18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粉共热充分反应,生成分子的数目为0.45
D.0.2mol Cu和0.2mol S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
7.陈述Ⅰ和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用ClO2对自来水进行消毒 ClO2具有还原性
B 用石灰乳出去烟气中的SO2 SO2是酸性氧化物
C 蓝色的胆矾晶体加入浓硫酸后变白 浓硫酸有脱水性
D pH小于7的雨水是酸雨 硫和氮的氧化物容易容易引起酸雨
A.A B.B C.C D.D
8.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以下关于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均不考虑立体异构)
A.结构简式为的有机物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最多有10个
B.的同分异构体中主链含有五个碳原子有5种
C.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烯烃有6种
D.和一定互为同系物
10.完成下述实验,装置和试剂都正确的是
A.用于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B.制备氯气
C.制取并收集氨 D.收集并吸收
A.A B.B C.C D.D
11.如图是某种乙醇燃料电池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放电时,向镍电极Ⅱ的方向迁移
B.镍电极Ⅰ电极反应为
C.镍电极Ⅱ附近溶液碱性增强
D.循环泵可使电解质溶液不断浓缩、循环
12.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只发生反应:,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反应在c点到达平衡
②SO2浓度:a点小于c点
③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④,ab段NO2的消耗量小于bc段NO2的消耗量
⑤混合物颜色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⑥体系压强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⑦逆反应速率图像在此时间段内和上图趋势相同
⑧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A.①③⑤⑧ B.①②⑤⑦ C.③④⑥⑦ D.③④⑤⑥
13.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反应进行到1s时,
C.反应进行到6s时,8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s)
D.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1分。
14.肼(N2H4)是我国导弹和运载火箭中广泛使用的液体燃料之一,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某实验小组拟用NH3和NaClO溶液反应制备肼,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未画出)。
(1)装置A中制备NH3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仪器C中盛放的试剂为 。
(3)装置B中制备N2H4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N2H4的电子式为
b.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空气污染
c.实验时,先打开A中的分液漏斗活塞得到饱和氨水后,再打开D中的漏斗活塞
(5)测定产品中N2H4的质量分数
取装置B中的溶液4.00 g,并调节为弱酸性,加水配成500 mL溶液,从中取25.00 mL溶液与0.2000 mol/L的I2溶液反应(只有N2H4参与反应,其他物质不反应),反应过程中有无污染性的气体生成,消耗I2溶液的体积为20.00 mL,则该产品中I2的质量分数为 %。
15.绿色化学是当前化学研究的热点,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充分利用资源,某兴趣小组以铝合金厂的铝灰废料(主要成分为,含一定量等杂质)为原料探究生产明矾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一定条件下可与反应生成
②滤渣3为红褐色沉淀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废料酸浸过程中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至少答两条)
(2)滤渣1的主要成分含 (填化学式),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3)滤液1中加过量溶液的作用是 。(用文字表述)
(4)加入适量溶液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
(5)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铝合金废料中铝浸出率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该过程的最佳温度与时间分别是 。为充分利用资源,某同学提出也可以利用废料中冶炼为金属铝加以利用。已知a吨铝灰废料可以冶炼出b吨的铝(假设各生产环节中无损耗),则原铝灰废料中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a、b的最简式表示)。
16.气态烃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相对分子质量为28,B是A的同系物且比A多一个碳原子。由A、B经如下反应可制得软质形眼镜材料()
已知:(R代表烃基或氢)
(1)W的官能团名称是 。的反应类型是 。
(2)①的化学方程式 。
②F分子只有一个,的化学方程式 。
③D和I生成J的方程式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3)推测下列物质中,一定条件下能与化合物I反应的有 。
① ② ③ ④酸性溶液 ⑤ ⑥ ⑦ ⑧新制的氢氧化铜
17.海洋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实验小组进行的海带提碘实验流程如图,请完成以下问题:
已知:酸性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1)上述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
A. B. C. D.
(2)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操作⑥称为 ;下列有关步骤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B.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
C.步骤⑦只有物理变化 D.NaOH溶液可由乙醇代替
(4)写出④、⑦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参考答案:
1.D
【详解】A.聚乙烯可制成食品包装袋,而不是聚氯乙烯,A错误;
B.液化石油气燃烧不充分会生成,对空气造成污染,B错误;
C.煤的干馏、煤的气化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
D.涤纶、丙纶、腈纶等都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
故选D。
2.A
【详解】A.75%的乙醇又称为医用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细菌死亡,可用于杀菌消毒,A正确;
B.乙酸可用作厨房食品调味剂,并不是因为它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而是因为有增香去腥等作用,B不正确;
C.甲烷可用作清洁燃料,并不是因为它的密度比水小,而是因为它燃烧充分,产物不污染环境,C不正确;
D.乙烯能使果实提早成熟,可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含有碳碳双键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
故选A。
3.C
【详解】A.大豆根瘤菌固氮是将游离态的单质N2转化为化合态的N,N元素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利用石油裂解得到化工原料乙烯时发生了分解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是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C符合题意;
D.牛奶发酵的过程中,牛奶中的乳糖被转化为乳酸,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4.B
【详解】
A.乙炔的结构式为:,其球棍模型为,故A正确;
B.甲基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
C.和都属于烷烃,互为同系物,故C正确;
D.乙烷结构式为,其空间填充模型为:,故D正确;
故选B;
5.D
【详解】A.稀硝酸和二价铁反应生成三价铁和一氧化氮气体,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FeO+10H++=3Fe3++5H2O+NO↑,A项错误;
B.醋酸为弱酸,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CH3COOH=2Fe3++6CH3COO +3H2O,B项错误;
C.次氯酸是弱酸,氢离子会和次氯酸根结合生成次氯酸,正确离子方程式为,C项错误;
D.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生成亚硫酸钙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项正确;
本题选D。
6.D
【详解】A.100g98%的浓硫酸含有H2SO4的质量为98g,即1mol,含有H2O的质量为2g,因此在100g98%的浓硫酸中含氧原子个数>4NA,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戊烷为液态,2.24L戊烷物质的量不是0.1mol,故B错误;
C.50mL18mol/L浓硫酸在与铜粉反应的过程中浓度减小,稀硫酸无法与铜反应,产生的SO2分子数小于0.45NA,故C错误;
D.Cu和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 Cu2S,0.2mol Cu和0.1mol S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故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A.ClO2具有强氧化性故可用ClO2对自来水进行消毒,故A错误;
B.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反应,故可用石灰乳出去烟气中的SO2,故B正确;
C.浓硫酸将化合物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才是脱水性,蓝色的胆矾晶体加入浓硫酸后变白验证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C错误;
D.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陈述Ⅰ错误,故D错误;
故选B。
8.B
【详解】A.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转化不能均一步实现,A不符合题意;
B.氮气和氢气催化生成氨气,饱和氨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晶体析出,转化能一步实现,B符合题意;
C.FeS2在氧气中煅烧生成二氧化硫,而不是三氧化硫,转化不能均一步实现,C不符合题意;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氯化钡不反应,转化不能均一步实现,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详解】
A.该有机物结构可写为:,共面的碳原子最多有10个,A正确;
B.根据有机物的分子式可判断,可以形成一个支链有1种,结构简式,可以形成两个支链有4种,结构简式:所以同分异构体共5种,B正确;
C.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烯烃只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包括:,C错误;
D.和都是链状烷烃,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原子团,互为同系物,D正确;
答案选C。
10.C
【详解】A.若用该装置验证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遇冷会流回到试管底,使试管底炸裂,A错误;
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B错误;
C.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可以制取氨气,用塞有棉花的试管收集氨气,C正确;
D.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错误;
答案选C。
11.B
【分析】乙醇燃料电池中,通入乙醇的电极Ⅰ为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Ⅱ为正极。
【详解】A.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向镍电极Ⅱ的方向迁移,A正确;
B.因为是碱性燃料电池,生成,B错误;
C.正极发生反应,生成了,则碱性增强,C正确;
D.由图示可知,循环泵可使电解质溶液不断浓缩、循环,D正确;
答案选B。
12.D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发生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不断增大,则表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点前温度升高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占主导地位;c点达到最高点,c点后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则表明此时反应物浓度减小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反应仍在进行。
【详解】①当正反应速率不变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由图可知,c点正反应速率开始减少,所以c点不是平衡点,①错误;
②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所以SO2浓度a点大于c点,②错误;
③从a到c正反应速率增大,之后正反应速率减小,说明反应刚开始时温度升高、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减小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③正确;
④时,,根据图像可知,ab段反应物浓度变化小于bc段,则ab段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小于bc段,④正确;
⑤混合物颜色不再变化,说明二氧化氮浓度不再变化,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⑤正确;⑥在绝热条件下,温度改变,则该反应压强也发生改变,故体系压强不再变化,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⑥正确;
⑦该时间段内,在达到平衡之前,温度一直在升高,生成物浓度一直在变大,则逆反应速率应该一直变大,⑦错误;
⑧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和相等,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恒容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一直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⑧错误;
综合以上分析,③④⑤⑥正确,故选D。
13.C
【详解】A.根据反应系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变化之比,且反应物未消耗完全,根据图像可知,6s反应达平衡状态,则该反应为可逆反应,A物质增加1.2mol、D物质增加0.4mol、B物质减少0.6mol、C物质减少0.8mol,则该反应方程式,故A错误;
B.化学反应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根据可知,故B错误;
C.6s内,B物质消耗0.6mol,则B的平均反应速率:,故C正确;
D.反应进行到6s时,反应达平衡状态,各物质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化学计量数不同,则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14.(1)CaO+NH3·H2O=Ca(OH)2+NH3↑
(2)饱和食盐水
(3)NaClO+2NH3=NaCl+N2H4+H2O
(4)bc
(5)32
【分析】在装置A中生石灰与浓氨水混合发生反应产生Ca(OH)2、NH3,反应方程式为CaO+NH3·H2O=Ca(OH)2+NH3↑,在装置D中浓盐酸与漂白粉混合发生反应产生的Cl2,Cl2进入装置B中,Cl2先与装置B中NaOH溶液发生反应产生NaClO,然后NaClO再与由装置A反应产生的NH3混合发生反应:NaClO+2NH3=NaCl+N2H4+H2O,制取得到N2H4。由于NH3极易溶于水,为防止NH3在溶液溶解而产生倒吸现象,在导气管末端安装了一个倒扣的漏斗。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Cl2中的杂质HCl,装置E的作用是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详解】(1)在装置A中生石灰与浓氨水混合发生反应产生Ca(OH)2、NH3,反应方程式为:CaO+NH3·H2O=Ca(OH)2+NH3↑;
(2)在装置D中浓盐酸与漂白粉混合发生反应产生Cl2,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因此制取得到的Cl2中含有杂质HCl,在Cl2通入装置B之前要除去Cl2中的杂质HCl,则装置C中试剂可以是饱和食盐水;
(3)在装置B中NH3与Cl2与Na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NaClO发生反应产生N2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NH3=NaCl+N2H4+H2O;
(4)
a.N2H4分子中2个N原子形成共价单键,每个N原子再分别与2个H原子形成N-H共价键,就达到N2H4,故N2H4的电子式应该为,a错误;
b.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过量有毒气体Cl2空气污染,b正确;
c.实验时,先打开A中的分液漏斗活塞得到饱和氨水后,再打开D中的漏斗活塞目的是防止氯气过量将肼被进一步氧化,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c;
(5)根据题意可知:肼和I2反应生成无污染性的气体,根据元素守恒知,生成N2和HI,反应方程式为:N2H4+2I2=N2↑+4 HI,n(I2)=0.2000 mol/L×0.02 L=0.004 mol,则500 mL溶液中含有n(N2H4)=×0.004 mol×=0.04 mol,则该产品中N2H4的质量分数为×100%=32%。
15.(1)粉碎废料、搅拌、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大硫酸浓度
(2) 烧杯、漏斗、玻璃棒
(3)加入过量溶液目的是把所有氧化为
(4)
(5) 、
【分析】用硫酸酸浸废料(主要成分为,含一定量等杂质),二氧化硅不溶,过滤得到滤渣1,滤渣1为二氧化硅和硫酸钙;滤液1中含有铝离子、亚铁离子、铁离子、钙离子,加入过量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亚铁离子,适量硫酸锰在一定条件下可将高锰酸根反应生成二氧化锰过滤滤渣2除去。足量氢氧化钾溶液可将铁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过滤除掉,滤液3中含有的偏铝酸根经一系列变化生成目标十二水硫酸铝钾。
【详解】(1)提高浸出速率和原料利用率方法主要有粉碎废料、搅拌、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大硫酸浓度;
(2)第一步加入硫酸后,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等离子在滤液1中,作为沉淀过滤在滤渣1中.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3)根据后面滤渣3信息提示,加入过量溶液到滤液1中目的是把所有氧化为;
(4)根据已知信息1可知:;
(5)结合工业生产实际,在时铝浸出率已经较高;根据已知信息a吨铝土矿可以冶炼出b吨的铝,则根据铝元素守恒可知,,需要纯氧化铝的质量为吨,所以的质量分数为。
16.(1) 羟基、酯基 加成反应
(2) 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3)①②③④⑤⑦⑧
【分析】
气态烃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则A为乙烯,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则C为,C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D,根据已知信息可知D为,D与I发生酯化反应生成J,则J为,B是A的同系物且比A多一个碳原子,可知B为,由反应条件可知,B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E发生卤代烃水解反应生成F,F发生醇的催化氧化生成G,G进一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H,可推知E为、F为,G为,H为,据此解答各题。
【详解】(1)由图可知W是一种高聚物,分子中含有羟基、酯基两种官能团; A→C的反应为乙烯和溴的加成反应,故答案为:羟基、酯基;加成反应;
(2)
①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故反应化学方程式为:;②F→G是催化氧化生成,故反应的方程式为:,D和I为与的酯化反应生成和水,故反应方程式为++ H2O;
(3)I的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含有羧基,能和、、、、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⑤⑦⑧
17.(1)CD
(2) 萃取 溶液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紫红色
(3) 分液 AB
(4) 2I-+H2O2+2H+=I2+2H2O 3I2+6OH-=5I-+IO+3H2O
【分析】干海带在坩埚中灼烧变为海带灰,用水浸泡后得到悬浊液,过滤后得到含I-的水溶液,用稀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将I-氧化为I2,得到I2的水溶液,用CCl4进行萃取、分液得到含I2的CCl4溶液,与浓NaOH溶液反应后分液,得到含I-、的水溶液,在浓硫酸酸化下再发生归中反应得到含I2的悬浊液,过滤得到固体I2。
【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述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蒸发皿和锥形瓶,即答案为CD;
(2)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萃取,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紫红色;
(3)操作⑥为分液;有关步骤⑦的说法:
A.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使I2恰好完全反应进入水层,若过量太大则将在后续步骤中消耗更多的H2SO4,故A正确;
B.加入NaOH的反应原理为:3I2+6NaOH=5NaI+NaIO3+3H2O,即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实现和有机物的分离,故B正确;
C.由B项分析可知,该步操作发生化学反应,故C错误;
D.乙醇和CCl4能互溶,故NaOH溶液不可由乙醇代替,故D错误;
正确的为AB;
(4)反应④是酸性条件下H2O2将I-氧化为I2,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I2+2H2O;反应⑦是I2的CCl4溶液,与浓NaOH溶液得到含I-、的水溶液,离子方程式为:3I2+6OH-=5I-+IO+3H2O。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