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人口移动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人口移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2-22 19:4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讲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
【课程标准】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学习目标】
1、了解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并了解原因。
2、认识世界和中国人口流动的现状。
3、结合实例,分析说明人口移动的主要动因和效应。
4、调查本地人口移动的现状和特点,并尝试分析原因及影响。
【学法指导及使用说明】
1、利用大约25--30分钟认真预习,扎实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并能够独立、闭卷构建知识体系。
2、独立完成“合作探究”和预习检测,自我检查预习效果,总结知识和能力缺漏。
3、下节课将展示预习成果并反馈导学案完成情况。
【教学过程】
【预习案】
一.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1.概念: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类型: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
(2)综合分析:在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二.世界及我国的人口迁移
1.国际人口迁移
(1)19世纪以前:由旧大陆到新大陆。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2.国内人口迁移
(1)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2)新中国成立以来:
【探究案】
探究1、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别
探究2、影响人口移动的因素
探究3、人口移动的影响
探究4、当前世界人口移动的特点
探究5、我国人口移动的特点
【合作探究】
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知识体系构建】合上课本独立整理知识框架,最后对照课本重点落实有疑问的部分。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训练案】
1、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 )
A、工作机会多 B、生活困难、质量低 C、公共设施不足 D、失业率、犯罪率高
2、近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范围、跨度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C、地区冲突和战争不断 D、经济地区差异不断增大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3-4题:
年龄段(岁)
0-14
15-29
30-44
45-59
≥60
男性人口(万人)
5.04
25.14
14.68
4.94
1.76
女性人口(万人)
3.84
37.10
11.63
4.01
1.78
3.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
 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B.人口迁移主要受政策因素影响
 C.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4.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改善城市环境?? ??? 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5.我国大庆等城市的兴起,引起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气候条件适宜        B.政治中心的改变  
C.经济发展较慢        D.矿产资源的开发
6.(探究题)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近年来,我国国内跨省区人口流动量非常大。结合下列图表,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2000年中国跨省区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表。


省(市)
贵州
四川
湖南
江西
河南
安徽
其他
占总量比重(%)
6.1
16.1
10.6
8.6
8.3
10.6
39.7


省(市)
福建
北京
上海
江苏
浙江
广东
其他
占总量比重(%)
5.6
5.6
7.2
5.6
8.9
35.5
31.6
材料二 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和空间转移流向(占总量比重)示意图。
(1)据材料一说明中国人口跨省区流动的空间特征及其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移入地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第二讲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答案
1A 2B 3C 4D 5D
6.答案: (1)空间特征:主要由中、西部省份流向东部沿海省份。原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2)
流向特征
原因
产业转移
主要向第二产业转移,其次是第三产业
第二、三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对高,农业经济效益相对低
空间转移
主要是乡镇内部转移,其次是省外转移,向国外转移最少
乡镇内部转移成本较低,同时能兼顾农业生产活动
(3)正面影响: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负面影响:交通压力、城市问题等。(正面影响答对其中两点,负面影响答对其中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