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与济世——初中语文八年级24《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群诗阅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矛盾与济世——初中语文八年级24《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群诗阅读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4 16:19:2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矛盾与济世——初中语文八年级《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群诗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回顾学过的杜甫的诗歌,回忆“诗圣”杜甫的人生经历。
2.细读两首诗歌,分析《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主要人物形象。(重点)
3.结合杜甫的经历,体会《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蕴含着的情感。(难点)
教学重难点
1.回顾学过的杜甫的诗歌,回忆“诗圣”杜甫的人生经历。
2.细读两首诗歌,分析《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主要人物形象。(重点)
3.结合杜甫的经历,体会《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蕴含着的情感。(难点)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众所周知杜甫被称为“诗圣”,但不知大家是否仔细思考过,为何后人会称他为“圣”,他的“圣心”体现在何处?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他的《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两首诗,来初探这份“圣心”。
(二)重温“诗圣”的一生:
1.旧知检测:
杜甫,______朝诗人,字______,自号“______”,我国古代______主义诗歌的代表,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______”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______”,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______”。因一度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居住,世称“______” ,又因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后人也称之为“______”。
(学生举手抢答)
2.时间轴梳理:
将杜甫的一生按时间轴的方式进行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望岳》《春望》等。
(三)品读“诗圣”的情感之《石壕吏》
1.朗读:
(1)师范读,正音。
(2)学生自主朗读,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诗歌。
2.概括故事情节:
师问:请根据所理解的字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将这首诗的大意概括出来。(要求:一句话;讲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明确:这是一篇叙事诗。安史之乱时期,作者目睹官吏在石壕村一村民家强行征兵。
追问:既然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又按怎样的叙述顺序来讲述的呢?
明确:“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夜久语声绝”——“天明登前途”(以诗人的行踪为线索,时间顺序)
3.聚焦主要人物: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1)观吏之怒
①“吏呼一何怒”,诗中为何只字未提差役的话?
师提示:老妇人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这是一种“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写作手法。
【知识拓展】藏问于答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手法,也叫寓问于答,最通俗的解释应该是省去问话,问从答知。
②试据此想象吏与老妇人对话的情景。(学生活动)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预设:
石壕吏:你家的男性哪里去了?快交出来!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难道你家里再也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
老妪:室中更无人。
石壕吏: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在哭吗?
老妪: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孩子总有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我不管!今天总得交个人出来!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③朗读“吏呼一何怒!”,读出差役的蛮横无礼。也可以填写其他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差役奉命抓壮丁的无可奈何。
④小结:
“吏呼一何怒”,“一 何”加重感彩,有力地渲染出差役的面目狰狞、如狼似虎,“呼”“怒”写出了差役的蛮横,并为老妇的诉说酝酿出了悲痛气氛。运用“藏问于答”,“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但并没有直接写差役的形象,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
(2)听妇之苦:
①师问:结合注释,细读老妇的致词,说说老妇苦在哪里?
明确: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丧子之苦(一家人为国牺牲巨大)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困窘之苦(家中现状)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应征之苦(老妇自请应役)
②自主朗读后全班齐读,读出老妇的“苦”。
(3)察作者之情:
回到诗中“暮投石壕村”“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等有作者身影的地方,思考:诗人同情老妇人一家的遭遇,为何一言不发,如何理解作者的沉默
明确:诗人歌颂老妇人勇于承担苦难的担当精神,表明自己支持唐王朝这场平叛战争,希望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也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
诗人一方面忧国,面对战事吃紧,作为朝廷官员,无可奈何。另一方面忧民,同情百姓,控诉战争。忧国忧民难以两全,所以作者内心有“既刺而哀”的矛盾。
(4)总结:
《石壕吏》:圣心的矛盾之处——忧国忧民难以兼顾,矛盾痛苦。
(四)品读“诗圣”的情感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朗读:
(1)师范读,正音。
(2)学生自主朗读,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诗歌。
2.明确诗体:
“歌”——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行”是乐曲的意思。
3.思考探究:
(学生围绕下面三个问题,结合注释,自主解读诗歌,教师适时点拨。)
(1)诗歌呈现了几幅画面?给每幅画面拟一个四字标题。
预设:秋风破屋、群童盗茅、破屋漏雨、愿得广厦
(2)每一幅图画中蕴涵着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①学生结合注释,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自主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②结合朗读,反复体会情感。
(3)“愿得广厦”体现出“圣心”的哪一方面?
预设:诗人由个人的痛苦想到了饱经战乱、至今流离失所的广大人民,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宽广胸怀。
4.总结: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落难者的推己及人
(五)“圣心”之“圣”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社会病态,振笔疾呼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百姓疾苦,震撼人心
——郭沫若题杜甫草堂诗史堂联
杜甫的“圣心”既有忧国忧民难以两全的矛盾,又有落难者推己及人、光济苍生的博爱济世情怀,这是中国传统士子入世理想的体现,也正是诗圣的伟大之处。
三、作业设计:
结合课上所学,写写你眼中的“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