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教案及预习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教案及预习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6 14:2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册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
单元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第一单元 学校生活 阅读要素: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写作要素:体会习作的快乐。
第二单元 金秋时节 阅读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写作要素:学习写日记。
第三单元 童话世界 阅读要素: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写作要素: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第四单元 阅读策略单元:预测 阅读要素: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 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写作要素:尝试续编故事。
第五单元 习作单元 阅读要素: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写作要素: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第六单元 祖国山河 阅读要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写作要素: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第七单元 我与自然 阅读要素: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写作要素: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第八单元 美好品质 阅读要素: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写作要素: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第二单元导读
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编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别样的风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学习写日记”。在本单元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选择合适的方法,并逐步做到迁移运用。日记是三年级习作起步练习的重要形式,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写日记的好处,了解日记的基本格式,注意激发学生写日记的信心,使其逐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课文 内容
《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是古代诗人眼中的秋景,或咏景言志,或借景劝勉朋友,或借景表达思乡怀旧之情;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深秋时节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美景;
《秋天的雨》 从多角度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听听,秋天的声音》 描写了秋天里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习作:写日记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的素材,并学习日记的格式,用日记的形式记录内容。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词句段运用:实践运用的练习日积月累:积累描写秋天的词语
阅读本单元的文章,我们要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课文 阅读策略 课文示例
《古诗三首》 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中难懂的词语。 1.借助注释:寒山——深秋时节的山2.借助插图:斜——指山路弯弯曲曲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 文中“明朗”一词,可以联系上下文“一个亮晶晶的水洼”“一角小小的蓝天”来理解;可以找近义词“晴朗”来理解;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生活中看到的晴朗的天空是什么样的”来理解。
《秋天的雨》 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借助插图来理解词语。 文中“五彩缤纷”,可以联系上文“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理解为“颜色繁多”;再通过想象画面、借助课文插图等方法,可以直达“五彩缤纷”还有“色彩绚丽丰富”的意思。
《听听,秋天的声音》 自主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叮咛”“歌吟”可以借助语境,想象声音来理解词语;“饱满”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径、斜”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书写“寒、径、霜”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
3.学习运用借助插图、结合注释、查阅字典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语文要素】
4.想象古诗画面,借助画面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大意。
2.借助画面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预习要求】
1.自学生字词,完成本课“预习卡”。
2.默读古诗,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古诗大意。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径、斜”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书写“寒、径、斜”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山行》。
3.学习运用借助插图、结合注释、查阅字典的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4.借助画面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单元导读,走进“金秋”
同学们,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瓜果飘香,五谷丰登;秋天是一幅多彩的画卷,层林尽染,叠翠流金。今天我们来看到第二单元的篇章页,一起走进美丽的“金秋时节”吧!(分析本单元导读及语文要素)
图片导入,感受秋天
1.教师展示关于秋天的图片。
2.师引导: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自古以为,众多文人墨客也描写了许多关于秋天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首与秋天有关的古诗。
三、朗读古诗,识记字词
(一)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读准生字字音。
(二)出示“会认字”课件。“径、斜、赠、残、犹、傲、君、橙、橘”
1.教师提问:这些字你能读正确吗?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学生读)
2.注意多音字“挑”;
(三)出示“会写字”课件。“寒、径、斜、霜、赠、盖、菊、残、君、橙、送、挑”
1.径:注意右上部分,先写横撇,再写点;
2.霜:雨做偏旁时,左边的竖变点,横折钩变成横钩;
3.橙:左窄右宽,书写时注意笔顺。
(游戏识字)
四、学习《山行》,感受秋林美景
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山路而上,山上的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山行》这首千古名诗,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山行》。
作者简介: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著有《樊川文集》。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一)学生朗读《山行》。
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2.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理解诗意。
1.分析诗题“山行”:
行是“行走”的意思,山行就是“在山中行走”。结合课本插图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行走时看到的景色”。(借助插图)
2.走进诗句,理解诗意。
(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①寒山:深秋时节的山;生:产生,生出。(结合注释)
②斜:山间小路弯弯曲曲。(联系生活实际)
③根据注释和插图,联想画面。
归纳诗意:深秋时节,山间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伸向远方,在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远景)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①坐:因为。(结合注释)
②于:表示比较,比的意思。(查阅字典)
③霜:通过图片理解霜的意思。
④根据注释和插图,联想画面。
归纳诗意: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车来,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花儿还要红。(近景)
3.借助画面,体会情感。
师问: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诗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呢?
预设:通过“爱”这个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
探究思考,课后习题。
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学习提示: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用笔圈一圈。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2.从这些景物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试着给图画命名。(找关键词)
山林秋景图(总的概括);枫林晚景图(主要景物)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朗读指导:《山行》朗读的总体基调应是明快的,诗的前两句,可以引导学生带着对诗中美景的想象,读出深秋时节山景的生机盎然;后两句语调应高昂上扬,读出诗人对枫叶、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五、课堂小结,作业设计
在学习《山行》时,我们借助了关键的词语去想象画面,同时在遇到不懂的词语时,我们运用了借助插图、结合注释、查阅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下节课我们讲继续运用这些方法。
1.书写本课的生字,默写《山行》;
2.预习《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 继续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了解古诗大意。
2. 引导学生想象古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赠刘景文》和《夜书所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总结方法
同学们好,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山行》,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学习的吗?我们运用关键词给画面命名;借助插图、结合注释、查阅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来理解诗意。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剩下的两首古诗。
二、学习《赠刘景文》,借诗勉励
同学们,你们一定都有自己很好的朋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首诗,是苏轼写给他的好朋友的,一起来学习《赠刘景文》。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传世。
(一)学生朗读《赠刘景文》。
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2.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理解诗意。
1.分析诗题“赠刘景文”:
“赠”的意思是“赠送”;结合注释了解“刘景文”是诗人的好朋友。题目意思就是“赠送给刘景文的诗”。(结合注释)
2.走进诗句,理解诗意。
(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①结合注释,“擎”是“举,向上托”的意思,再联系生活实际可以知道,“擎雨盖”是指举起的雨伞。
②菊残:通过图片理解菊残的意思。
③查阅字典:尽:完毕;犹:还。
④根据注释和插图,联想画面。
归纳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写景)
(2)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①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结合注释)
②根据注释和插图,联想画面。
归纳诗意: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议景)
3.借助画面,体会情感。
师问:深秋时节,荷叶枯萎了,菊花也凋谢了,这样的景色真不值得我们欣赏,可是苏轼却对刘景文说这是“一年好景”,这是为什么呢?
预设:深秋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探究思考,课后习题。
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学习提示: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用笔圈一圈。
荷尽、菊残、橙黄橘绿
2.从这些景物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试着给图画命名。
秋日荷尽图;菊残傲霜图;橙黄橘绿图。(结合图片)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朗读指导:前两句的朗读语调宜平直舒缓,声音稍低,并适当强调“犹有”“傲霜枝”,表现菊花的残枝傲霜凌寒的精神;后两句语调宜高亢,读出诗人殷切嘱咐的感觉,其中“橙黄橘绿”的速度可稍慢,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三、学习《夜书所见》,感受思乡之情
我们刚刚是运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赠刘景文》这首古诗的呢?(学生交流,教师总结)下面,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自学《夜书所见》。
作者简介: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诗人。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
(一)学生朗读《夜书所见》。
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2.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理解诗意。
1.分析诗题“夜书所见”:
“书”是书写的意思。“夜书所见”就是在夜晚写下自己看到的景物。
2.走进诗句,理解诗意。
(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①借助注释了解“萧萧”在这里形容风吹梧桐树叶发出的声音;“客”说明诗人身在异乡。
②教师指导:这两句诗是写景,其中“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烘托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凄凉的心境;“客情”即游子的思乡之情。可见诗人是触景生情。
③根据注释和插图,联想画面。
归纳诗意: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写景)
(2)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挑促织”是“拨弄蟋蟀”的意思;“篱落”是“篱笆”的意思。(结合注释)
②根据注释和插图,联想画面。
归纳诗意: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3.借助画面,体会情感。
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由悲到喜的变化:第一句中的“寒”尽显寒冷凄凉之意,转到第三句中的“挑促织”,则是一派温馨快乐。这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追忆、留恋,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一“寒”一“明”,一悲一喜,触动了诗人思乡的情感。
4.拓展积累:读到“挑促织”,你还会联想到其它的儿童生活的画面吗?(拓展古诗)
放纸鸢、捕鸣蝉、挑促织(这些儿童生活画面让我们干到心情愉悦)
(三)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朗读指导:《夜书所见》前两句写了诗人郁闷孤独之情,可提示学生结合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进而把握朗读时舒缓的基调;后两句可以让学生想象情景,体会作者的所想所感,语气较前两句可以明快一些,最后一句的语调甚至可以作上扬的处理。
四、小结梳理
(一)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呢?
喜爱、劝勉、思乡
(二)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理解词语呢?
借助插图、结合注释、查阅字典、联系生活、找关键词
五、作业设计
1.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山行》;
2.积累关于秋天的古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的三首古诗,均写出了在秋天的背景下而触生的情感,或赞美秋天的美景,或表达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三首古诗的教学如何进行分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根据诗的生字、难易程度,我进行了本次的内容安排。一是分散生字量,二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方法,我实行了分步走策略。在《赠刘景文》的学习过程中,采用“扶”的方,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在学习《山行》和《夜书所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迁移应用,学生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自主合作学习,理解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歌意境。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使学生学习中的合作伙伴。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在自读自悟,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古诗,初步感知大意。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议,并进行鼓励性总结,让他们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因为三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弱,他们仍需要教师进行辅助、指导,不可完全放手,否则学生将会找不到具体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文中的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还要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要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根据诗句大胆想象,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远处发展。
4 古诗三首
预习目标一:掌握字词 音 1.给多音字注音。 挑( ) 行( ) 处( ) ( ) ( ) ( )
形 2.形近字组词。径( ) 残( ) 挑( )经( ) 线( ) 桃( )
义 3.多义字连线。锅盖、膝盖 由上而下地遮掩,蒙上盖住、遮盖 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盖房、盖楼 造(房子)
预习目标二:整体感知 读三首古诗,说说每首古诗都写了哪些景物?(圈一圈)
预习目标三:思考质疑 想一想:这三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日积月累 积累关于秋天的古诗:
第二单元 第4课 《古诗三首》
自读古诗,结合注释了解古诗大意。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想象古诗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预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