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1.知道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2.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3.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二战”全面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雅尔塔会议。
【教学难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三国轴心是指哪三个国家?三国轴心的形成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德国、日本、意大利三个法西斯国家结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轴心国集团以后,相互勾结,疯狂扩大侵略战争,世界和平再一次面临严重威胁,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越来越迫近了。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原因:经济危机的爆发;法西斯独裁;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之间的的矛盾一个都没有解决,而又增加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新兴的帝国主义德意日要求重新划分世界范围,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起来;
时间:1939年9月1日
标志:德国突袭波兰
2.主要战场
教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有哪些?
学生: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及太平洋战场等。
(1)欧洲西线战场
史料1
教师:德国发动对波兰的进攻后,英、法对德宣战,却宣而不战,波兰灭亡。德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哪里?
学生: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的丹麦、挪威。不久,荷兰、比利时投降,德国进攻法国北部,法国投降,德军逼近英吉利海峡,后对英国实施了猛烈的轰炸。英国军民坚持抗战。
(2)欧洲东线战场 德国进攻苏联
史料2 钢铁般的勇士们,把侵入我们祖国领土的所有德国人——占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
——斯大林
教师:面对英国的坚决抗战,希勒特把战火又转向了哪一方向?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是哪一战役?
学生: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开辟欧洲东线战场。战役:莫斯科保卫战。
时间:1941年6月
地点: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1500多千米的战线上。
方式:分三路突袭苏联
影响:“二战”扩大,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结果:苏军连连失利,西部国土大片沦陷。
(讲述莫斯科保卫战的故事,指出:这次战役以苏军的胜利告终,它粉碎了法西斯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激发了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击败法西斯军队的信心和决心。)
(3)太平洋战场 日本偷袭珍珠港
教师:正当德国在欧洲攻城略地之际,远东扩张成性的军国主义的日本也磨刀霍霍。日本企图在亚太地区建立梦寐以求的“大东亚共荣圈”,而美国及其太平洋舰队成为日本南进的重要威胁。
史料3 1941年12月7日6时,日军第一波飞机183架起飞,7时15分日军第二波飞机171架起飞,整个袭击持续约两小时,只遇到轻微抵抗。日军以损失飞机29架、潜艇1艘和特种潜艇5艘的微小代价,击毁击伤美国太平洋舰队停泊在港内的全部8艘战列舰和10余艘其他主要舰只,击毁美机232架,毙伤美军3 681人。日军在太平洋上掌握了制海制空权。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①日本与英、美矛盾激化
②日本偷袭珍珠港
时间:1941年12月7日
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教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美、英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在亚洲,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教师: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这种说法对吗?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我认为不对。早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日军已经对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进行侵略,所以说日军偷袭珍珠港只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教师: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慨,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教师: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2.教师: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成立的史实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影响: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启示:说明法西斯与反法西斯之间的矛盾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也可以合作。
2.战争形势的转折
1.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人民英勇抗敌,于次年2月大败德军。斯大林格勒战役使德国法西斯遭到致命打击,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教师: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背景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①莫斯科战役后德军无力发动全面进攻;②地理位置:斯大林格勒是苏联南方最重要的工业中心、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德军如果占领了斯大林格勒,既可切断苏联中部和南方的联系,占领高加索石油区、顿河和库班的肥沃原野,又可迂回东北,包抄莫斯科,进取西伯利亚。所以,斯大林格勒的得失关系着苏德双方整个战局的命运。
教师: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有何意义?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点拨归纳:
①它使苏德战场的进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
②极大地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
③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团结。
④对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诺曼底
史料3 1944时间:1944年6月
军队:以美、英为主的盟军年6月6日凌晨,在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下,一支庞大的舰队载着登陆部队,由700多艘舰艇和上千架飞机掩护,横渡英吉利海峡,向德军防御薄弱的法国诺曼底地区进发,很快突破了希特勒用来防御登陆部队进攻的所谓“大西洋壁垒”。一个月里,登陆的盟军超过了100万人。动用总兵力 280万人、13 000多架飞机、9 000多艘舰船在欧洲成功地开辟了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
教师:诺曼底登陆有何意义?
学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
3.意大利投降:1943年9月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雅尔塔会议
时间:1945年初
参加国:美、英、苏
学生1:时间:1945年2月。目的: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学生2:内容: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教师:如何评价雅尔塔会议?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1)协调了盟国的行动,进一步巩固了反法西斯联盟,加速了胜利。
(2)为战后惩处法西斯提供依据,是雅尔塔体系的组成部分。
(3)带有大国强权政治和大国沙文主义的色彩。
2.《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
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3.大战的结束
①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结束。
②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结束。
②教师:反法西斯战争取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战争的正义性。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遭到了包括本国反战力量在内的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协调了反法西斯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行动,充分地发挥了人力、物力、财力优势,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反法西斯国家团结战斗,共同对敌。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史料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数据。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参战人数 军队伤亡 平民伤亡 物资损失
61个 17亿人 1.1亿人 5 000万 人以上 9 000万人 4万亿美元
1.性质: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特点: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
3.影响:
第一,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二,大战期间先进科学技术的出现,为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第三,战争教育了世界人民,追求和平、反对战争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
4.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思考反法西斯战争带给我们的启迪。
学生:(1)和平来之不易,悲剧决不能重演。
(2)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3)所有国家都应走和平发展道路,侵略扩张导致灾难。
(4)加强国际合作,才能谋求共同发展。
三、课堂小结:
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初期,德军暂时处于有利地位,很快占领了西欧大陆广大地区,法国溃灭,英国退守本土。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苏联、美国等更多国家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各国反法西斯力量联合起来,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42年夏季开始,随着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盟军取得重大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出现转折,开始有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方向发展。1943年,意大利投降,法西斯集团瓦解。开落会议和德黑兰会议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力量的进攻下,德国和日本先后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而宣告结束。它的胜利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中的课后活动部分。
【板书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 标志:德国突袭波兰
2.德国进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
3.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联合国家宣言》发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2.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
3.意大利投降:1943年9月
4.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雅尔塔会议:1945年初
2.《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3.大战的结束
①德国无条件投降:1945年5月8日
②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性质: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特点: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
3.影响:
第一,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二,大战期间先进科学技术的出现,为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第三,战争教育了世界人民,追求和平、反对战争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