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月考试题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默写填空。(6分)
(1) , 若出其中 ; , 若出其里 。
(2) ,风正一帆悬。
(3)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 ( http: / / www.21cnjy.com )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老师引述了《论语(十二章)》中的两句话:“ , ”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4)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
2.下列加框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静谧(bì) 枯涸(hé) 啜泣(zhuì)B.骸骨(hé) 玷污(diàn) 清洌(liè)
C.梦寐(mèi)泯灭(mǐn) 分歧(qí)D.禀告(bǐng) 厄运(è) 迸溅(bìng)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留连忘返 屈径通幽 险象迭生 恍然大悟
B.瘦骨嶙峋 黯然缥缈 随声附合 苦心孤诣
C.小心翼翼 精疲力尽 各得其所 嫦娥奔月
D.一丝不苟 得意忘形 引人瑕思 水波粼粼
4.下面的连接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绿色蝈蝈》——散文——法布尔——德国
B.《西游记》——小说——吴承恩——明代
C.《河中石兽》——小说——纪昀——清代
D.《济南的冬天》——散文——老舍——现代
5.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2分)
周末,我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小鸟, 。
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6.学校以“唤起每一位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主题征集爱护绿化的宣传广告语,下列应征的广告语中,不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小草正在成长,需要我们的爱。 B.我的美丽来自你的呵护。
C.严禁践踏草坪。 D.手下留情,足下留青。
7.填空。(6分)
(1)冰心诗的三大主题是:母爱、 、 。 (2分)
(2)作为古人智慧的结晶,《伊索寓言》包含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内容十分丰富。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的,如《狼和小羊》《猫和鸡》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 。《赫拉克勒斯和财神》把为富不仁的富人与坏人归于一类,表现 。
二、 古诗文阅读(23分)
(一)古诗阅读。(4分)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呼
1.本节选自 ,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 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 和他的侄子 。(2分)
2.解释词语。(4分)
(1)肴: 。 (2)旨: 。 (3)困: 。 (4)自反: 。
3.选出与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2分)
虽有嘉肴( )
A.故余虽愚 B.虽我之死 C.虽人有百手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翻译句子。(4分)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5.相关内容链接。(4分)
(1)给下面一则断句,并加上标点。(3分)
子 曰 德 之 不 修 学 之 不 讲 闻 义 不 能 从 不 善 不 能 改 是 吾 忧 也
(2)中国古代曾有“半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则(不得与试卷上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4分)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一)说明文阅读(13分) 指纹的特性和用途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性。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形像弓一样,叫弓线纹。各人的指纹除形状不同之外,纹形的多少、长短、不同。据说,全世界的五十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更有趣的是,指纹在胎儿第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也只不过放大增粗,它的形状特征却固定不变。
你可别小看指纹,它的用途可大啦!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纹由皮肤上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这些小颗粒感觉非常敏锐,只要用手触摸物体,就会立即把感觉到的冷、热、软、硬等各种“情报”通报拾大脑这个司令部,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指挥动作。指纹还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紧紧地握住东西,不易滑掉。我们平时画图、写字、拿工具、做手工,所以能够那么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里面就有指纹的功劳。
正因为指纹的这些特征,它很早就引起人们的兴趣。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作“图章”,印在公文上。
据说,在一百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利用指纹破案。 ( http: / / www.21cnjy.com )(A)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B)指纹在医学上又有了新的用途。有的医生发现,通过检查人的指纹、掌纹,能够查出某些疾病。(C)近年来,指纹又和电子计算机成了好朋友。(D)
小小的指纹将来究竟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新的迷宫又摆在我们面前,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1、文中两处用了“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2、第l段文字中划横线的语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和 。(2分)
3、第3段中“指纹的这些特征” 包括(概括4点) (4分)
4、下面的句子是从第3段中抽出来的,应放在(A)(B)(C)(D)四处中的 处。
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指纹锁”,这种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钥匙就是人的指纹。当人们开门时,只要用手按一下。设在门上的计算机,计算机就能迅速准确地识别开门的人是不是主人,如果是的话,门马上就自动打开了,真神。 (2分)
5、简要概括本文说明的中心意思。(不超过10个字)(2分)
答:本文说明了
(二)记叙文阅读(14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没有钓到的大鱼
①他家在岛上有一所美丽的小房子。
②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爸爸 ( http: / / www.21cnjy.com )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甩向湖心,湖水在落日的余辉中荡起道道涟漪。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的,景色十分优美。
③突然,钓竿的另一头儿沉了下去。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了,便急忙收起鱼线。父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娴熟的动作。
④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⑤父亲和儿子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父亲打开手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了——但距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⑥“ ”父亲说。
⑦“不,爸爸!”孩子哭了起来。
⑧“还会有别的鱼的。”父亲安慰他。
⑨“再没有那么大的鱼了。”孩子仍然伤感不已。
他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条渔船和一个钓鱼人。他又看看父亲。虽然没人看见他们,也没有人知道这事,但他从父亲的脸色中知道他的决定是不可更改的。于是,他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钩,把它放回水中。
夜色中,那鲈鱼抖动它肥大的身躯慢慢游向湖水深处,渐渐消失。
孩子回想起刚才钓上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就像做了一场梦。
这已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那孩子已经是纽约市一个很有成就的建筑师了。父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岛上,他还是常到那里钓鱼。
他说得对,他再也没能钓到那天夜 ( http: / / www.21cnjy.com )晚钓上的那样漂亮的大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父亲。在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过许多类似那个夜晚的问题,但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损公德。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他至今仍怀念父亲那一晚对他的教诲,并常常对他的儿子和女儿讲起这件平常而又动人的小事。
1.鲈鱼钓猎还没有开禁,他和父亲为什么还到湖上钓鱼 (2分)
2.他依据什么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的 (2分)
3.在下面两句话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句放在原文第⑥段横线上,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①孩子,你得把它放回去。 ②孩子,你把它放回去好吗
4.“他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条渔船和一个钓鱼人。”这句话有何表达作用 (3分)
5.文中“没有钓到大鱼”和“依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中的“大鱼”各指什么 (4分)
四、作文(50分)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自拟题目,选择自己熟悉的题材,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真情实感。
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一、CCADC
二、 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阅读。(答案: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二)文言文阅读。
1.本节选自 《礼记 学礼》 ,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 典章制度 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 戴德 和他的侄子 戴圣 。2.解释词语。
(1)肴: 带骨头的肉 。 (2)旨:
甘美 。 (3)困: 不通,理解不了 。 (4)自反: 反省自己 。
3. (1) (C) (2) (A)
4.翻译句子。
(1)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2)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
5.相关内容链接。
(1)子曰:“德 之 不 修,学 之 不 讲,闻 义 不 能 从,不 善 不 能 改,是 吾 忧也。”
(2)略。
三、现代文阅读 (一)说明文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指纹的特性和用途》
1、不能。因为所举事例没有经过确切统计(或带有估测性质);如果去掉就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了。(意思对即可)
2、分类别,打比方(前后顺序不限)
3、指纹人人各不相同,形状特征固定不变,感觉非常敏锐,具有增强皮肤磨擦作用。(意思对即可)
4、D
5、指纹的特性和用途(意思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二)记叙文阅读
1、湖里还有其他的鱼可以钓。 2、钓竿的另一头沉了下去。 3、①,这句话中的“得”字表明母亲的语气十分坚决,没有丝毫可以商量的余地。 4、写周围的环境更好地衬托了母亲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5、前者指的是从湖里钓出的大鲈鱼,后者指的是事业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