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兰亭集序》课件(共3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1《兰亭集序》课件(共3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4 14:3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兰亭集序
王羲之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创作背景。
2.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知识,疏通文意,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探究文中所蕴含的生命思考和人生态度。
3.背诵课文,体会辞赋的语言艺术之美,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习目标
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祖籍山东临沂,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贵族,少有美誉,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他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尤其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且オ学过人,乐游山水,爱道家之学,喜结交名士。《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穿云,矫若惊龙”。他的《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在诗文创作上也是高手,其文用笔洗练,不尚辞藻而多情致。作品《王右军集》。
作者简介
墨池洗笔:王羲之没日没夜地练字,下功夫,连家旁池塘里满盈盈的碧清的池水都因他洗砚、洗笔染得黑沉沉的了。
入木三分:传说王羲之笔法有力,在板上写字,木工刻字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
东床坦腹/东床快婿:《晋书·王羲之传》:“时太尉郗chī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鹅瘦池肥:相传,王羲爱鹅是出了名的。在兰亭,他特意建造了一口池塘养鹅,后来干脆取名“鹅池”。有一天,王羲之正在写“鹅池”二字。刚写完“鹅”字时,忽然有大臣拿着圣旨来到。王羲之停笔接旨。儿子王献之见父亲只写了一个“鹅”字,就顺手提笔一挥,写了一个“池”字。恰一看风格相似和谐,但“鹅瘦池肥”独具特色。
书成换鹅:王羲之非常喜欢白鹅,曾写书写一卷《黄庭经》交换道士的大白鹅。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 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2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的42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王羲之的第7个儿子)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创作背景
“序”及分类
“序”也写做“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
书序,著作或者诗文前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同“跋”是一类文体,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扬州慢》小序
诗序,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如《孔雀东南飞》;
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如《送东阳马生序》:;
宴集序,古人饮宴,常一同赋诗,集结成册,再推举一人作序。如《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疏通文意·第一段
春季的末一个月
状语后置句
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到水边嬉戏,以祓fú除不祥
全,都
高高的
景物互相衬托
排列
旁边
喝酒
作诗
深远高雅的情思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发展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夏历三月上巳日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选择一风雅静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边,一人置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或啸呤或援翰(执笔),作出诗来。
永和九年,这年是癸丑年,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漂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
第一段译文
文学常识
①纪年法
岁在癸丑(干支纪年法)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帝王年号纪年法)
赵惠文王16年(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年号干支兼用法)
②暮春:一个季节分“孟、仲、季”三个月
伯(孟)、仲、叔、季:长幼顺序,伯为嫡长,孟为庶长,季最幼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疏通文意·第二段
暖和
舒畅
自然界的万物
用来……
穷尽
实在
值得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吹来心情舒畅。仰望天空广大无边,俯看地上万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足能享尽人视与听的乐趣,(这一切)实在令人感到快乐啊!
开畅,舒展
良辰:
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美景:
乐事: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赏心:
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名士相聚之乐
气候宜人之乐
环境优美之乐
生活美好之乐
饮酒作诗之乐
找出并概括作者认为“信可乐也”的原因
兰亭集序
王羲之
第二课时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疏通文意·第三段
结交
比喻时间短暂
兼词,之于
同“晤”,面对
放纵
人的躯体
同“取”
静与动
一时,自得
高兴的样子
等到
动词,到,往,引申为“求得”
连接
过去,以前
因为
发生,引起
自然
大事
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抱负志趣,(与朋友)在一室之内面对面交谈;有的人随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各人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各不相同,但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一时很自得,快乐而满足,竟不觉得衰老将要到来;等到他对自己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就随着产生了。从前感兴趣的事,转眼之间,已成为陈迹了,还不能不因此而引起心中的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终归于尽。古人说:“死和生是一件大事啊。”这怎么不叫人悲痛万分呢?
第三段译文
分析作者情感
金圣叹曾点评王羲之为“真古今第一情种也”,在《兰亭集序》中,作者不仅动情地描述了兰亭雅事,更深情地书写了人生的痛苦与无奈,请梳理文章的第三段内容,说说作者都书写了哪些人生之痛。
俯仰一世,老之将至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人生短暂之痛
世事无常之痛
往事不再之痛
生死难测之痛
魏晋士人的生死观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向内,深入内心世界,不务实际,聚众谈玄
向外,寄情山水声色,不受世俗礼法约束
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
魏晋风流: 饮酒、服药、清谈、纵情山水、狂放不羁……
成因
1.两晋时期社会极剧动荡,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天下名士,少有全者” “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议绝。”
2.天下名士,为了避祸保身,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消极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
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晋书 阮籍传》
嵇康“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与山巨源绝交书》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疏通文意·第四段
原因
符契,以金玉竹木等制成,上刻文字,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面对
悲伤
明白
本来
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相等
彭祖/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虚妄之谈
…的原因
情趣
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本来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思想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大概也将对这些诗文有所感慨吧。
第四段译文
道家的影响
庄子妻子去世,他向惠子解释不悲泣是因为他认为一个人没有来到人世时,是无生命的,不仅无形体,连构成生命的气也不存在。既然本来是“无生”,当然最终要归于“无生”,如此生死不过是春夏秋冬的交替,如果生就快乐,死就悲哀,这是“不通乎命”的。 庄子认为“死”是回归到自然界中或宇宙时空中或回归到“道”中再化为“无”。因为万物生于“道”又复归于“道”,气聚而生,气散而灭。生死是生命的必然,通乎命、豁达的对待生死是庄子生死哲学的真谛。他主张齐生死,无论生死,都要顺其自然。
王羲之在这篇序里,显然对这种风气进行了委婉的批评,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明确生老病死是自然造化使然,并非人力所能左右,所谓“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二是从积极向上的态度出发,否定了“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思想。在那样一种时代氛围下,这样的声音,确实具有警世作用。从这一点讲,将此文看作批评魏晋名士虚无思想的作品,亦未尝不可。生死既然不能改变,那么就不要让生命轻易消逝,在深沉的感慨中流露出的是对“生”的眷恋执着与追求。
思维拓展延伸
王羲之对于魏晋士人的生死观有何态度?
分析作者情感
思考5:俯仰古今,其“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
痛——个体:生命短暂,生死难测
悲——人类:代代皆痛,永无之境
整体感知
情感
变化

1-2段兰亭盛会
良辰、美景、贤人、雅事

3段写人生感慨
快乐短暂,欲望无限、生命有尽

4段交代作序目的
宇宙永恒 人生短暂 体会一致 千古不变
人生的有生之乐是短暂易逝的,而生死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可改变的。正因为如此,如何生得有意义?如何死而无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们应该向死而生,珍惜生命,把握生命的每一天,尽享生命的美好,活出价值。
看透生死之后,不至于陷入消极虚无,才是真正应该有的人生姿态。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
思维拓展延伸
结合自身感受与现实,谈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我们自己的人生?
鉴赏艺术特色
立意高远,蘊藉深长。作者善于以小见大,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文笔洗练,自然有致。两晋时期,骈俪藻饰之风盛行。而《兰亭集序》则别开生面,它的语言或骈或散,骈则整齐优美,散则错落有致,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且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手法多样,逸趣无穷。熔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环环相扣,波澜迭起,意趣无穷。
文章通过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乐生痛死这一人类所共有的感情,彻底否定了老庄“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从而树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识 ——“死生亦大矣”,表达了一种积极处事的人生态度。
归纳文章主旨
【理解与巩固】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有与之相似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认为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都归结于消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禹锡《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两句描绘的宾客尽是文人雅士、贤德之人,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表达类似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4)《兰亭集序》中,王羲之与文人雅士们列坐在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边,油然而生地表达自己幽深内藏的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评这一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步步高》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气候宜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 。
情境默写
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5.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 , , 。
6.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所写: , , , 。
7.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 , 。
8.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开始就点明聚会的季节、地点和事由的句子是: , , 。
10.兰亭集序》中交代了在兰亭聚会的人是 , ,各路英才,老少皆有。
情境默写
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11.生活中当我们对所喜欢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时,感情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随之产生。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 , 。
12.《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的 , !
13.每当我们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文章,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的
句子: , , , 。
14.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的 , , 。
情境默写
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
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未尝不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
虽世殊事异 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