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选择性必修一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精品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衡水选择性必修一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精品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5 10:4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教材介绍
高中历史教材
通 史
专题史
高一年级学习
(合格性考试)
选择历史科目的同学
高二年级学习
纲要是指结构性的、主要的、核心的和实质性内容的总结、概述和介绍。
选择性必修课程意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等不同视角对中外历史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丰富与拓展
《中外历史纲要》
《选择性必修》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2.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禅让制
世袭制
内外服制
分封制宗法制
中央集权制度
导入新课
(原始社会)禅让制:推举、才德、公天下
(奴隶社会)世袭制:相传、血缘、家天下
(封建社会)皇帝制度: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史料3: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史料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
史料2: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礼记·礼运》
史料4:自武王至幽王,传十二世十三王,基本上行嫡长子世袭制。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
★结合所学,说出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一种政治制度?
禅让制
世袭制
分封制
宗法制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奴隶制王朝国家——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礼记 · 礼运》
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
政权性质:公天下 → 家天下;
权力传承:传贤(重才能品行)→传子(以血缘为纽带);
社会形态:原始公有制 → 奴隶私有制。
(一)夏朝:王位世袭制
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进步的表现。
(二)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内外服制度
(一)地方:内外服制度
内服: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
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材料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材料二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尔尚辅余一人,致天之罚。” ——《尚书·盘庚》
材料三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
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1)直接控制与间接统治相结合(2)神权与王权结合(3)松散联盟,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二)职官制度:
商朝的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
如何评价?
利:商王控制着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有利于加强商朝与周边方国的联系,是历史的进步;同时为西周的分封制的出现提供契机。
弊: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 有很大的自主权,甚至有些方国与商处于战争中,天下共主的局面没有形成。
从根本上,早期国家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末完全被打破,没有能力对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实行直接控制。
分封对象
同姓王族、异姓功臣、先代贵族等。
分封目的
拱卫王室,维护周天子的统治。
诸侯
义务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诸侯
权力
管理受封土地和人民、征派赋役;设置官员、建立武装等。
(一)分封制
(三)西周(公元前1046年):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对象多元,以同姓为主体;以血缘为纽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特点
概念
分封,就是“封邦建国”。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同姓王族、异姓功臣、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积极:①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②边远地区得到了开发,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巩固了统治;
③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消极:①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生产力发展,易导致分裂割据。②后期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现象,周王室逐渐衰微
评价分封制
材料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材料2:商代的征伐,只不过迫使叛逆者屈服,尚未有把被征服地区的土地人口授予自己的亲戚子弟统治的史实;而周人的各封国却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不同族人混居在一起的现象。
——许倬云《西周史》
含义
目的
防止内部纷争,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巩固统治秩序,维护周天子地位。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制度。
①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②等级森严;
③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
④政权与族权相结合,
家国同构、家国一体。
特征
三、西周(1046BC—770BC)
(二)宗法制
宗法制影响
材料一:《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
── 班固《白虎通义》
材料二: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
——《吕氏春秋》
作用: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稳定了统治。
②对后世影响深远。(利:忠孝观念;尊老爱幼、兄弟相亲;家国一体;
弊:道德专制<家长制作风>、男尊女卑、等级观念、任人唯亲等。)
(三)礼乐制——权力认同
鼎: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士三
分封制
礼乐制
宗法制
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
血缘纽带(里)
维护的工具
维护的工具
权利分配
权利继承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之间的关系
实质是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之间的关系:
(1)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
(2)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
材料一:“厉王虐,国人谤王。”
——《国语·周语》
材料二:“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上》
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王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影响朝政。
这种原始民主传统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等级森严;
3、以血缘为纽带,家国同构、家国一体;
4、受原始民主传统影响,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5、政治制度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
【总结】先秦政治的特点
(四)原始民主遗风
变化的原因:
铁制农具与牛耕结合
私田的出现
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新兴地主、自耕农阶级产生
农、工商业与 城市的发展
经济基础
贵族政治瓦解,封建制度产生
上层建筑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一)原因
经济:铁犁牛耕,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产生,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政治:诸侯纷争,权力下移,变法改革;
思想:百家争鸣,法家理论。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中外历史纲要(上)》
(二)表现:
春秋时期:分封制、宗法制开始解体;
战国时期:君主专制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
特征:奴隶制度走向瓦解,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贵族政治日益被官僚政治取代。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一)含义:
1、“专制主义”:是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加强
中央集权
加强
君主专制
三、秦朝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内容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皇帝制度
分析材料,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有哪些特征?
材料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二》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三、秦朝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内容: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特点:①皇权至上(核心) ②皇帝独尊 ③皇位世袭
(2)特点:
(3)参政方式:
①皇帝任命,概不世袭;
②三公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③九卿为皇帝私家服务
公卿廷议,皇帝裁决
九卿之中,除廷尉、治栗内史、典客外,其余全部直接为皇室服务。
官僚政治
分工明确,既配合又牵制,有利于皇帝集权
家天下
(2)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
(1)内容:
评价三公九卿制
①加强了君主专制
②朝议制度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郡(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监御史掌监察
郡守
(最高长官)
郡丞
(行政、刑狱)
郡尉
(军事、治安)

县令
(最高长官)
县丞
(行政、刑狱)
县尉
(军事、治安)
少数民族(道)

三老(教化)
游缴(贼盗)
啬夫/有秩
(听讼、赋税)
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命
特点:
①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②主要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命,概不世袭。
构建郡县制结构图示,并分析郡县制的特点和影响
影响:
①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维护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③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划时代的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比较郡县制和分封制
比 较 项 分封制 郡县制
不同点 建立基础 血缘 按地域划分(地缘)
权利来源 世袭 中央任免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爵位、土地和人民 有俸禄,无封地、只有行政管理权
与中央关系 拥有较大自主性(地方分权) 郡县绝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
政治体制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历史影响 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和国家统一
相同点 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③都在维护国家的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趋势 ①从血缘划分到地域划分; ②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③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贵族政治:
建立在分封制、宗法制、世卿世禄制基础上,以血缘宗法制度为基础的政治体系。
官僚政治:
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基础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的中央集权、地方服从中央的政治体系。
材料一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材料二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材料三 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莫(暮),以辄相报殹。也书有亡者,亟告官。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勿令。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材料四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东汉王充
(4)文书制度
保证公文传达准确性
保证公文传达及时性
保证公文传达安全性
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一)内容:(1)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2)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二)影响:
1、加强对官员的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2、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传送到全国各地,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
西汉
中外朝制

二府三司制

三公九卿制
明清
废宰相设内阁(明)
雍正设立军机处(清)
(顶峰)
隋唐
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中央行政制度发展趋势:
古代中央行政机构与中枢机构的演变,大体上是围绕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这两个方向发展。
中央集权导致中央事务繁杂,仅靠宰相一职是难以处理的,宰相向组织机构化发展是必然的,君主专制导致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君主专制就必然削弱甚至废除宰相制度。
地方行政制度也因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调整过程中。
地方行政制度演变趋势: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四、两汉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两汉:
1、汉初:汉承秦制,仍实行三公九卿制。
2、汉武帝时期:中外朝制度。
一、加强君主专制——中央官制的演变
3、东汉刘秀时期:光武帝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九卿
常侍
皇帝
尚书令
侍中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执行机构
决策机构
决策机构
内朝
外朝
特点:①中朝官员位低权重。
②皇帝亲信近臣构成。
③以内朝架空外朝,抑制相权。
中枢权力由外朝丞相转移到内朝(皇帝亲信)手中。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意义:
积极:①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分割相权,利于加强皇权;相权一定程度上也能制约皇权;
③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二)隋唐——三省六部制
“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会制。”
——钱穆
特点:①相权三分,体系完整 ②职责明确,相互制约
③分工合作,集思广益
(1)二府:
①中书门下:中央最高行政机构,长官为宰相;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②枢密院:专管军政,分割宰相军权;
(2)三司:专管财政,分割宰相财权。
影响:①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
②职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出现
"冗官"局面。
(三)宋朝:二府三司制(从职责上分割相权)
宋朝三省虽置,但职能废弛瘫痪,另设中书门下省“佐天子,执大政”,其长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履行宰相的职权。
元朝实行一省制原因?评价?
(四)元朝:一省一台两院制
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太子充任。其下有左右丞相各一人,“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
——《元史》
原因:①元朝版图空前,事务繁杂;
②少数民族政权治理水平相对有限;
③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评价: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相权加强,效率提高。但宰相权力过大,造成元中后期内乱频繁。
胡元之世,政专中书,凡事必先关报,然后奏闻。其君又多昏蔽,所以于民情不通,以至大乱,深可为戒。
——朱元璋
(五)明朝:内阁制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万历内阁首辅叶向高
性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
特点:无实权,非法定。
职责: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君权。
百僚未起朕先起,
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丈五犹拥被。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80年废中书省和宰相,权分六部,直属皇帝
明成祖朱棣: 设立内阁,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废除宰相的结果:
强化了皇权,但加重皇帝政务负担;影响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后期导致宦官专权。
时间 发 展 职 能
明太祖 设殿阁大学士 侍从顾问
明成祖 正式设立内阁 辅佐处理政务秘书机构
明宣宗 内阁大学士有票拟权 对奏章拟出处理意见
明神宗 内阁首辅被比喻为宰相 “部权尽归内阁”
内阁的特点:
①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只是皇帝咨询顾问的内侍机构,不能正式统帅六部;
②权力来自于皇帝的信任。
③拥有票拟权(建议权),但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最终决定权在皇帝手中。
(六)清朝:军机处
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具有较大权力。
2、康熙时设南书房作为皇帝的秘书机构,内阁日益被架空。
3、雍正时设立设军机处
原因
性质
职能
特点
影 响
直接:办理西北军务;
根本:加强君主专制。
非法定的中枢秘书机构
“上传下达,跪受笔录”
简:机构简单、朝臣兼职;
速:办事效率高;
密:保密性好,外界干扰少。
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本质:君主专制走向衰落!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演变的特点
君主专制(中枢权力)的演变 秦朝 三公九卿制 君主专制确立
汉朝 中外朝制 巩固
隋唐 三省六部制 完善
宋朝 二府三司制 加强
元 一省二院制 发展
明清 废丞相,设内阁;清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趋势);
3、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4、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2、宰相分权,事权相对集中;
5、承袭前朝制度,有所损益。
削弱相权的方法:
1、任用出身低的官员和亲信;
2、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
3、分割相权;
4、取消中枢机构的决策权力。
朝代 地方制度(措施) 行政区划
秦 郡县制 郡—县两级
汉 汉初
汉武帝 魏晋南北朝






郡国并行
西汉:郡县两级
东汉:州—郡(国)—县三级
推恩令、刺史制度
州、郡、县三级制
州—县
废郡,以州统县
划分道、节度使
道—州—县+节度使
道(路)—州(府军监)—县
收精兵、派文官、设通判、四监司
行省—路—府—州—县
行省制
省—府—县 (三级)
废行省,设三司
督抚制度
省—府—县 (三级)
二、加强中央集权——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一、西汉
制度:汉初:郡国并行制,引发“七国之乱”
汉武帝:①推恩令 ②十三州刺史
行政区划:郡县二级制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小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
二、东汉晚期至南北朝
制度:
地方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州刺史——州牧)
行政区划:州郡县三级制
二、加强中央集权——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一、西汉
制度:汉初:郡国并行制,
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
汉武帝:①推恩令 ②十三州刺史
行政区划:郡县二级制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小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
二、加强中央集权——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削弱了王国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东汉晚期至南北朝
制度:
地方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州刺史——州牧)
行政区划:州郡县三级制
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地方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刺史改称“州牧”,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严重威胁中央集权,导致了东汉末军阀割据的局面。
中央



隋朝: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唐朝:
①设“道”:道、州、县三级制度。
②节度使:唐玄宗时在边境设置“藩镇”,长官为“节度使”(拥有军政大权)。但藩镇易形成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统治(外重内轻)。
三、隋唐:
四、北宋:
措施:
分权:设路监督州县官吏(四监司);
收权:
①削实权:文臣任知州,通判监督;
②制钱谷:设诸路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
③收精兵:地方精壮编入禁军;更戍法。
意义:
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铲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但导致“积贫积弱”的局面(内重外轻)。
行政区划:路、州(府)、县三级制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嘉
四、北宋:
措施:
分权:设路监督州县官吏(四监司);
收权:
①削实权:文臣任知州,通判监督;
②制钱谷:设诸路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
③收精兵:地方精壮编入禁军;更戍法。
意义:
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铲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但导致“积贫积弱”的局面(内重外轻)。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嘉
四监司
→军队
→财赋
→邢狱、治安
→仓储、赈济
唐宋时期---从外重内轻到内重外轻
唐朝“道”划分标准?唐宋的“道”与“路”有何作用?
初为中央派出监察机构,监督州县各级官吏
思考:从唐到宋,中央和地方关系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山川形势
标准:
作用:
从外重内轻到内重外轻
五、元:行省制 (多级行政制度:行省—路—府—州—县)
特点:
①具有双重性,中书省派出机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
②行省在处理地方事务时具有较大权力,但受中央节制和监督,权力大而不专。
③打破“山川形便”,采取 “犬牙交错”的政区划分方式。
意义:
①权力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③促进了边疆的发展;
④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影响深远。
清朝督抚制度示意图
巡抚、巡按
民政
(包括财政)
司法
军事
明:废行省,设三司,分属中央
清:督抚成为一省长官、总督掌管一省军政大权
思考:从明到清,巡抚、总督的设立反映了何种信息?
将军辖区
总督、巡抚—内地18省
办事大臣辖区
总揽一省之权
彼此独立
互相牵制
分属中央
六、明清: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权力分配趋于合理
中国古代地方体制的演变
演变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尚未集权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贵族等级分封制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