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7-04 15:4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 题 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PPT
教材内容 分 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概念教学,是对比例的意义的深化和发展,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是正反比例教学的关键,是利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先决条件。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意义,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观察、探索、归纳的能力,教学中贯彻自主性原则,
设计理念 通过运用PPT课件形式,让学生直观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推导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情分析 这部分知识是小学生最后一学期的内容,学生数学兴趣和学习习惯已经很稳固,具备一定的数学学习经验和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该年龄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慢,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是很集中,这些问题依旧存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解比例,学习正反比例打好基础。所以在课堂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从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建立联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明白比例各部分的名称,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及比例性质的重要性。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和探索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组织、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允许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一、旧知铺垫导入。
1.谁记得比例的意义是什么? 2.你会写出两个比,使它们能组成比例吗?
设计意图 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新课做好铺垫。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同学们,比有各部位的名称,比例中的四个数也有名称,请自学课本第41页,你能发现什么? (1)什么叫比例的项?比例中有几个项?分别叫什么? (2)你能把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吗?改写成分数后你还能找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吗?试试看。 2.4∶1.6 = 60 ∶ 40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师: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存在着一种关系,刚才老师就是用这种关系做出了判断,你能发现吗?请你用乘法算算看,是不是所有比例都存在这样一种关系,请你验证一下。写成分数形式:你还能判断吗? (2)学生探究验证,教师指导。 (3)板书: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d(b.d≠0)或ad=bc 1、在四人小组里,将你的发现与同伴交流一下。 2、重点学习分数形式的比例哪两个是内项,哪两个是外项。 3、练习: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5 ∶ 3.6 = 10 ∶ 8 : = 6 ∶ 4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重点学习组成一个比例的两个比哪两个数是外项,哪两个数是内项。因为有的孩子会由于粗心、随意而找错外项和内项,所以这一部分花的时间要较多些。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0.2∶2.5 和 4∶50 1.2∶ 和 ∶5 填一填: 1、 = a×( ) =b×( ) 2、A:7=9:B AB=(  ) 3、9︰3=( )︰2 12:( ) =( ):2 4、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另一个内项为(  ) 选择题  (1)(    )与 3 : 5 能组成比例。    A. 10:6 B. : C. 30 : 50   (2) 4 : 5 与(  ) 能组成比例。    A. : B. 8:10 C. 15 : 12 想一想: 3×40=8×15,你能写成比例的形式吗?
设计意图 练习主要是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要求学生讲明理由,培养学生有根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并与用比例的意义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形成对比;在填写比例中未知数时,不仅要求学生说出理由,还要求学生进行检验,这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检验习惯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充分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开放性,让孩子们发现比例的知识的奥妙。
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 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并且留给孩子质疑问难的空间。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2.4 ∶ 1.6 = 60 ∶ 40 外项 内项 内项 外项 用字母表示:a:b=c:d(b.d≠0)或ad=bc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反思 《比例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是继《比例的意义》之后的一节重点课,整节课的难度不大,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准确探究这节课的知识点。在上课过程中,我先出示一组比,并让学生判断它们能否组成比例,这是对比例的意义的回顾与应用。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的书写格式不正确,而且还有一些人拒不改正,这一点就非常糟糕。在课上,我们一起回顾了比的各部分名称,也就是前项和后项,这是为了区分比例的外项和内项。通过比例的意义,我们知道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核心就是在于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能形成比例;如果不相等,就不能形成比例。比例的书写形式有两种,一是用比号连接的形式,另一种是分数的形式。在找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时,学生很容易在分数形式的比例中出错,这一点是需要注意的,也是需要对学困生反复强调的一个点。我们从比例中得到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反过来又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一个比例,至此,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个比例就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比例的意义,另一种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在设计课堂习题时,我需要认真研究每一道题目,力求使课堂上的每一道题目都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它的价值,力求使每道题目的练习都能让学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