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3节 神经调节
一、基础达标
1.“胜哥”在进行疫苗接种的过程中,当针头扎入手臂时虽然感觉痛但没有缩手,这是因为其体内某结构对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起到了控制作用,该结构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如图所示为“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示意图,关于被试者的反射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 )
A.感受器是手指的皮肤 B.神经中枢位于小脑
C.效应器是手指的肌肉 D.该反射是非条件反射
3. 某人的一个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环节正常。此反射弧以肌肉为效应器,则此人( )
A.有感觉,能运动 B.失去感觉,肌肉瘫痪
C.有感觉,但肌肉瘫痪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4.2021年11月24日,央视新闻联合百度智能云推出了首个AI手语主播,手语主播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始为听障人士提供手语服务.AI手语主播其实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工智能机器主要通过机器内部的芯片控制机器各部位有序配合,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其中的芯片相当于反射弧中的( )
A.神经中枢 B.传出神经 C.传入神经 D.效应器
5.动物在生活中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行为,按行为的获得方式,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两大类。下列属于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A.猴子投篮 B.鲫鱼觅食 C.蜻蜓点水 D.候鸟迁徙
6.医生常通过检测膝跳反射来诊断被测试者神经系统是否受损。如图是人体膝跳反射活动的示意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B.敲击小腿肌肉也能引起膝跳反射
C.若反射弧某一部分受损则无法完成该反射活动
D.正常人测试时若刻意控制,也可不让小腿弹起
7.2018年3月14日物理学家霍金因运动神经元疾病(简称渐冻症)去世,运动神经元负责将大脑和脊髓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活动。医生用小锤叩击患者膝盖下方的韧带时,他( )
A.有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 B.没感觉,发生膝跳反射
C.有感觉,发生膝跳反射 D.没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
8.班级篮球赛时,看到本班球队进球,会欢呼雀跃。尽管你意识不到,你此时已经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1)能看到进球这一场景,是在 的视觉中枢产生的视觉。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
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生活中。如汽车上的自动驾驶技术就是通过传感器感知路况和周边情况,然后传输到CPU(中央处理器),CPU控制机械装置操控车辆行驶。CPU功能类似于人体反射弧中的 结构。当汽车处于自动驾驶模式时,红灯路口汽车会自动刹车停车,该过程类似于人体的 反射活动(选填“条件”或“非条件”)。
10.“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但仍有少数人对此置若罔闻,因酒驾或醉驾造成很严重的人生悲剧。下图是人神经系统中脑的结构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酒后驾驶的司机看到有交警测酒驾时,会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的情况,这是因为体内 (填激素名称)分泌明显增加。
(2)酒精对图中人脑中的 (填数字序号)有麻痹效应,从而使身体的平衡性、动作的协调性变差。
(3)某人酒后驾驶发生车祸受伤,医生检查发现,针刺其下肢感觉不到疼痛,但膝跳反射正常,说明此人脊髓的 功能已受损伤。
11.如图为一儿童的缩手反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1、2、3、4、5组成的神经结构叫做 。
(2)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选填序号)
①1→2→3→4→5
②5→4→3→2→1
(3)当手受到针刺会感觉到疼痛,疼痛感觉形成的部位在 (填字母)。
(4)图中若4受损,其它结构完好,当手指皮肤被针刺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
A.无反射,无感觉 B.有反射,有感觉
C.无反射,有感觉 D.有反射,无感觉
二、巩固提升
12.杭州亚运会,中国体操女团成功夺冠!在运动员比赛时,调节躯体平衡控制动作姿势和协调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13.在“观察各种动植物细胞”活动中,小科观察了血涂片以及洋葱表皮、狗的骨骼肌和神经细胞永久装片。下列图像为神经细胞的是
A. B.
C. D.
14.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观看了《捕蝇草》科学视频,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图甲所示的捕蝇草,顶端有一个捕虫夹 能分泌蜜汁。当昆虫闯入,触碰任意一根感觉毛两次或触碰到两根感觉毛:感觉毛压迫基部的感觉细胞,感觉细胞发出一股微弱电流,内侧细胞的液泡快速失水收缩,使捕虫夹向内弯,闭合夹住闯入的昆虫,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基部的感觉细胞类似于电路中的用电器
B.感觉细胞产生微电流与电荷定向移动无关
C.捕蝇草捕捉昆虫属于植物的向性运动
D.捕虫夹上的感觉毛类似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15.“安骑”电动自行车智慧治理项目通过高清摄像头对未佩戴头盔的违法行为抓拍并识别,同时语音播报提醒,督促电动车驾驶员戴好头盔。按照类比的方法,高清摄像头抓拍相当于反射弧中的(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效应器
16.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理解和学习人类语言时,ChatGPT相当于反射弧结构中的(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效应器
17.研究人员发现,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在蓝光刺激下,产生神经冲动,经视神经传至下丘脑,并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外周的棕色脂肪组织,抑制棕色脂肪组织氧化分解葡萄糖产热,从而导致体温下降。如图是完成该反射的过程示意图。则“棕色脂肪组织”属于该反射弧中的()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18.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组别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种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检查反射弧是否正常 验证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A B.B C.C D.D
19.我国外科专家首创“跟腱一脊髓中枢一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术,解决了脊髓损伤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难题。具体做法:分别剪断患者支配跟腱及膀胱的传出神经,然后将二者进行显微手术缝合,如图所示。患者通过敲击自己的跟腱引起反射促使膀胱排尿。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完成该人工反射不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
B.人体在②中产生尿意的感觉
C.上述人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①
D.患者敲击自己的跟腱促使膀胱排尿属于条件反射
20.如图甲所示的科目三舞蹈火爆大江南北。
(1)科目三舞蹈需要手脚分工、协调配合完成,该过程主要依靠 系统的调节。
(2)长时间跳科目三舞蹈后大汗淋漓,人体会通过分泌激素促进图乙中 (填序号)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
21.“灯盏糕,膨膨起,没铜钿,馋得死”,这首童谣在温州民间广为流传。灯盏糕是温州的传统特色名点,温州十大名小吃之一,历史悠久,最远可追溯至元末明初。一般是用大米、黄豆磨成稠浆,加入面粉,包裹萝卜丝为馅料,油炸而成。灯盏糕圆边松脆,外皮酥软,内馅爽口,独具风味。
(1)面粉主要由小麦种子的 加工而成的。
(2)刚出油锅的灯盏糕,浓香扑鼻,金黄诱人,令人食欲顿生。 香味形成的部位在 。
(3)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盘子中的灯盏糕,这是因为光在灯盏糕表面发生了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22.四明山盘山公路号称“宁波最美的盘山公路”,山里山外,悬崖边缘,都是风景。三四月的四明山更是樱花绽放的时节,很多骑行爱好者,骑着单车去赏樱踏青,体验山路蜿蜒的骑行乐趣。
(1)能够闻到樱花香味,是因为鼻腔中的嗅觉细胞产生的神经兴奋传递到 形成嗅觉。
(2)骑行单车时,脑中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 (填“小脑”或“脑干”)。骑行到转弯处,会自觉减速,以便更安全地通过,这类动作的反射类型属于 。
23.人体在感觉饥饿时,若没有补充进食,过段时间后饥饿感又会消失,即我们常说的“饿过劲了”。人体组织器官是由葡萄糖供能,当血糖浓度较低时,机体发生如图调节,从而使人体的饥饿感消失。
(1)该机体调节过程中,肝脏属于反射弧中的 。
(2)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作用的。此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分泌会 。
24.瘦素是人体特定的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激素,科研人员发现这种激素参与调节糖、脂肪和能量代谢,可以让人产生饱腹感,其调节过程如图所示。
(1)人体进食后,脂肪组织会分泌瘦素,由血液循环运送到下丘脑,位于此处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经神经传至饱中枢,进而发出指令减少进食。完成这一生理过程的结构为 。
(2)健康人在进餐后,体内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可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成脂肪等物质,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据此推测,当瘦素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时,有助于维持体内脂肪含量的稳定。
25.荀子的《劝学》中也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科学的角度讲,是君子会广泛地学习,检查反省自己从而形成 (选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所以遇事就可以不糊涂;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同为0℃的水和冰,冰比水给人的感觉冷,是因为拿在手上时,冰会发生 (某一物态变化)。
26.“胜哥”带着同学们进行“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活动.从丙村出发沿公路到丁村附近瞻仰烈士纪念碑.如图甲是活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甲图可知,丁村位于丙村的 方向.
(2)行程中同学们发现路边立有一个凸面镜(如图乙),你认为凸面镜最大可能位于 点(选填“A”或“B”).
(3)活动后,同学们沿着山路登上青山.沿途大家发现山下的桃花已经盛开,但是山上同样的桃花却含苞待放,请你解释其主要原因 .
(4)登山运动时,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以适应不同强度的运动.下图是部分的生理调节过程.
由上图可知,在肌肉运动强度调节的过程中,人体参与的系统有 (写出两个).
(5)结合上图小明认为肾上腺素也参与了以上的调节,下列事实支持小明观点的有____(多选).
A.肾上腺素能刺激心血管系统,使心跳加快
B.肾上腺素使支气管扩张,增加肺部通气量
C.肾上腺素能提高注意力,对记忆的形成和巩固有重要作用
D.肾上腺素能抑制肠道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减少食欲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缩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不需要经过大脑皮层,是由脊髓完成的反射,但又会受到大脑的控制作用
【解答】A. ①是大脑,A正确
B. ②是脑干,B错误
C. ③是传入神经,C错误
D. ④是脊髓,D错误
故答案为:A
2.【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 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其中,感受器为接受刺激的器官;传入神经为感觉神经元,是将感受器与中枢联系起来的通路;中间神经即神经中枢,包括脑和脊髓;传出神经为运动神经元,是将中枢与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效应器是产生效应的器官,如肌肉或腺体。只有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反射才能完成。任何部分发生病变都会使反射减弱或消失。
【解答】A. 感受器是眼睛中的视网膜,A错误;
B. 神经中枢位于大脑,B错误;
C.效应器是手指的肌肉 ,C正确;
D. 该反射是后天学习的行为,属于条件反射,D正确;
故答案为:C
3.【答案】C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解答】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其过程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冲动信号,并将冲动传导到传出神经,神经冲动沿着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接收到指令作出反应,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一个人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环节正常,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
故答案为:C。
4.【答案】A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如图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E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E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解答】机器内部的核心芯片控制机器各部位有序配合,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A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据此解答。
【解答】A.猴子投篮属于训练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属于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故A正确;
B.鲫鱼觅食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B错误;
C.蜻蜓点水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C错误;
D.候鸟迁徙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6.【答案】B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它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答】A.膝跳反射是比较低级的反射活动,属于简单反射,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A正确。
B.进行膝跳反射实验时,敲击小腿肌肉不能引起膝跳反射,需要用用橡皮小锤或手掌内侧边缘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B错误。
C.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完成反射的反射弧必须完整,若反射弧中的某一部分受损,反射弧不完整,无法完成反射。C正确。
D.正常人测试时若刻意控制,也可使小腿不弹起,此时参与反射的神经中枢除脊髓外,还有大脑皮层。D正确。
故答案为:B。
7.【答案】A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能够接受信息并传导信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答】 运动神经元负责将大脑和脊髓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活动,由此可见运动神经元疾病导致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受损,无法完成运动,但是能形成感觉。 医生用小锤叩击患者膝盖下方的韧带时,,因此有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1)大脑皮层
(2)反射弧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物体身上反射来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当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视觉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大脑立即处理有关信息,形成视觉,这样人才“看”到了物体。
【解答】(1) 能看到进球这一场景,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的视觉。因为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故答案为:(1)大脑皮层(2)反射弧
9.【答案】神经中枢;条件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功能及反射的类型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人体反射弧中神经中枢的作用是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汽车上的自动驾驶技术就是通过传感器感知路况和周边情况,然后传输到CPU(中央处理器),CPU控制机械装置操控车辆行驶。所以CPU功能类似于人体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结构。当人驾驶汽车行驶到路口时,发现红灯立即刹车,此反射类型属于条件反射,完成此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人大脑皮层内。因此当汽车处于自动驾驶模式时,红灯路口汽车会自动刹车停车,该过程类似于人体的条件反射活动。
10.【答案】(1)肾上腺素
(2)②
(3)传导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考查各种激素的作用,脑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
【解答】(1)肾上腺素的作用是扩张通往心脏的血管,加快心跳,所以答案是肾上腺素;
(2)小脑作用是保持身体平衡,控制动作协调,所以答案是2号结构小脑,
(3)膝跳反射是低级神经中枢控制,能证明神经系统是否正常,感觉不到疼说明传导不到大脑,所以答案是传导功能。
11.【答案】(1)反射弧
(2)①
(3)D
(4)C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图中1是感受器,2是传入神经,3是脊椎(低级神经中枢),4是传出神经,5是效应器
【解答】(1) 1、2、3、4、5组成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2)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由感受器(1)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2)将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3),神经中枢会做出反应,并将信息通过传出神经(4)传给效应器(5)
(3)所有的感觉都是形成在大脑上的,所以痛觉形成的部位在大脑D。
(4)4是传出神经,若4损坏,其他结构完好,信息依然能传递到大脑,因此能在大脑上形成痛觉,但神经中枢做出的反应无法通过传出神经传递到效应器,因此无法反射,故C选项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1)反射弧 (2)①(3)D(4)C
12.【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 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大脑、小脑和脑干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各自具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常见包括调控语言、保证稳定等。 1、大脑: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两个半球间有横形的神经纤维相联系。 每个半球包括处理视觉、听觉、触觉、痛觉等各种感觉的躯体感觉区,用于处理运动、控制和语言等信息的躯体运动区,还有与意识、思维和情感等高级神经活动相关的额叶、顶叶和颞叶等区域。 2、小脑:小脑位于大脑后下部,主要负责协调和平衡人体运动、姿势和姿态,维持身体平衡和稳定,小脑还有调节肌肉的肌张力、协调肌肉间运动和控制姿势反射等功能。 3、脑干:脑干位于大脑和脊髓之间,主要负责呼吸、心跳、消化、循环等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解答】 杭州亚运会,中国体操女团成功夺冠!在运动员比赛时,调节躯体平衡控制动作姿势和协调作用的主要结构是小脑;
故答案为:B
13.【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分析题图:A为血涂片,B为狗的骨骼肌永久装片,C为洋葱表皮细胞永久装片,D为神经细胞永久装片。
【解答】神经细胞由胞体和突起形成,其中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因此,最有可能是神经细胞的是D。
故答案为:D。
14.【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
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
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解答】 A、感觉毛压迫基部的感觉细胞,感觉细胞发出一股微弱电流,类似于电路中的电源,不符合题意;
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所以感觉细胞产生微电流与电荷定向移动有关,不符合题意;
C、植物没有系统,捕蝇草能快速反应是植物的感性运动,不符合题意;
D、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捕虫夹上的感觉毛类似反射弧中的感受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答案】A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高清摄像头抓拍然后通过线路传送到处理中心,处理中心在进行判断,如果没佩带头盔,便会语音播报提醒,如果佩带头盔就不会提醒。
【解答】高清摄像头相当于反射弧中感受器,传输线路相当于传入神经,处理中心相当于神经中枢,语音播报系统相当于效应器,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6.【答案】C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 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其中,感受器为接受刺激的器官;传入神经为感觉神经元,是将感受器与中枢联系起来的通路;中间神经即神经中枢,包括脑和脊髓;传出神经为运动神经元,是将中枢与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效应器是产生效应的器官,如肌肉或腺体。只有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反射才能完成。任何部分发生病变都会使反射减弱或消失。
【解答】 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理解和学习人类语言时,ChatGPT相当于反射弧结构中的神经中枢;
故答案为:C
17.【答案】D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
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
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解答】 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在蓝光刺激下,产生神经冲动,经视神经传至下丘脑,并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外周的棕色脂肪组织,抑制棕色脂肪组织氧化分解葡萄糖产热,从而导致体温下降。因此在完成该反射的过程中,“棕色脂肪组织”属于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故答案为:D。
18.【答案】D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声音的产生;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对于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想要正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要在密闭条件下进行。
【解答】A.能探究,加入的溶质种类不一样,A正确
B.可以通过敲击来检查反射弧是否正常,故正确
C.该方案能验证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C正确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既有气体参加又有气体生成,另外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不能达到目的,故D错误
综上故答案为:D。
19.【答案】C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 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据此结合图片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A.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故完成该人工反射也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故A错误;
B.根据图片可知,②是脊髓,“尿意”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故B错误;
C.观察图所示重建的完整“跟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其感受器位于跟腱,神经中枢位于①,故C正确;
D.敲击患者跟腱促发膀胱排尿,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故D错误。
故选C。
20.【答案】(1)神经
(2)②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①肾小球,②肾小管。
【解答】(1)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跳“科目三”要有极强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这主要是神经系统中的小脑在发挥作用。
(2)②肾小管的功能是重吸收原尿中的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因此,跳绳后大汗淋漓,人体通过分泌激素促进②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
故答案为:(1)神经;(2)②。
21.【答案】(1)胚乳
(2)大脑
(3)漫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种子的结构;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解析】【分析】 (1)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种子只由种皮和胚组成,无胚乳,养料储存在肥厚的子叶中;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种子除了种皮和胚以外,还含有胚乳,养料储存在胚乳中;它们的胚都是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的。
(2)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具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味觉中枢等。
【解答】 (1)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有一片子叶,有胚乳。小麦能为人体补充营养物质,比如蛋白质、糖类、氨基酸、维生素B族等,这些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小麦种子中的胚乳。可见,面粉主要由小麦种子的胚乳加工而成的。
(2)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半球,表面的大脑皮层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语言中枢、触觉中枢和味觉中枢等。人的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可见,麦香味(味觉)形成的部位在人体的大脑。
(3)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时,有两种可能的情况: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是指光线直接以相同角度反射回去,像镜子一样形成明亮的反射图像;而漫反射则是指光线在物体表面上发生多次次反射,光线以各个不同的角度散射出去。在麦糕的表面,光线会因为麦糕表面的不规则特性而发生漫反射,使得我们能够从各个方向看到盘子中的麦糕。
22.【答案】(1)大脑皮层
(2)小脑;条件反射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1)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1)能够闻到樱花香味,是因为鼻腔中的嗅觉细胞产生的神经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嗅觉。
(2)小脑的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因此骑行单车时,脑中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小脑。骑行到路口时,发现红灯立即刹车,完成此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A大脑皮层内,此反射类型属于条件反射。
23.【答案】(1)效应器
(2)减小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胰岛素与血糖含量;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 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其中,感受器为接受刺激的器官;传入神经为感觉神经元,是将感受器与中枢联系起来的通路;中间神经即神经中枢,包括脑和脊髓;传出神经为运动神经元,是将中枢与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效应器是产生效应的器官,如肌肉或腺体。只有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反射才能完成。任何部分发生病变都会使反射减弱或消失。
【解答】(1) 该机体调节过程中,肝脏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2) 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作用的。此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分泌会减小,因为胰岛素具有分解血糖的作用,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岛素分泌减少,减少血糖的分解;
故答案为:(1)效应器(2)减小
24.【答案】(1)反射弧
(2)抑制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解答】(1) 当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脂肪细胞分泌瘦素,经血液在体内运输,促进人体对脂肪的分解和利用。当瘦素运输至下丘脑时,位于此处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经神经传至大脑皮层,进而发出指令减少进食。完成这一过程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2) 健康人进食后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增加,促进葡萄糖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当瘦素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时,有助于维持体内脂肪的稳定。
25.【答案】(1)条件
(2)熔化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熔化与熔化现象
【解析】【分析】(1)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具有的,而条件反射是后天经学习或训练得到的;
(2)冰在熔化时会吸收热量。
【解答】(1)学习、检查反省自己就会形成条件反射;
(2)冰熔化时会吸收热量,从而使人感觉到 同为0℃,冰比水给人的感觉冷 。
故答案为:(1)条件;(2)熔化。
26.【答案】(1)东北
(2)A
(3)山上海拔高气温低,桃花开花时间较晚
(4)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内分泌系统(写两个)
(5)A;B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凸面镜和凹面镜;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
【解析】【分析】(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C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2)人体系统的功能是:
运动系统:运动、支持和保护;
循环系统:运输体内物质;
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呼吸系统:吸入氧和呼出二氧化碳;
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体内代谢废物;
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通过激素,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解答】(1)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由甲图可知, 丁村位于丙村的东北方向。
(2)从图中可知,A地公路急转弯,视线不佳,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需要在A处设置凸透镜,便于观察对向车辆,减少交通事故,而B地公路较平直,无须用凸透镜。
(3)因为山上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下降0.6℃ ,所以同学们发现山下的桃花已经盛开,但是山上的桃花却含苞待放。
(4) ①由图可知,在肌肉运动强度调节的过程中,人体参与的系统有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5) 小明认为肾上腺素也参与了以上的调节,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能够支持小明观点的有肾上腺素能刺激心血管系统,使心跳加快,肾上腺素使支气管扩张,增加肺部通气量。
故答案为:A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