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O—16 S—32 N—14 Na—23 Ca—40 Cl—35.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铝片和稀盐酸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
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③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④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A.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3.已知:298K时,2SO2(g) + O2(g) 2SO3(g) △H = —Q1 KJ/mol,在相同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KJ,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Q1>Q2 B.Q1<Q2 C.Q1=Q2 D.无法比较
4.C(s) + H2O(g)CO(g) + H2(g);△H = +131.3 KJ/mol。它表示 ( )
A.1mol固态焦炭与1mol水蒸气反应产生1mol一氧化碳和1mol氢气,吸收131.3 KJ的热量
B.碳与水反应吸收131.3 KJ的热量
C.1mol碳和1mol水反应吸收131.3 KJ的热量
D.固态碳和气态水各1mol反应,放出131.3 KJ的热量
5.炽热的炉膛内有反应:C(s)+O2(g)==CO2(g) △H = -392KJ/mol,往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有如下反应:C(s)+H2O(g)==H2(g)+CO(g)△H=+131KJ/mol,CO(g)+1/2O2(g)==CO2(g) △H= -282KJ/mol,H2(g)+1/2O2(g)==H2O(g) △H =-241KJ/mol,由以上反应推断往炽热的的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 )
A.既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不能节省燃料
B.虽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但可以节省燃料
C.既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可以节省燃料
D.不能节省燃料,但能使炉火瞬间更旺
6.25℃、101kPa 下:①2Na(s)+1/2O2(g)=Na2O(s) △H1=-414KJ/mol
②2Na(s)+O2(g)=Na2O2(s) △H2=-511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 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 25℃、101kPa 下,Na2O2(s)+2 Na(s)= 2Na2O(s) △H=-317kJ/mol
D. 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7.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蚜虫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蚜虫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CO(g)+H2 S(g)COS(g)+H2(g) K=0.1 ,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
D.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mol
8.对于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使用催化剂 D.多充入O2
9.下列叙述中一定能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 B.正、逆反应速率改变
C.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改变 D.混合体系的压强发生改变
10.把0.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性基本不变的是( )
A. 自来水 B.0.5mol·L-1的盐酸
C.0. 5mol·L-1的醋酸 D.0.5mol·L-1的氨水
11.pH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pH仍相
同,则m、n的关系是( )
A.m=n B.m<n C.m>n D.无法判断
12.相同温度下,pH=3的盐酸和pH=3的醋酸溶液,由水电离产生的c(H+):( )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不能确定
13.在同体积pH=3的H2SO4、HCl、HNO3、CH3COOH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SO4中放出H2最多 B.HCl比HNO3放出H2多
C.HCl和HNO3放出H2一样多 D.醋酸中放出H2最多
14.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Y(g)2Z(g) ΔH<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达到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减小
B.增大压强(缩小容器体积),Z的浓度不变
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Z,X的体积分数增大
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Y的浓度不变
15.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
A.33% B.67% C.50% D.40%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
16. 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 、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H为( )
A.-1780kJ/mol B.-1220 kJ/mol C.-450 kJ/mol D.+430 kJ/mol
17.在相同温度下(T=500 K),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且保持体积不变,甲容器中充入1 g SO2和1 g O2,乙容器中充入2 g SO2和2 g O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乙>甲 B.平衡时O2的浓度:乙>甲
C.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乙>甲 D.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18.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
19.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X(g)+m Y(g)
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再加入
1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2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 mol·L-1 D.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20.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 X(气)+b Y(气)c W(气)+d Z(气),若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压缩到原来的1/2体积,再次达到平衡时,Z的浓度是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a+b>c+d
C.W的体积分数减小 D.X的转化率降低
21.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pH为2。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温度高于25℃
B.该温度下NaHSO4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1×10-10mol/L
C.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为12的NaOH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呈中性
D.c(H+)=c(OH-)+c(SO42-)
22.在一恒定的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气)+B(气) x C(气),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为0.6 mol;B为0.3 mol;C为1.4 mol,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w%,则x值为( )
A.只能为2 B.可能是2,也可能是3
C.只能为3 D.无法确定
23.在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炭粉,再 分别加入0.1molCO2和
0.2mol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C(s)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CO2的物质的
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
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系中c(CO):c(CO,状态Ⅱ)<2c(CO,状态Ⅲ)
B. 反应CO2(g)+C(s)2CO(g)的△S>0、△H<0
C. 体系的总压强P总:P总(状态Ⅱ)<2P总(状态Ⅰ)
D. 逆反应速率V逆:V逆(状态Ⅰ)>V逆(状态Ⅲ)
24.对于重水(D2O)(常温下D2O的离子积是1.6×10-15),可以用和pH值一样的定义来规定重氢离子的负对数pD,下列关于pD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性重水的pD值为7
B.在1L重水中溶解0.01molDCl,其pD值为4
C.在1L重水中溶解0.01mol NaOD,其pD值为12
D.在100mL 0.25mol/L的DCl重水溶液中加入50mL0.2mol/L的NaOD的重水溶液时,其pD值为1
25.在298 K、1.01×105 Pa下,将22 g CO2通入750 mL 1 mol·L-1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x kJ的热量。已知该条件下,1 mol CO2通入1 L 2 mol·L-1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y kJ的热量。则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CO2(g)+NaOH(aq)===NaHCO3(aq) ΔH=-(2y-x) kJ·mol-1
B.CO2(g)+NaOH(aq)===NaHCO3(aq) ΔH=(4x-y) kJ·mol-1
C.CO2(g)+NaOH(aq)===NaHCO3(aq) ΔH=-(4x-y) kJ·mol-1
D.2CO2(g)+2NaOH(aq)===2NaHCO3(aq) ΔH=-(8x+2y) kJ·mol-1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6. 在一个温度和体积不变的容器中,硫可以发生如下转化,其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1所示。(SO2(g)+1/2O2(g)SO3(g) ΔH=-98.45kJ·mol-1)
(1)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恒容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n(SO2)/ n(SO3)比
图1所示情况减小的有________。
A.降低温度
B.充入He
C.再充入1 mol SO2(g)和1 mol O2(g)
D.使用催化剂
(3)恒温恒容时,图1中II到III反应放出的热量比
1 mol SO2和2 mol O2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
(填 “多”、“少”或“相等”)。
(4)某SO2(g)和O2(g)体系,时间t1达到平衡后,改变
某一外界条件,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
所示,若不改变SO2(g)和O2(g)的量,则图中t2时
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SO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
间是_________。(如t1~t2、t3~t4、t5~t6 、t6~t7等)
27.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 △H1
②CO2(g)+3H2(g)CH3OH(g)+H2O(g) △H2
③CO2(g)+H2(g)CO(g)+H2O(g) △H3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H-H
C-O
CO的键能
H-O
C-H
E/(kJ.mol-1)
436
343
1076
465
413
由此计算△H1= kJ.mol-1,已知△H2=-58kJ.mol-1,则△H3= kJ.mol-1
(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 (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 。
(3)合成气的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a)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a(CO)值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 。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_____,其判断理由是 。
四、计算题(共10分)
28.室温下,250 mL pH=12的某一元强碱(MOH)溶液与250 mL 0.025 mol·L-1 的硫酸溶液相混合,假设混合后液体体积为500 mL。试求:
混合液的pH;
(2)若原250 mL的一元强碱中含溶质0.1 g,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
高二化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
1—5 C B A A D 6—10 C D A C B 11—15 C C D D B
二、选择题(共30分,每题3分)
16-20 B A D C B 21-25 C B A D C
三、简答题(共40 分)
26.
(1)S(s)+O2(g)===SO2(g) ΔH=-297 kJ·mol-1
(2)B (3)小 (4)增大压强 t3~t4
27.
(1)-99 +41
(2) a 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应随温度升高变小
(3)减小 升高温度时,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向向左移动,使得体系中CO的量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又产生CO的量增大;总结果,随温度升高,使CO的转化率降低 P3>P2>P1 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的转化率;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
四、计算题
(1)1.7(或2-lg2)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