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时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时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4 17:1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选择题
1.(2023·重庆期中)宋朝时,江南地区开始出现稻麦两熟制,但租佃契约仍按原先每年秋熟收租旧例,佃户只在秋收稻米中按规定额缴租,而所种之麦并不征租,全部归佃户所有。宋朝的这一收租做法( )
A.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B.直接推动水稻商品化进程
C.使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D.有利于稻麦两熟制的推广
2.(2023·四川宜宾)宋代铜钱外流严重,牛羊之来于外国者,皆私易以中国之实钱。后来政府便改用布帛、茶叶等物物交换方式。这表明当时宋朝( )
A.民间贸易成为财政主要来源
B.铜钱流行受到了阻碍
C.政府的社会经济影响力加强
D.与少数民族关系缓和
3.(2023·陕西宝鸡)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材料表明两宋时期( )
A.严格奉行重农抑商政策
B.海外贸易税收成为主要财源
C.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出现
D.政府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
4.(2023·河北大名)宋人“凡娶媳妇,先起草帖子”。通帖之后,男女双方要拿帖占卜问卦,看这桩婚事是否合天意。若问卦结果为吉,男女不相克,女方“回草帖”,由媒人两家通报,择日过帖,双方家长都满意即可。这反映出当时( )
A.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B.婚俗礼仪程序的复杂烦琐
C.婚俗受儒家伦理的影响
D.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提高
5.(2023·广东茂名)如表为宋代农业发展情况的记载(部分)。据此可知,宋代( )
一 平江府洞庭东西二山在太湖中……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绍兴二年冬,忽大寒,湖水遂冰,米船不到,山中小民多饿死
二 湖州安吉人……唯藉蚕办生事
三 湖州村落朱家邨民朱佛大者……递年以蚕桑为业
A.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完成
B.农村经济呈现出商品化趋势
C.江南农民生产积极性低
D.江南地区农业多种经营兴盛
6.(2023·河南南阳)下表为北宋前期主户和客户占有土地情况。这反映了( )
主户 客户
上三等户(地主) 下户(自耕农) 佃农
占全国农户总 数百分比(%) 12.7 52.2 35.1
占全国总耕地 数百分比(%) 70 30 0
A.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 B.小农经济更加稳定
C.当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精耕细作不断发展
7.(2023·辽宁期末)中国外销瓷器产地,宋朝之前几乎都位于北方,而在五代宋朝以后,烧制瓷器的名窑多数在南方。大量经由海运外销东南亚、中亚和欧洲。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社会秩序决定经济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南方经济管理水平提高
D.经济格局逐渐转变
8.(2023·甘肃张掖)宋朝政府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经营者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松弛。这反映宋朝( )
A.政府行政能力降低 B.社会矛盾趋向缓和
C.对社会控制有所放松 D.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9.宋代一些城市出现了不同层次的文化娱乐场所,如货郎式流动文化场所、固定的娱乐文化场所、专业的娱乐场所——瓦子、“勾栏”。这说明当时( )
A.城市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B.“市”突破了时空限制
C.文化娱乐带有浓厚的商业性质
D.草市的服务设施完备
10.史料记载,宋代在婚聘上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重门阀士族,而重金榜题名;二是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利益。材料反映宋代( )
A.商人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B.婚姻和家庭看重物质财富
C.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观念的变动
D.门阀士族的影响逐渐弱化
11.下表为《北宋时期赋税结构变化表》,据此可知北宋( )
农业税 (万贯) 非农业税 (万贯) 农业税: 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 (997年) 2 408.1 1 567.7 60?40
天禧末年 (1021年) 2620 3874.0 40?60
熙宁十年 (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A.农业税变化反映农业生产减弱趋势
B.经济的发展导致非农业税占比提高
C.统治者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D.工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12.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
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
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
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
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
二、非选择题
13.(2023·山东潍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朝百姓的“出路”与“活路”
自秦迄清,主要王朝之中,秦、西汉、东汉、隋、唐、元、明、清之覆灭,都是亡于内乱。唯独宋朝,二度倾覆,皆缘外患。宋朝立国的320年间,不是没有昏君奸臣,也不是没有民众造反。那么,历代王朝,为何唯独宋朝没有亡于内乱?语其大者,盖在于宋朝比较好地为内部臣民解决好了两条“路”——“出路”与“活路”是也。王朝的属下臣民,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能力有追求的精英分子,再一类是养家糊口的普通百姓。对于精英,应该给他们“出路”;对于百姓,应该给他们“活路”。
●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盖累圣留心,讲求曲尽,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才)是择。各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113《论逐路取人札子》
●仁宗天圣五年下诏:“自今后,客户(佃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往,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宋会要辑稿·食货》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以“宋朝百姓的‘出路’与‘活路’”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选择题
1.(2023·重庆期中)宋朝时,江南地区开始出现稻麦两熟制,但租佃契约仍按原先每年秋熟收租旧例,佃户只在秋收稻米中按规定额缴租,而所种之麦并不征租,全部归佃户所有。宋朝的这一收租做法( )
A.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B.直接推动水稻商品化进程
C.使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D.有利于稻麦两熟制的推广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宋朝时,佃户种两季庄稼,却只交一季的租赋,另一季的收获全部归自己所有。结合所学可知,这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稻麦两熟制的推广,D项正确;仅从材料中稻麦两熟制和收租情况,无法得出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水稻与市场的联系,无法得出“推动水稻商品化进程”,排除B项;“根本改变”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3·四川宜宾)宋代铜钱外流严重,牛羊之来于外国者,皆私易以中国之实钱。后来政府便改用布帛、茶叶等物物交换方式。这表明当时宋朝( )
A.民间贸易成为财政主要来源
B.铜钱流行受到了阻碍
C.政府的社会经济影响力加强
D.与少数民族关系缓和
[解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政府针对铜钱外流严重的现象,改用布帛、茶叶等物物交换方式,有利于缓解钱荒现象,维护市场的稳定,这体现了宋朝政府的社会经济影响力加强,C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信息,不能得出民间贸易成为财政主要来源,而且这一说法不符合宋朝的史实,排除A项;材料中的举措是针对铜钱外流严重的现象而采取的,不能说明铜钱流行受到了阻碍,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宋朝民族关系缓和,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3·陕西宝鸡)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材料表明两宋时期( )
A.严格奉行重农抑商政策
B.海外贸易税收成为主要财源
C.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出现
D.政府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
[解析]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宋朝设置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禁止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这都加强了对海外贸易的管理,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加强管理海外贸易,而非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成为主要财源”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B项;“开始出现”的说法有误,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3·河北大名)宋人“凡娶媳妇,先起草帖子”。通帖之后,男女双方要拿帖占卜问卦,看这桩婚事是否合天意。若问卦结果为吉,男女不相克,女方“回草帖”,由媒人两家通报,择日过帖,双方家长都满意即可。这反映出当时( )
A.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B.婚俗礼仪程序的复杂烦琐
C.婚俗受儒家伦理的影响
D.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提高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婚姻不仅要经过“家长之命、媒妁之言”,还要男女双方通过占卜以求得“天意”,这反映出当时婚俗受儒家伦理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婚俗礼仪的全部程序,无法得出“婚俗礼仪程序的复杂烦琐”,排除B项;“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提高”
5.(2023·广东茂名)如表为宋代农业发展情况的记载(部分)。据此可知,宋代( )
一 平江府洞庭东西二山在太湖中……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绍兴二年冬,忽大寒,湖水遂冰,米船不到,山中小民多饿死
二 湖州安吉人……唯藉蚕办生事
三 湖州村落朱家邨民朱佛大者……递年以蚕桑为业
A.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完成
B.农村经济呈现出商品化趋势
C.江南农民生产积极性低
D.江南地区农业多种经营兴盛
[解析] 根据材料“平江府洞庭东西二山在太湖中……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米船不到,山中小民多饿死……”“唯藉蚕办生事”“递年以蚕桑为业”可知,宋代平江府民众的生活与市场联系紧密,反映了农村经济呈现出商品化趋势,B项正确;仅凭材料中南方部分地区民众的生活状况,无法得出“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完成”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江南农民生产积极性低,排除C项;材料只强调了经济作物的种植,未体现江南地区农业多种经营兴盛,排除D项。故选B项。
6.(2023·河南南阳)下表为北宋前期主户和客户占有土地情况。这反映了( )
主户 客户
上三等户(地主) 下户(自耕农) 佃农
占全国农户总 数百分比(%) 12.7 52.2 35.1
占全国总耕地 数百分比(%) 70 30 0
A.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 B.小农经济更加稳定
C.当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精耕细作不断发展
[解析] 通过观察表中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前期,只占全国人口12.7%的地主,占有全国耕地的70%,反映了当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项正确;仅有不同阶层占地情况,不能说明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排除A项;“小农经济更加稳定”与自耕农、佃农人数多,却占有耕地少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精耕细作有所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7.(2023·辽宁期末)中国外销瓷器产地,宋朝之前几乎都位于北方,而在五代宋朝以后,烧制瓷器的名窑多数在南方。大量经由海运外销东南亚、中亚和欧洲。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社会秩序决定经济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南方经济管理水平提高
D.经济格局逐渐转变
[解析] 据材料“中国外销瓷器产地,宋朝之前几乎都位于北方,而在五代宋朝以后,烧制瓷器的名窑多数在南方”“大量经由海运外销东南亚、中亚和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经济重心南移,所以瓷器外销产地也随之南移,经济格局逐渐发生改变,D项正确;A项错在“决定”,太过绝对,排除;B项错在“完成”一词,排除;材料未涉及经济管理水平,排除C项。故选D项。
8.(2023·甘肃张掖)宋朝政府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经营者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松弛。这反映宋朝( )
A.政府行政能力降低 B.社会矛盾趋向缓和
C.对社会控制有所放松 D.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解析] 根据材料“宋朝政府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经营者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松弛”可知,宋朝对社会控制有所放松,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政府行政能力降低,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社会矛盾状况,排除B项;“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9.宋代一些城市出现了不同层次的文化娱乐场所,如货郎式流动文化场所、固定的娱乐文化场所、专业的娱乐场所——瓦子、“勾栏”。这说明当时( )
A.城市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B.“市”突破了时空限制
C.文化娱乐带有浓厚的商业性质
D.草市的服务设施完备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商品经济。由材料“出现了不同层次的文化娱乐场所”等可知,文化娱乐已带有商业性质,C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未反映“市”的变化,B、D两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
10.史料记载,宋代在婚聘上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重门阀士族,而重金榜题名;二是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利益。材料反映宋代( )
A.商人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B.婚姻和家庭看重物质财富
C.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观念的变动
D.门阀士族的影响逐渐弱化
[解析] 中国社会的观念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是由某一时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人们更加重视物质,科举制的发展完善、门阀衰落的状况也体现出来,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商人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A项错误;B、D两项都只表现了材料的一个方面,故排除。
11.下表为《北宋时期赋税结构变化表》,据此可知北宋( )
农业税 (万贯) 非农业税 (万贯) 农业税: 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 (997年) 2 408.1 1 567.7 60?40
天禧末年 (1021年) 2620 3874.0 40?60
熙宁十年 (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A.农业税变化反映农业生产减弱趋势
B.经济的发展导致非农业税占比提高
C.统治者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D.工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解析] 根据材料数据可知,从至道末年(997年)到熙宁十年(1077年),宋朝的农业税比重在不断下降,非农业税的比重在不断上升,而非农业税主要以商业税为主,这说明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B项符合题意;宋朝农业生产衰弱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项属于对材料的曲解,排除;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是在明中叶后兴起的,D项排除。
12.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
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
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
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
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
[解析] 材料“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表明当时宋朝地方官员比较重视耕织,阻碍商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政府对茶利垄断,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农副产品和货币的使用情况,故B项排除;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对农民不种粮食的呵斥,没有体现出商人地位的变化,也没有与以往进行比较,故D项排除。
二、非选择题
13.(2023·山东潍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朝百姓的“出路”与“活路”
自秦迄清,主要王朝之中,秦、西汉、东汉、隋、唐、元、明、清之覆灭,都是亡于内乱。唯独宋朝,二度倾覆,皆缘外患。宋朝立国的320年间,不是没有昏君奸臣,也不是没有民众造反。那么,历代王朝,为何唯独宋朝没有亡于内乱?语其大者,盖在于宋朝比较好地为内部臣民解决好了两条“路”——“出路”与“活路”是也。王朝的属下臣民,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能力有追求的精英分子,再一类是养家糊口的普通百姓。对于精英,应该给他们“出路”;对于百姓,应该给他们“活路”。
●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盖累圣留心,讲求曲尽,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才)是择。各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113《论逐路取人札子》
●仁宗天圣五年下诏:“自今后,客户(佃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往,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宋会要辑稿·食货》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以“宋朝百姓的‘出路’与‘活路’”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答案] 题目:宋朝百姓的“出路”与“活路”
论述:自秦迄清,主要王朝之中,秦、西汉、东汉、隋、唐、元、明、清之覆灭,都是亡于内乱。唯独宋朝,二度倾覆,皆缘外患。为何唯独宋朝没有亡于内乱?宋朝比较好地为内部臣民解决好了两条“路”——“出路”与“活路”。“出路”是精英分子的上升通道,宋朝完善了科举制,实行殿试,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平性,为社会底层的精英人士打开了向社会上层晋升的通道,形成向学的社会风气,有利于社会稳定。“活路”表现为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水平极高的时期。经济、文化发展,使百姓生活得到改善。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人身束缚减轻。宋朝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社会阶层流动加快。宋朝较好地处理了百姓的“出路”与“活路”,因此宋朝国内社会稳定,没有亡于内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