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语文园地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第一课时
读一读下面两段话,说一说这两段话分别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交流平台
有些段落的开头一句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也就说关键语句在段落开头。
在我的家乡,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春天,海天相连,呈现出一幅迷人的画面;夏天,在阳光的照射下,沙滩上金灿灿的,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秋天,海上总是雾蒙蒙的,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冬天,阳光依然明媚,依然是鸟语花香、花红草绿、温暖如春。
自由朗读,找出每段话的关键语句。
片段练习
校园的东墙边,有一张兵乓球台,球台的四周围满了同学,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球台两端站着两位同学,手握球拍,不断挥舞。乒乓小将们打得多开心啊!他们你追我挡,一个球常常打了几十个回合还分不出胜负。
你看,田野到处是金黄色的,稻谷成熟了,谷穗绽开了金色的笑脸,农民伯伯在田野里挥动着镰刀。打谷机的声音和着人们的欢声笑语……池塘里的鱼儿肥了,池塘边人们正忙着把一筐筐鱼装上车。秋天真是个收获的季节。
自由朗读课本上交流平台中学习伙伴说的话,说说你的感受。
有的时候,一段话的开头就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
找到这样的句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这样的句子也有可能在一段话的末尾或者中间。
我们习作的时候也可以学着这样写。
关键句可以在段落开头。
关键句可以在段落末尾。
关键句也可以在段落中间。
有些段落的内容是围绕关键语句来写的。
习作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写。
借助关键语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在习作中,我们也可以围绕关键语句来写,这样可以把意思写得更清楚。
迁移方法,尝试围绕开头说一段话。
车站的人可真多……
我喜欢夏天的夜晚……
围绕“真多”“喜欢”交流这两句话的意思。
你可以从哪些方面写呢?
词句段运用
从车站人的数量、人在干什么、有什么样的人等方面。
从夏夜里最喜欢干的事、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景色等方面。
你看到过这样的景象吗?
交流发现
看着这两张图片,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懒洋洋 慢腾腾 颤巍巍 兴冲冲
静悄悄 空荡荡 乱糟糟 闹哄哄
chàn wēi
hōng
“颤”是翘舌音,“巍”和“哄”读一声。
词句段运用
第一行是神态描写。
第二行是环境描写。
齐读词语,尝试分类。
懒洋洋 慢腾腾 颤巍巍 兴冲冲
静悄悄 空荡荡 乱糟糟 闹哄哄
红_____ 笑_____ 黑_____
气_____ 白_____ 怒_____
彤彤
眯眯
洞洞
鼓鼓
茫茫
冲冲
这种ABB形式的词语你也能说吗?
想一想,说一说。
懒洋洋 慢腾腾 颤巍巍 兴冲冲
静悄悄 空荡荡 乱糟糟 闹哄哄
选择一两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画面说给同桌听。
市场里闹哄哄、乱糟糟的,有的在闲聊,有的在高声叫卖,还有的和顾客讨价还价。
春天静悄悄地来,不动声色,不大肆喧哗;最后又离开了,留下空荡荡的世界,准备迎接新的一年。
你能用上积累的词语,围绕给出的开头试着说一段话吗?
车站的人可真多……
我喜欢夏天的夜晚……
拓展交流
车站的人可真多。不仅椅子上坐满了人,过道上站满了人,就连角落里都挤满了人。孩子的哭声,人们的笑声、吆喝声……乱糟糟、闹哄哄的。
我喜欢夏天的夜晚,夏天的夜晚的河,像一条通往天上的水泥道,非常迷人,萤火虫提着小灯笼,正在寻找好朋友,蟋蟀在动情地唱歌。这时候的夜晚,你听,你闻,你看,多美!
大自然中的小动物可多了,你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
第二课时
蝌 蚪 蛾 鲤 鲫 鲨
kē dǒu
蝌蚪
é
飞蛾
螃蟹
lǐ
鲤鱼
jì
鲫鱼
shā
鲨鱼
字词加油站
这些生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第一行的生字都和“虫”有关。第二行的生字都和“鱼”有关。
都是形声字。
蝌 蚪 蛾 鲤 鲫 鲨
kē dǒu
蝌蚪
é
飞蛾
螃蟹
lǐ
鲤鱼
jì
鲫鱼
shā
鲨鱼
“鱼、虫”在这些字中的位置有哪些变化?
蝌 蚪 蛾 螃 蟹 鲤 鲫 鲨
“鱼、虫”可以是字的左边部分,也可以是字的下面部分。
这些动物的名字为什么有些是虫字旁,有些是鱼字旁?
没有脊柱的动物的名字一般都是虫字旁,有脊柱的生活在水里的动物的名字一般都是鱼字旁,这就是形声字形旁表示这个字意义的特点。
汉字真是博大精神,竟然隐藏了这么多奥秘。今天这节课我们找到这个秘密,对我们以后认读生字会有很大的帮助。
蜈蚣、螳螂、蟋蟀、鲶鱼、鲢鱼、鲳鱼
拓展练习
猜猜这些词语的读音,并说说为什么这么猜。
同桌合作朗读,小组合作朗读。
日积月累
我们学过李白的很多古诗,你能记住哪几首呢?
《静夜思》
《赠汪伦》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唐]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cí
líng
huán
yuán
tí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李白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早发白帝城
出发
早晨
位于重庆市奉节县
解诗题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2)发:启程。朝:早晨。辞:告别。
(3)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4)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5)还:归,返回。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6)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诗句解析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听到了什么声音?
展开想象
早发白帝城
[唐]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此诗抒写了诗人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写作背景
早发白帝城
[唐]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彩云间
轻舟
你从诗中哪些字词也读到了诗人的高兴?
早发_______
[唐]李 白
朝辞 彩云间,
千里 一日还。
两岸 ,
轻舟 。
根据提示,试背古诗。
背诵全诗,一边背一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交流、梳理了关键语句在段落中可能的位置和关键语句的作用,我们还知道了形声字的形旁表义的特点,积累了ABB形式的词语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第2课时)
学习目标定位
课标 分析 【第二学段目标】 【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
3.能感知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阅读与鉴赏】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5.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表达与交流】 1.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2.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听人说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能主动参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动,根据不同的场合,尝试运用合适的音量和语气与他人交流,有礼貌地请教、回应。
4.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便条、简短的书信等进行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梳理与探究】 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尝试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写字。
2. 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积极思考,运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并可尝试运用表格、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
3.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在落实以上要求过程中,注重感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和智慧;感悟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品质,激发向英雄模范学习的意愿和行动,培养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朴素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学段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在阅读中主动识字;能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和字义,辨识、纠正常见的错别字。在学习与生活中,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使用硬笔规范、端正、 整洁地书写1600个左右常用汉字。注意积累和梳理语言材料,能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汉字进行分类,愿意与他人交流分类的理由,感受汉字和汉语的魅力;能分类梳理日常生活中学到的词句,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学习成果,参加集体展示活动。 【阅读与鉴赏】 喜爱阅读童话、寓言、神话等,在阅读过程中能提取主要信息,借助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预测情节发展;能结合关键词句解释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从某个角度分析和评价人物;能发现作品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句段,并根据需要进行摘录;能借助上下文语境,说出关键语句、 标点符号、图表在表达中的作用;能复述读过的故事,概括文本内容,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问题并与他人交流;乐于和他人分享阅读所得,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有意识地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表达与交流】 乐于在班级活动中交流展示,能根据需要用普通话交谈,认真倾听,把握对话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尝试根据语文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阅读常见的图文结合的材料,注意图文关联,初步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能用表现事物特征的词语描摹形象,用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描述想象的事物或画面;乐于书面表达,观察周围世界,能把自己觉得有趣或印象深刻、受到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句号、感叹号、问号、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主动搜集信息,尝试用流程图和文字记录学习活动的主要过程,并向他人展示学习成果。 【梳理与探究】 参加跨学科学习活动,乐于观察、提问、交流,能参与简单的活动策划、组织工作;能根据不同学习活动主题搜集、整理信息和资料,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用照片、图表、视频、文字等展示学习成果,并与他人分享。
教材 分析 【文本位置和结构】 本单元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板块是交流中心句在文中的不同位置;识字加油站出示了6个表示动物的词,两种偏旁,进一步巩固形声字的知识;词句段运用出示了8个ABB式词语,训练用词造句能力和根据提示写片段的能力;日积月累部分学习唐代李白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和积累诗句。 【关系建构】 三年级的语言建构和运用的侧重点应该放在文章的段落建构上。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三年级开始写整篇的作文,而作文是由一个个段落衔接而成的。学生会写段落了,学会巧妙衔接各段落,作文教学就水到渠成。因此,三年级语文教学应该着重做好段落建构,在帮助学生在认识各种段式结构的基础上,体会各种段式结构表达的精巧之处,熟悉段落的各种组合方式如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顺承等,学习写各种结构的段落。 【资源拓展】语文主题学习第4册主题阅读。
学情 分析 一、已知(知识、策略、生活经验) 本课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由于本课的结构和《富饶的西沙群岛》相似,在前一课学习的基础,学生对抓住关键句理解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体验。本课第4-6自然段在构段上比较相似,都是第一句话概括写出整段话的意思,再围绕第一句话从几个方面进行描写,从而落实语文要素。 二、未知: 三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在教学中,要适时地运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图文结合感受南国小城的迷人风光。 三、困难与障碍 学生能找出关键信息,但整理成短句有一定困难。借助表示地点的词语,梳理文章结构,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四、突破措施 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语文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方面的差异,采用“争得笑脸”的方式鼓励学困生学会基础题,在游戏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语文基础扎实的中等生则多提问多指导,使个人素质与能力更加提升;而语文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则通过教师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自己去探索,在思考与创造中找到提升。
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亦、宜”等42 个生字,读准“抹、磨”等6个多音宇,会写“断、楚”52个字,会写“位于、部分”等46 个词语。 2.背诵古诗,会默写《望天门山》。抓住关键宇词,用想象面、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的方法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领略美丽的相国风光,产生热爱相国壮美山河的思想感情。 4.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的写作方法,运用积的好词好句完成习作“这儿真美”。
课时学习目标 1.认识“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2.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学习 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2.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3.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 【教学难点】 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课前 准备 课件制作
评价任务设计
单元 总任务
课时 评价 任务 亲爱的同学们: 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为提升中国旅游形象,中央电视台开展征集“中国旅游小小代言人”的活动。现在,你和全班同学需要选择一个自己最钟情的地区或城市为当地旅游做推广,介绍这一城市或地区的美景,竞选“中国旅游最美代言人”。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目标 学教活动 评价活动 预设与补救
一、学习“识字加油站” 1.(出示课件21)播放各类小动物的图片,教师引入:大自然中的小动物可多了,你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 2.(出示课件22)请学生读“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读准字音。 教师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3.体会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1)(出示课件23)提问:大家读完词语后,谁能发现这些生字什么共同的特点? 预设1:它们都是形声字。 预设2:第一行的生字都和“虫”有关。第二行的生字都和“鱼”有关。教师相机板书:形声字 (2)(出示课件24)教师追问:“鱼、虫”在这些字中的位置有哪些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鱼、虫”可以是字的左边部分,也可以是字的下面部分。 (3)提问:这些动物的名字为什么有些是虫字旁,有些是鱼字旁? 指名学生交流,(出示课件25)教师梳理总结:没有脊柱的动物的名字一般都是虫字旁,有脊柱的生活在水里的动物的名字一般都是鱼字旁,这就是形声字形旁表示这个字意义的特点。 (4)学生齐读词语。 4.拓展练习。(出示课件26) (1)出示词语“蜈蚣、螳螂、蟋蟀、鲶鱼、鲢鱼、鲳鱼”。 (2)引导学生猜猜这些词语的读音,并说说为什么这么猜。 (3)教师小结:汉字真是博大精神,竟然隐藏了这么多奥秘。今天这节课我们找到这个秘密,对我们以后认读生字会有很大的帮助。 (4)同桌合作朗读,小组合作朗读。 (设计意图:又一次展示形声字,复习形声字的形旁表义的特点。使学生认识两种偏旁。) 谈话的形式引入课题,出示小动物图片,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 问题预设:学生对形声字区分不明确 补救措施:在学习中详细展开。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回顾李白的诗。 (出示课件27)教师引导回顾:我们学过李白的很多古诗,你能记住哪几首呢? (出示课件28)预设:《静夜思》《赠汪伦》《望庐山瀑布》…… 2.读通古诗,读出韵味。(出示课件29) (1)出示古诗,学生自学生字。 (2)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 (3)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 3.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1)(出示课件30)解诗题。 提示:“早”指早晨;“发”指出发;“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明确《早发白帝城》就是“李白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的意思。 (2)(出示课件31)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注释: ①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②发:启程。朝:早晨。辞:告别。 ③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④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⑤还:归,返回。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⑥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3)诗句解析。 指名学生说一说古诗的意思。(出示课件32)教师明确诗意: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4.借助诗句,展开想象。 (1)(出示课件33)提问:读着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听到了什么声音? (2)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本诗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 (出示课件34)写作背景: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此诗抒写了诗人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3)(出示课件35)追问:你从诗中哪些字词也读到了诗人的高兴? 引导学生从“彩云间”“轻舟”等词语中读懂诗人欣喜若狂的心情。 (4)全班齐读古诗。 5.背诵积累。 (1)(出示课件36)请学生根据提示,试背古诗。 早发______ [唐] 李白 朝辞______彩云间, 千里______一日还。 两岸____________, 轻舟____________。 (2)(出示课件37)配乐背诵全诗,一边背一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设计意图:学习古诗,读正确,会理解,会背诵,帮助学生积累诗句。) 同学们能够运用学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意思。 同学们能够镂空背诵古诗。 问题预设:学生对古诗的意思不理解。 补救措施:小组合作探究,同桌互帮
三、课堂总结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交流、梳理了关键语句在段落中可能的位置和关键语句的作用,我们还知道了形声字的形旁表义的特点,积累了ABB形式的词语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作业 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1)背诵《早发白帝城》。 基础性作业 对应目标2 10分钟
(2)默写《早发白帝城》。 巩固性作业 对应目标3 10分钟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第1课时)
学习目标定位
课标 分析 【第二学段目标】 【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
3.能感知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阅读与鉴赏】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5.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表达与交流】 1.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2.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听人说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能主动参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动,根据不同的场合,尝试运用合适的音量和语气与他人交流,有礼貌地请教、回应。
4.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便条、简短的书信等进行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梳理与探究】 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尝试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写字。
2. 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积极思考,运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并可尝试运用表格、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
3.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在落实以上要求过程中,注重感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和智慧;感悟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品质,激发向英雄模范学习的意愿和行动,培养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朴素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学段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在阅读中主动识字;能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和字义,辨识、纠正常见的错别字。在学习与生活中,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使用硬笔规范、端正、 整洁地书写1600个左右常用汉字。注意积累和梳理语言材料,能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汉字进行分类,愿意与他人交流分类的理由,感受汉字和汉语的魅力;能分类梳理日常生活中学到的词句,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学习成果,参加集体展示活动。 【阅读与鉴赏】 喜爱阅读童话、寓言、神话等,在阅读过程中能提取主要信息,借助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预测情节发展;能结合关键词句解释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从某个角度分析和评价人物;能发现作品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句段,并根据需要进行摘录;能借助上下文语境,说出关键语句、 标点符号、图表在表达中的作用;能复述读过的故事,概括文本内容,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问题并与他人交流;乐于和他人分享阅读所得,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有意识地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表达与交流】 乐于在班级活动中交流展示,能根据需要用普通话交谈,认真倾听,把握对话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尝试根据语文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阅读常见的图文结合的材料,注意图文关联,初步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能用表现事物特征的词语描摹形象,用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描述想象的事物或画面;乐于书面表达,观察周围世界,能把自己觉得有趣或印象深刻、受到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句号、感叹号、问号、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主动搜集信息,尝试用流程图和文字记录学习活动的主要过程,并向他人展示学习成果。 【梳理与探究】 参加跨学科学习活动,乐于观察、提问、交流,能参与简单的活动策划、组织工作;能根据不同学习活动主题搜集、整理信息和资料,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用照片、图表、视频、文字等展示学习成果,并与他人分享。
教材 分析 【文本位置和结构】 本单元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板块是交流中心句在文中的不同位置;识字加油站出示了6个表示动物的词,两种偏旁,进一步巩固形声字的知识;词句段运用出示了8个ABB式词语,训练用词造句能力和根据提示写片段的能力;日积月累部分学习唐代李白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和积累诗句。 【关系建构】 三年级的语言建构和运用的侧重点应该放在文章的段落建构上。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三年级开始写整篇的作文,而作文是由一个个段落衔接而成的。学生会写段落了,学会巧妙衔接各段落,作文教学就水到渠成。因此,三年级语文教学应该着重做好段落建构,在帮助学生在认识各种段式结构的基础上,体会各种段式结构表达的精巧之处,熟悉段落的各种组合方式如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顺承等,学习写各种结构的段落。 【资源拓展】语文主题学习第4册主题阅读。
学情 分析 一、已知(知识、策略、生活经验) 本课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由于本课的结构和《富饶的西沙群岛》相似,在前一课学习的基础,学生对抓住关键句理解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体验。本课第4-6自然段在构段上比较相似,都是第一句话概括写出整段话的意思,再围绕第一句话从几个方面进行描写,从而落实语文要素。 二、未知: 三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在教学中,要适时地运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图文结合感受南国小城的迷人风光。 三、困难与障碍 学生能找出关键信息,但整理成短句有一定困难。借助表示地点的词语,梳理文章结构,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四、突破措施 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语文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方面的差异,采用“争得笑脸”的方式鼓励学困生学会基础题,在游戏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语文基础扎实的中等生则多提问多指导,使个人素质与能力更加提升;而语文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则通过教师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自己去探索,在思考与创造中找到提升。
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亦、宜”等42 个生字,读准“抹、磨”等6个多音宇,会写“断、楚”52个字,会写“位于、部分”等46 个词语。 2.背诵古诗,会默写《望天门山》。抓住关键宇词,用想象面、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的方法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领略美丽的相国风光,产生热爱相国壮美山河的思想感情。 4.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的写作方法,运用积的好词好句完成习作“这儿真美”。
课时学习目标 1.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2.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3.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学习 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2.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3.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 【教学难点】 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课前 准备 课件制作
评价任务设计
单元 总任务
课时 评价 任务 亲爱的同学们: 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为提升中国旅游形象,中央电视台开展征集“中国旅游小小代言人”的活动。现在,你和全班同学需要选择一个自己最钟情的地区或城市为当地旅游做推广,介绍这一城市或地区的美景,竞选“中国旅游最美代言人”。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目标 学教活动 评价活动 预设与补救
一、开门见山,揭题导入 (出示课件2)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教师板书:语文园地 谈话的形式引入课题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 。
二、学习“交流平台” 1.回顾课文片段的关键语句。 (1)(出示课件3)请学生读一读《美丽的西沙群岛》第5自然段和《海滨小城》第4自然段,说一说这两段话分别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预设:《美丽的西沙群岛》第5自然段是围绕“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海滨小城》第4自然段是围绕“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来写的。 (2)教师提问:以上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出示课件4)有些段落的开头一句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也就说关键语句在段落开头。 2.片段练习,找出关键语句。 (1)(出示课件5-7)请学生自由朗读,找出每段话的关键语句。 段落1:在我的家乡,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春天,海天相连,呈现出一幅迷人的画面;夏天,在阳光的照射下,沙滩上金灿灿的,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秋天,海上总是雾蒙蒙的,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冬天,阳光依然明媚,依然是鸟语花香、花红草绿、温暖如春。 预设:在我的家乡,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段落2:校园的东墙边,有一张兵乓球台,球台的四周围满了同学,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球台两端站着两位同学,手握球拍,不断挥舞。乒乓小将们打得多开心啊!他们你追我挡,一个球常常打了几十个回合还分不出胜负。 预设:乒乓小将们打得多开心啊! 段落3:你看,田野到处是金黄色的,稻谷成熟了,谷穗绽开了金色的笑脸,农民伯伯在田野里挥动着镰刀。打谷机的声音和着人们的欢声笑语……池塘里的鱼儿肥了,池塘边人们正忙着把一筐筐鱼装上车。秋天真是个收获的季节。 预设:秋天真是个收获的季节。 (2)(出示课件8)完成练习后,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本上交流平台中学习伙伴说的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3)指名学生交流。(出示课件9)预设: 关键句可以在段落开头。 关键句可以在段落末尾。 关键句也可以在段落中间。 有些段落的内容是围绕关键语句来写的。 习作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写。 (4)(出示课件10)教师小结:借助关键语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在习作中,我们也可以围绕关键语句来写,这样可以把意思写得更清楚。教师板书:关键句 3.迁移方法,尝试围绕开头说一段话。 (1)(出示课件11)请学生读“词句段运用”第2题中的两句话,围绕这两句话说一段话。 车站的人可真多…… 我喜欢夏天的夜晚…… ①指名学生围绕“真多”“喜欢”交流这两句话的意思。 ②提问:你可以从哪些方面写呢? ③(出示课件12)学生交流发现:第1句可以从车站人的数量、人在干什么、有什么样的人等方面来写。第2句从夏夜里最喜欢干的事、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景色等方面。 ④追问:你看到过这样的景象吗?学生交流。 (2)(出示课件13)出示车站和夏夜的图片,提问:看着这两张图片,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指名学生交流,积累词语。 (3)学生用积累的词语,尝试围绕给出的开头说一段话。 同学们能够运用所学方法正确找出关键句。 同学们能够正确找出段落中的关键句子。 问题预设: 部分同学找不出关键句 补救措施:学生分享方法,教师点拨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1.读准字音,尝试分类,词语仿说。 (1)(出示课件14)请学生读一读“词句段运用”第1题中的词语,读准字音。 懒洋洋 慢腾腾 颤巍巍 兴冲冲 静悄悄 空荡荡 乱糟糟 闹哄哄 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颤”是翘舌音,“巍”和“哄”读一声。 (2)(出示课件15)齐读词语,尝试分类。 提问:你能给这些词语分类吗? 指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分类:第一行是神态描写;第二行是环境描写。 (3)(出示课件16)布置任务:这种ABB形式的词语你也能说吗? 红______ 笑______ 黑______ 气______ 白______ 怒______ ①学生练说,同桌互说。 ②指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从描写颜色和描写神态两方面对词语进行分类。 2.选词写句子。(出示课件17、18) 请学生选择一两个词语,把自己想到的画面说给同桌听。 预设1:市场里闹哄哄、乱糟糟的,有的在闲聊,有的在高声叫卖,还有的和顾客讨价还价。 预设2:春天静悄悄地来,不动声色,不大肆喧哗;最后又离开了,留下空荡荡的世界,准备迎接新的一年。 3.(出示课件19)拓展交流:请学生用上积累的词句,围绕“词句段运用”第2题中给出的开头说一段话。 (1)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提出修改意见。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 (2)例句赏析。(出示课件20) 例句1:车站的人可真多。不仅椅子上坐满了人,过道上站满了人,就连角落里都挤满了人。孩子的哭声,人们的笑声、吆喝声……乱糟糟、闹哄哄的。 例句2:我喜欢夏天的夜晚,夏天的夜晚的河,像一条通往天上的水泥道,非常迷人,萤火虫提着小灯笼,正在寻找好朋友,蟋蟀在动情地唱歌。这时候的夜晚,你听,你闻,你看,多美! (设计意图:学习8个ABB式词语,积累了词语,学会仿写和运用。) 能根据要求说出ABB类型的词语。 根据例句,仿写句子。 问题预设: 学生积累ABB类型词语不充分 补救措施:小组合作,同桌互想说
作业 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1)整理ABB类型的词语。 基础性作业 对应目标2 10分钟
(2)从积累的词语中选择其中之一。 巩固性作业 对应目标3 10分钟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