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身边的“小事”
口语交际
今天,老师在学校车棚看见一个小同学把被风吹倒的自行车一辆辆扶起来摆放整齐,当时我的心里感到特别温暖,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小事呢?
这件事看起来很小,但是意义非常大,它会影响我们每一个看到的人,给人以温暖的正能量。
这样的小事太多了,有令人温暖的小事,也有令人气愤的小事,还有特别危险的小事。每件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都是小事
地铁剥蒜皮
地铁捡蒜皮
都是小事
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说说我们对身边“小事”的看法。
观察图片,说说图上画的是哪些“小事”,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
一位青年进门时为后面的人扶住门。
出门遛狗,及时清理宠物的排泄物。
上公交车时,大家都在排队上车,有人突然插队。
出门旅游的时候,在古建筑墙上乱刻乱画。在树木上攀爬拍照。
大家觉得图中的人做得对吗?你看到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先按心情给它们分分类,再说说自己的看法,如果对,会有什么积极影响?如果不对,会有什么负面影响?怎样做才对?
上车插队
乱涂乱画
为他人开门
清理狗便
图中这些“小事”虽小,意义却非常重大,有的给人带来温暖,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有的扰乱了人们的生活秩序,甚至给人带来危险,令人厌恶,难怪古人会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表达看法时,先简单把事情说清楚,再表明自己的观点,还可以讲讲这样的行为带来的影响,这样就把看法说得清晰简洁,让人明白了。
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
我们身边是否也有类似的“小事”呢?大家交流交流,把自己听到的“小事”汇总下来。
上楼梯靠右,下楼梯靠左,排队走不仅不会发生拥挤和踩踏,还快捷,这是一种好习惯。我们不管在学校还是其他公共场合都要这样做。
哥哥姐姐们在公园里捡拾垃圾,这是一种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他们这样做不仅让公园变得干净了,还给在公园游玩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令人称赞。
在公共场合打喷嚏不用手遮挡,不禁令人感到不舒服,而且还可能会传播疾病,给他人的健康带来危险,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大家不要这样做。
和同学交流,要认真听,抓住关键信息,必要时记笔记,梳理信息时可以分类分开记,汇总后要想一想有没有遗漏,不明白的地方要问一问。
如何尽可能地汇总大家的发言?
同学们,这些“小事”虽小,但是意义却很大,因为每件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希望同学们汇总几位同学的发言,回家转述给家人听。让我们携起手来,让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课下实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定位
课标 分析 【第二学段目标】 【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 3.能感知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阅读与鉴赏】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5.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表达与交流】 1.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2.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听人说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能主动参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动,根据不同的场合,尝试运用合适的音量和语气与他人交流,有礼貌地请教、回应。 4.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便条、简短的书信等进行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梳理与探究】 1.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尝试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写字。 2.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积极思考,运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并可尝试用表格、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 3.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在落实以上要求过程中,注重感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和智慧! 感悟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品质,激发向英雄模范学习的意愿和行动,培养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朴素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学段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在阅读中主动识字;能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和字义,辨识、纠正常见的错别字。在学习与生活中,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使用硬笔规范、端正、 整洁地书写1600个左右常用汉字。注意积累和梳理语言材料,能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汉字进行分类,愿意与他人交流分类的理由,感受汉字和汉语的魅力;能分类梳理日常生活中学到的词句,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学习成果,参加集体展示活动。 【阅读与鉴赏】 喜爱阅读童话、寓言、神话等,在阅读过程中能提取主要信息,借助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预测情节发展;能结合关键词句解释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从某个角度分析和评价人物;能发现作品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句段,并根据需要进行摘录;能借助上下文语境,说出关键语句、 标点符号、图表在表达中的作用;能复述读过的故事,概括文本内容,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问题并与他人交流;乐于和他人分享阅读所得,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有意识地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表达与交流】 乐于在班级活动中交流展示,能根据需要用普通话交谈,认真倾听,把握对话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尝试根据语文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阅读常见的图文结合的材料,注意图文关联,初步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能用表现事物特征的词语描摹形象,用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描述想象的事物或画面;乐于书面表达,观察周围世界,能把自己觉得有趣或印象深刻、受到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句号、感叹号、问号、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主动搜集信息,尝试用流程图和文字记录学习活动的主要过程,并向他人展示学习成果。 【梳理与探究】 参加跨学科学习活动,乐于观察、提问、交流,能参与简单的活动策划、组织工作;能根据不同学习活动主题搜集、整理信息和资料,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用照片、图表、视频、文字等展示学习成果,并与他人分享。
教材 分析 【文本位置和结构】 《身边的“小事”》是部编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身边的‘小事’”。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该话题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有内容可说,有兴趣进行交流。 【学习内容分析】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小事”,清楚地表达自已的看法,并汇总小组意见,与其他小组交流,旨在提升学生表达自我的能力,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广泛的社会生括中。标题在“小事”一同上加引号,隐含了事小意义大的价值导向。 教材提供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4幅情境图。帮助学生勾连生话、唤起回忆。上面两幅图表现的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图一侧重公共礼仪——一位青年进门时为后面的人扶住门:图二侧重公共环境——及时清理宠物的排泄物。下面两幅图表现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图三侧重公共铁序——上公交车时插队:图四侧重旅游文明——在旅游景点乱涂乱画,在树木上攀爬拍照。 关注交际要点:低年级和本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已经有过“表达自已的看法”“讲清楚”等要求,本次“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的要求,重在把对生活中常见行为的看法讲清楚。“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是要求小组交流时注意倾听记忆,了解每个人的想法,汇总时尽量涵盖每个人的意见,渗透着彼此尊重的交际意识。 【关系建构】 二年级上、下册都有“讲清楚”的要求,通过低年级的学习,学生已具备“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的能力,这些都是本次口语交际的基础。
学情 分析 已知(知识、策略、生活经验) 1.刚上三年级的孩子很有表达的欲望,喜欢把自己的新鲜经历分享给其他同学。并且能用普通话表达。 2.同学们已经能够清楚明白地讲述故事,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是,有部分同学不乐于去表达。 未知: 虽然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生活较为平淡。 三、困难与障碍 1.讲述时可能对于别人感兴趣的内容把握不准确。 2.借助图片或实物讲故事的能力欠缺。 四、突破措施 1.引导学生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分享。 2.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和实物进行表达,增加表达的趣味性。 3.借助泡泡提示语以及小贴士进行交流分享。
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2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8个字,会写4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大自然的声音》第2、第3自然段。 3.能借助图表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4.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 5.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辨析对文中人物的判断。 6.能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课时学习目标 1.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学习 重难点 重点: 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难点: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课前 准备 图片、实物、课件
评价任务设计
单元 总任务 驱动任务: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你的身边有哪些类似这样的“小事”,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吧。
课时 评价 任务 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你的身边有哪些类似这样的“小事”,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吧。 子任务1: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子任务2:观察图片,表达看法(目标1) 子任务3:汇总听到的“小事”(目标 2) 子任务4:课下实践,体验生活(目标1、2)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目标 学教活动 评价活动 预设与补救
环节一 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导入:今天,老师在学校车棚看见一个小同学把被风吹倒的自行车一辆辆扶起来摆放整齐,当时我的心里感到特别温暖,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小事呢? 2.揭示课题:这些小事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常见,有的时候一些小事也会给别人带来温暖,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说说我们对身边“小事”的看法。 教师板书:身边的“小事”。 讲一件生活中遇到的小事。 评价标准: 内容很新鲜,让人感兴趣 预设: 1:这件事看起来很小,但是意义非常大,它会影响我们每一个看到的人,给人以温暖的正能量。 2:这样的小事太多了,有令人温暖的小事,也有令人气愤的小事,还有特别危险的小事。每件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补救: 教师引导讲自己觉得最有趣的、最吸引别人的经历。
环节二 观察图片,表达看法(目标1) 1.教师提出看图要求:观察图片,说说图上画的是哪些“小事”,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 2.指名四位同学说一说。 3.教师引导思考:大家觉得图中的人做得对吗?你看到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先按心情给它们分分类,再说说自己的看法,如果对,会有什么积极影响?如果不对,会有什么负面影响?怎样做才对? (1)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每个学生都尝试汇总看法,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2)各小组在全班汇报。 预设:图一、图二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图三、图四表现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 图一 预设1:这种行为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令身边的人感到很温暖。 预设2:事情虽小,但是让人敬佩,是文明的行为。 图二 预设:狗主人的行为非常文明,这样做,我们的环境就保持整洁了。 图三 预设1:这个人太不文明了,别人辛辛苦苦等了半天,他不用等就上车了,太气人了! 预设2:如果我在场,我一定阻止他的这种不文明行为,太自私了! 图四 预设1:这种随意跑到大树上拍照的行为太不文明了,不光会损坏大树,还很危险,一旦出现意外,害人害己,后悔都来不及。 预设2:旅游时,在墙上留下字迹,是非常自私、不文明的行为,留下字迹,美好的景物会变得面目全非。 4.教师总结:图中这些“小事”虽小,意义却非常重大,有的给人带来温暖,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有的扰乱了人们的生活秩序,甚至给人带来危险,令人厌恶,难怪古人会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5.提问: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表达看法时,先简单把事情说清楚,再表明自己的观点,还可以讲讲这样的行为带来的影响,这样就把看法说得清晰简洁,让人明白了。 教师板书:清楚表达看法 1.反馈要分享的事,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梳理类别。 2.其他学生评一评听后的感受。 3.观察课本中的图,想一想图上都在干什么? 评价标准:表达看法时,先简单把事情说清楚,再表明自己的观点,还可以讲讲这样的行为带来的影响,这样就把看法说得清晰简洁,让人明白了。 预设: 1:第一幅图是一位青年进门时为后面的人扶住门。 2:第二幅图是出门遛狗,及时清理宠物的排泄物。 3:第三幅图是上公交车时,大家都在排队上车,有人突然插队。 4:第四幅图是出门旅游的时候,在古建筑墙上乱刻乱画。在树木上攀爬拍照。 补救: 借助学生带来的真实图片,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将事情讲清楚、完整。
环节三 汇总听到的“小事”(目标2) 1.讲述自己身边的“小事”。 教师引导:我们身边是否也有类似的“小事”呢?大家交流交流,把自己听到的“小事”汇总下来。 2.提问:如何尽可能地汇总大家的发言? 学生交流。教师梳理汇总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要认真听,抓住关键信息,必要时记笔记,梳理信息时可以分类分开记,汇总后要想一想有没有遗漏,不明白的地方要问一问。 教师板书:小组意见汇总 反映每个人想法 1.小组内互相讲述自己遇到的事。 2.借助评价表评价小组成员的讲述。 3.小组成员代表上台汇总。 评价标准: 和同学交流,要认真听,抓住关键信息,必要时记笔记,梳理信息时可以分类分开记,汇总后要想一想有没有遗漏,不明白的地方要问一问。 预设: 1:上楼梯靠右,下楼梯靠左,排队走不仅不会发生拥挤和踩踏,还快捷,这是一种好习惯。我们不管在学校还是其他公共场合都要这样做。 2:哥哥姐姐们在公园里捡拾垃圾,这是一种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他们这样做不仅让公园变得干净了,还给在公园游玩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令人称赞。 3:在公共场合打喷嚏不用手遮挡,不禁令人感到不舒服,而且还可能会传播疾病,给他人的健康带来危险,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大家不要这样做。 补救: 课内补救: 老师鼓励并做好引导,小组真正合作,同学认识倾听。 课外补救: 课后多练习说话。
环节四 课下实践,体验生活(目标1、2) 布置课下实践任务:同学们,“小事”虽小,但是意义却很大,因为每件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希望同学们汇总几位同学的发言,回家转述给家人听。让我们携起手来,让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作业 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汇总几位同学的发言,回家转述给家人听。 巩固性作业 目标1.2 5分钟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