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xx学校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 第六单元 单元主题 祖国山河
语文要素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课标 分析 【第二学段目标】 【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 3.能感知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阅读与鉴赏】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5.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表达与交流】 1.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2.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听人说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能主动参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动,根据不同的场合,尝试运用合适的音量和语气与他人交流,有礼貌地请教、回应。 4.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便条、简短的书信等进行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梳理与探究】 1.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尝试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写字。 2.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积极思考,运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并可尝试用表格、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 3.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在落实以上要求过程中,注重感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和智慧! 感悟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品质,激发向英雄模范学习的意愿和行动,培养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朴素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学段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在阅读中主动识字;能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和字义,辨识、纠正常见的错别字。在学习与生活中,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使用硬笔规范、端正、 整洁地书写1600个左右常用汉字。注意积累和梳理语言材料,能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汉字进行分类,愿意与他人交流分类的理由,感受汉字和汉语的魅力;能分类梳理日常生活中学到的词句,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学习成果,参加集体展示活动。 【阅读与鉴赏】 喜爱阅读童话、寓言、神话等,在阅读过程中能提取主要信息,借助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预测情节发展;能结合关键词句解释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从某个角度分析和评价人物;能发现作品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句段,并根据需要进行摘录;能借助上下文语境,说出关键语句、 标点符号、图表在表达中的作用;能复述读过的故事,概括文本内容,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问题并与他人交流;乐于和他人分享阅读所得,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有意识地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表达与交流】 乐于参与读书交流活动,能诵读学过的优秀诗文,尝试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主动阅读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革命英雄故事等叙事性作品,能向他人讲述主要内容;能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阅读感受与生活体验。参加文学体验活动,能记录活动过程,表达自己的感受;能按照童话、寓言等文体样式,运用联想、想象续讲或续写故事;能用日记等方式记录个人的见闻、感受和想法;能用便条、简短的书信等与他人交流。 【梳理与探究】 参加跨学科学习活动,乐于观察、提问、交流,能参与简单的活动策划、组织工作;能根据不同学习活动主题搜集、整理信息和资料,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用照片、图表、视频、文字等展示学习成果,并与他人分享。
教材 分析 【单元内容介绍】 单元围绕“祖国河山”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有描写山水美景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塑洞庭》;有表现海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南国美丽风光的《海滨小城);还有展现北国四季迷人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本单元课文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可山的思想感情。篇章页上呈现了诗歌形式的人文导语,饱含着对祖国的费美与深情,配合表现壮美景色的插图,能引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富饶的西沙群岛》在文中以泡泡的形式提示学生关注关键语句。《海滨小城》的课后题引导学生从段落中找出关键语句。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重点讨论、梳理关键语句在段落中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词句段运用”安排了围绕一个句子说一段话的练习。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这是“借助关健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一阅读方法在习作中的运用,形成了“由读到写”的学习路径。 【关系建构】 纵向看三年级年段语文要素,“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这是第六单元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一阅读方法在习作中的运用,形成“由读到写”的学习路径。在三下第三单元是“围绕一个意思把段话写清楚”,比较三年级上下两个单元的要求不难发现,三上的要求是在习作中“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试着”告诉我们需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在习作中尝试运用。而三下不仅要“围绕一个意思写”,而且要“写清楚”,语文要素指向表达方法,要求更高、更具体。 【资源拓展】 语文主题学习第3册主题阅读篇目。
学情 分析 一、已知(知识、策略、生活经验) 学生之前阅读过很多有关祖国山河的文章,对于此类文章的学习并不陌生。 二、未知: “能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学生初次接触,学起来可能比较困难。 三、困难与障碍 不会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四、突破措施
单元 学习 目标 1.认识34个生字,读准6个多音字,会写52个字,会写45个词语。 2.能结合注释,想想故事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背诵三首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能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介绍文中的景区和场景。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4.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学习 重难点 重点: 1.认识34个生字,读准6个多音字,会写52个字,会写45个词语。 2.能结合注释,想想故事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背诵三首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难点: 1.能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介绍文中的景区和场景。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2.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单元 作业 设计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对应目标
巩固性作业 1.练习本单元生字词语,听写本巩固改错,积累词语。 目标1、2
拓展性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阅读主题学习丛书第3册。 3.观察周围事物。 目标2、3
综合性作业 1.完成习作,并修改习作。 目标3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2 《古诗三首》 1.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3-4 《富饶的西沙群岛》 1.认识“饶、优” 等8个生宇,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 等13个字,会写“位于、部分”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生物、海岛上的鸟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能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 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能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描述图上的景观。
5-6 《海滨小城》 1.认识“滨、鸥” 等11个生宇,读准多音字“臂”,会写“滨、灰” 等13个字,会写“海滨、街道”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3.能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
7-8 《海滨小城》 1.认识“融、侧” 等10个生宇,读准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 等13个字,会写“东北、脑袋”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能出不体会“抽出”“浸”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9-10 习作《这儿真美》 1.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2.能自己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11-12 《语文园地》 1.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2.认识“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形旁表音、声旁表义的特点。 3.能说出“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4.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5.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