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
一、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这篇初高中衔接的文言文,从文字理解上难度并不太大,但因文本年代久远,阅读体验和知识积累有限,重点实虚词会有混淆,且存在思维模式化的问题。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教学时必须“文”、“言”并举,不可偏废。如何统一《左传》类史学叙事艺术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和鉴赏,值得探究。
二、教材解析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必修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也是高中教材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是初高中文言文的衔接。学习此单元,既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烛之武退秦师》在人教版和统编版里都有收录,可见其经典地位不容置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提出,“阅读史传作品,了解史实之后,还要进行深入思考,甚至对史书的记载提出质疑。”读经典史传文,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又是一个审美过程,更是一个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赏析史传文学叙事简洁的特点,合理进行补白,分析烛之武说退秦伯的原因,领略其高超的言说艺术,探究春秋时期“礼”文化的实质,都应该是教学中的价值。
三、设计思想
核心素养要求教学活动要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应当将史传类文本“精而腴”、“简而奥”、“婉而辩”、“微而显”的叙事特点融合于教学之中,让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体会烛之武的论辩艺术,还要体会到秦伯的雄韬武略,以对手意识,加深论辩艺术理解。从实、史结合角度,体会春秋“礼”文化的实质。
四、教学目标
1、在概述文本,理解大意,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基础之上,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积累、梳理分析烛之武的论辩语言,体会史传类文本叙事简洁的特点。
2、补充秦伯“失语”内容,以对手意识,分析烛之武和秦伯对话,揣摩形象心理,从对手角度领略烛之武高超的言说艺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3、品读烛之武退秦师背后秦、晋、郑三国逐利本质,以“春秋无义战”的历史背景,探究春秋时期“礼”文化的实质。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让学生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分析烛之武的论辩语言,体会史传类文本叙事简洁的特点。补充秦伯的“失语”部分,以对手意识,分析烛之武和秦伯对话,揣摩形象心理,领略烛之武高超的言说艺术。
教学难点:品读烛之武退秦师背后秦、晋、郑三国逐利本质,以“春秋无义战”的历史背景,探究春秋时期“礼”文化实质。
六、方法与策略
文本细读、朗读法、问题引导、小组合作探究
七、教学过程
(一)循迹标题,体会悬殊
烛之武退秦师,一夫退一师,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也是一场不可能却最终实现的获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烛之武,看看他是如何来化解这场腥风血雨的亡国之战。
(二)对手意识,劝说之本。
教师提问:1、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师?请围绕劝词,以四字形式概括劝说内容,体会烛之武的劝说逻辑。
学生活动:同桌互读劝词,概括内容,共同讨论,梳理逻辑。
教师点拨:学生可以采用四字形式概括内容,并谈谈效果以及劝词立场和角度。
预设解析:
郑既知亡——主动示弱——以退为进
越国管理——晋厚秦薄——说明利害
保全郑国——秦国无害——以利诱之
晋秦往事——援史明理——瓦解联盟
推测未来——东封阙秦——点名后果
烛之武的劝说逻辑:动之以情,许之以利,引史为例,晓之以理。
教师小结:劝说成功,不仅在于烛之武的言教师小结:劝说成功,不仅在于烛之武的言辞巧妙,更在于他能够体会对手的所思所想,但《左传》原文“言简意丰”,只有烛之武一面之词,未见秦伯半点回复之语,我们能否复原秦伯的对话与心理,探究深层次的劝说逻辑。
教师提问:2、如果你是秦伯,你将如何回应烛之武,请结合劝词,挑选你最感兴趣的一条,补写秦伯回答,并阐述补写依据。
任务要求:(1)要根据秦伯的身份、立场、图谋等进行补写,补写注意体现秦伯的心理。(2)白话文补写。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交流,挑选最感兴趣的一句进行补写,并推举代表,进行展示,说明依据。
预设解析:
(1)
(烛)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秦)既然已经知道要灭亡,又来说些什么呢?
理由:欲擒故纵,按兵不动,明知故问。秦伯按兵不动的理由是因为烛之武“夜缒而出”,郑国实在是走投无路。而且,“以其无礼于晋”决定了郑国只能游说秦国,无法游说晋国。
(2)
(烛)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秦)你所说是有一定道理,但如果我放弃灭郑,撤军回国,这次出兵就白白损耗了许多钱粮,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呢?郑国又能拿出何种补偿呢?
理由:等待拖延,试探烛之武代表郑国可能给出怎样的有利条件。
(3)
(烛)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秦)嗯,这样是有些道理。但是,我跟晋公是有联盟在先,我与郑国交好,恐怕不合适。
理由:坐地起价,谈判索取。秦伯贪婪之心与扩张野心。
(4)
(烛)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你说的是有些道理,那就这样吧。
理由:见好就收。原本可能需要通过作战耗损才能实现的目的,现在可以名正言顺、兵不血刃地获得,还可以用“郑国盟友”的正当名义在中原保持一定规模的行政军事力量,不必额外损耗本土的后勤运输力量。这样的条件,实在是一箭双雕,秦伯焉有不答应之理。因此,劝说的结局是“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教师小结:秦伯反常“失语”的背后其实是他深谋韬略的展现,更展现出烛之武很好的把握了利益割舍界限,以部分主权的暂时牺牲换取大国间游刃有余操作空间的高妙之处,应证了“师必退”。
教师提问3、综合以上讨论,如果用烛之武( )退秦师来概括这场外交胜利,你会填入哪个词?
学生活动:结合对手意识,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点拨:请结合前文的补写,从秦伯和烛之武双方的对手互搏入手。
预设解析:
无论是勇还是智,又或者是其他的用词,其本质都是“利”的趋势。
小结:烛之武利退秦师
(三)追本溯源,探寻文化
秦晋围郑,最终却促成“秦郑结盟”;秦违晋盟,晋却不肯“失其所与”,所行所思,皆为利来, 为何开篇却说:“秦晋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篇末又言“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教师提问:烛之武退秦师,是“礼”的缺失,还是“利”的体现?从烛之武退秦师中,你如何理解“春秋无义战”?
教师提供PPT展示补充材料(或学案):
1、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
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
3、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学生活动:结合补充材料,小组合作讨论“礼”与“利”之间的矛盾,分析三个国家各自的利益及表现,小组推举一名代表,谈观点,并阐述依据。
教师点拨:学生能分析出“礼”在何处,“无礼”在何处,“利”如何体现即可。
预设解析:
(1)“以其无礼于晋”,是说郑国对晋文公“无礼”,结合历史背景,晋文公流亡到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这是不合“礼”的地方。但秦、晋、郑三国之间,强秦与弱郑本无利益矛盾,秦穆公攻打郑国,仅仅是觉得有利可图,这是典型的“无礼”,也是春秋无义战的体现。
(2)秦国背弃盟约,晋国也并非站在道德制高点。仅仅因为郑国无礼,就出兵讨伐,这是典型的霸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反对的国家霸权就是如此。而霸权的本质就是扩张国土,兼并天下,这本身也是一种不义之举。可见,晋国也并非有礼,这也体现了春秋无义战。
(3)自称以无礼攻打郑国的晋国,在烛之武游说秦晋关系时,也有过言而无信的历史过往,且相较于“无礼于晋”的郑国,这种无信,更加无礼。可是秦国却愿意再度联手晋,晋国也能够反复与其结盟,都是缘于一个利,结盟、失盟,国与国之间毫无信誉可言,这也是春秋无义战的体现。
(4)“退秦师”之后晋国的态度,表面上是怕落入“不仁”(不义),而实质也是因胜败难料,从利害上做了周密考虑的结果,出兵、收兵,皆为利来,“礼”何关?“礼”不过是一份冠冕堂皇的托词,足见礼崩之态。
(5)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词中说“郑既知亡矣”,虽有显示“秦强郑弱”以去其戒心,但也是明摆的事实。这一句话的要害恰恰在于使郑一开始就从三国关系中抽身出来,让三方变为两极,关系转移,矛盾性质转化,从而使自己占据了主动。烛之武之所以能瓦解秦晋结盟,正是善于分析和利用这种“利”的关系。
所以,从秦、晋、郑三国来看,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没有真正正义的一方,这也映证了“春秋无义战”。
(四)言近义远,左传之美
教师总结:品读烛之武以利为本,层层劝说;复原秦伯步步为营,逐利本质;体察晋国以礼为由,以利为驱,烛之武退秦师,乃是多国博弈,多方“合力”的结果。秦伯高超的政治手腕与烛之武的冷静睿智共同为后世读者演绎出了春秋时期一幕波澜壮阔的国际风云。同时,秦伯的形象建构,也让我们看到烛之武透过现象,把握利益割舍本质,成功退秦的游刃有余。言近义远,《左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八、学习评价
本课教学中,对于文言字词的梳理是学生较为容易掌握,但对于文本的结构梳理来说,却是学生较难理解。因此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中,以此为突破点,引领学生以点带面,将本文作为春秋笔法的讲解典范。
设计的“对手意识”即让学生充分理解这种文本结构的优秀之处,也为高中阶段文言教学奠定了阅读文本结构的意识基础。整体课堂教学来说,既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得到有效的知识,是比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九、作业设计
假如你是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针对晋国联合秦国围郑的两点理由,你会怎样进行驳斥,以争取其他诸侯国的舆论支持,从而化解郑国面临的危机。请查阅相关资料,撰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