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道超车】浙教版科学新初三新课预习三(1.3 硫酸的个性)

文档属性

名称 【弯道超车】浙教版科学新初三新课预习三(1.3 硫酸的个性)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4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7-05 10:0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初三科学新课预习三(硫酸的个性)
一、单选题
1.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符合实验规范的是(  )
A.加入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测量pH D.检验气密性
2.现有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钾溶液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3.下图是无色溶液X发生化学反应时的颜色变化,无色溶液X是( )
A.稀盐酸 B.稀硫酸 C.澄清石灰水 D.硫酸钠溶液
4.我市某化工厂用废钢铁和稀硫酸生产硫酸亚铁.在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入废钢铁,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中,现象足以说明其结论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一未知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木条熄灭 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 点燃某种塑料 无刺激性气味 该塑料一定是聚氯乙烯
D 向一未知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 刚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存在SO -
A.A B.B C.C D.D
6.硫酸锌可用于治疗锌缺乏引起的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等病症。下列选项中的两种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制得硫酸锌的是(  )
A.和 B.和
C.和 D.和
7.表面布满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d点时H2SO4反应完,且温度高于a点
B.整个反应过程,溶液中SO42-逐渐减少
C.当压强为115千帕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FeSO4
D.cd段压强减小是因为铁和稀硫酸反应结束,不再放热
8.小科按图示操作进行酸和碱反应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中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塞甲是玻璃塞
B.③中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
C.⑤中稀释浓硫酸时,倒入的乙物质是水
D.⑥中酚酞试液用完后,滴管及时清洗
9.硫酸是一种常见的酸,下列不属于浓硫酸性质的是(  )
A.挥发性 B.脱水性 C.腐蚀性 D.吸水性
10.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选用的试剂是(  )
A.氯化钡 B.碳酸钠 C.硝酸银 D.石蕊
11.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的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铁,向右盘的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镁,均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束后,指针偏向右盘
B.由于消耗的硫酸质量相等,实验结束后,指针不偏转
C.实验结束后,欲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可向左盘的烧杯中加入6.4g的铁
D.实验结束后,欲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可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6.4g的镁
12.下列物质敞口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食盐水 D.硫酸铜溶液
13.天平两边各放质量相等的烧杯,分别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此时天平平衡。然后在两边的烧杯中各加入下列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的是(  )
①10克铁和10克氧化铁
②10克铜和10克氧化铜
③5.6克铁和6.5克锌
④6.5克锌和6.3克氧化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
14.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根据图像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
A.硫酸钡沉淀的质量 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溶液的pH
15.小金分别向含有Ba(NO3)2、Na2CO3溶液的甲乙两支试管滴加稀硫酸,并将两只支试管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干净的烧杯中,对烧杯内的物质处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中无色滤液b一定呈中性 B.白色沉淀a为硫酸钡沉淀
C.反应后的甲试管硫酸溶液过量 D.反应后的乙试管硫酸溶液过量
16.如图所示已平衡的天平两端放着两个分别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敞口烧杯,过一段时间后,天平会(  )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平衡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7.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到的现象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净,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样,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
(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成为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这是利用了浓硫酸的   性,在这个过程中竹片发生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花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   。
18.选择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浓硫酸 ②熟石灰 ③石灰石 ④稀硫酸
(1)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2)通常可用于某些气体的干燥剂的是   
19. 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检验、贮气等用途的装置。当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时,混合气体应从   (填“A”或“B”)处导管进入,瓶中盛有的液体可能是   ,这位同学不小心被这种液体滴到,他应该立即   。
20.一辆有约 30 吨硝酸的罐车在某厂道路发生侧翻,硝酸泄露,散发出黄色烟雾,流到石灰石地面,发出嘶嘶声,产生大量气泡,泄露出来的硝酸不断流进路边的排水沟,气味十分刺鼻。
(1)由题给信息可知,硝酸的物理性质是   ;它泄漏到石灰石地面发出嘶嘶声,说明硝酸与石灰石发生了化学反应, 生成的气体是   。
(2)硝酸见光后,除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外,还生成水及占空气体积分数约 21%的气体, 实验室保存硝酸应密封,遮光保存在棕色瓶内,放在低温阴凉处,硝酸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为消除硝酸对环境的污染,对泄露的酸必须处理,经济上合理、对环境污染小的化学处理方法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1.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再倒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振荡,发现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同学们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Na2SO4;猜想二:Na2SO4和NaOH;猜想三:Na2SO4、H2SO4。
小刚同学认为猜想   一定错误,原因是   。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其它猜想,小刚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生成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小刚同学认为猜想   成立。
[实验反思]根据所学知识,下列哪些物质也能验证该猜想正确?   (填序号)。
A.石蕊试液 B.镁 C.氧化铜 D.氢氧化钡
四、解答题
22.用所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在稀释浓硫酸时为什么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还要不停地搅拌。
23.如图所示,托盘天平两盘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烧杯内均盛有100g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天平平衡。现向左盘烧杯中加入6.5g锌粒,恰好完全反应,向右盘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求:
(1)右盘烧杯中加入氧化铜的质量;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4.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用铁碳合金制作的校徽中单质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他们将几枚校徽样品进行粉碎处理,四组同学各取6.0克粉末样品置于烧杯中,然后加入不同体积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对烧杯中剩余固体进行称量。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组别 样品质量(克) 加入稀硫酸体积(毫升) 剩余固体质量(克)
1 6.0 20.0 3.2
2 6.0 30.0 1.8
3 6.0 40.0 0.4
4 6.0 50.0 0.4
(1)判断第3次加入的稀硫酸有没有完全反应,并说明理由。
(2)6.0克样品与稀硫酸完全反应能产生氢气多少克?
25.某兴趣小组用15g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还有其它难溶性杂质且不与稀硫酸反应)试分析回答:
(1)稀硫酸质量在0-20g范围内,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未产生气体的原因   。
(2)求出P的值。
(3)求出该镁条中其它难溶性杂质的质量.
(4)当稀硫酸质量为7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A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A
16.【答案】B
17.【答案】(1)脱水;化学
(2)玻璃棒
18.【答案】(1)②
(2)①
19.【答案】A;浓硫酸;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
20.【答案】(1)无色液体(或有挥发性);二氧化碳
(2)4HNO3═2H2O+4NO2↑+O2↑
(3)向上面撒熟石灰
21.【答案】二;滴有酚酞的溶液为无色,不可能存在NaOH;三;ABC
22.【答案】解:稀释浓硫酸时,由于水的密度比浓硫酸的小,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沸腾,造成液滴飞溅,并且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故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
23.【答案】(1)解:设6.5g锌粒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Zn+ H2SO4═ZnSO4+ H2↑
65 98 2
6.5g y x
解得:x=0.2g ,y=9.8g
所以右盘烧杯中加入氧化铜的质量为:6.5g﹣0.2g=6.3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4.【答案】(1)解:每用10毫升稀硫酸就能消耗掉1.4克铁,第3次再多加10毫升稀硫酸时,剩余固体从1.8克减少到0.4克,恰好消耗1.4克铁。
(2)解:解设:6克样品与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6克样品中含铁的质量:6g-0.4g=5.6g
Fe+H2SO4=FeSO4+ H2↑
56 2
5.6g x
x=0.2克
25.【答案】(1)MgO+ H2SO4 =MgSO4+H2O
(2)P点为反应结束后产生氢气质量,设氢气质量为x
Mg+H2SO4=MgSO4+H2↑
98 2
50g× 49% x
98:2=50g× 49%: x
x=0.5g;
(3)设镁的质量为y,生成硫酸镁质量为m
Mg+H2SO4=MgSO4+H2↑
24 98 120
y 50g× 49% m
24:98=y: 50g× 49% 98:120= 50g× 49%:m
y=6g m=30g
设氧化镁的质量为z,生成硫酸镁质量为n
MgO+ H2SO4 =MgSO4+H2O
40 98 120
z 20g× 49% n
40:98=z:20g× 49% 98:120=20g× 49%:n
z=4g n=12g
则其它难溶性杂质为15g-4g-6g=5g;
(4)当稀硫酸质量为7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